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濟南的冬天(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85W

古家元

濟南的冬天(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掌握下列詞語的含義,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鑲邊寬敞卧水藻貯蓄慈善

2. 學習作者運用精確詞語和精當手法描繪景物並融情於景的寫作特色。

3. 結合領略課文的自然風光美,進行熱愛撲克、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 本文教學重點是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 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反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 自讀點撥法。學生自讀為主,教師指導點撥。

2. 多媒體教學法。有條件的學校可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在調動各種官能感受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閲讀品味。

3. 導讀法。地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的基礎上設計幾個能引發學生舉、有助於課文理解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教師相機引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語設計

一年周而復始。春天的生機與稚嫩,夏天的茁壯與炎熱,秋天的豐碩與肅殺,冬天的藴藉與冷酷,它們以不同的姿態和特性展示於人們面前,引發人們無限的聯想和感慨。古今 文人墨客面對一年四季的千姿百態更是浮想聯翩,感慨萬端,這便有了無數詠歎四季的詩文名篇。閲讀這些詩文不僅能領略到各地四季的自然風光美,還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美,體悟出某種人生哲理。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

二、 解題

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篇幅雖短,卻是現代散文的精品。文章不僅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客觀描摹上,而是把所寫景物當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作者的感情和意志。課題《濟南的冬天》,從結構是看是偏正短語,“濟南的”對“冬天”作了限制。作者見過那麼多地方的冬天。為什麼對“濟南的冬天”情有獨鍾?瞭解作者及文章寫作背景,就能解開這個謎。

老舍先生是值 得尊敬的人民藝術家。他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出生在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他一生創作頗豐,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他於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飽嘗了異國生活的辛酸,1930年回國,先後任齊魯大學。山東大學教授。他在異國生活了五年,回國後異常興奮,印象鮮明,寫下了長篇散文《一些印象》,字裏行間流露着一個歸來遊子的滿懷喜悦和對祖國母親的由衷熱愛,課文就節選於此文。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後再朗讀,整體感知課文。要求學生不看課文,全神貫注地聽,聽完後朗讀,朗讀後默讀。默讀時要求:除理解“教學目的1”中的詞語外,還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響晴、毒、響亮、搖籃;説明課文第二、三、五自然段首句在文中的作用。

提示:

響晴:天空無雲,非常晴朗。

毒:日光極強烈,曬得人難受。

響亮:這裏不是寫歌聲,而是形容熱帶天氣的晴朗。

搖籃:可以搖動的嬰兒的卧具。這裏用來比喻濟南周圍的小山形成的地理環境。

第二段首句是過渡句,由上段總寫濟南的天氣轉入描寫濟南的山水,過渡自然、銜接緊密;第三段首句是該段的總領句,一個“最”字突出了雪後小山的可愛;第五段“那水呢”,一個“那”字既使上下段文氣貫通,又指明這正是繼上段的寫“山”來“水”。這幾段的首句不僅從結構上展示了作者思路,又標識出各段所描寫的對象。

(2)通過反覆誦讀,我們已從整體上對課文有個大致瞭解,這是閲讀的第一步。請同學們進一步閲讀,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按怎樣順序來寫濟南的冬天的。

提示:課文先寫對濟南天氣的總印象,然後寫濟南的山水,最後又總寫濟南全城在冬天鮮亮明麗的色彩。第一段作者以親身感受通過三個對寫濟南的冬天沒有風聲、響晴和温曖。第二開始寫濟南冬天獨有的山光水色。在具體寫山水之前,先交代其地理環境,用比較手法烘托冬天的濟南是一個“暖和和安適”的“理想 境界”,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慈善”。下面緊扣這一特點,用二、三、四段共三段文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陽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蓋着的山、濟南城外的遠山,勾畫出一幅色彩鮮明、清麗淡雅水墨畫。第王段寫濟南冬天的水:碧綠温情、澄清,與藍天融成一塊空靈的藍水晶,最後一筆雙宕開去寫整個泉城鮮明美麗的景色,全文前後緊密銜接,自然推進,層次清晰。

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上面我們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時也領略了濟南冬天的獨有景色,已經進入了課文閲讀的門徑,下面還要登堂入室進一步具體研讀。請同學們找出最能表現景物特徵的詞句,並思考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描寫濟南冬天景物特徵的?

提示:第一段用恥對比手法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特徵:沒有風聲、響晴、温暖,並用這在北平是“奇蹟”,在倫敦是“怪事”加以突出。以下幾段運用了貼切精當的比擬手法,對濟南冬天山水進行了繪形繪色的描寫,寫得形神兼備。把小山環繞的濟南比作一個“小搖籃”,把小山擬成“看護者”,寫出濟南這塊寶地的理想的地理環境,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慈善”。把小雪覆蓋下的山坡上斑駁的色彩,説成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花衣動處“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多麼美麗動人。還有寫夕陽斜射下薄雪的色彩,用了少女“害羞”的神態和“粉紅”的面容;把水天一色的濟南比作一塊藍水晶,所有這些貼切的比擬精心描繪出濟南冬天的多彩多姿、慈善温情。

(2)下請同學們再一步閲讀,看作者在這色彩鮮明美麗運動人的景物描寫中融入怎樣的情感?

提示:這篇課文乍一看是着力描寫景物,細心品讀就會發現作者已把所寫景物作為抒發情感的載體,字裏行間充溢着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親切感受和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這就是作者把濟南冬天寫得如此鮮活動人的原因所在。那濟南冬天的慈善温情的天氣,那孕育着盎然春意的山山水水,無一處不洋溢着一個在異國生活了五年飽嘗艱辛的遊子歸來後無比興奮喜悦之情和對祖國母親的由衷熱愛。這樣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傾注於所寫的景物之中,使筆下的自然景物成為自己生命和感情的一部分。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閲讀時一定要藉助這充滿主觀感情色彩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景物,用心靈去感受體味作者滲透其中的那份深切的情感。

教師有表情地朗讀課文或讓學生帶着感情朗讀。

3、欣賞品味。

以上我們對課文進行了誦讀感受和研習品味,同學們再看看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段,並對該段進一步欣賞品味。

估計學生選二、三、五段的多,下面對這三段分別品賞。

第二段:這段寫濟南城周圍的小山以點出濟南這塊寶地的地理環境。作者先讀者一齊想:這有山有水的老城是不是個“理想境界”?接着對濟南進行人格化描寫,一“曬”、“一醒”,更烘托出環境的温暖舒適;又用一個“小搖籃”作比喻,加上“看護者”這一温存撫慰的形象比擬,更從濟南人冬天面上“笑”的情態,把一個“慈善”的濟南的冬天寫得親切動人。

第三段:北國冬天常常是朔風緊,大雪飛,冷酷肅殺,濟南的冬天在雪後卻是最妙的。作者抓住小雪覆蓋下濟南的小山,山上、山尖、山坡各個細部的雪光、雪色、雪態精筆細描。矮鬆的蒼翠與薄雪的潔白相映生色,銀白的雪與蔚藍的天輝映生趣。小雪的覆蓋“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花衣動處現出“更美的山的肌膚”。既有靜態,又有動感。更妙的是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小女,“粉色”的面容,“害羞”的情態,形神皆現,美妙極了。

第五段:有山有水才有靈氣。濟南既有山又有水。這段寫了濟南冬天的水北中國冬天的水大多結為寒冰,可濟南冬天的水呢,“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一個轉折句寫出了濟南冬天的水的獨有温情。這裏冬天的水啊,綠得精神,綠得多情。由於這水充滿生機和鄉情,為了垂柳能個影兒,“也不忍凍上”。這人格化的寫法,使濟南冬天的水充滿親切的人情味。至此作者的視線又轉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寫濟南碧綠澄清的水同藍汪汪的天渾然一體,“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並且宕開筆去寫“這塊水晶裏,包着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織成了一幅天光水色、玲瓏剔透的水晶圖。

在欣賞品味老舍筆下濟南冬天山光水影、空靈澄澈的美景的時候,舉出泉城斷流、城市污染的一些材料,兩相對比,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環境的教育。

4. 課堂訓練。

(1) 朗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體會作者情感。

(2) 品讀課文第三段,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裏,背誦這段課文。

5.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對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進行了閲讀分析,對作者抓住景物特徵運用貼切手法加以描寫中融入深切感情的寫法有了一些領會。通過課文我們領略了20世紀30年代初濟南冬天的獨有景色,天氣的温暖慈善,山水的明麗淡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遺憾的是這種美麗景色今天已難以看到了我們應當認識到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已成了迫在眉睫的歷史課題。我們這一代一定要解決好這一課題,努力為人類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四、佈置作業

寫一篇寫景抒情散文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