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交際禮儀文書 > 書信

梁啟超家教伴我成長書信作文

欄目: 書信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家教是影響一個孩子人物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良好的家風是重要的。看看梁啟超是如何教育子女,並獲得良好家風的吧。

梁啟超家教伴我成長書信作文

  梁啟超家教伴我成長書信作文

親愛的xx:

你好!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可家規是什麼呢?這時,我突然想到我的家鄉名人---梁啟超。不如我就給你説説梁啟超的家教令我受益的事吧!

梁啟超的家教有三大特點,一是盡興,就是將興趣和能力發揮到極致;二是理智,就是用理性約束感性;三是隨緣,就是對得起失敗,順其自然。

説説盡興吧。有一次,我對學校的夏令營很感興趣,就報名參加了。在學剪紙的時候,我感覺到,那是一個很細緻;很複雜,想放棄。可是轉念一想,不能這樣!既然參加了,那我們就要將興趣和能力發揮到極致。所以,我認認真真的跟着老師學,不斷的摸索;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剪的燈籠還被老師表揚呢!從這件事上,我體會到盡興的道理:做什麼事,如果有興趣,那麼你就要盡力做好。

對學習也一樣哦,學習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可行的計劃。拿破崙説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學習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一個目標,就會在學習中迷茫;如果沒有一個計劃,學習就會懈怠。我覺得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定一個目標。然後制定學習時間表,並且在每次測驗後,根據自己成績的變化再做出適當的調整。如果執行不了,就請家長來幫忙監督。最終的結果必須是能自我約束。作為學生,學習還特別要講究效率。學習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老師自然是這一過程中重要的角色,課堂自然是學習的重要場所,所以,應該向40分鐘要質量。我感覺專心致志地聽了一節課比課後埋頭苦幹兩小時還強。

再説説理智。我對漫畫的感情很深,去年,我迷上了漫畫,買了很多漫畫書,一有時間就會拿起漫畫書,差不多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學習。我仔細想一想,如果就這樣下去的話,那是不行的。做什麼事情都不能隨心所欲。於是,我努力控制着自己,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成績趕上了。從這件事上,我體會到了理智的道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隨心所欲。要學會思前顧後,換位思考,有沒有傷害到自己或別人。

最後再説説隨緣。有一次,我正在做一個實驗,這時候,我忽然遇到了一個難題: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我便站在一旁,突然看見化學液體變顏色了。哦,原來我不用管它,它自然會發生化學反應的。從這件事上,我體會到隨緣的道理:遇到問題首先要平靜地接受,任其自然;其次要看做是磨練自己的好機會,妥善尋求解決的方法,在克服困難之中更上一層樓。

回顧四年來的學習與生活,我個人有些學習心得與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上課必須認真聽講,思想絕不能開小差。平時,我要求自己只要上課鈴一響,就必須進入狀態,打起十二分的精力認真聽課。老師在課上講的知識都很重要,如果不認真聽講,就一定不會取得好的成績。我們必須要珍惜課上寶貴的每一分、每一刻。

其次,上課時一定要把不懂的問題向老師請教,把學過的知識弄明白了才能掌握新的知識。只要我會的問題,我一定會舉起手,等待老師的提問。回答問題要積極,不要怕錯、不能膽怯,只有發現錯誤才能明白自己還有哪些不懂,及時糾正錯誤才能掌握知識提高成績。

另外,課後的學習也很重要。一定要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獨立思考,遇到不會的問題及時請教。做完作業後,我一般都會給自己留出幾分鐘檢查作業的時間,把做錯的題改過來,再一遍一遍的反覆讀題,直到把這道題記住了,下次不會再做錯為止。我還建議你多讀一些課外書。因為書不僅可以讓我們學到知識,還能讓我們開闊視野,同時還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讀的書多了,對寫作文很有幫助,甚至能握筆成章哦,對學習當然也是有幫助的。

這就是梁啟超家教幫助我成長的故事,你也可以學習學習一下。最後送你一句話:做什麼事情,要時刻明白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騖遠。

祝x

學業進步!

xxx

xxxx年x月xx日

  梁啟超家教伴我成長書信作文二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樑思成、考古學家樑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樑思禮。另外,四兒子樑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樑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樑思懿是社會活動家。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閲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樑思莊説:“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着用去”。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樑思順的信中説:“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雨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着“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湧現出爸爸媽媽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媽媽生怕我在課堂上走神,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教育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爸爸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上學的經歷,告訴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堅持下來的。你要從小學會能自力更生,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吧,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年級,快成為一名初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媽媽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教育課”,爸爸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梁啟超家教伴我成長書信作文三

之前對於梁啟超的認識和了解僅僅限於近代的變法革新運動“公車上書”,在講授這課時也僅僅浮於表面,沒有深入關注他。慈溪太后戊戌政變後,戊戌六君子被殺害,梁啟超之後開始流亡日本,之後的事大略瞭解了一些,對這個人物並不深入瞭解,在我的印象中似乎他只是一個政治標籤,看了這本書才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憂國憂民,勤奮著書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對下一代的教育,從自己的社會際遇和閲歷出發,以獨特的教育方法將自己的學識和感悟潤澤在兒女上,使九個子女各有所成,堪稱中國家庭教育的開楷模。

在9個成年的子女個個成才,其中三人當選院士。長女思順,詩詞研究專家、曾任中央文史館館長;長子思成,著名建築學家、中科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西點軍校畢業,參與淞滬抗戰;次女思莊,著名圖書館學家;四子思達,著名經濟學家;三女思懿,曾任中國紅十字會對外聯絡部主任;四女思寧,早年就讀南開大學,後參加革命;五子思禮,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科院院士。

這本書中的家書也是節選的一部分,在這些給他孩子的書信中,我看見的是一位對兒女殷殷期盼的慈祥和藹的父親,雖然一年到頭天南地北的跑,跟兒女相處時間不長,任教、演講、著書立説,忙碌異常,但是他從未因為忙碌而放棄對兒女的教育。他不僅僅在金錢方面給孩子以支持,更關注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不僅注重學習,更注重孩子們修身和養性。孩子成績不理想時他沒有打擊施壓,而是細心開導。如次女思莊初到加拿大留學時,英文有些困難,一次考試在班上得了第十六名,為此極不痛快。梁啟超得知後寫信鼓勵説:“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因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級遞升的洋孩子們競爭,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當努力便好了。”這些書信是一個教育家爸爸的教子良方,也是一部關於子女修身、養性、齊家的立世箴言。

在政治上,梁啟超或許確實不算成功,但他的謙遜、敏鋭、自省、坦誠,卻讓他成了一位與時俱進、勇於認錯、既不假道學、也不老頑固的“無代溝”好爸爸。對子女的個性選擇和發展意願,梁啟超一直基於平等、尊重的立場,諄諄勸誘,從不讓子女以自己的理念判斷為圭臬。對每個孩子的特點梁啟超都會用心揣摩、體察,因材施教,對他們的前途做出周到的考慮和安排,然後,還會反覆徵求孩子的意見,直到他們滿意為止。如次女思莊留學加拿大著名的麥基爾大學,1927年8月,思莊讀大學已一年,該選具體專業了。梁啟超考慮到現代生物學在當時的中國還是空白,希望她學這門專業。思莊遵從了父親的意願,但麥基爾大學的生物學教授課講得不好,無法引起思莊的興趣,她十分苦惱,向大哥思成敍説。梁啟超知道後,心中大悔,深為自己的引導不安,趕緊寫信給思莊。思莊遂改學圖書館學,最終成為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樑思禮提起父親的教育,曾説:“父親的教育思想及方法對我的哥哥和姐姐影響較深,他一生精心指導子女,細心進行教育,對孩子沒有太多的苛求只是鼓勵我們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方向”。面對職業的選擇,又有幾個父親能做到梁啟超這樣。所以樑思成説:“父親的‘遺傳和教訓’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與成績相比,他更關注孩子的的心性、志趣、健康、幸福。梁啟超教育子女褒多於貶,以鼓勵為主,尤其強調生活的趣味。在《學問之趣味》一文中梁啟超説:“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着臉捱過幾十年,那麼生命便成為沙漠,要來何用?”他寫信告誡在美國留學的樑思成:“我怕你因所學太專門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於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即為苦惱,乃至墮落之根源。”

在指點孩子如何做學問上,梁啟超反覆強調學習要“求理解”,不要“強記”,且要勞逸結合,“多遊戲運動”,尤其注重心性的養成,“總要常常保持着元氣淋漓的氣象,才有前途事業之可言”。事實上,相對學業,梁啟超更關心孩子們的身體。在梁啟超的父愛裏,只有子女,沒有自己。他對孩子的任何幫扶勸導都是以對方的終身幸福為考慮的,正因如此,在他看來,學業成就,遠不如心性、志趣、健康、幸福重要。從這一點來説,他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反觀現在的教育,一味的給孩子們施加壓力,一味的追求高分求成績,孩子的心理訴求不予考慮,修身、養性更是談不上,即使提出來也落不到實處,成為一句空話。拜金的社會充滿了浮躁,喧囂的社會令人無法靜下心來,教育也變的急功近利,分數至上的理念令教育扭曲和異化。

快節奏並非好事,當什麼都變成速成的,生活也失去了原味。匆匆來,匆匆去,再回首,我們都留住了什麼?忙來忙去,為雞毛蒜皮小事兒忽略了身旁良好的風景,保持不住一副良好的心情,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學習也好,生活也罷,有時候慢下來,靜下來,一個平淡良好的心境,看花花開,看山山秀,看水水清,才真能品味出個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