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精選10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2W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精選10篇)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1、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動:簡單的律動。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用簡單的彝族舞蹈律動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生嘗試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難點:彝族舞蹈動作的熟練掌握。

教學準備:

圖片、紅綢帶、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1、音樂律動引入新課

唱師生問好歌輕聲唱音節做音樂律動《doremi》

歌曲導入

教師置疑:我們國家有多少個少數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學生思考,答疑。

引入本課內容: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另一首少數民族的歌曲,是哪個民族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想一想。學生觀看音樂動畫《彝家娃娃真幸福》回答問題。

2、視聽結合學唱歌曲

(1)課件展示瞭解民俗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介紹彝族風土民情。

(2)初步瞭解歌曲結

出示問題:你對歌曲中哪句歌詞印象最深?它在歌中出現了幾次?是出現在句首還是句尾?

師生律動解決第一個問題

師彈琴,生聆聽解決第二、三個問題。

(3)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a教師演唱,與學生共同律動,用手勢區分出四個“阿里裏”的低位置,中位置和高位置。

b教師按照歌詞的旋律走向把四句“阿里裏”音樂卡片貼在黑板上。(教師把相同的樂句用紅花表示,不同的用樹葉表示。)

c師生接唱歌曲初步把握歌曲;(教師用“LA”和學生接唱“阿里裏”)

d師生總結旋律特點。

(4)熟練記憶歌曲內容

教師出示課件

彝家娃娃提問題:我們脖子上戴了什麼?身上穿着什麼?頭上戴了什麼?我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聆聽歌曲,回答問題。

教師把歌中的內容用文字和圖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熟記歌詞。

隨教師隨伴奏試唱歌曲第一段。

(此時注意:要提醒學生用有彈性的聲音來表現歌曲。)

(5)合作討論創編歌詞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歌詞創編

師: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我們能不能把唱歌和跳舞也編進歌裏唱一唱?學生相互討論,師生共同創編,解決第二段歌詞。出示歌名《彝家娃娃真幸福》,請學生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6)加入律動激發熱情

教師示範簡單的彝族舞蹈律動。

學生練習掌握律動,聽着歌曲手拉手跳一跳。

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彝族有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嗎?今天,我們也和彝族的小朋友一起過一次火把節,好嗎?

師生共同進行遊戲表演。

3、課堂延伸結束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穫。

教師:我們國家數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國家有56個少數民族,56個民族56多花,56多花兒是一家,讓我們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國家!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認真聆聽彈撥樂合奏《快樂的羅嗦》,能感受雲南彝族人民歡慶節日歡歌競舞的熾熱情景。

3、在一系列活動中,能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

感受彝族音樂、體驗彝族音樂

教學難點:

歡快、熱烈的歌曲演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定向:

1、學生隨音樂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進教室。

2、遊戲:《看誰學得快》教師打出節奏,學生模仿

(師:歡迎一(3)班的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

A、XX︱XX︱B、XXXX︱XXXX︱

C、XXX︱XXX︱D、XXXXXX︱XXXXXX︱

E、XXXXXX︱XXX︱

(1)學生拍手

(2)啟發創造:用其他的方法拍擊。

二、導入引趣:

1、導入:今天,我們一起加入“快樂旅行團”,由老師帶領小朋友到雲南去旅行。讓我們跟着音樂出發吧!

(出示課件:雲南簡介以及雲南彝族生活的圖片。)

2、提問:圖片將我們帶到了哪兒?(啟發學生回答)

3、出示課題:課件:《情繫彝族》

4、引趣:今天我們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鄉村寨”。(錄像課件:九鄉村寨)

三、激趣體驗(一):

課件畫外音:歡迎小朋友到我們彝族做客。

4、導入:你們聽,彝族的小朋友們用歌聲迎接我們啦……

5、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問: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聽?你聽出了哪些歌詞?

(2)引導學生説出“阿里裏”

(3)小結:真聰明——“阿里裏”是雲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襯詞。

(4)問:還有哪些歌詞?

(5)小結:彝族小朋友為我們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課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詞)

(6)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3、初步體驗歌曲:

(1)啟發:仔細地聽,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學上1、2句。

(2)啟發:你學會了哪一句歌詞?唱給大家聽聽。

(3)師生合作學唱歌曲:採用接龍遊戲學會。

(4)小結:彝族小朋友有話要告訴大家。

課件畫外音:我們彝族人唱歌時邊唱邊動,你也試試!

6、深入體驗歌曲:

(1)教師示範:邊唱邊用律動伴奏。

(2)自己嘗試:學一學邊唱邊用律動伴奏。

(3)全體在音樂伴奏下邊唱邊用律動伴奏。

7、情感激發:

(1)問: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樣的?速度呢?

(2)啟發學生説:情緒——活潑輕快,速度——稍快

(3)用活潑輕快的聲音唱。

(4)參與表現:全體起立邊唱邊跳。

8、小結:踏着歌聲,告別彝族小朋友,快樂旅行團又出發了。

四、激情體驗(二):

1、導入:閉眼聽,遠處傳來動聽的音樂……

2、初步感受樂曲:《快樂的羅嗦》

(1)導入:隨着歡快的音樂,我們的旅行團來到了彝族的第二站——“雲南民族村”。(點擊圖片:民族村錄像欣賞和火把節)

(2)點擊畫外音:你們真幸運,趕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火把節。

(3)問:聽到音樂你想做什麼?為什麼?

(4)小結:這首歡快的樂曲是彝族音樂《快樂的羅嗦》(點擊圖片:快樂的羅嗦)

(5)問:你聽出哪個音樂重複出現的次數最多?

(6)啟發學生回答:兩個小朋友討論一下。

(7)小結:這段重複出現的音樂是這首樂曲主題音樂,它是彝族最常用的樂器“月琴”演奏的。(點擊圖片:主題音樂)

3、深入體驗樂曲:

(1)聆聽主題音樂:邊聽邊哼唱。

(2)動一動:教師示範表演

(3)小組合作設計動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主題音樂。

(4)小組展示表演:如:(116)

A、聲音:嘿嘿

B、拍手跺腳:XX

C、打擊樂器:XX(三角鐵、鈴鼓、沙球等)

4、情感激發:

(1)參與表現:師生合作表演,盡情參與表現音樂。

(2)小結延伸: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節日,他們還會跳起歡快的舞蹈《阿細跳月》(點擊圖片:阿細跳月)

五、評價小結:

1、總結:小朋友,今天,我們從雲南歸來,領略了雲南彝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熱情與好客,願我們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為好朋友。(點擊圖片:情繫彝族)

2、隨彝族音樂走出教室。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據彝族民歌音調創作的兒童歌曲,作品通過對彝家娃娃在喜慶佳節中狂歡歌舞這一生活側面的描寫,熱情洋溢地讚美了彝族兒童的幸福生活。歌曲為一段體結構,歌詞簡潔形象,旋律歡快、跳躍,加之全曲採用:“XXXXXX|XXX|”“XXXXX|XXX|”等明快活潑、具有舞蹈性的節奏型貫穿始終,以及“阿里裏”這一彝家韻味的襯詞運用,極富民族色彩,生動地描繪出一羣天真可愛的彝家娃娃身着節日盛裝,在山寨空曠的青草坪上盡情歌舞的動人場景。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低年級的學生的特點是都愛動、愛跳,表現欲強,但他們年齡小、認知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學生對我國少數民族瞭解的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適當向學生滲透民族教育,讓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瞭解彝族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

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以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通過表演,用身體的動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韻味。

三、通過進行音樂遊戲,使學生掌握

教學重點:

學習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以及創編動作。

教學難點:

第一樂句結尾音的準確音高,以及節奏型的掌握;培養學生創編動作、歌詞的能力。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伴隨着歌曲《快樂的羅嗦》進教室(課件:音樂)

2、師:課的開始,我們一起來做個有趣的節奏遊戲《比比誰的耳朵靈》

課件:出示四條節奏①XXX|

②XXX|XXX|XX|XXX|④XXX|XX|

a、師:請看屏幕。這裏有四題節奏練習。同學們聽聽老師拍奏的是哪一題,聽完後請用手勢表示。(②③①④)

b、進行節奏練習。

c、師:現在老師要選出其中的幾題連成一段節奏練習,請你把序號記下來。(①①③①)課件:出現順序為①①③①的節奏譜

二、導入新課

師:從剛才的節奏遊戲中可以看出同學們不但有良好的節奏感還有一對靈敏的耳朵。聽,這是什麼聲音?(課件:火車的聲音及畫面)

生:火車

師:對了。是火車。今天,這列小火車將帶着我們去看看美麗的彝家寨。準備出發了。嗚汽笛拉響了(發聲練習)

1、簡單介紹彝族(課件:有關彝家的圖片)

師:火車到站了。我們來到了彝家寨,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美麗的民族。我國有56個民族,彝族是其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他們居住的地方風景秀麗,她們的服飾也是多姿多彩很有特色的。(課件:服飾百褶裙)瞧!畫面上這羣彝家女孩穿着的就是彝族的特色服飾百褶裙。看到這美麗的羣擺你會聯想到什麼呢?

生:

師:白褶裙的裙襬由多層色布環繞拼接而成,一般3—4個色段組成,黑色的邊,或者是花布製成的邊。色彩很豔麗,搭配得很漂亮。

2、引出歌詞

師:過節了,姑娘、小夥子們興高采烈的來到空曠的草地上。請學生看圖片,回答問題。

(1)看!他們把自己打扮得多美麗啊!姑娘們除了身着節日的盛裝,脖子上還戴着什麼呢?(課件:顯示歌詞“銀項鍊”“白衣白帽”)

再看看小夥子是怎麼打扮的?

(2)他們在山寨空曠的青草坪上幹什麼呢?(課件:分別顯示“又跳舞”、“又唱歌”;

(3)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彝家娃娃是怎樣用他們美妙的歌喉來歌唱幸福生活的。(課件: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範唱)

(4)他們演唱的就是這首歌,讓我們帶着愉快的心情來學學這首歌曲。

3、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課件:歌譜)

師:請同學們帶着愉快的心情按節奏讀讀歌詞。

師:請同學們拍着節拍再次有感情的按節奏讀讀歌詞。

師:有一句歌詞在歌曲中多次出現。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師:對了。是阿里裏。“阿里裏”是歌曲的襯詞,它在這首歌裏反覆出現,生動地描繪出一羣天真可愛的彝家娃娃身穿節日盛裝,在山寨空曠的草坪上盡情歌舞的動人場景。

三、新歌教學

1、學習旋律(運用“接龍”的方式)

①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的旋律。同學們請看着樂譜,認真聽老師彈奏一遍。②師:其實呀。這首歌曲的旋律節奏就是剛才我們在節奏遊戲中練習過的。這首歌曲有四個樂句。誰能説説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③師:現在,請同學們試着把旋律唱一唱。

2、詞曲結合

3、歌曲處理

師:怎樣唱才能唱得更好聽?讓我們再次欣賞彝家娃娃的演唱。

4、師:讓我們才着愉快的心情,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特別是“阿里裏”,前面三個要弱,最後一個要強一些,有結束感。

四、創編舞蹈

師:唱得真好聽。請同學們加上我們人人都有的小樂器——我們的雙手再次感受歌曲的韻律。師:接下來,讓我們的小腳也一起動起來吧。(播放音樂)

師:同學們,彝家人個個能歌善舞,在喜慶的日子,他們用美妙的歌聲和歡樂的舞蹈盡情地

表達自己的喜悦心情。今天彝族的小朋友還邀請我們參加隆重的火把節呢。我們趕快去看一看吧!

五、拓展

播放視頻,讓學生更多瞭解彝族。

六、總結

師:今天,小火車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彝家寨,讓我們領略了彝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熱情與好客,願我們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為好朋友。現在,火車將帶着我們繼續前行,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出發嘍!

學生隨火車聲走出教室。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彝族兒童歌曲,通過對彝族娃娃在喜慶佳節時歡快歌舞這一生活場景的描寫,熱情洋溢地展現了彝族兒童的幸福生活。歌曲為二四拍,一段體結構。歌詞簡潔、形象,旋律歡快、跳躍。歌曲採用明快、活潑、具有舞蹈性的節奏型,並採用了“阿里裏”這一具有彝族韻味兒的襯詞,使歌曲富有民族特色,生動地描繪出一羣天真可愛的彝族娃娃身着節日盛裝盡情歌舞的動人場景。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初步瞭解彝族的風土人情,對少數民族音樂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瞭解彝族音樂的風格

設計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改變過去音樂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提倡體驗、模仿、探索、合作及綜合的教學過程和方法,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設便於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啟發學生在親身體驗或模仿的過程中,懷着探究的興趣主動學習,在這一課我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注重了培養學生在親身體驗模仿的過程中、不斷探究地主動學習。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以形象生動有趣的方法解決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快樂、輕鬆中學習的音樂、感受音樂、體會音樂、表現音樂。

課改的重點之一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寫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注重個性發展。這樣的表演不僅尊重學生的個性創造,還發揮了學生合作能力。通過讓他們自己動腦筋,自己伴奏,自己編動作,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體現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藝術才能,是讓學生表現自己音樂價值取向的最好形式。

設計思路: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愉悦的教學氛圍。接着,介紹這是一首彝族歌曲,圖片展示民族村,以過關的方式激發學習興趣。其次,以形象生動的方法來解決教學難點。進入第二關,學彝族的歌曲。第三關,學跳彝族舞蹈。最後是拓展活動,介紹火把節,根據音樂來源生活又迴歸生活的特點,再將歌曲與學生的日常遊戲結合在一起,讓同學們繼續拓展歌曲演唱的形式,讓課間的校園處處迴盪着美妙的音樂,這正是音樂老師的責任所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放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師表演彝族舞蹈,生同做律動表演,教師與學生一起表演,音樂課在輕鬆愉快、中開始。

二、節奏第一關

1、師:這麼快就到民族村門口了,要想進他們的大門,就要通過他們的考驗

2、出示節奏

xxx|xxx|

xxxxxx|xxxxxx|

用聲音、動作表現。

3、出示大屏幕“恭喜你,過關了!”

三、初步聽賞歌曲

1、師:他們用歌聲歡迎我們呢!(初步聽賞歌曲)

2、通過多媒體介紹“彝”字與山寨房屋的相似之處。

3、聽歌曲,拍手感受。

4、師:“啊哩哩”出現幾次?

5、師:這是彝族最喜歡的襯詞,唱出來。

四、學唱歌曲第二關

1、介紹歌名,看圖念歌詞。

2、跟琴模唱。

3、遊戲接龍:師唱前半句,生唱後半句。

4、師:用什麼樣的速度、情緒來唱?理解歌詞內容。

5、樂器伴奏(串鈴)

6、大屏幕展示“恭喜你過關了!拿串鈴搖響慶賀。

五、學習彝族的舞蹈第三關。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過唱、舞等音樂形式簡單滲透彝族民俗,有濃厚的興趣學唱歌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情緒,自主處理歌曲,創新延伸。

教學難點

一字多音處。

教學準備

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導入:春天是一個鳥語花香的季節,這個時候出去旅遊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讓我們一起組成“快樂旅行團”,由老師帶領小朋友到雲南去旅行。讓我們跟着音樂出發吧!

(出示課件:雲南簡介以及雲南彝族生活的圖片,課件中配有歌曲的伴奏音樂。)

2、提問:圖片將我們帶到了哪兒?(啟發學生回答)引出彝族,簡單介紹彝族人民的風俗習慣、解放後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勞勇敢、粗獷豪爽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點。

3、你們聽,彝族的小朋友們用歌聲迎接我們啦……聆聽《彝家娃娃真幸福》聽覺衝擊。

二、寓教於樂

(一)自主學習,感受音樂

1、問: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聽?你聽出了哪些歌詞?引導學生説出“阿里裏”

2、小結:真聰明——“阿里裏”是雲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襯詞。

3、你能隨着歌曲感受一下“阿里裏”這句歌詞嗎?

4、還有哪些歌詞?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二)多次聆聽,學習新歌

1、再來聽一遍歌曲,聽的時候注意以下歌曲的速度。

2、討論歌曲速度(稍快)

3、什麼樣的情緒用稍快表現比較合適?歌曲的情緒是什麼?(活潑歡快)

4、你能用這種情緒隨着原唱哼唱一下嗎?

5、同學們表現的真不錯,現在讓我們一起用la來模唱一遍歌曲。

6、你能給歌曲填詞嗎?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請同學們大膽表現。

7、你學會那一句了?唱給大家聽一下。

8、同學們唱得真不錯,老師也忍不住要表現一下,你們歡不歡迎?

(三)演唱歌曲,體驗音樂

1、聽鋼琴單手彈奏旋律,核實音準,注意一字多音處。

2、完整伴奏,演唱歌曲。適當為歌曲加上律動。

3、師生接龍,演唱歌曲。

4、歌曲中你還有哪些小絆腳石,讓我們一起清除掉。

三、創造表現

(一)合作探究,創造實踐

1、你知道嗎?彝族小朋友除了會唱歌之外,舞蹈也很不錯。一起來看一段視頻舞蹈。請同學們觀看的時候,注意一下舞蹈中的服裝,看一下他們的服裝都有哪些特點?

2、討論:銀項鍊,白衣白帽等都是彝族人的傳統服裝,也有其特殊的含義。

3、你能跟隨視頻跳起來嗎?

4、讓我們也入鄉隨俗,舉行一場篝火晚會吧!分小組進行排練,形式自定,小組成員互相合作,共同完成。

(二)表演展示,交流評議

1、各小組彙報演出,背景音樂為歌曲伴奏。其餘同學也可以為其演唱。

2、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促進提高。

(三)拓展延伸,開闊視野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彝族僅僅是其中的一個,讓我們繼續旅行,一起來欣賞一下其他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感受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

四、完美結課

1、討論:今天你學到了什麼?以後我們該做些什麼?

2、演唱歌曲走出教室。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藝術課程把自己的課程性質定位為人文性,強調圍繞人文主題進行藝術學習;重視營造藝術能力形成的環境,強調學生在所營造的環境下學習探索藝術;重視藝術能力與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在明確藝術知識技能與藝術審美能力教學目標的同時,強調提高生活情趣,培養尊重、關懷、友善、分享的品質等充滿人文關愛的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彝族的樂曲、歌曲、舞蹈中感受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圖片出示讓學生了解少數民族的人文景觀、風土人情、服飾文化等,最後跳起《阿細跳月》,濃濃的民族風情貫穿始終,體現了藝術教學的美。

當然這節課還存在着不足,如語言不夠簡練,學生阿細跳月的舞蹈的舞步整齊。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指導學生以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用身體的動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點韻味

二、能初步聽辨高和低的音在歌曲學唱過程中進行音樂聽覺訓練,培養學生聽辨的能力,提高聽覺的敏鋭性和記憶能力

三、能按圖意及節奏編創適當的詞,並能準確地拍和讀教學重難點:以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用身體的動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點韻味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掛圖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發音練習

二、導入新課師:上節課我們學了歌曲《我愛家鄉,我愛祖國》,我們知道了我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你們知道嗎?我國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了漢族之外還有許多少數民族,你們都知道那些民族呢?今天,我們就要通過學唱一首少數民族歌曲來認識一個新的民族,現在就讓我們來聽一聽這是一首怎樣的歌曲吧!

師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怎樣?你從歌曲中都聽到了什麼?揭示課題:這是一首彝族兒童歌曲,名字叫《彝家娃娃真幸福》,這個“彝”字很難寫,不過你們看看彝族人居住的房子就能記住這個字了彝族的小朋友中男孩子們喜歡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女孩子們喜歡戴着銀色的項鍊,他們能歌善舞,生活的非常幸福

三、新課教學:

1、聽歌曲錄音範唱後師提問:同學們聽到歌曲中經常會唱道哪個詞?(阿哩哩),它們都出現在什麼位置?(樂句結尾),師演唱歌曲,請學生仔細聆聽

2、請學生找出“阿哩哩”在歌曲中出現了幾次?(師範唱歌曲)

(“阿哩哩”出現了四次,都是在樂句的結尾)

3、師:我們知道音有高低,請你們繼續聽一聽,這四個“阿哩哩”的音高相同嗎?(師一邊範唱一邊用手勢做出四個音高位置,並在黑板上貼圖

4、師生接唱:

(1)師唱前半句,生接“阿哩哩”,注意不同的音高位置(2)師用“啦”模唱前半句,生接“阿哩哩”,請學生仔細聽老師唱的部分有相同的地方嗎?(引導學生聽出師唱的部分

1、

2、4句相同,並貼圖分別用紅花和綠葉表示

5、請學生看着圖譜再聽一遍歌曲師提問:歌曲裏唱出彝族小朋友的服飾有什麼特點?他們穿什麼衣服?戴着什麼?他們説自己是哪的娃娃?

6、請學生看着圖譜跟老師一起按節奏朗讀歌詞

7、聽老師唱,學生心裏唱學生跟琴演唱

8、師:現在讓我們一起做着一個動作邊跳邊唱學生起立拉手,腳下:左右左踹,右左右踹,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9、師:現在老師想通過編一段歌詞把我們剛才又唱歌又跳舞的情境表現出來,老師編第一句:“又唱歌來阿哩哩”,誰能編第二句?“又跳舞來阿哩哩”,後面的歌詞跟第一段一樣現在請同學們跟着伴奏唱唱第二段歌詞讓我們把兩段歌詞連起來演唱

10、彝族小朋友特別喜歡圍着一堆篝火又唱又跳,你們想不想也來跳一跳啊?

11、請同學們圍成圈,手拉手邊唱歌曲邊跳前面學的動作,請幾位同學拿着紅紙條在中間扮演篝火,並且試着在“阿哩哩”處加上喊聲:嗨嗨,烘托出彝族小朋友們載歌載舞的歡樂氣氛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唱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彝族兒童歌曲《阿哩哩》,並且我們還再現了彝族小朋友們載歌載舞的場面,以後我們還會學唱更多的少數民族歌曲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1、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動:簡單的律動。

3、學生能夠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4、能用簡單的彝族舞蹈律動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5、重點:學生嘗試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6、難點:彝族舞蹈動作的熟練掌握教學準備: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提問: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學生思考後回答問題

2、師: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彝族去了解一下那裏的風土人情(出示課件1)

教師介紹:説起彝族,就要説“火把節”,如果大家在暑假的時候去四川的大涼山旅遊,能趕上“火把節”就好了,這個時候啊,熱情好客的彝族人,會身穿節日盛裝歡迎你們的到來到了夜晚,你們可以一起手持火把,相聚一地燒起篝火,一起唱歌跳舞

彝族服飾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服飾,,最漂亮的就數百褶裙了,它的色彩很豔麗,搭配得很漂亮(看百褶裙啟發跳舞的慾望,教師在此環節教學生簡單的彝族舞蹈動作)

3、初步瞭解歌曲

師:這節課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初次聆聽,出示問題:歌詞中出現了幾個“阿里裏”?是出現在每句的前面還是後面?

師總結:歌曲中出現了很多“阿里裏”,都在每句的後面,使歌曲變得活潑歡快,這就是彝族歌曲的特點,

三、掌握旋律學習歌曲

1、每一段的四個“阿里裏”他們住的樓層都不一樣,我們聽一聽判斷他們分別住在幾樓?(再次聆聽後如學生聽不出來,教師再次彈琴學生聽辨)

2、教師單獨彈四個“阿里裏”學生分別唱一唱,體會音的高低

3、完整的學習歌曲

(1)師:我們再來完整的聆聽音樂,聽一聽彝族小朋友們在節日裏是怎麼打扮自己的?

(2)學生聆聽歌曲,回答問題後,教師教學生有節奏的朗讀歌詞,提示:“阿里裏”要讀的輕一點。

(3)跟琴第一段唱歌詞。

師:彝族小朋友在節日裏把自己打扮的非常漂亮,他們都做些什麼呢?(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學習第二段歌詞。

(5)完整演唱歌曲(此時注意:要提醒學生用有彈性的聲音來表現歌曲)。

(6)跟伴奏唱歌詞。

四、歌詞接龍,加深印象

1、把每句分成兩段進行師生接龍、生生接龍。

2、分句進行師生接龍、生生接龍。

五、加入律動激發熱情

1、教師示範簡單的彝族舞蹈律動。

2、學生練習掌握律動,聽着歌曲手拉手跳一跳。

六、拓展

師:同學們,“火把節”是彝族最重要的節日?今天,我們也和彝族的小朋友一起過一次“火把節”,好嗎?師生共同進行遊戲表演。

七、課堂延伸結束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穫

教師:老師收穫到了你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你們的快樂就是老師最大的快樂,讓我們一起跳着歡快的彝族舞蹈結束這次快樂的音樂之旅吧。

評課記錄彙總:

1、多媒體課件設計合理並有引導學生學習的實效性。

2、情景導入設計自然有效,能點明本節課主題。

3、重難點提前滲透並層層解決,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4、課堂遊戲設計能為本節課教學內容服務,也是課堂檢測的一個體現環節。

5、每一個環節的過渡語言都能體現教師的精心設計與教學基本功。

6、整節課學生學習興趣濃,課堂氣氛好,唱的開心,跳的高興,課堂整個活了起來。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音調特點的歌曲,節奏明快,旋律流暢,採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調和節奏寫成,短小簡潔,很適合邊歌邊舞。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初步瞭解彝族的風土人情,對少數民族音樂產生興趣。

2、學生自主創編舞蹈動作,能用簡單的彝族舞蹈律動表演歌曲,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一種自學的能力。

3、通過學跳集體舞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體驗其歡樂情緒。

4、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學生嘗試用輕巧、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能用簡單的舞蹈律動表演歌曲。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自制易拉罐樂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前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同學們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嗎?你知道哪些民族?

學生思考,回答

師:在我國雲南彝族也生活着一羣幸福的小朋友呢?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和他們交個朋友?

生:想

師:可是老師知道那邊的小朋友個個能歌善舞,會跳好看的彝族舞蹈,又會唱動聽的彝族歌曲,要想和他們交上好朋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我們是不是先要有所準備,學上一手呢?這樣才可以和彝族小朋友一起歡樂的舞蹈和歌唱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有關彝族的風土人情

二、瞭解彝族風土人情:

(播放課件,帶有《彝家娃娃真幸福》的伴奏音樂做背景音樂)

師:彝族小朋友説了,要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彝族的風俗,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講解介紹)

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

建築:彝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環境幽美(在高山地帶,居落較為分散,半山和河谷地帶則相對集中)居住的房屋主要以土木結構為主有垛木房(房屋四壁用破了口的原木,交叉堆垛為牆,屋頂蓋以劈開的木板為瓦,再壓上木板或石塊,牆壁用土夯成或用竹籬笆排扎頁成,這就是古代文人筆下的所謂“竹籬板舍”,俗稱“瓦板房”因為木片比瓦片更金貴,所以現在很少有人住木板房了多用來做畜廄、柴房和廚房,也叫“閃片房”)土掌房(彝族的傳統住宅中,最具特色的是“土掌房”它以塊石作牆基,用坯砌牆或用當地又粘又韌的紅土夯牆,牆上架樑,染上鋪以竹木,樹枝以及茅草或稻草,上面抹一層稀泥,再鋪以細泥土,灑水捶實、拍平,做成平台屋頂“土掌房”就地取材,簡便易建,冬暖夏涼,舒適宜人)

服裝: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彝族少女在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一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誌着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就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將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繡滿彩花的頭帕,還要將童年時期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三、視聽結合,學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初聽歌曲錄音範唱

師:老師剛才講過了,彝族的小朋友個個都能歌善舞,所以我們是不是還要學會一首彝族的歌曲才能和彝族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呢?今天咱們就來一起學唱一首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放課件)

並帶着問題來聽:歌曲的情緒怎樣?你能否聽清了他們唱歌時經常用到哪個詞?學生聽後回答

這裏的“阿里裏”在歌曲中出現了幾次?

生答

師:真聰明——“阿里裏”是雲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襯詞《彝家娃娃真幸福》用到“阿里裏”,是為了表現彝家娃娃愉快的心情

2、復聽歌曲:

同學們再聽聽這四句“阿里裏”高低相同嗎?

生答:有不同

3教師範唱歌曲,讓學生感受幾個“阿里裏“的相同與不同

師:拿出你們的小手來比畫一下吧!學生感受並比劃每個樂句高低的變化

(老師可給予提示:低音處收放在胸前,中音處手和頭同高,高音處手舉起超過頭頂)

4、教師用“啦”輕聲哼唱,”阿里裏”處由學生唱

師:我們來親身體驗一下吧!

6 6 6535 | 2 2 2 |6 6 6535 | 2 2 2 |

啦 阿里裏啦 阿里裏

216 1 2 | 3 5 3 |6 6 6535 | 6 6 6 ||

啦 阿里裏啦 阿里裏

加入拍手動作,較低的音2 2 2朝下拍,較高的音6 6 6朝上拍(區分音的高低)教師選個別學生帶領

5、學唱第一段歌詞(出示課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譜)

師:彝家娃娃是什麼打扮啊?他們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帶着什麼顏色的帽子?(教師領讀第一段歌詞)

生隨老師按節奏朗讀歌詞

跟琴演唱,教師逐句教唱,並分句接龍演唱再完整演唱第一段(要提示學生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來表現彝族小朋友高興的心情)

6、學唱第二段歌詞

師:彝族小朋友們戴着銀項鍊,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一起狂歡呢?他們用什麼方式來狂歡的?(教師清領讀第二段歌詞)

生隨老師按節奏朗讀歌詞,並跟琴學唱再完整演唱第二段

全曲完整演唱(提醒同學們要邊唱邊背歌詞)

7、師;下面老師再播放錄音,彝族小朋友唱的很熟練,速度有點快,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一起來唱上幾句呢?

播放歌曲,要求學生輕聲模唱

師:你能跟上彝族小朋友的歌唱速度嗎?我們一起來唱唱試試吧!

(如學生還不夠熟練可跟琴慢速再次練習)

8、教師提醒試着用輕巧的聲音來演唱

四、用打擊樂器伴奏:

師:同學們唱得可真好聽!彝族小朋友還想聽聽你們用自己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呢!現在請同學們輕輕地拿出你的打擊樂器,咱們來為歌曲伴奏

4/2

鈴鼓:X X | X X |

雙像筒:X X X X | X X X X |

師先示範並先分組練習,再找兩位同學到前面領奏,大家一起練習合奏,邊唱邊伴奏。

五、創編表演:

1、師:同學們表現得真棒!蔡老師舉得你們可以和彝族小朋友交朋友了讓我們踏着歌聲去和彝族小朋友一起唱唱跳跳吧請同學們邊跟錄音演唱邊創編你自己的舞蹈動作,一會兒,老師要請跳得好的同學老教大家一起跳

(播放歌曲,師生一起隨意創編)

2、鼓勵學生創編動作並教大家一起跳(如果學生這時不會創編,可以先觀看《彝家娃娃真幸福》的舞蹈視頻,再啟發學生創編)

3、師生一起完整表演

六、拓展延伸:

瞭解火把節:

師:你們真幸運,趕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火把節

火把節的傳説有很多種,據説以前有個惡魔放出了許多的怪獸來到彝族,破壞了彝族的莊稼和糧食,這時,有個小英雄站了出來,和怪獸打了三天三夜,最後還打敗了惡魔,人們點起火把,把惡魔和怪獸一起燒死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英雄,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都會點起火把,歡慶這樣的勝利

(播放火把節圖片)彝族每年都要過這個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到了這天,人們要穿上節日的盛裝,點燃熊熊的火把,會聚到廣場上圍成一個圈唱歌又跳舞請小朋友一起來感受一下火把節的熱鬧場面吧

七、總結

師: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自己優秀的音樂文化,希望小朋友們能做有心人,課後蒐集關於我國其他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資料好嗎?我們再一起交流和學習我們國家其它民族的音樂以及相關文化

八、下課

放着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學生唱着歌曲,愉快的離開教室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以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用身體的動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點韻味。

2、複習了xxxx的節奏,練習為歌曲編配伴奏譜。

重難點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1=C

511 11|221|51 76|5-|

我家的小貓叫咪咪,叫咪咪,

我家的小貓找媽媽,找媽媽,

76 5|345|x-|572|1-||

叫咪 咪叫咪咪,妙嗚!叫咪咪。

找媽媽找媽媽,妙嗚!找媽媽

三、學唱新歌

1、導入課題

簡單介紹彝族人民的風俗習慣,解放後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勞勇敢、粗獷豪放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特點。

2、欣賞歌曲錄音範唱。

3、視唱歌譜。先聽老師範唱,然後學生隨琴視唱。

4、學唱歌詞。指導學生按節奏讀歌詞,要求吐字清晰。之後隨琴唱詞,不足之處指導糾正。

啟發學生想一想怎樣演唱更好聽?襯詞應該怎樣唱?再次欣賞歌曲錄音,體會如何表達歌曲的情緒,指導學生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採取不同形式練習。

四、小節本課學習情況,下課。

本節課又是一首具有民族氣息的歌曲,這是另外一種風格的歌曲,“阿里裏”是一個民族得象徵,也是一中風格的象徵,所以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用歡快的氣氛來渲染歌曲!具有很好的效果。

小學音樂《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活潑整齊地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隨着音樂邊唱邊做律動,感受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與幸福。

3、能夠用響板和鈴鼓為歌曲伴奏,在和小夥伴的表演中學會合作和交流,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襯詞的演唱。

2、多聲部的合作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鈴鼓、響板

教學過程:

一、認識鈴鼓

1、教師:“在音樂課中咱們都認識了哪些打擊樂器?”學生回答

2、教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聽他的聲音和哪種打擊樂器很像?”教師拍鈴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並回答。

3、出示鈴鼓,學生觀察。“它是什麼樣子的?”

4、 4人小組玩一玩鈴鼓,從右往左傳,每人來研究一下可以怎樣演奏?

5、學生彙報。教師小結:“鈴鼓有兩種演奏方法,一種是…另一種是…”出示兩種圖標,“這裏有兩種圖標,你來猜猜第一種演奏方法可以用哪種圖標表示?為什麼?”學生回答。

6、出示節奏譜,“請你看着節奏小火車來演奏。速度是…”

7、我們來配上一段音樂

二、學唱歌曲

1、律動《彝家娃娃真幸福》

①“我國有很多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請你根據這些小朋友的服飾和舞蹈來猜一猜她們來自哪個民族。”

②觀看視頻並交流

③“彝族人身上帶的銀飾品能發出清脆的聲響,所以他們的舞蹈中喜歡抖動肩膀,我們來照鏡子。”教師帶領學生做動作。

2、整體感知

①“剛才我們聽到的這段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讀一讀。”

②第一次聆聽範唱,邊聽邊拍手。你覺得這首歌曲怎麼樣?

③第二次聆聽範唱,出示歌詞,“你聽到最多的詞是什麼?”

3、學唱襯詞

①“啊哩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邊有節奏的念歌詞一邊思考。”

②教師打響板,帶領學生有節奏的念詞。第一遍老師念一句學生跟着念一句,第二遍,學生邊念邊拍手、拍腿。

③教師介紹襯詞:“表現彝族人民快樂的心情,所以我們唸的時候聲音要怎樣呢?”請個別學生念一念,然後全體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和老師接龍。

④“這4句啊哩哩,唱起來它的旋律是一樣的嗎?邊聽邊思考。”出示圖譜,教師演唱,在“啊哩哩”處做柯達伊手勢。

⑤學生聽完後回答

⑥出示音名,帶領學生邊做手勢邊唱。

⑦師生接口唱音名

⑧師生接口唱歌詞

4、學習第一段歌詞

①跟着老師的鋼琴唱一唱第一段歌詞

②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糾正樂句,注意聲音的輕巧。

5、自學第二段歌詞

①第二段歌詞相信你能自己學會,老師在鋼琴上給你第一句旋律,然後唱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② “誰有自信唱給大家聽聽?”請幾個學生單獨演唱,評出自學小明星。

③集體演唱第二段歌詞

6、完整演唱

①跟鋼琴完整演唱

②出示響板,邊唱邊打節拍。跟伴奏演唱。

三、合作表演

①學生打響板演唱,老師用鈴鼓伴奏。

②“彝族最熱鬧的節日是什麼?咱們也來過一個熱鬧的火把節,像彝族人那樣載歌載舞。”想演奏鈴鼓的小朋友到這兒來,想演奏響板的小朋友到這兒來,舞蹈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圓圈。咱們不僅要演奏的好,舞姿優美還要注意別忘了演唱哦,這才叫載歌載舞呢。

③教師小結:“今天咱們學着彝族人過了一次火把節,你們玩兒的開心嗎?回去後把我們學的歌曲唱給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好朋友聽,把這美妙的音樂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