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百合花開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6W

  

百合花開 教案教學設計

                              

                                林清玄

                             執教者:潘  歡

教學目標:

1、理解百合花的堅強意志和對信念的執着;

2、學習課文寓言體的表現方式,體會各種描寫的作用;

3、引導學生從百合花的故事中感悟信念對人生對生命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百合花的內在品質,感悟信念對人生對生命的價值。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環境描寫)的作用,並以此體會百合花的堅強意志和對信念的執着。

教學方法:

  誦讀、精講、討論 

教具學具:

多媒體

教學時數:

1教時

教學説明:

    針對學生中由於學習成績不好而喪失信心或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畏難怕苦、缺乏毅力等情況,計劃在對課文進行精當分析的基礎上,主要在第三部分“思維發散情感滲透”中滲透情感教育。以問題引導、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並學習百合在逆境中奮鬥、實現自身價值的堅強意志和堅定的目標;野百合正是堅守“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一信念,戰勝了各種壓力和困難最終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從中感悟信念對人生、對生命的價值及對實現人生價值的意義。讓學生明白:只要你樹立了正確堅定的目標,不怕苦不怕累,朝着你的目標努力,總有一天會達到你的目標,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人生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人們常説: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的,可別小看了一粒沙子,一朵花,只要你用心去聆聽它們的語言,去感受它們心聲,你會發現它們的世界是那麼豐富那麼精彩.因此,人們也常常賦予它們特別的涵義。下面大家回憶一下,這些花象徵什麼?(看幻燈片)

接下來,我們在散文大師林清玄的帶領下,一起去感受一下一株野百合的內心世界,看看百合花在這裏象徵什麼。

二、課文分析

1.默讀全文,説説文章在寫作手法上有何特色?

[明確]通篇運用擬人手法,將百合人格化;

是篇寓言體的哲理散文

2.一學生朗讀1―4節,其餘同學找出描寫百合生長環境的句子,並畫上橫線.

①用一個詞形容這種環境(險惡/惡劣)

②面對如此之險惡的環境,這株小小的百合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呢?(3、4節)

她內心深處有一個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重點詞 :  努力地、深深地、直直地

③環境描寫作用何在?

[明確]襯托出百合在逆境中奮鬥的勇氣和毅力。

3.分角色朗讀5―12節,讀出語氣

①百合努力開花過程中,周圍的夥伴們是怎麼對待它的?

雜草―嘲笑、譏諷

蜂蝶鳥雀-勸

用書上的詞來説,就是對野百合的鄙夷

②明明百合的頂部長了個花苞,野草為何還在嘲笑它?

目光短淺,心懷妒忌

③面對冷嘲熱諷百合説了一番擲地有聲的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明確]排比句加強氣勢,強烈表達出百合花想要證明自己價值的願望,展示了百合自尊自強的形象.

旁人的打擊諷刺絲毫沒有影響百合“我要開花”的信念,更突出了她對目標的執着.

4.師朗讀剩餘部分,生思考:

①美麗的百合開遍了山谷,已經實現了她的奮鬥目標,證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是一株百合!作者為什麼還要寫孩童和情侶們在花前的表現?

[明確]他人的承認讚美和欣賞,更體現出百合的人生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②如何理解滿山百合謹記的一句話?

[明確]百合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但她沒有驕傲,因為她明白只有開花才是她最好的存在方式,只有開花她才活出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5.小結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共同學習,我們從生長環境的惡劣,野草、蜂蝶鳥雀的譏諷,百合花堅定的回答以及百合花前後的巨大變化等方面,深深瞭解百合花內在的品質和她對信念的執着。誰能説説體現了百合哪些品質?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在“我要開花”的信念的支撐下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終於用漫山遍野的潔白的花朵證明了自己的存在,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呢?我們來一起思考吧。

三、思維發散情感滲透

1.百合花開滿了山野,她是否就此滿足了?

2.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你會怎麼做?

3.百合“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那麼人呢?人拿什麼來證明你的存在和你的價值呢?

四、課文拓展

1.這篇文章原題為“心田上的百合花”,你認為哪一個更好?説明理由。

2.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百合花象徵着自信、執着、信念.那麼,你們還知道哪些事物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呢?

五、課外作業:

上網或上圖書館查詢、收集林清玄的資料,記錄他的著作名稱,並找到其中一本選取一篇精讀,準備在閲讀課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