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清明時節的初中作文800字

欄目: 初中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28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時節的初中作文800字,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時節的初中作文800字

清明時節的初中作文800字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排着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去端午山掃墓。

一進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高大的松樹、柏樹,它們像衞兵一樣守護着烈士陵園,給陵園增添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我們拾階而上,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堂前,紀念堂的兩側擺放着各種花圈,迎風而立。花圈上的輓聯,無不訴説着我們對烈士的哀思與崇敬之情。人們陸陸續續地到齊了,雖然人很多,但人們都靜悄悄的。

九點鐘,雄壯的中載,一年中共有“八風”,其中“清明風”屬巽,即“陽氣上升,萬物齊巽”。《歲時百問》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另一説,清明,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史載,商朝末年,紂王亂國,周武王起兵伐紂,牧野一戰,大敗商師,平治天下。為此,周朝在制定歷律,確定二十四節氣時,將“三月節”命名為“清明”,標誌天地清朗明淨,既明氣候,又揚政績。

清明時節,勞動人民常用它來安排農事活動。每年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農諺。

古代清明節文人踏青的風氣也極盛行。歷代文人墨客都有關於清明盛況的描寫。最的當推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不用典故,也沒有濃豔華麗的辭藻,而是運用白描的手法,樸素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淳樸的鄉村風俗畫,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讀後令人神往。

清明節,也是祭祀先人的節日。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雲:“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描寫了人們在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追悼亡靈的情景。時至今日,祭祖仍為民俗生活中的大事。每年清明時節,不僅環居祖墓的親人要上墳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台同胞同樣紛紛趕回祖籍,祭奠祖靈。陝西橋山黃帝陵、軒轅廟是中華民族的祭祀地,每當清明時節,民族親情都在這裏彙集、凝聚,從虔誠拜叩的肢體語言中,我們能讀出血濃於水的民族情緣。

清明時節的初中作文800字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無邊的絲雨像簾子一樣掛在屋檐上,路上的行人很少,都在形色匆匆的趕路中。

這天是清明節,你可以看見,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一條十字路口的右邊有一座兩層樓的小房子,從屋頂上的煙囱裏冒出淡淡的青煙,其中還夾雜着一種特殊的野菜的香味。我喜歡這種香氣,那是清明糰子的味道。清明我們都會去爸爸的老家—仙居,那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仙居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可想而知這裏的風景多麼好。我們在姨婆家,看着大人們把肉餡、春筍做成餡,包進一層綠色的麪糰裏,這是大家在包清明糰子呢,吃清明糰子是清明節的一大習俗。“這綠色的`麪糰是用什麼做的?”我問到。“是用糯米粉、粳米粉和加上艾蒿葉一起揉成的”奶奶邊説邊把包好的清明團放在闊大的綠色葉片上,放進蒸籠。過了不久,就聽見大人們喊道:“清明團好啦!”我在廚房裏跑來跑去,兩個大盤子裏裝着滿滿的清明糰子,有菜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坐在桌前,我咬了一大口清明團,外面的皮糯糯的,裏面的餡很香,可好吃了!

清明節還有一個風俗是掃墓,紀念自己過世的親人,不過,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一個悲傷的節日,是跟另外一個世界的親人相聚的温馨日子。我們打着雨傘,沿着滑溜溜、長着青苔的石階一步步爬上山,路兩邊是齊整的柏樹,高大挺拔,在細雨中越發的鬱鬱葱葱。不遠處有一座墳墓,那是我已經離開的爺爺的墳墓,周邊串生着許多綠草、藤蔓。掃墓,第一是要把墳墓邊上雜草清理乾淨,讓去世親人的“家”變的整潔乾淨。爸爸拿出帶來的鋤頭,開始清理雜草藤蔓。第二是要放上祭品,比如鮮花,食品。奶奶擺上花籃,從袋子裏面開始拿吃的,有酒、紅燒肉、小螺螄,都是爺爺生前愛吃的。第三是要點香和蠟燭祭拜,我跟媽媽點好幾根香和蠟燭,然後大家輪流在墳前祭拜,希望爺爺在九泉之下安好。清明節,可以讓去世的親人見到他們掛念的家人,也許這是他們最喜歡的節日吧!雨還是下着,風在耳邊輕唱,小樹在風雨中搖曳,彷彿我聽到了爺爺慈祥的叮嚀聲。

這就是清明節,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代表着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