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推薦】初中作文六篇

欄目: 初中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初中作文六篇

初中作文 篇1

作文“借題”要有板有眼

什麼叫有板有眼?就如對音樂和戲曲中節拍的強弱掌握得錯落有致,我們在“借題”時也要拿定主意,掌握方法。

首先要審視題意。題目是發佈指令的司令部,瞭解要寫什麼,對感知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和加工,準確地判斷文章命題規定的內容、體裁、範圍和重點。

比如20xx年中考作文題《黑板上的記憶》,那塊天天見面的黑板是再也熟悉不過的了,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讓你喚起對它的記憶。這個題目是偏正結構的短語,“記憶”是中心詞,是寫作的重點,“黑板上”是限制範圍的修飾語,只要從黑板上引發的故事都可以用記敍文的體裁寫出來。

其次要構思在先。古人云:“凡作文之道,構思為先。”你在動筆行文之前必須打腹稿或列提綱,這是從內容和表現形式兩個方面去佈局謀篇的定向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

你要打開思想的閘門,用發散性的思維方法去搜索與黑板相關的人和事。當然寫老師的最多了,因為熟悉,所以能得心應手地寫出他們的嚴謹治學、可親可愛的形象,從而融進自己的生活,又影響和改變了自己。

也有人從選材中提煉題材,選擇自己幼兒園、小學和中學三個不同階段的三塊不同黑板,記錄了自己成長的軌跡。這樣就搭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當然由黑板引發出家庭、社會的故事那就更好了。

最後要立意為重。寫文章,“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有的同學拿到題目後總是先材料後中心,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如果“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是哪裏”的話,那麼你的作文連“靈魂”都丟失了,那還算文章嗎?

因而立意為重是“借題”的首要,上面説到寫老師,那就要調動積累的材料,作出分析,進而思考中心的定位,確認表現老師某種個性、品質和人格的魅力。在中心的統帥下,使內容更集中,詳略更恰當,立意更深刻。

作文“説話”要有物有序

什麼叫有物有序?所謂“物”就是指文章內容,所謂“序”就是指文章章法,“物”是“序”的基礎,“序”是為“物”服務的,兩者關係是相得益彰的。

這是解決怎麼寫的問題。“借題説話”的背後一定會有一個精彩的故事,你要把故事説得有聲有色,沒有具體生動的鮮活“血肉”,沒有挺拔偉岸的強健“骨架”,這個故事是很難支撐起來。因此要做到“物”與“序”的融合,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剪裁。儘管考前考生手頭已經擁有一些備考作文,但是能不能用在中考作文裏呢?如果能用又怎麼去用好呢?我們並不排斥大家去用這些備考作文,問題是怎麼去用好這些文章。

這裏有一個應變的思維能力,就要學會剪裁。就如裁縫做衣服,用料子剪裁出合體的衣服一樣。我們就用剪裁來比喻寫文章時對材料的取捨,提煉出符合中心的題材。

比如上面提到的10年的中考題,有人就想到平時寫過的兩篇作文,一篇是寫語文老師的,另一篇是寫暑假旅遊的,在考場經過“變臉”,就把初二上過《馬來的雨》的課文和自己去馬來西亞旅遊的經歷整合在一起,經過剪裁寫出了由黑板引出的人與事,表現了異國的風情,人文的情懷。這無疑加大了內容的容量,豐富了文章的內涵。

二是結構。簡單來説就是對文章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當確認好文章的題材後,就要認真考慮材料的組合,用一定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常用的結構方法有縱式、橫式和縱橫交錯式。縱式結構一般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來佈局行文。

比如《黑板上的記憶》,有人寫了一堂化學實驗課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雖然黑板上打了不是滿分,但是在老師幫助下找到了失敗的原因,黑板上的分數沒有改卻見證了自己堅持執著的精神。橫式結構一般按照事物的空間位置或邏輯關係平列地安排行文順序。

比如上面説到的三塊黑板的故事,幼兒園的黑板記錄了嚮往,小學的黑板記錄了夢想,初三的黑板記錄了拼搏,黑板上的點滴記憶,記錄了自己成長的足跡。橫式和縱式交錯結構是把空間的轉換和時間推移相交錯。

比如上面舉到的剪裁例子,入筆以語文老師在黑板上分析《馬來的雨》課文為切入點,隨着文字的跳躍聯想到馬來西亞旅遊的情形,時空交錯,情感起伏,收到較好的表達效果。

三是點題。就是用夾敍夾議的方法點明題意,在考場作文時顯得格外重要。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你一定要把點明中心的主旨,簡明扼要放在文章的顯眼處,讓閲卷老師迅速瞭解你的文意,而不至於因為含糊不清而給人離題、跑題或不知所云的感覺,造成評分的偏差。

雖然大家都知道首尾段的點題很重要,然而在文中記敍、描寫時,對一個人物、一個細節、一個片段也可以有感就議論,有情就抒發,這樣做,文章的主旨會更加明確和深刻。

四是操練。光説不練是假把式,要做到善於“借題説話”,我建議根據上述要求在考前可以操練一下。借用二模考的作文題,列提綱作思維訓練。

有一次上海楊浦區和崇明聯合命題的《這就是幸福》是不錯的,針對當前有些學生光追求物質享受,缺失精神上的幸福感,這無疑是考驗人生感悟的一塊試金石。

有一道半命題為《有一種幸福叫----》,其實是大同小異,不妨拿來“借題説話”,説出你的幸福感,這樣可以提高你的思維品質。如果你熱愛生活,懂得感恩,勇於擔當,胸有夢想,言傳心聲,那麼一定能寫出“有物有序”的美文。中考作文相信你會拿高分。

作文開頭技法

一、開門見山型

第一段直接點題,簡潔利索。建議作文容易偏題、跑題的同學使用。

《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點出主題“背影”,點出主要人物“父親”,點出主要情感“不能忘記”。

《台階》:

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台階低。

點出主題“台階”,點出主要人物“父親”,點出主要矛盾“覺得我們家的台階低”。正是這個矛盾,引出下文父親要修台階的舉動。

《老王》: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説着閒話。

點出主題“老王”,點出“我”和“老王”的交往“坐三輪”,“他蹬,我坐”,“我們説着閒話”。從中見出老王的身份是蹬三輪的,我是乘客,可是我們之間是平等而融洽的。這為後文奠定了情感基調和色彩。

《信客》:

我家鄰村,有一個信客,年紀不小了,已經長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點出主題“信客”,點出他的境況“年紀不小”,“長途跋涉了二三十年”。簡單明瞭,直入主題。

《故鄉》: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點出主題“故鄉”,點出環境“嚴寒”,點明位置“相隔二千餘里”,點出與故鄉的關係“別了二十餘年”。

《散步》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我的老師》

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芸芝先生。

《醜小鴨》

那隻最後從蛋殼裏爬出來的小鴨是那麼醜陋,他處處挨啄,被排擠,被訕笑,不僅在鴨羣中是如此,連在雞羣中也是這樣。

《貓》

我家養了好幾次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歡貓的,她常在課後回家時,逗着貓玩。

二、蓄勢鋪墊型

陳述豐厚的背景,好像戲曲的前奏,為後文蓄勢或做鋪墊。

《我的叔叔于勒》:

我小時候,家在哈佛爾,並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父親做着事,很晚才從辦公室回來,掙的錢不多。我有兩個姐姐。

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裏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15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

可是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那時候,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進口來,父親總要説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

"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

先介紹我的家庭情況,父母工作和生活情況,突出家境的窘迫,然後才慢慢引出“于勒”這一主人公。

《藤野先生》: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羣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着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

從此就看見許多陌生的.先生,聽到許多新鮮的講義。解剖學是兩個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學。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

花了大量篇幅寫在東京的情形,寫不學無術的留學生,寫從東京到仙台的經歷,這才引出了“藤野先生”,實現了“藤野先生”和魯迅的愛國精神很好的契合。

《走一步,再走一步》

那是費城七月裏一個悶熱的日子,雖然時隔五十七年,可那種悶熱我至今還能感覺得到。當時和我一起的五個小男孩,因為玩彈子游戲玩厭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樣來玩。

由環境、活動引起,正是因為遊戲玩厭了,才有後面一系列攀援的舉動,從而引發出故事。

《孔乙己》

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枱,櫃裏面預備着熱水,可以隨時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着,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裏,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變色龍》

警官奧楚蔑洛夫穿着新的軍大衣,手裏拿着個小包,穿過市集的廣場。他身後跟着個巡警,生着棕紅色頭髮,端着一個羅篩,上面盛着沒收來的醋栗,裝得滿滿的。四下裏一片寂靜……廣場上連人影也沒有。小鋪和酒店敞開大門,無精打采地面對着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像是一張張飢餓的嘴巴。店門附近連一個乞丐都沒有。

三、矛盾呈現型

故事一開始將最激烈的矛盾呈現出來,形成懸念,再慢慢講述,從而激發讀者的閲讀慾望。

《羚羊木雕》

“那隻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開頭媽媽的問話引起,讓讀者產生好奇,從而繼續閲讀下去。

《紫藤蘿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為什麼“停住了腳步”,而且是“不由得”?單句獨立成段,未做任何解釋,讓讀者產生疑問。

《斑羚飛渡》

我們狩獵隊分成好幾個小組,在獵狗的幫助下,把七八十隻斑羚逼到戛洛山的傷心崖上。

一開始就寫出最激烈的場面,“七八十隻斑羚”,“傷心崖”,氣氛變得特別緊張。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從現在寫起,雖然確實只有一些野草了,但過去是我的樂園,這對矛盾通過下文的回憶予以解釋。

《音樂巨人貝多芬》

客人敲開了貝多芬的家門。

“他不肯接見你的,”一個女傭站在門檻上為難地説,“他誰都不肯接見。他厭惡別人打擾他,他要的是孤獨和安靜……”

貝多芬不肯接見別人,要孤獨和安靜,讀者好奇心倍增,順着文章讀下去,進一步理解貝多芬的苦悶與無奈。

初中作文 篇2

冥冥之中,掛念,牽戀,無法自拔,那又何必擁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又怎能蓋得住這般撕心裂肺的痛。唯系親情,相信愛情,忽視友情,何不讓人患得患失。傷感時又為何事淚縱橫。

落葉歸根,又遇上百花凋零,明知終要被風所嫌棄,終會被大地腐蝕,可又為何那麼堅強地傲然挺立,難不成只為那一日的綠樹成蔭。或只為那一日散發出濃厚芳香。

一無所有,不成是無所謂的結局。萬人矚目,吸引人的莫過於金錢,榮譽,權利。狂熱的內心收納不住奢飾的願望,手總把它們撰在手裏得太緊,而後最終緊得連自己也扳不開自己緊握的拳頭。明知結局令人無法自拔又何必擁有?

或許我們擁有的太多不懂得珍惜,可時間也無法挽留,你所擁有的越是珍貴,越害怕失去。所以不摻和任何事物也許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不留念,不為那所恨,平和下自己恐懼與不安的心。擁有是失去的罪魁禍首,害怕失去,更害怕擁有。

初中作文 篇3

吃完晚餐,還有些閒性,便約去嘉陵江邊散散步,一路和妹妹嘻嘻哈哈、打打鬧鬧,在夜色中毫不打眼。頓足停留在堤岸水泥護欄邊,撕開一瓣紅柚,放進嘴裏嚼開,汩汩清甜夾雜着絲絲澀苦穿透齒間。

"柚子皮可以養護堤林的吧。"妹妹手裏的一片柚肉薄紗已經脱離指尖,順着柚紗降落的方向,往下、再往下,期待着燈光下的樹影婆娑、隱隱灼灼。樹枯草爛看在眼裏,顯然我已經忘記這是寒冬剛去,初春還在路上的時分。樹枝上、草叢間泛着許多白點,一片片如繁花、如星光,在迎接春的到來吧。

我怎忍心承認眼前所見的,那是來此野炊的人兒留下的白色垃圾戰場;我怎忍心看到,這無人清理的戰場裸露着土地無法接納的白色體。

遙望江對岸燈火燦爛,所有房屋建築都被白光纏繞,勾勒出夜色下空靈的輪廓,放佛在笑説星月光輝的薄弱。轉而萬千人造光源爭奇鬥豔起來,高樓巨幕展示着於江景毫無意義的廣告詞,樓羣中最閃耀的紅光,是告訴你那有個吃烤全羊的山莊。

盤旋直上的,通向山頂通明燈塔,還有一片暗影,輕軌如披着白色熒光的毛毛蟲,在架在半山腰的軌道上爬行。熒光毛毛蟲鑽進了叢樓間,通向通明燈塔的山路上,偶爾有隻眨着眼睛的金龜爬上去,也消失了蹤影。

藍色霓虹閃爍,五角星亮晶晶的,好生漂亮地掛在旁邊的小樹上。怎麼這麼少?噢,原來就只有五棵小樹。妹妹對着我傻傻笑着,很喜歡她的模樣。"又有人亂吐痰,真擔心會不會吐到身上,我總是閃開,還要拍拍衣服,以防萬一。"妹妹説着這話,眉頭鎖着,我沒話説,有心無力罷。天晚了,我們該回家了。 看着繁燈點點,光怪陸離的景象,身臨其中,便獲一世繁華,而護堤上卻殘留枯樹白花。

初中作文 篇4

路燈昏黃,一個男孩靠在燈杆上,這滿天星星照得地面十分光亮。但在那男孩眼裏只有一片黑暗,他仰望着天空,像是能看到另一個世界,靜靜的不動,若有所思。隨後不知怎的,他捂住嘴巴,眼淚像流水一樣暢通的從眼眶流了下來,為了不哭出聲來,他捂得更緊,蹲下又抱緊自己。可想而知,他是多麼想得到安全感。

那是二零一六年的11月16日,巴歐從小失去父母,跟奶奶一起生活,祖孫倆相依為命。但一場意外把奶奶的生命奪走了,他抱頭痛哭,周圍的氣氛沉重極了。他想:為什麼什麼壞事都發生在我這裏,我難道是個頭頂烏雲的小孩嗎?這些想法一直在巴歐的腦海裏重複出現,他拿起酒瓶子往地上一砸,地上滿是玻璃碎渣。拾起一片碎玻璃對着自己的脈搏説:“奶奶,我來陪你了。”“等一下,孩子!冷靜,有什麼話好好説,可別亂來。”一個粗重的男人的聲音傳入耳邊。“別管我。”“話可不能這樣説,身邊的人也能算你的親人啊。”巴歐聽到了“親人”這個詞,又觸碰到了他那幼小的心靈,他哭了出來。那個男人二話沒説便抱住了巴歐。

巴歐被他感動了,説出了所有事情,也放棄了自殺的念頭。男人救了巴歐的命,因此每到這時巴歐都會在那燈下痛哭一場,想想當初那位頭頂烏雲的男孩。

初中作文 篇5

十三歲的女兒不知什麼時候起,給抽屜上了一把鎖,而且經常到了半夜,房裏的燈還亮着。

一天,媽媽看見女兒神神祕祕地拿着一個小盒子放進了帶鎖的抽屜裏,媽媽問了女兒一句,女兒卻神祕兮兮地回了兩個字:“保密!”

媽媽幫女兒收拾房間,在垃圾桶裏發現一團粉色的被揉皺的紙;媽媽好奇地拿起來一看,上面寫着“我愛你”三個大字;媽媽瞬間瞪大眼睛,攥緊手中的信紙;她想起最近幾個晚上,女兒房間的燈總是到深夜還在亮着,還有那上鎖抽屜裏的小盒子……

媽媽頓時醒悟過來,她將視線移向那個帶鎖的抽屜,突然想到那抽屜的鑰匙她也有一把。但拿出鑰匙的那一刻,她卻猶豫了——她自稱是個開明的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理解和尊重,但這樣做,豈不是……最終,她還是放下手中的鑰匙,輕輕地歎了口氣,去徵詢爸爸的意見

不拘小節的爸爸聽完媽媽的猜測後哈哈大笑道:“孩子現在是青春期,處在敏感時期,況且那信上寫的也不一定就是那方面的事,反正我是對我們的女兒有信心,我們要給予她足夠的關心和信任。”

相比爸爸的釋懷,温柔細心的媽媽還是感到憂心忡忡。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最後,她還是選擇了相信女兒。

母親節那天晚上,女兒比平時早回到家,進廚房做了道媽媽最喜歡吃的菜。飯後,她遞給媽媽一張賀卡,上面端正地寫着:“媽媽,我愛你!”

媽媽頓時紅了眼眶,又是感動又是愧疚,她伸出輕顫的手,撫了撫孩子的髮絲,聲音裏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唉,媽媽其實……”她沒有繼續説下去。

這時,女兒突然站起來,認真地説道:“媽媽,感謝您對我的信任,謝謝您沒有打開我那個上鎖的抽屜。這其實是老師跟我們做的一次遊戲,考驗家長們對孩子的信任度。我們班上大部分同學的這次試驗都失敗了。我真高興,擁有一個能夠信任我的母親!”

媽媽再也忍不住了,她站起身把女兒摟進懷裏,什麼也沒説,只輕輕地拍着女兒的背……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和我最親愛的媽媽。

我慶幸自己有如此開明的父母,他們理解我,信任我,在我迷茫的時候總是能夠打開我的心鎖,及時地開導我、鼓勵我,讓我變得更加自信、堅強。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給孩子多一些空間,給孩子的小祕密留一把“鎖”,用信任的方式打開孩子心上的“鎖”,做到與孩子心靈溝通,讓家庭生活變得更加和諧温馨。

初中作文 篇6

每個人的小學都是豐富多彩的,也都是五味俱全的。有緊張、有膽怯、有失敗…..説説我那一次的感受吧。

記得上五年級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市裏面要舉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要舉行扳回,學校讓我們班舉行來代表學校。另外,你開朗大方,成績優異。老是想讓你當今天班會的主持人,好嗎?”當時,我衝動的不假思索的立即答應了老師的要求。心裏美滋滋的。縱不知還有許多的考驗在等待着我。

第二天,老師給了我7頁的稿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擠滿了字。中午回家打了一份,便開始背誦起來。可這時的我,卻一點精神都沒有。我不知道一週時間是否能背完這7頁的內容,我甚至頹喪地搖搖頭。不!要選擇勇氣!挺起身來,振作起來。對!往後的幾天,我早上背、中午背、課間也背,正是因為我有了勇氣,有了信心,才把稿子背的滾瓜爛熟。可到了正式開講那天,我傻眼了,台下滿當當的都是老師,把特大的電教室擠的座無虛席,三台攝像機輪番拍攝。“我……”緊張起來,膽怯起來。好像大腦一片空白,稿子忘得一乾二淨,不!不能膽怯!勇敢起來!相信自己!對!相信自己,鼓起勇氣。稿子又記起來了,也不緊張了,流利的主持着班會…..

一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可是這時,我們不要看着困難有多龐大,只要調整好心態,做最好的自己。困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選擇了什麼。

Tags:六篇 初中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