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明確意向認真審題準確答題 教學案例(鄂教版高三)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65W

    韓流

考綱要求

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分析綜合: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鑑賞評價:①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

失誤表現:

①脱離語境,主觀臆斷;②摘錄語句,缺乏整合;③思維單一,以偏概全;④馬虎粗疏,淺嘗輒止;⑤詞不達意,表述滯澀。具體體現為:分析鑑賞脱離文本,不知所云,將上次老師所講術語硬寫入下次練習中;只答表象特徵;漏答要點,如只答術語,不結合文本分析,或者相反;審題失誤,顯性和隱形要求沒搞清楚,不懂題幹中的詞語的意思;答案無序,條理不清,主次不分;表意不明確,甚至有語病。

失誤原因:

最主要沒弄清楚出題人意圖,有時文章能讀而懂答題不能得滿分或得分,勞而無功,事倍功半。要求明確出題人意圖。注意兩點:①出題受限制,即考綱要求;②考綱體現在題目中。

解決方法:明確命題指向,認真審讀題幹

1、通過審察題幹,弄清題乾的命題指向

有些題幹表述明確,易於把握;有些在理解上有些難度。一般地説,以問句出現的問題較易理解,對一些非問句的問題常常不明其指。

2、通過審察題幹,分清題目類型

理解分析題與評價鑑賞題常常混淆,把理解分析題當鑑賞題回答。

3、通過審讀題幹,確定答題大致範圍

題幹設置,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也就限制答題內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甚至限定具體答題要點在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上下文的語境關係,準確把握答題的有關信息。如“結合……段”“聯繫全文”等,實際這是命題人為我們提供的答題思路。“聯繫全文”意味着答題點不僅僅在題幹所涉及的語段,而多數存在於揭示文章的中心的部分,要求我們整體把握文章脈絡,準確把握文章主題及主題所在的語段。

4、通過審讀題幹,形成答題句式

怎麼問,就怎麼答。這是防止答非所問的一個有效方法。如説理由,答“因為……所以……”

5、通過審讀題幹,規範答題

分值,分值可以看出答題點個數。字數限制,太少就漏點;沒有限制,儘量多答,多出的要點不扣分。題幹中“哪些“那幾點”“分條陳述”等。

 

典型分析:讀《霧》

1.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寫到了關於鮮花和動物的細節。從本文的主旨來看,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霧的哪些特點?從藝術表達效果來看,這些細節描寫又有什麼作用?(4分)

命題意向:鑑賞題

審讀題幹:“主旨”、“哪些”;不能答“大、濃、美”,也不止一點。第二問與第一問關係。“藝術表達效果”就不能答結構“上承上啟下”“為下文做鋪墊、張本”等。答題:1、模糊性和遮蔽性;2、其中一點就是“突出霧的特點”。

2、請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觀點,不超過20字。

命題意向:歸納要點,概括中心

審讀題幹:20字。不能原文照抄。“觀點”就不能用“事物的模糊性”、“模糊的東西”等短語表達。(在社會生活和科學中都有模糊性。)

3.“月下觀景,霧中看花,不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嗎?”根據第⑥自然段的內容,談談作者這樣説的理由。(5分)

命題意向: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

審讀題幹:“理由”,答“因為……”迴歸文本第⑥段,原文與題目構成因果關係的內容。

(①因為朦朧模糊的東西有時反而更美。②因為模糊的東西比清晰的東西更能激發觀賞者自由地想像,從而增強審美情趣。)

4.本文以霧為線索展開,請具體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

命題意向:文章結構、思路

審讀題幹:分值,不少於3個得分點;有些把思路當鑑賞,如“霧是很普通的、很常見的東西,然而在作者筆下寫得那麼美妙。作者通過寫霧的朦朧美,實際是寫生活中也需要這種美。”

答題訓練:讀《書房的窗子》,根據分析答題。

1.窗子在全文的中結構有什麼作用?試作簡要説明。(3分)

【命題意向】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審讀題幹】“結構”“全文”。文章的行文、構思,可以先看標題、開頭和結尾;再看文章大意。本文標題“書房的窗子”和題幹“窗子”自然有某種聯繫;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與“窗子”有關,或是其延伸、或以其為思想奔流的觸發點。因此,“窗子”就是“線索”。

【答案】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條重要線索。    ②作者開篇寫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寫“我”喜歡北窗的理由,最後具體形象地描繪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2.本文語言典雅,請以第②段為例,從詞語運用、句式選擇、修辭方法三個方面加以簡要賞析。(6分)句式上長

【命題意向】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

【審讀題幹】題幹明確給出了賞析的切入點。“為例”要注意舉例説明,切忌空發議論;在説明其特點或作用時要扣住題幹“語言典雅”的“典雅”二字。分值。

【答案】 ①選用了諸如“山陰水曲”“隱翳”“枝葉扶疏”“清虛”“清暉”等有文言色彩的詞語,格調典雅。(或:在用詞上使用了對比手法,如“強烈”與“清淡”“敞開”與“隱約”“中午的驕陽”與“落日的古紅”等成對的詞語並舉,使語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長短相間,以長句為主,且整散結合,錯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連使用了三個“不喜歡……喜歡……”,顯得整齊、工整、典雅。 (或:多處直接引用了古典詩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殘夜水明樓”“明月照積雪”,使語言具有古典韻味。)

3.作者為什麼説“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比之“晴雪梅花”更為空靈、更為生動?請聯繫第④、⑤段作簡要分析。(5分)

【命題意向】考查文章的構思和中心意思的理解與評價。

【審讀題幹】④、⑤段。“為什麼”答“因為……” “更為”就是比較,比較兩個句子哪個更生動,往往從修辭、句式和描寫對象的特點幾方面入手。本題給出的參考答案就是從對象的特點來比較的。關鍵是考生要找到比較點:兩者都寫到梅花,而前者寫月下梅花,後者寫日光下的梅花,這是其區別,也就是答題時的比較點。

【答案】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顯空濛靈動。

②因為幽光能激發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為光度影響了態度,月光與日光所帶來的美感是不同的。

4.在第⑥、⑦段中,作者為什麼要着意描寫想象中的古牆和疏竹?(4分)

【命題意向】考查文章的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路的分析與評價。

【審讀題幹】“為什麼”,“描寫”的作用,“着意”體現,“想象”

【答案】①通過古牆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繪出來,強化了作者對北窗的偏愛,因為此處更宜於讀書和寫作。

②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增強了畫面感,營造了詩的意境。

③寫想象中的古牆和疏竹,使行文搖曳多姿,富有變化。

 

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