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身》的優秀教案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24W

教學課題:春天的色彩(人美版實驗教科書第二冊)

《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身》的優秀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春天裏萬物復甦、萬樹萌綠、百花爭豔、綠草如蔭,一派迷人的景色。人們穿上輕便漂亮的春裝,迎着温馨的春風領略着生機勃勃的春意。讓同學接觸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去觀察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瞭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本課旨在讓同學充沛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引導同學觀察、發現自然界的變化,感知春的意韻,並嘗試運用多種方法把春天的色彩表示出來,以此表達自身的情感體驗。這樣的學習內容,貼近同學的生活,富有情趣,同學樂學,興趣濃厚。

設計理念:

1.課程設計解脱舊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綜合了音樂、文學、舞蹈、自然和朗誦藝術等相關學科知識,充沛體現新課程的學科整合和關聯。

2.在指導同學用春天的色彩表達自身情感體驗的同時,培養同學從發現美、表示美到發明美和追求美的能力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體現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

3.課堂設計以活動教學方式為主,通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活動激發同學學習的興趣,體驗造型表示帶來的樂趣,在滿足同學表示欲的同時,提高同學的發明力。力求在整個課堂教學中體現出美術課程的人文性、綜合性、愉悦性、審美性。

4.評價規範體現多維性和多極性,以鼓勵為主,勝利展示自我,愉快扮演,提高同學的表示力、自信心和評價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能夠了解和感受春天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知道表示春天的常用色彩。

(2)情感性目標:感受利用各種媒材,大膽表示所帶來的樂趣。培養同學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3)能力性目標;培養同學對自然界的觀察能力,對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識別能力。

(4)發展性目標:培養同學善於發現、大膽表示、樂於交流、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和記憶色彩,能夠利用各種方法進行表示,並體驗到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表示方法的運用以和整體色彩的掌握和創新表示。

教學資源:

(1)教師:電腦設備、各種顏色彩紙、工具資料、板刷。

(2)同學:彩筆、各色彩紙、水粉色、有關春天色彩的圖片資料。

課時佈置:1課時

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看一看)

⑴教師説: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你可以跟着音樂唱起來也可以動起來。你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麼嗎?《春天在哪裏?》

(激發同學的興趣,對原有的自然界的體驗發生回憶,啟發同學的想象。)

⑵教師説:我們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春天的景色吧!(教師用媒體展示春天的畫面)。

(同學觀察、記憶、想象,感受春天的色彩。)

(3)教師説:你從哪些地方感覺到春天來了,

(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觀察、體驗的感受,培養同學的感知能力。)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規範提出“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出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耐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同學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歌德説“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建立在民主、自由與濃厚興趣的學習氛圍中是對生活回憶的推進,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同學對自然界的關注,並對學習發生濃厚興趣。

二、主動交流,啟思聯想,(想一想)

(1)教師説:同學們,想一想,你能用什麼方法來描述一下春天。

(教師啟發同學除了繪畫方法還可以通過音樂、詩歌、舞蹈等多種方法來表示美麗的春天,體現學科的綜合性,讓同學體驗、感受藝術表示的多元性。)

(2)教師:可以用你的歌聲唱出來,也可以把自身聽到的有關春天的`故事講給大家。

(教師鼓勵同學大膽地表示自我。)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規範指出: “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同學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引導同學積極探索美術與其它學科、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跨學科學習活動。”這一環節是對同學體驗、理解、感悟後的一個檢驗,激發同學探索未知領域的慾望,感受藝術表示的多樣性。

三、觀察聯想,合作探究。(説一説)

1.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春天景色的畫面,(新疆自然風光)並讓同學出示自身收集到的有關春天景色的圖片。

教師説:你發現春天都有哪些色彩,主要是以什麼顏色為主?

(通過觀察,同學小組之間相互交流,一起討論、探究春天的色彩)

2.同學派代表彙報小組討論、探究的結果。

(有粉紅色、桃紅色、黃色、綠色、湖藍色等,主要以綠色為主。教師用色塊粘貼在黑板上。)

3.教師出示課題:春天的色彩

四、欣賞感受,拓展思維(賞一賞)

1.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用不同方法表示的春天的色彩。

(1)展示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線條,表示的春天的畫面。你感覺它像什麼?

(通過欣賞,讓同學感受繪畫作品中“線”的藝術魅力,)

(2)展示用不同形狀的點,表示的春天的色彩。你看到了什麼?猜猜看,是用什麼方法表示的?)

(通過欣賞,讓同學感受繪畫作品中“點”的藝術魅力,瞭解其表示方法,還可以用我們的雙手來做畫。)

(3)展示用各種不同顏色的色塊,表示的春天的畫面。你能想到什麼,説説,是用什麼方法表示的?

(通過欣賞,讓同學感受繪畫作品中“面”的藝術魅力,瞭解其表示方法,用排刷畫出來的色塊。)

2.教師總結:在我們的繪畫作品中點、線、面是美術的最基本的語言,有了它們,我們的作品就更加豐富多彩了。想一想,你還能用什麼方法來表示春天的色彩。

(讓同學討論,怎樣利用現在課桌上的資料來表示春天的色彩。培養同學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3.同學小組討論交流並彙報想到的方法。(教師給予隨機性評價,以鼓勵為主。)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規範指出:“應注意使同學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不同表示方法出現出的畫面,有助於同學對美術作品中基本元素的感受、認識與理解,進而能夠主動進行探索、創新。

五、愉快表示,合作做畫。(畫一畫)

1.教師:今天,我們4人小組一起合作,根據你們的意願畫出春天的色彩。想一想,你們用什麼方法來表示。

(鼓勵同學大膽表示、創新設計,培養同學解決問題,合作學習的能力。)

2.同學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隨機展示有閃光點,有創新的作業,對能一起參與,愉快表示的小組進行褒揚)

六、勝利展示,教學評價。(評一評)

1.同學展示作業,並告訴大家是怎樣想的,怎樣表示的。

(同學相互介紹自身的作品,以相互評價、自我評價為主。)

2.教師説:今天,我們來比一比,看哪組的畫面最美麗。

(1)你認為他們的畫哪裏最有意思,為什麼?

(2)你能看出他們是用什麼方法表示的嗎?

(3)你們喜歡自身的作品嗎?

(讓同學大膽發表意見,勝利展示自我,體驗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

七、課堂延伸,集體參與。(動一動)

1.教師説:同學們,想一想,你能用這張繪有春天顏色的紙做什麼呢?

(啟發同學的創作思維,教師並用繪有春天顏色的紙剪成漂亮的拉畫,裝扮自身。)

2.同學一起合作用春天的色彩來裝扮同學,並展示給大家看!

(體會個人和集體力量,享受勝利的喜悦。)

3.教師放背景音樂《春天在哪裏?》同學隨同着音樂自由律動。

4.教師:大自然給予我們這麼美的環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她呢?

(滲透維護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美術課程規範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同學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使同學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同學的創新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同學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效果的能力。”這一大段,設計分組合作、探究性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充沛地交給同學,使同學能夠大膽發表自身見解,並與他人主動參與、一起合作,有助於突破重難點。並將思想教育巧妙滲透,激發同學們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生活的興趣,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評價:主要採取互評、自評,教師評價以鼓勵為主,激發同學學習興趣。主要圍繞以下幾點進行:

1.對造型表示活動是否感興趣,並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2.能否把自身對春天的感受大膽地表達出來。

3.能否説出春天的色彩有哪些,與他人一起合作,用春天的色彩表示出春天的特點。

4.能否用春天的色彩把自身或同學裝扮起來,並能感受到勝利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