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精選6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5.26K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精選6篇)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1

教學目標: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欣賞文中的描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悠閒、超逸的心境。

3.體會文中起伏的情感,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歷,深入探究“閒人”的內藴。教學重點: 1、教學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交流有關描寫月亮的詩詞句。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牀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劉禹錫西江月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長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2.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傑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於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片心境。本篇課文就出自蘇軾的一部筆記《東坡志林》,僅83字的寫景小品,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尋味。

3.有關背景

本文是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年)2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是團練副使卻有職無權,無事可做。寫本文之時,他在黃州貶所已近四年,但蘇軾的心胸卻“很坦然”。累遭貶謫,仍然樂觀,曠達。並不“悲傷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並不甘願做“閒人”。因貶得“閒”,便“自放于山水之間”,雖在賞明月,觀竹柏,自樂其樂,但並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適也包含了失意情懷的自我排遣。

二、初讀感知內容

1.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停頓。

2.聽錄音確定朗讀的節奏,請一位同學範讀,大家評價。

3.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合作翻譯全文。學生質疑,討論解疑,理解課文內容。

三、思讀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組討論:

1. 試想蘇軾為何要夜遊?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鬱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貶官到黃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賞月

2.為何尋張懷民?心有靈犀

3、作者用妙筆繪美景,請問作者用筆的巧妙之處體現在哪裏?

虛實相生,聯想巧妙,無一字提到月,卻“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視覺的錯覺從反面敷墨)——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樣的月色?——欣賞圖片,品讀文中描寫月色的句子。

(從具體的描寫句中感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一個比較恰當的詞)

空靈、清麗、淡雅、皎潔 的月色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2

【課程標準】

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2、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

【評價設計】

1、通過對不同形式句子的朗讀,落實學生文言文誦讀能力的積累。

2、通過對品讀、分析重點詞語、句子提升學生文言文閲讀能力。

3、通過三個設問檢測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情況,落實情感目標。

【教學設想】

《記承天寺夜遊》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寫的一篇小短文,意藴豐厚,字字有玄機。本設計試圖引導學生立足文言之“言”,抓住重點詞語敲擊文本,以期走進蘇軾細膩豐富的心靈,感悟蘇軾空明的心境,豁達的生活態度和人生境界。本設計不強調課前的自主預習,讓學生對文本保持適度的陌生感,圍繞真實問題閲讀文本,用自己的思維實實在在地一點點掘進文本,走近蘇軾。

【教學目標】

1.理解文意,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波瀾,掌握幾個重點文言詞語。

2.解讀“樂”“閒”兩字的豐富內涵,走進蘇軾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品讀關鍵詞、句,走進蘇軾的內心世界,理解“樂”和“閒”的內涵;

難點:對“念無與為樂者”中“樂”的理解。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瞭解蘇軾,做好解讀文本的相關鋪墊

1.請學生談自己對蘇軾的瞭解。

2.引導學生關注課下注釋1,同時補充相關資料,初步感受蘇軾的生活態度。

(PPT補充:蘇軾被貶的有關資料及《臨江仙》(上闋):夜飲東坡醉復醒,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請學生齊讀並談談對詞意的理解。

二、感知文章大意,掌握部分重點文言詞語

在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後,教師從能否讀準字音、讀通句讀、讀懂文意三個方面檢查朗讀情況。

1.指名不同層次學生朗讀,檢查能否讀準、讀通。

①引導理解三個句子的朗讀節奏: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蓋/竹柏影也。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②用不加標點的課文檢查學生節奏把握情況。

2.檢查學生能否讀懂文意。

①請學生嘗試用一個主謂短語簡潔概括文章所寫的這個生活片段。

②檢查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

引導學生注意詞語間的聯繫。(PPT出示:重點詞語:欣然 户 念 遂至 寢 步 蓋 )

(PPT出示:句子大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念無與為樂者)

引導學生注意兩句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生成下一步教學的基礎性資源。

三、理解蘇軾,感受作者精神境界

(一)品“樂”之內涵。

通過設問一學習文章記敍部分:

我認為,這裏的“為樂”,不僅僅是課下所註釋的“交談取樂”,還有更豐富的內涵。不知道同學們意見如何?請同學們依據文本討論對這個“樂”字的理解,有理有據的陳述你的觀點。

學生通過交流、探討體會:“樂”之多重含義,這份快樂藏在“欣然”“遂”“亦”“步”四個字眼裏。

齊讀記敍部分,體會蘇軾的這份賞月之樂,分享之樂, 讀出幾個關鍵字所傳達的快樂。

(二)探“閒人”心境。

1.通過設問二學習寫景部分,感悟景物寫法及特點:

我認為作者在這句話中漏了一個主語:“月色”。我補出來了,同學們認為是補出來好還是不補好呢?

(PPT出示:庭下( 月色 )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想象體驗:請同學們試着在這句話的空白處填兩個感歎詞把作者的情感波瀾補出來。

齊讀(背)寫景句:讀出一份發現的快樂,讀出一種恍然大悟的味道。

2.通過設問三學習議論部分,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

我認為蘇老夫子這兩問實在太絕對。昨夜無月,我校即無竹柏嘛。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追問:“閒人”如何理解?

齊讀(背)議論部分,讀出作者內心的感慨,一點自嘲,一點自賞。

追問:哪個詞透露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呢?

司馬遷有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也就是説,世俗之人庸常之人大都被瑣碎或者慾望淤塞了心靈,窮者奔波於生計,滿臉愁苦,富者追逐於利益,腸滿腦肥。只有從種種生活的瑣碎中超脱自己,才能擁有空明之心。

齊讀(背)全文,體會蘇軾的心境。

四、總結歸納文章內涵,深化認識。

蘇軾確實是擁有生活藝術、生活能力的人,不僅能於敲門不應之時倚杖聽江聲,更能於貶謫之境遇看見如水月色。這有賴於他豁達超脱的人生境界。這才是更重要的財富。

最後還是把蘇東坡的這句話送給大家:

(PPT出示: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蘇軾《東坡志林?臨皋閒題》)

願同學們在未來的歲月裏,也能耳聰目明,擁有閒情雅緻,做江山風月之主人。

齊背全文。

五、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為樂——賞月之樂,分享之樂,心有靈犀之樂

閒人——閒情雅緻,自嘲、自賞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3

有目標,才有動力。

1、反覆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疏通文句,熟讀成誦。

2、在讀的過程中賞析文章,欣賞文中月景,理解作者特殊心境。

抓重點,突難點。

1、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2、難點: 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講方法,提效率。

朗讀、討論、賞析

教學過程:

(一)文學積累引入:古人有這樣一句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大家知道説這句話的人是誰嗎?(蘇軾)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蘇軾?(指生介紹,並把重點內容寫在黑板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他被貶黃州時所寫的小短文《記承天寺夜遊》(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1、本文選自《 》。作者( ),字( ),號( ),北宋( )家,( )家。他是( )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

2、根據拼音寫漢字。

Zǎo ( ) xìng ( ) suì( )

(三)、指導生朗讀課文。

(1)指生檢查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讀,找出讀錯的字音。)

(2)教師範讀。(聽準讀音,注意停頓和斷句。)

(3)學生自由讀。 (讀準字音、斷句、節奏,試着讀出感情

(4)展示讀。 (5)齊讀。

(四)、再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從原文中找出“記”的要素:時間( ),地點( ),

人物( ),起因( )。

2、本文共分為三層:第一層,記事,交代了( )。

第二層,寫景,寫了( )的景色。

第三層,抒情,抒發了( )的感情。

3、根據課下注釋結合自己的理解翻譯課文。把重點字、詞、句的翻譯寫一寫,記一記。

(五)、研讀課文,提難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作者為什麼想着在初冬的夜裏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鬱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去賞月)

2.作者是如何描寫月色的?(去一去關鍵詞,品修辭)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橫

把“如”、“蓋……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無改變?

變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3.月夜圖有什麼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潔 、空靈、清麗、淡雅

在“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後加上“叢中蛙鳴起伏,空中流螢飛舞,寺中人語喧譁,院外狗吠連綿。”一段話,好不好?

不好。改變了原文明淨幽閒,清麗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5.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貶官的悲涼、落寞,賞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達觀

(六)、拓展遷移

1、從《記承天寺夜遊》中,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蘇軾。

2、再讀課文,寫一句閲讀小結(啟示或收穫):“讀《記承天寺夜遊》,我懂得了……。”

(七)、課堂檢測 閲讀語段完成各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加黑字。

(1)欣然起行 (2)遂至承天寺

(3)蓋竹柏影也 (4)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2.用“/”給下列句子劃節奏。

(1)念無與為樂者 (2)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3.選擇與“相與步於中庭”中“於”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何有於我哉 B.達於漢陰

C.責任重於泰山 D.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

4.翻譯。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譯: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此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遊

事: 夜遊-——記敍

蘇軾 景: 空明——描寫

情:賞月的欣喜(自得)

被貶的悲涼(自嘲)

“閒”——豁達樂觀

人生的感慨(自解)

自遣的豁達(自樂)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3、品味優美語言,理解作品意境,體會全文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簡短的文言文遊記。文章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語句清新,描寫月色如詩如畫,語言凝練含蓄,饒有餘味,言簡意賅,比喻精當,情景交融,內涵豐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需要學生好好體會其中的美麗之處。

三、教學設想

由人及情,由讀到悟,對本篇課文,設想通過讀課文來體會其中作者的感情,通過了解作者,瞭解創作背景來領悟感情。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人,他意氣風發,豪情壯志,他仕途坎坷,笑看人生。他是誰呢,他就是宋代的著名詞人蘇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遊記散文《記承天寺夜遊》。

(二)、瞭解蘇軾生平

他頻遭貶謫,一生歷典八州,身行萬里,走過無數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説:此心安處是吾家。他被無數小人中傷下獄,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識了人間萬千醜態卻説:“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

在他去世很久很久以後,有一個作家仔細地研究了這個人的一生,然後為他寫了一本傳記,在傳記中,這個作家給這個人下了如下結論,大家一起念。(出示文字)

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的。

(出示蘇軾圖片)

蘇東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應該説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樂,而我們很多人平平常常的過日子,卻説人生無趣。看來我們真的'該好好的學一學蘇東坡,問問他為什麼能過得如此快樂。我們就從《記承天寺夜遊》中尋找答案,希望下課的時候大家能從東坡這裏取到快樂人生的真諦。

(三)、朗讀課文,感受情景

學生聽範讀,感受朗讀時的節奏,感情。

請同學起來讀課文,看看大家能否感受到其中的要點。

大家齊讀感受。

提問:蘇軾在這個夜晚看到了哪些景象呢?

月色與竹柏影

(四)、瞭解背景,體會“閒”情

現在我們搞清楚了東坡所看到的景色,他看到的是“月色與竹柏影”,東坡看着這美景開始發感慨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但他説的這句話我不大明白,請這個同學來幫我解釋一下。

請同學翻譯這幾句的意思。

提問:老師仍有些不懂:“哪一夜沒有月光?”下雨的晚上有麼?“哪裏沒有竹子和松柏”。這句話是不是有點邏輯問題?它是一個病句?

學生思考

明確:這句話中的月光、松柏並不是月光,竹柏,它們只是一個象徵——美景的象徵。(出示文字)原句=哪裏沒有美?只是缺少閒人罷了。這我就明白了。不過我還有點困惑:書上註釋“閒人”是“清閒的人”的意思,也就是“沒什麼事做的人”。我找了一點資料

(出示資料)

蘇軾以犯人身份貶黃州,無薪俸,故租50畝荒地經營。有詩曰:“不令寸土閒,飢寒未知免。”“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為口忙”之句。

大家看,蘇東坡要養活一家老小,好象很忙啊。要開荒種地,要種黃麻桑樹,還要造房子,為餬口奔忙,他怎麼是個閒人了?

東坡不是閒得無聊之人,他是富有閒情雅緻之人,要仔細體會這裏的“閒”情。

讓我們再來讀一下這篇短文。不過這一次我希望大家能讀的更好一點,在讀出節奏之外,我們還需要讀出這裏的感情,讀出蘇軾的豪情與樂觀。

學生齊讀課文。

(五)、培養豁達的心境

這樣的“閒”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呢?蘇軾在文中有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閒嗎?

王國維説“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就是説作者無意識中寫下的景色會透露他的內心世界,比如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反映他的思鄉之情,那麼蘇軾呢?他的景語透露了他怎樣的內心世界呢?現在大家思考1分鐘,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要欣賞山水,就是要心胸開闊,心無雜念

(六)、總結

用三句話來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師羅丹説的:“美,是到處都有的!”

如何才能欣賞到無處不在的美呢?蘇軾告訴我們: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如何才能心閒呢?還是東坡告訴我們,要“胸中廓然無一物”。

六、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通 貶謫的悲涼

達 賞月的欣喜 閒情

樂 漫步的悠閒

觀 人生的感慨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已學文言知識和註釋為文章斷句並疏通文意。

2.品析文中對月色的描繪,並體會作者的特殊心境,着重理解“閒人”含義。

教學重點

品析文中對月色的描繪,並體會作者的特殊心境,理解“閒人”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閒人”含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多的文言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文言功底,本篇文章較為短小,語言簡單,文言字詞可以不作為教學重點,可以讓學生按照語義完整、停頓為文章加標點,藉此來疏通文意。本班學生課堂發言積極,但語文素養一般,口頭表達能力欠佳,回答問題時能找到關鍵點,但表述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師提示和幫助總結。語文學習興趣較高,小組合作討論完成度較好。

教學過程及內容

一、 導入:

當代作家樑衡在他的《秋月冬雪兩軸畫》裏曾這樣寫到:“有一種畫軸,靜靜垂於廳堂之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潔,惹人喜愛。在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就垂着這樣兩軸精品,宋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和明張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我們已經在練習中遇到過,今天我們一起來品一品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

二、 明句讀,曉文意。

結合已有的文言知識和註釋,根據對文意的理解為學案上的文章加上標點符號。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三、 劃段落,讀美文。

請結合文章內容從表達方式的角度來給文章劃分層次,並説説每部分寫了什麼。

四、 析美文、賞美景

1.全班齊讀課文,請同學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樣的事?

2.月光如何?文中如何描寫?

3.請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你讀到的月夜景色?

4.既然前兩句已將月光的澄澈寫得如此精妙傳神,“蓋竹柏影也”一句是否就多餘了呢?

5.“蓋”字可否刪掉呢?

五、 感其人,悟奇情。

1.賞空明之月的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用“我發現蘇軾是一個______的人,因為_____________ (從文中找到依據)。”的句式來回答。

(適時引入背景):元豐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有關新法的詩句,説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這就是有名的“烏台詩案”。經過長達四個月的審問和折磨,蘇軾倖免於死,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籤書公事”,也就是説做着有職無權的閒官。

2.“閒人”二字藴含着作者怎樣的心境?

3.引入作者其他詩文來幫助理解。

貶官密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貶官杭州:“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比好湖山”

貶官黃州:“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貶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貶官瓊州:“抒説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鐘”

貶官海南:“九死蠻荒無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六、 閲東坡,解氣度。

推薦閲讀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

七、 作業

1、背誦全文。

2、選一風景進行描繪,要求融情於景,讓閲讀文字的人能感受到你的心情。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教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文章的韻味;

2、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讀成誦。

3、聯繫文章的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有關情況,進一步理解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

播放音樂《月光曲》

今天我們來學習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提示課題,板書)

你對蘇軾瞭解多少呢?

蘇軾(1037-1101):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為“三蘇” ,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對王安石被貶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指名讀。

3.翻譯。先小組合作翻譯,解決字詞障礙,再不懂可舉手問老師。然後,指名翻譯。

強調:“但……耳”翻譯為“只……罷了”

4.(1)本文記敍了一件什麼事?

作者和張懷民夜遊承天寺。

(2)去夜遊的一般會是什麼人?

閒人。

(3)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給“閒”組詞,並從文中找理由説説為什麼?

悠閒、空閒、閒趣等

(4)用“我認為蘇軾是一個________的人,因為_______”説話。

三.品讀賞析

月夜出遊,別有一番情趣。那麼,書畫的境界,課文中表現在哪裏?找出並讀一讀。

如: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用了比喻的修辭,生動地寫出了月光的皎潔(空明)。此時的我和張懷民儼然兩條小魚,自在地游來游去。

如: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結合“烏台詩案”背景,引導學生理解“閒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