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交際禮儀文書 > 書信

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一封信

欄目: 書信 / 發佈於: / 人氣:2.0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書信吧,書信是人們相互交流情感與思想的工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書信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一封信,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一封信

平兒:

今天早晨我起得略早,在陽台上做完體操之後,輕輕打開房門,正想一如往常,踮着腳尖經過你的房門走向餐廳,卻發現你並未在家。你的房間門敞開,被褥不似有人睡過的樣子,桌上放着三張紙的長信,是寫給你母親的。

我與你母親結婚數十年,自恃兩人之間並無祕密可持,在這種認定下,恕我看了你留下的心聲。看完之後,我瞭然你的決定和出走。只因不忍給你母親再加刺激,我自作主張,把你的信放入公事包中,未給你母親過目。

其實,我與你母親在養育你們四個孩子的前半生裏,從來沒有心存任何一個子女對我們的反哺之盼,也認為兒女成家立業之後,當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從不給你們此等壓力,無論在物質上精神上,父母是不求於任何人的,因為我們也有尊嚴和能力

這三年來,你主動回家與父母同住,放棄了在附近購置的小公寓,讓它空着,與我們同在一個屋頂下定居,這是你的孝心,我們十分明白,也要謝謝你。可是你在過去長達二十二年的時光中,並沒有與我們在一起度過,你的歸來,雖然使我們歡欣,卻也給了我們一個考驗——是否我、你的母親跟你,能按生活秩序同步同行地和睦相處?原先,這個家中只有我與你母親生活,你的加入,其實對我們來説,也產生了巨大的波瀾,並不只是你單獨一方面在適應,我們也在適應你的出現。

一起生活的三年時間裏,我漸漸地發現你往日的脾氣和性格,都隨着歲月的磨鍊而淡化。除了你永不願放棄的夜讀之外。

我一直認為,女婿有一句對你的評價是很正確的。他曾告訴我:“你的女兒是最優秀的家庭主婦。”我也在海外你的家中親眼看見你持家的專注和熱情,可當你回到父母家中來住之後卻是個凡事絕對不管的'人,你不掃地、不煮飯、不熨衣服,更不過問家中的柴米油鹽。我並無任何對你的責怪,只是不解其中的改變所為何來。

你曾經也有過煮菜的興趣,卻因你堅持一個原則:“誰掌鍋鏟,誰當家。”於是你在家務上十分留心,不去碰觸母親的權力。你也懂得守禮,絕對不進我的書房。你甚至在開箱拿一個水果時,都會先問一聲才吃,三年如一日。你不看電視的原因是,你認為選節目的主權在父母。你到我們的卧室中來閲報,夜間我常常發現你私底下去街上另買報紙——與我那份同樣的,以便你深夜獨享。偶爾,你打越洋電話,但從不直撥,你請長途台代撥,然後問明通話費將款項留在飯桌上。

你回家,一定將自己的鞋子立即放入鞋櫃,衣物放進你的房間。白天,你很少坐在客廳,等我們睡下,你卻獨自一人長久地靜坐在全然黑暗的客廳中。

平淡的家庭生活中,你沒有對母親的飯菜、父親的言行、手足的來去,有過任何意見。二十二年的分離,使得現今的你,如此自重自愛自持自守。為父的我,看了也曾有過一絲驚訝。你也很少有什麼情緒化的反應。你在丈夫忌日的那一天,照常吃喝,並不提醒家人一句。現今的你,看上去能夠理智地控制感情,卻也不失親切、愉快、温暖。我以為,這以後總是風平浪靜了。

偶爾,你會回自己的公寓去住,不過一天,就會自動回來,回來後神色赧然,也不説要搬回去獨自生活的話。我——你的父親,是一個簡單的人,你來住,我接受;你要走,其實我也不黯然。只不知,原來你的心裏擔負着如此沉重的對父母痴愛的壓力——直到你今晨留書出走,信中才寫出了過去三年來,你住在家中的感受。以前,你曾與我數次提到《紅樓夢》中的“好了歌”,你説只差一點就可以做神仙了,只恨忘不了父母。那時我曾對你説,請你去做神仙,把父母也給忘了,我們絕對不會責怪你。你笑笑,走開了。我欣見這兩年來你又開始了你的旅行,又十分惋惜而今的你,只是遊必有方。我一點一點看你把自己變成孤島,卻也為你的勇氣和真誠而震動。我眼看你一點一點地超脱出來,反而產生了對你的空虛感,因為你的現在,是一個什麼也不要了的人。但是應當拿的,你又絕對不讓步。

你隻身一人去了大陸一個多月,回來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交給我兩件禮物。你將我父親墳頭的一把土,還有我們陳家在舟山羣島老宅井中打出來的一小瓶水,慎重地在深夜裏雙手捧給我。也許,你期待的是,為父的我當場號啕痛哭,可是我沒有。我沒有的原因是,我就是沒有。你等了數秒鐘後,突然帶着哭腔説:“這可是我今生唯一可以對你陳家的報答了,別的都談不上。”説畢你掉頭而去,輕輕關上了浴室的門。

也許為父我是糊塗了,你從大陸回來之後洗出來的照片,尤其有關故鄉部分的,你一次一次在我看報時來打斷我,向我解釋:這是在祠堂祭祖,這是在阿爺墳頭痛哭,這是定海城裏,這又是什麼人,跟我三代之內是什麼關係?你或許想與我更多地談談故鄉、親人,而我並沒有提出太多的問題,可是我畢竟也在應着你的話。

你在家中苦等手足來一同看照片,他們沒有來。你想傾訴的經歷一定有很多,而我們也儘可能撐起精神來聽你説話,只因為父母老了,實在無力夜談。你突然寂靜了,將你那數百張照片拿去自己的公寓不夠,你又偷走了我那把故鄉土和那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