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8的乘法口訣的評課稿

欄目: 稿件 / 發佈於: / 人氣:7.36K

各位老師:

8的乘法口訣的評課稿

你們好!上星期五,王慧老師為我們上了一節新手亮相課——《8的乘法口訣》。下面,我就《8的乘法口訣》一課的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效果説一説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1、從教材和學生情況看這節課

《8的乘法口訣》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和掌握了1-7的乘法口訣,理解並掌握了乘法口訣的一般推導方法的基礎上出現的。因此學生學習起來並不抽象,比較容易理解。有些學生甚至已經會背8的乘法口訣了。鑑於這種情況,是“讓學生裝作不知道,一切從0開始”還是“既然學生已經會了,我們就別教了?”其實,從王老師前面的教學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已知”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原始的、粗淺的、局部、零散的,並不瞭解口訣的結構、特點、與乘法的聯繫。王老師在這方面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到位的。她第一次試教的時候是一次性出示8列隊伍的主題圖讓學生找信息的,這對於二年級學生存在一定的難度,放得過快、過大了,後來王老師經過修改,先出示一列8個,讓學生先數一數,再出示第二列8個又讓學生數一數,讓學生經過自己的眼睛觀察、動手動口數出1個8、2個8,加深對圖中“每列8個”這一信息的印象,緊接着把8列隊伍同時出示,讓學生數出有幾個8列,並運用圈一圈的方法為學生驗證圖中“共有8列”。王老師靈活改變了主題圖的.呈現方式,變靜為動,分層出示,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更為中下生學習新知輕輕的扶了一把。如果,在練習部分能利用課本第2題看圖列式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並有效鞏固了8的乘法口訣與乘法意義的聯繫:先讓學生數出1盒杯子有幾個?圈出一共有幾盒?問學生就是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用什麼口訣完成計算?

2、從教師的教學手段看這節課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依照低年級兒童的認識規律及思維特點和啟發性的教學原則,王老師在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感知操作、討論嘗試等環節的教學,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和探索新知,幫助學生逐步悟出8的乘法口訣的由來。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順利地掌握口訣的編制過程,並十分注重學生對口訣的記憶。王老師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而不是受之以魚。

不過,一節課中,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有所為,有所不為”,例如引導學生觀察8的乘法口訣的特點和規律時,無需為學生作一一解釋這些口訣所隱藏的規律,因為我們去發現這些規律無非讓學生知道口訣之間的聯繫便於學生通過規律熟記口訣,我們老師要把有限的課堂時間留給課堂的核心問題上,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投入知識的發現、理解掌握運用過程,充分利用學生的資源,互相檢查、交流記口訣的方法,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在情景創設方面,王老師這次加入了小狗跳,目的通過可愛的小動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理解1個8是幾?2個8是幾?3個8是幾?........更讓學生通過數軸理解小狗每多跳一步就是增加一個8,後面的計算可以在前面的基礎上加8就可以得到。這裏,我有個小提議,既然老師描述説:可愛的小狗蹦蹦跳跳的來了,為什麼就不讓它跳一跳呢?而且老師可以在小狗跳的第一格上標出8個刻度線,當小狗跳過了第一格,問“小狗跳一格是多少?”“那跳兩格呢?”“你是怎樣算的?”“也就是幾個幾是多少?”同時讓學生一一對應列乘法算式,這樣學生對於乘法計算和乘法口訣的理解就水道渠成了。

3、從數學教學新手看這節課

也許,在許多前輩老師的眼中,王老師的這節課並不完美,她的語調幹脆利落,但缺少了一些童趣詼諧;她環環緊抓,小心翼翼扶着學生走,但忘記了摔跤的孩子更容易長大。然而,作為一名數學新手的她卻有着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從接受講課任務到課堂展示,她前後修改了5次教學設計,每次都虛心請教,認真改進,我希望,也相信憑着她對數學的認真熱誠和在座各位老師的悉心指導,王老師很快會成為我們隊伍中很棒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