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致學生家長關於食品安全的公開信

欄目: 公開信 / 發佈於: / 人氣:2.34W

千忙萬忙,食品安全教育不可忘。今天CN公文站小編為大家準備了致學生家長關於食品安全的公開信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致學生家長關於食品安全的公開信

  致學生家長關於食品安全的公開信(一)

尊敬的家長朋友:您好!

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閲讀這封信,讓我們一起來關注孩子的飲食健康。

當前,孩子們的飲食安全已經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孩子們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但由於飲食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知識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孩子們、家長們對飲食安全問題不夠重視,不能做到健康、安全飲食,甚至養成了影響青少年身體和智力發育的不良飲食習慣,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埋下了重大隱患。

近年來,我縣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和“學校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等專項整治。同時,以健全落實大宗食品及原輔料定點採購、食品留樣、食品添加劑公示、從業人員培訓及健康管理等管理制度和增加學校食堂監督檢查頻次為重點,深入開展學校食堂專項整治。通過綜合整治,有力改善了學校食堂和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狀況。

為更好地保障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全社會特別是各位家長朋友應與學校攜起手共同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提高孩子食品安全素養和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讓孩子們健康飲食、健康成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朋友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瞭解孩子飲食特點,介紹各類不安全食品對孩子健康的影響,引導孩子合理膳食,以正餐為主,少吃或不吃零食。

二、教育孩子購買食品時要做到“一看二聞三觸摸”。教育孩子不購買、不食用來源不明、假冒偽劣、過期或“三無”食品。

三、説服孩子只能在家中、學校或正規餐飲場所就餐,不要在路邊無證經營的小店、學校周邊小飯桌和流動攤點就餐。

四、把飲食安全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孩子樹立健康、安全的飲食理念,讓孩子學習必要的.飲食安全知識,增強孩子的辨別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孩子食品衞生知識教育,注意飲食衞生安全,提高個人衞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五、家長與學校及時溝通食品安全信息,並對學校食堂管理、衞生狀況、原輔料採購情況和餐飲用具清洗消毒情況等進行監督,對無證攤點、小飯桌等場所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舉報電話:xx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XXX。

千忙萬忙,食品安全教育不可忘。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孩子的未來,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孩子的飲食安全多一點教育和關注,給孩子多一些快樂和平安。

最後,衷心地祝願您全家健康快樂,閤家幸福!

  xx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xx年6月24日

  致學生家長關於食品安全的公開信(二)

尊敬的家長:

近期媒體報導外地幼兒園有幼兒外帶不潔食品,而引發食物中毒事件,為我們每個人敲響了警鐘。春季來臨又到流行疾病高發時期。俗話常説:病從口入!所以食品安全衞生更顯重要。恆海外國語幼兒園有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及內部安全管理的同時,也請家長切實配合,家園合作,加強對子女的教育和監管,共同做好幼兒的食品安全工作,確保幼兒安全!

幼兒園是孩子們學習知識、領悟本領、得到快樂的場所,但是很多幼兒會從家裏將食物或是玩具帶至幼兒園來,這些都會給孩子的健康、安全帶來一定的影響!

自帶食物中的含糖量較高,危害性很大。營養學家們推薦的一個人一天攝入的含糖量是每日每公斤體重控制在0.5克左右。體重20公斤的兒童每日不超過10克。 攝入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就會因攝入能量太多而產生飽腹感,影響對主食的攝入。長此以往,會導致營養缺乏、發育障礙、肥胖、齲齒、近視等疾病,還會引起缺鉀、缺鈣、骨折率升高。

我園的食堂按照兒保所和食品衞生監督所的相關要求做好了食品加工製作管理,落實了食品採購索證索票制度。幼兒的膳食結構由保健老師根據專業軟件,實行“先算後吃”的方法,來進行合理的配置(即帶量食譜)。我們還合理安排了幼兒的進餐時間和餐、點間的間隔時間,多種色彩,不同營養素的食物混合搭配,有利於營養素的互補,也為幼兒養成了不挑食、不暴飲暴食、定時定量用餐的好習慣。

因此希望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監管,請您配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從幼兒期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牢固樹立食品衞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不要讓幼兒攜帶貴重物品、危險物品及玩具入園。貴重物品包括:項鍊、戒指等。危險的物品包括:小珠子、玻璃片、帶尖的玩具、針、小刀等。

三、不要讓孩子攜帶任何食物(包括生日食品禮物)進入幼兒園。

四、發現上述物品和食品請家長帶回,或者暫時由老師保管,離園時由家長帶回。

親愛的家長朋友,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為了您孩子的身心健康,希望您盡一份應盡的責任,讓您的孩子能在優良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感謝您的大力扶持與配合!

最後衷心祝願您和您的家人身體健康,閤家歡樂!

  XXX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