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俗世奇人(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27W

 

教學目標:

1.瞭解刷子李和泥人張的高超技藝,見識他們的“奇”。

2.賞析生動活潑的人物語言、敍事語言,品味巧妙的情節安排,學習抓住一事,神韻畢現地寫人的技巧。

3.文章生動地介紹了刷子李、泥人張的高超技藝和獨特才華,熱情頌揚了我國民間高人的超羣智慧。激勵學生開掘生活底藴,為拯救民間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

1.品味詞句,體會文章的語言風格。

2.把握文章只寫一事,曲折有致的敍事技巧。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思想內容作出自己的評價。

2.練習寫人物速寫,體現人物的“奇”“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也許不會忘記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遠的故事吧。他能把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現了蘇軾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絕!妙絕!今天,我們再來見識兩位高人,他們就是馮驥才筆下的刷子李、泥人張。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泛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練習表情朗讀,要求讀出聲調、語氣,要讀得活靈活現,聲情並茂,讀出單口相聲的味道來。

3.學生自薦,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其餘同學評點。

4.學生大聲讀課文,力求表現最佳水平。

三、品讀課文,鑑賞課文:

體味文章的人物之奇、情節之奇、語言之奇。

1.學生交流閲讀課文的感受。

2.教師總結歸納學生髮言,為鑑賞定向。

教師總結並提示:美是眩目的,美是立體的。今天我們着重鑑賞本文的人物之奇、情節之奇、語言之奇。

(1)見識人物之奇。

提問:“刷子李”“泥人張”各自“奇”在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各組推選一人發言,全班交流。

明確:“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他手藝出眾,技藝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為自己設立的近乎苛刻的“從業標準”更是奇崛之極。他以這樣的標準使自己遠遠超越了同行,使自己成為高山仰止的偶像。“刷子李”其實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渲染自己的本領。大膽的“承諾”,充滿自信,豪氣干雲;同時又心細如髮,對於小徒弟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

“泥人張”之奇就在手藝奇、行事奇。他技藝高妙,無人能比,獨行天下;他沉穩、幹練,面對他人羞辱鎮定自若,胸有成算,後發制人,以獨特的方式予以還擊,一招制敵。這是一位個性內斂,應付從容的奇人,與“刷子李”形成鮮明的對比。

(2)領略情節之奇。

提問:本文以兩位手藝人的高超技藝為話題,作者均只選一件小事來寫,情節異常簡單;但這一件事又極富戲劇性,一波三折。情節之奇,奇在一人一事,奇在曲折有致,請結合課文仔細品味。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明確:寫“刷子李”,先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天津碼頭“優勝劣汰”的環境,為人物預設一個極不尋常的背景,然後再寫刷子李的奇妙絕活,極力寫他手藝之高--“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這是在對自己挑戰,還是以特立獨行顯示自己的超凡出眾?接着,從一個小徒弟的視角印證了刷子李的真功夫,以小徒弟的心理活動為主,從半信半疑到佩服得五體投地再到灰心失望,最後還是“刷子李”自己揭開了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敍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烘托。

寫“泥人張”,則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三言兩語介紹泥人張後,便切入正題,這是一場人格的較量,也是智力的大比拼。面對海張五的挑釁,人們都等着看泥人張怎樣“回報”。於是,故事有了懸念。而泥人張的回報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臉狂氣”的海張五頭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張五接着又侮辱起泥人張的手藝--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對此,泥人張居然毫無反應,但事後的“回報”更令人叫絕--次日,街上小雜攤擺出了一二百個“海張五”泥像,並大書“賤賣”等字。泥人張一言不發而奇招制敵。情節雖然簡單,但安排得曲折有致。

(3)品味語言之奇。

教師提示:本文語言本色樸素,“津味”十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人物語言還是敍述語言,均情趣盎然,簡潔傳神。請選一二例揣摩評析。

學生思考並交流。

活動成果展示:

濃郁的“天津”風味。如“要哪沒哪”“屋子任嘛甭放,單坐着,就賽昇天一般美”“架式挺牛”“穿上這身黑,就賽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一個泥團兒砍過去”等,吸取了方言中的精華,津味十足。

單口相聲的風味。全文語句短小精悍,活潑幽默,如“您別説不好,這一來就練出不少能人來”“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噹噹和噹噹響”“別不信!他還給立下一個規矩……”“倘若沒這本事,他不早餓成乾兒了?”“天津已是做買賣的地界,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等等。

用詞凝練。如“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一個“戳”字看出了泥人張內心的憤怒、鄙夷與不屑。如“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地地道道”一詞強調的是強者存弱者亡的法則所具有的廣泛性、徹底性--貨真價實,毫不通融,毫無迴旋的餘地。如“海張五那邊還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裏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兩個“找”字用得實在奇絕,特別是加點的“找”字,更是絕妙。這一個“找”字源於海張五的“找樂子”,海張五拿“泥人張”取笑找樂,“泥人張”便“找到”他“找樂 ”時的醜態並捏進了“泥人”中。一個“找”字,看出了“泥人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智,還看出了“海張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果換成“捏、揉、做”等詞,就只有泥人張一方的行為,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還擊”和“機智應對”了。

巧妙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

如寫刷子李刷牆的一段文字:“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晃來,悠然晃去,好賽伴着鼓點,和着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牆面‘啪’的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裏,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牆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幾句簡單的白描,人物立刻活在紙上。

如“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着”,這一句對稱工整,有對比、比喻、誇張,將天津衞碼頭上的世風描寫得淋漓盡致,也體現了作者對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讚歎和肯定。

如“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着十萬八千里。”運用誇張手法,突出“泥人張”的技藝超凡絕倫,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較好的表達效果。

四、學生自由活動,質疑、解疑、存疑:

學生自由質疑問難,可以指名請同學回答,也可向全班同學請教,也可向老師提問。

學生可能提到的問題有:

1.“刷子李”的行事是否有作秀之嫌?徒弟曹小三最關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是否本末倒置?

2.“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從這兩句話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手藝和手藝人持怎樣的態度?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按作者的觀點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嗎?

3.刷子李、泥人張、王叔遠等民間高人,他們的高超技藝流傳下來了嗎?該如何看待這些民間文化遺產?我們該做些什麼?

學生集體討論,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1.如果刷子李手藝平平,專在保證“身上沒有白點”上下功夫,那就不但無用而且可笑。刷子李此舉的目的其實是在以極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自己的高超技藝,其中流露出對自己手藝的絕對自信和自豪,也不妨看做是對自己的挑戰和較勁。這一切如果有了雄厚實力做後盾,就絕不能説是作秀。

曹小三的態度也屬正常,既然刷子李有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別人自然會注重這一點的。

2.這兩句話從兩個方面旗幟鮮明地表現了作者的態度:一、手藝人必須有本領;二、有了本領才能有自己的尊嚴。

聯繫時代背景分析,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但有一點應該明確,那就是:能夠達到以上兩點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能夠保障這種人生的社會是合理的社會。

3.通過討論,應該認識到豐富的民間文化遺產應當得到保護,它們有巨大的文化價值。保護民間文化遺產是對世界文化做貢獻。

五、課堂小結:

《俗世奇人》奇絕!妙絕!奇在人物,妙在情節、語言。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張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馮驥才先生寫人敍事的高超技藝更讓我們拍案稱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樸素而又幽默傳神的語言更是餘音繞樑,歷久不絕。讀這樣的作品,如夏日飲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該如何保護這些無形的民間文化遺產,我們該做點什麼?從馮驥才先生充滿睿智的文字中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讓我們勇敢地承擔起這一責任,為文化大廈添磚加瓦,為文化巨輪保駕護航!

六、佈置作業:

1.整理課上的“人物速寫”片斷,把它收藏在《成長的足跡》中。

2.課外閲讀馮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