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好的故事》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12W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好的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部編版六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好的故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胯、拜、廚”等13個生字和“一望無際、祭祀、彷彿”等詞語。

2.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主背誦第1自然段。

3.學習課文寫的四件稀奇事,通過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瞭解閏土是一個勇敢機智、聰明能幹、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感受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四件稀奇事,瞭解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文章中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

2.重點感悟四件稀奇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同學們,大家瞭解魯迅嗎?看過哪些魯迅寫的作品和有關與他的故事。(生説……)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與我們年齡相仿的朋友。【課件出示1:課題】(板書課題:少年閏土)課文節選自魯迅的小説《故鄉》。

師介紹魯迅:【課件出示2】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27~1935年期間的雜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種社會問題,表現出卓越的政治遠見和韌性的戰鬥精神,對中國革命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代表作有《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

二、初讀課文,引導質疑

1.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大意。利用字典,自學生字和新詞。抄寫出認為最難的生字和新詞,説説哪些地方難以理解,哪些需要提醒注意,逐一交流。

在黑板上重點交流一些不常見的字詞(視學生掌握的情況而定):【課件出示3-6:詞語圖片】祭祀忙月秕穀鵓鴣……

2.老師引導:請大家根據課題、單元的主要目標和課後的習題,以及對課文的印象,確定自己最想解決的問題。

(討論,誰的問題最有價值?)

學生列舉,老師歸納出“主問題”:

(1)課文寫了哪幾件稀奇事,閏土是一個怎樣的少年?

(2)課文是怎樣寫閏土的?

(3)根據單元目標,找出課文的幾句難理解的句子,採用怎樣的方法去理解,含義又是什麼?

(4)作者在課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老師導語:魯迅的文章中有許多我們不常見的字詞,文章也比較長,讀課文時。請同學們抓住課文敍述的主要事例。

3.劃分課文層次:【課件出示7】

全文共19個自然段,可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我”記憶中的閏土勇敢機敏。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我”和閏土是主僕,他來“我”家幫忙,所以“我”和他認識了。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我”第一次跟閏土見面,他很怕羞,但我們很快就熟識了。

第四部分(第6~18自然段):寫閏土給“我”講捕鳥,拾貝殼,看瓜,看跳魚等有趣的生活。

第五部分(第19自然段):閏土和“我”分別了,友誼也中斷了,但“我”很懷念他。

三、小組合作,自主釋疑。

重點學習關於閏土的四件稀奇事,品讀、感悟。

(1)出示總括的句子。

出示:【課件8】“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

(2)教師引導學生確定不理解的地方:稀奇事在課文中是指哪些?閏土的什麼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引入第四段的學習。

師引:快速讀課文第四部分,看看講了幾件事?(師板書:雪地捕鳥瓜地刺猹海灘拾貝看跳魚兒)

説説“稀奇”的意思,對我們來説,什麼樣的事是稀奇事?

(3)説説你準備怎麼學習這幾件事?可以用什麼方法學?(有感情地朗讀,邊畫邊讀,角色扮演互相説……)(學生選擇學習方法)出示:

【課件9】雪地上捕鳥瓜地裏刺猹海灘上拾貝海邊看魚

(4)讓學生選擇以上學習方法學這四件事。用上學習記號,並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夥伴進行交流。可以按課文的順序來學,也可以先挑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先來學。(選擇學習內容)彈性填空:閏土是一個__________的人。

四、教師引導,集體評議

①雪地捕鳥(角色扮演)。

師:閏土啊,你會捕鳥嗎?能不能幫我捕鳥呀?

生:……

師:快教教我,怎樣捕鳥?

生:……

學生評價,評價標準:説清楚,有感情,能吸引人。

有感情地朗讀。

②有類似的方法學習“瓜地刺猹”“海灘拾貝”“海邊看魚”。

教師引導,朗讀“瓜地刺猹”時要讀得輕一些,讀出當時的情境,讀其餘兩件事要有聲有色。學生評價。

③説説少年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用課文中的話來説。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少年閏土。我們也很佩服這位農村少年,他竟然會做那麼多事情,有機會看見那麼多的事物,讓人羨慕。

作業:1.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選擇生字、新詞抄寫的遍數。

2.讀課文,看看自己有什麼新的發現。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背誦,積累第1自然段。

2.學生爭議,教師調控,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抓關鍵詞語,瞭解作者的內心的情感。

3.自主遷移,抓住對閏土的外貌描寫,體會閏土這個人物的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整體回顧,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四件稀奇事,“我”對哪件事印象最深,為什麼?(是瓜地刺猹,因為課文一開始就寫,而且寫了兩處,寫得最詳細。)

二、想象情景,自主背誦

(1)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感情地試讀第1自然段。(啟發引導:月夜下,少年閏土怎樣去刺猹?)

(2)出示有關課文圖片的課件,仔細觀察,用橫線畫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插圖的?

(3)自由練讀。

(4)回憶背誦的方法,選擇自己最擅長的一種背誦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裏,把第一段背下來。

(5)指名讓背得最快的同學介紹背誦的經驗。

(6)全體嘗試背誦。

過渡語:閏土真是見多識廣,那麼,“我”和“我”的朋友們的生活環境和經歷又是怎樣的?請找出有關的句子。

三、出示句子,引導理解

1.引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出示句子:

【課件10】“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結合引導課堂爭議:課文中的“我”與閏土相比,到底誰的知識更多?

(1)質疑問難。根據句子,你有哪些問題?(他們指誰?“四角天空”説明了什麼?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聯繫上下文,自由獨立思考。

(3)找自己在班級裏最喜歡的`同學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綜合意見。(“他們”指的是作者往常的朋友。“四角天空”説明“我”和那些地主少爺們生活圈子小,知識面狹窄。這些話表達了“我”對閏土的廣闊生活天地的嚮往和對現狀的不滿。)

得出結論:

“我”:書本知識豐富。

少年閏土:聰明能幹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熱愛自然(板書)

四、分析外貌,瞭解作用

1.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想一想:外貌與生活環境有什麼聯繫?

2.教師讀:“他正在廚房裏,一張圓臉,頭戴一頂帽子……”讓學生仔細聽,把老師漏讀的字(紫色、小氈帽、銀項圈)用鉛筆輕輕畫去,(訓練學生的聽力)對比着讀,仔細品味與課文有什麼區別。

3.討論交流。(紫色説明閏土生活在大海邊,身體十分健康;小氈帽説明閏土生活在農村;銀項圈説明閏土的父親十分疼愛他。)

4.師生小結:人物的外貌、打扮、穿着和生活環境、身份有密切的關係。

五、兩相對比,自主遷移

過渡:“我”生活在高牆大院裏,閏土生活在大海邊,生活環境有很大差別。除了這一點,“我”與少年閏土之間還有哪些區別?

師生討論、小結:身份不同;穿着、打扮不同;外貌不同……)

(1)引導遷移。

作者在課文中為什麼沒有寫“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魯迅忘了寫呢?請你根據剛才我們討論的結果和課文中“我”的身份,把“我”的外貌補寫完整。

(2)自由選擇學習夥伴,展開討論。

(3)補寫。

(4)交流、修改。

(5)選擇學生寫的片段介紹:“瞧!那不是地主家的小少爺嗎?頭戴瓜帽,長得又白又胖,腦後拖着一條長辮子,走起路來大搖大擺的。脖子上掛着一塊小巧玲瓏的玉佩,一雙烏黑的眼睛,似乎提不起一點兒精神……”

(6)説説為什麼樣寫?有什麼好處?

6.結課,拓展。

7.選做題:

(1)“我”與閏土分別之後,會不會再見面呢?三十年後,“我”和閏土又見面了,想象一下,可愛的閏土會變成什麼樣?

出示:【課件11】一眼就認出走進來的人,灰黃的皮膚,尖長的臉,又腫又紅的眼睛配着一張毫無生氣的嘴,他就是閏土。

——節選自《故鄉》

想一想健康、活潑、可愛的少年閏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2)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夥伴,進行研究,尋找當時社會的背景資料,研究少年閏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課後寫一份小結。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少年閏土》是一篇十分經典的文章,較難的是學生對當時背景的理解。本文節選自短篇小説《故鄉》。課文通過“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往閲讀教學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做法,以學生研讀為主體,探究發現為手段,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初讀研究環節,教師出示彈性式填空,“()的少年閏土。”並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研讀。在交流中,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豐富填空內容,以較短的時間在整體上感知了教學內容,凸現少年閏土的形象;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我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

我認為爭辯研讀是整堂課的亮點之一,引活動於課堂之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使學生的參與變得真情投入。他們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學生的心靈自由,在爭辯中進行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理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當家作主站起來。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首先我覺得本節課的板書設計不夠鮮明,不能更好的突出課文內容。反思之後,我要再設計,儘量做到脈絡更清晰,主題鮮明。

總之,教學中我轉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探究,在合作中學習,完全地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沒想到的是,學生們熱情高漲,不僅對這篇課文充滿了熱情,而且還生成了許多我所沒有預料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