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08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算法的比較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自己得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理解“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的算理,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以及有順序地、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情感態度:在自主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養成獨立思考與善於傾聽的習慣。

教學準備:

製作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重點:

能正確筆算連續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連續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眼急腦快(口算)

利用羊村為了迎接亞運盛會,舉行了聖火接力賽,讓學生通過口算來幫助小羊勝利的完成任務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逐一出示口算題,指名學生説出結果

8+7= 9+5= 8+42= 46+9=

34+53= 28+12= 520+300=

【設計意圖:利用羊村為了迎接亞運盛會,舉行了聖火接力賽,讓學生通過口算來幫助小羊勝利的完成任務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2、心明手巧(筆算)

師:同學們很順利就迎接到了聖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來,必須打開密碼箱才行,你們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嗎?現在請拿出練習本,用豎式算一算,密碼是多少,看誰算得好。

筆算下列各題:25+38= 45+29=

學生獨立用豎式進行計算後彙報結果並引導學生觀察。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豎式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要提醒同學的?

【設計意圖:卡通人物是孩子們永遠的話題,在課中我創設了學生熟悉的卡通世界:羊村迎接亞運會聖火這一情境進行復習,找到了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孩子們在好奇、緊張、愉快中走進數學,通過複習20以內、100以內等的加法,讓學生燃起學習新課的火苗。】

3、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真聰明,很快就幫羊村完成了這意義重大的任務,村長為了表揚我們對他們工作的支持,決定請我們去參觀野生動物園,高興嗎?準備好,看看你認識那些野生動物。

伴隨悠揚的音樂,課件分別演示熊貓、東北虎、丹頂鶴、蜥蜴、青蛙、金絲猴、藏羚羊等受保護野生動物。

【設計意圖:參觀遊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通過努力得來的獎勵更能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積極狀態。】

二、交流探索,解決問題

1、分析統計表,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觀察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注意思考從“已知種數”到“瀕危和受威脅種數”的數量有什麼變化?並結合數據教育學生愛護野生動物。

【設計意圖:通過對圖片和數據的分析,使學生從中知道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喻教於學,進行思想教育。】

(2)讓學生仔細觀察中國特有的種數的統計圖表,説出表中的信息,並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3)出示第一個問題: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讓學生思考。

2、嘗試解答

(1)師: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請用豎式算一算結果是多少。

(98+25=)

(2)指名一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計算。

(3)師生齊分析學生完成的情況,並讓學生説出計算過程。

(4)結合課件的演示引導學生把這題的計算過程再説一遍,突出“那一位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知識遷移的效力,讓學生獨立計算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既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培養了學生有順序地、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3、比較總結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打開密碼箱的兩題和例題,同桌互相交流討論,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彙報交流結果,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

(3)通過比較總結出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的計算方法、特點並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總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連續進位加的算理以及計算過程,同時也提醒學生在計算時要注意那一位相加滿十都要向前一位進1,一定要加上這個進上去的1。】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神機妙算(直接寫出結果)

6 5 3 9 6 7 4 3

+ 7 8 + 8 6 + 9 5 + 8 8

學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教師巡視。

指名説出結果及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學生在相互交流補充中總結計算方法,自主構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方法。】

2、拔蘿蔔(用豎式計算)

58+94 68+52 86+77

(1)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出結果,同時指3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計算過程,教師巡視學生的完成情況。

(2)讓3名學生當小老師,批改同學的計算。(提醒學生注意不要把算式的數抄錯)

(3)集體評講學生的完成的情況。

【設計意圖:豎式計算是最基本的方法,應是學生紮實掌握。這一環節讓學生獨立思考豎式計算方法,自主討論發現豎式計算中的錯誤,相互交流計算的方法,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表述能力,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3、配鑰匙(連一連)

師:班長暖羊羊它負責小羊們的日常生活,但它不小心把小羊房間的鑰匙給調亂了,你們能幫幫暖羊羊,把鑰匙給配好嗎?同桌互相討論一下,看誰找得又快又準確!

58+94 58+67 59+75 79+89

125 168 152 158 134

指名學生説説如何算得又快又準。

【設計意圖:這題不但訓練了學生的筆算能力還訓練了學生的口算能力,通過老師的點撥,讓學生掌握更多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靈活性,對學生進行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4、活學活用(解決問題)

師:暖羊羊為了感謝大家那麼快就幫他配好了鑰匙,就請我們去參觀他們的農場。你們看,飼養園裏養了什麼?

師:你會解答嗎?請把你的算式寫在書上。

巡視學生的解答情況,並指名説出解答的算式。

師:除了上面這個問題,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進行練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想一想(擴展延伸)

的兩位數加上的兩位數加和是多少?

【設計意圖:這題不但能檢查學生掌握本節學習內容的作用,還為下一節估算打下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回顧總結,反思提升

同學們想一想,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在總結中提升,通過總結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本節的學習內容,對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有更深刻的認識。】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

98+25=123(種)

9 8

+ 2 5

1 2 3

答: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123種。

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2

教學重點

確定解題思想,制定多元化的解題策略

教學難點

確定解題思想,制定多元化的解題策略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每年的中秋節,要吃的傳統食品是什麼?月餅有各種不同的包裝方式,我們去看看吧。從題中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二、合作探究

1、第82頁第2題出示題目信息,學生獨立解答,集體交流時學生説説是怎樣計算的。觀察以上算式,小組討論你有什麼發現?

2、第82頁第3題獲取題目中的數學信息,説説怎樣解決。學生獨立列式解答,集體交流時説説怎樣估算的。小組討論:你在生活中還遇到哪些估算問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五第6題獲取信息,確定解題思想,制定解題策略,獨立解答,集體交流。

2、練習十五第7題學生獨立練習。分組討論思考方法,交流時説説各組的解題思路。

四、提高練習第84頁思考題。小組討論:怎樣求正確結果?要求除法題的結果,必須知道為什麼要求被除數?怎樣去求被除數?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中你有哪些新的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3

單元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內容:

萬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重點:

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難)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1、春天到了,學校安排我們坐車去動物園春遊,三年級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輛車限坐88人,兩個班坐一輛車能坐的下嗎?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麼不行?説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麼多的方法,真能幹!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説一説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台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餘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位數的運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

完成練習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3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目標:

1、經歷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認識過程,在掌握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2、通過觀察、計算等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性和計算速度

教學重點: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難點: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口算和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運算法則,同學們還記得怎樣算嗎?現在老師要考你們一下。

1、完成下列各題76+37 24+89 98+66 980+660 985+665

2、980+660 985+665不能用上節課學的計算,有同學算出來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多媒體出示主題圖,估算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2、小組討論估算值,説明理由。

3、請生列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4、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書上做一做,集體講評訂正。

2、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練習五第10題,開動腦筋,獨立完成。

四、小結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打開課本15頁,説一説在表中發現了什麼數量關係?自己找出表中的數量關係,形成問題,並列式解決問題。

五、作業

課本練習五1~9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認識過程,學會三位數與三位數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確的筆算多位數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指生回答)

80—7= 56—3= 76—12= 98—35=

2、豎式計算(指生板演)

654—12= 123—100= 876—123= 587—198=

師小結:587—198=豎式計算應該注意點什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體出示教學例題1: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遊,在我國雲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

分別是麗江、大理和昆明。請同學們課本,這就是我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坐飛機到昆明,然後從昆明出發行348千米到達了大理,又從大理出發去麗江。大家在書上可以看到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那麼大理到麗江有多少米呢?

2、小組討論估算大理到麗江有多遠?説明方法

3、用線段圖的方法來理清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的路程拉成一條直線,可以使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更加明瞭。

4、列豎式計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現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麼不同?自由發言。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然後選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講,把你們認為最容易的方法説給大家聽,邊講邊板書。然後請其他學生講評。

師小結:改了數字之後還是要按照減法運算法則來計算

(三)例3

1、怎樣計算500—185(自由發表意見,方法越多越好)

2、用豎式計算,指生板書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頁的做一做

四、小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

完成作業練習六

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9頁~10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同分母分數加減。

2、整數1減幾分之幾的分數減法。

教具、學具準備:

西瓜圖片,圓片,方格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練習

1、填空

3/4裏有()個1/4 2/5裏有()個1/5 4/8裏有()個1/8 5/9裏有()個1/9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題

展示情境圖內容,讓學生觀察,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你想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分數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

三、探索新知

1、教學分數的加法

1)讓學生藉助學具計算:2/8+1/8

2)學生交流

請學生説出計算的方法

3)教師用教具演示2/8+1/8的過程。

讓學生理解分數加法的算理。

2、教學分數的減法

1)用教具演示從5/6裏減去2/6的過程

2)讓學生説出教師演示的過程

3)讓學生根據教師演示的過程列出算式

4)提問:5/6表示幾個1/6?

2/6表示幾個1/6?

5)引導學生説出算理並計算

3、教學例3

1)出示1個圓片

整個圓可以用幾表示?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

2)用教具演示減的過程

3)讓學生説一説演示的意思。

4)學生根據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讓學生計算

6)全班交流

請學生説出計算過程

4、學生先探討,然後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5、練習

教科書第100頁的1、2題

四、作業

教科書第101頁的1、2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計算時大家要理清思路,注意檢查,特別是遇上1減幾分之幾是更應仔細。

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較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使學生體驗數學以生活的密切聯繫,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算法,並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去春遊嗎?我們去春遊的路上有一些障礙,誰能掃清路上的這些障礙?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創設情景,讓學生提出問題。

(一)觀察第91頁情景圖。

1。仔細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問題?

2。學生提問題。

(二)觀察第92頁情景圖。

1。圖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師根據生答板書: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嗎?”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2。誰能解決上面兩個問題呢?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23+31 32+39

(三)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三、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一)探究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索。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彙報交流情況。(學生彙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二)學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彙報。師:為什麼喜歡這種方法?

3。這兩個問題解決的結果如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生做完後,師作反饋糾正。)

2。練習十九1、2、3、4。(選加法做。)

五、小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三年級數學上冊五單元教案6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的24時記時法和生活中對經過時間的感受,探索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在運用不同方法計算時間的過程中,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進一步培養課外閲讀的興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老師相信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起牀、刷牙、洗臉;

7:40—8:20早鍛鍊;

8:30—9:00吃早飯;

9:00—11:00看書、做作業

3、看了剛才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集體交流。

2、根據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從整時到整時經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3、經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鍊用了多少時間呢?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早鍛鍊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塗色部分表示早鍛鍊的時間。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40分到8時經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鍊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鍊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麼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圖書室的借書時間。你知道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嗎?學生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

2、想想做做2。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説説是怎麼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瞭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讓學生閲讀書上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佈置作業。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為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