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12月11日觀中小學人格教育有感

欄目: 初中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35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月11日觀中小學人格教育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2月11日觀中小學人格教育有感

12月21日,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家講座,十分有感觸。她教給我很多對我有幫助的人生道理。

于丹老師的演講分為幾個主題,分別是:1.父母應怎樣認識孩子,如何擬定合理的人生目標。2.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教育。3.怎樣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第2個主題。

在講這個主題的時候,于丹老師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卻再一次的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十分愛發脾氣。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帶到院子裏的籬笆跟前,對他説:“孩子,以後你每發一次脾氣就在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這個男孩便照着爸爸説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結束的時候,小男孩去籬笆跟前看,他這一天就釘了30多顆釘子,他十分驚訝,怎麼自己一天中就發這麼多次脾氣呢?他自己都沒感覺到。這時,爸爸走到他的旁邊説:“要想讓釘子更少就只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小男孩就盡力控制自己的脾氣,於是每天釘的釘子越來越少:十幾顆、十顆、五顆、三顆,終於有一天,他高興地跑到爸爸跟前説:“爸爸,我今天一顆釘子也沒有釘!”爸爸説:“那就把釘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釘子全拔了後,爸爸又對他説:“今天一顆釘子都沒定這固然很好,但你有沒有想到這上面的釘子孔還是會留在別人的心上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亂髮脾氣,發脾氣就像在別人的心上釘釘子,釘子孔會永遠留在別人身上的。

轉過頭來看看我,整天對家人發脾氣,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媽媽囉嗦,爸爸讓我幹什麼我總是不耐煩,想到這裏,我不禁感到內疚:我在親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個難以磨滅的傷口啊。

“今天的孩子快樂嗎?”這是于丹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看到,家長只追求高分數,呈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局面。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要知道,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會是怎麼怎麼樣。但是我現在才知道快樂的學習比刻意的學習更重要。一個孩子怎樣來認知自己的生命對他今後的生活也很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在如樂之者。”有愛好,他才會願意鑽研,願意投入精力。生命樂在其中,在學習一種知識的同時才能完成自己的開發。要知道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孩子應該因才施教,對孩子要進行多元化教育,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如果孩子都變成了一個模式,那世界不是太單調了嗎?

現在的社會大多數都是一個孩子,要什麼有什麼,過分的溺愛。是現在社會的通病。怎麼樣才能讓我們在這樣的社會下發展,不自私、能抵抗外界的承受力、能寬容別人等等。

通過今天的觀看,讓我知道我現在身上的缺點有很多,我要一一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