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清明節初中作文800字五篇

欄目: 初中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初中作文800字五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初中作文800字五篇

清明節初中作文800字五篇1

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好像能夠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歎,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幾滴小雨,伴隨着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説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裏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裏都沾着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裏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之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裏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裏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將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着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着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着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憶,觸摸着空氣,觸摸着風,看到它們彷彿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清明節初中作文800字五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叔叔阿姨們踏着艱難的步伐登山拜祖。我左手提着用雪碧瓶裝着稀稀的白粥,右手提着一大袋白饅頭。山中瀰漫着白白的霧水,還不時下起濛濛細雨。因為腳下的路是黃泥路,一下雨就特別的滑,所以要特別小心的行走。大馬虎的我,大人們還沒説完,我一腳才進的泥坑裏頭,白色的回力鞋全都變成了黃色。

這天我可真倒黴,還沒拜完第一座墓就摔了一跤,差一點就扭到腳!走了半個多鍾,終於來到了第一座墓。我鬆了一口氣,但一轉完彎,眼前是一片莽草,有差不多2米高,我開始急了説:“這可怎麼辦,沒法過了!哎~”叔公大聲説:“小的跟在大人後面,中年人拿着鐮刀走在前面,你也要拿着鐮刀來隔斷這些草!”“啊?我也要啊!”我埋怨起來。“當然了,那你都15歲半了,都快成年了,當然要乾點東西啦,不用幹就有東西的嗎?”叔公怒氣地説。我無奈地抽起鐮刀,左一刀右一刀地死命砍。終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出了一條小道,這小道僅容一人通過。來到了墓旁,我那張報紙終於派上了用場,我用來鋪在地上作我的私人座椅。

突然,我覺得全身癢癢的,我撓了撓背又撓了撓大腿,全身被我撓得通紅。我告訴了大人,大人幫我翻開衣服,一開背上一點一點的大紅點。我問:“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這樣?好癢啊!”“肯定是那些紅螞蟻剛爬上去的,你沒感覺到嗎?”

到了下午,我終於下了山。我的媽媽馬上找了風油精來給我擦上。媽媽一邊擦一邊説:“你看,不讀好書以後就是這樣,過着這種難熬的生活,叔公他們天天下田幹活,背都快要裂開的程度,若是你,早就頂不順啦!看你不好好讀書,以後不準再任性了。想幹啥就想幹啥,不顧後果。知道嗎?”我懺悔的説“哦!我以後再也不要那麼任性了,一定要考好中考,將來就不用幹粗活了。”

在這次的拜山過程中,我親身體驗了一番,我深感後悔。農村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夠熬過的,需要有頑強的毅力。如果不想這樣,一定要好好讀書,搞好學習。雖然幸苦這十幾年,但將來幸福卻是一輩子。

清明節初中作文800字五篇3

清明,我初次接觸和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説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媽媽過清明瞭,那一週前後,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麼也不理解,什麼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麼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麼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裏。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捱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是從同桌的淚水裏,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後才能夠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之後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着祖母天真地説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時,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了。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鹹鹹的傷堵在心裏。從那以後,每到清明前後,就有很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了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繫。

20xx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的時候,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恆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餘,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非常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夠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清明節初中作文800字五篇4

當想起這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引發我內心的愁暢,我彷彿看到了這悽悽慘慘、令人斷腸的情景。

清明,一個讓人悲傷的節日;清明,一個讓人思念的時刻。今年的清明節,我們該帶着怎樣的心情來面對呢?整理好心情,卻有一肚子斬不斷的情絲,滿心的牽掛。

跟隨着父母,來到一座山前。雨,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來,小雨訴説着我們內心的無奈。伸出手,雨滴在手中,冰冰的,涼涼的,這種涼氣也無聲地蔓延開來,滲入我的心裏。唉!短暫的停頓使我舒服了許多,我們繼續出發,走過了無數蜿蜒曲折的小路,走過了許多泥濘難走的彎路,我們來到外婆墳前。

看到了外婆的墓碑,幾千個日子夜不能寐的思念。外婆走後,母親整天以淚洗面的情景頓時全然浮現在眼前,我突然有了一種想哭的衝動。

外婆,您還記得嗎?每次您微笑着接我來玩,您的笑是那麼慈祥,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您雙手向前,準備擁抱我,背早已成了駝的,早已被繁重的勞動壓垮了。而你送我回家時,雙手揮別,目光正緊緊地跟着,嘴巴還唸叨着:“下次再來呀!不要忘呀!一定要來哦!”慈愛的您總是捨不得我離開。

我常常想:等我長大以後,我一定會把您需要的東西,我都買來給您,我會用我全部的心去孝順您。可現在我們卻在兩個世界,外婆,您為什麼不給我這個機會呀!外婆,我和媽媽還來不及孝順您呢!忽然,我感到背後有人在輕輕地拍我,我回頭一看,哦,是媽媽。

我從那沉沉的回憶中醒過來。如今,外婆早已找到去往天堂的路,那兒長滿了奇花異草,閃耀着柔和的光芒,不再有痛苦和折磨,而我們只能面對這個現實。

我開始為外婆燒紙錢,但願外婆在那個世界不痛苦,有錢花。懷着悲傷,下了山,我問自己:清明是什麼?不就是思念先人的嗎?但是在追憶親人的時候,就會激勵我們認真學習,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悼念親人們的時刻,我們就應該明白在老人在世的時候給予關心和孝順,不要等老人成了故人,再想起許多對老人關心不到的地方,可謂“裕養而親不待”,那是何等的可悲可歎啊,悔之晚矣!

清明節初中作文800字五篇5

四月的天氣,晴朗而清爽。萬物復甦正孕育着新的生機,傳統節日“清明”也隨之來到。

此時此刻,祭先人,思感恩,借一縷春風追憶那從不曾遠去的歲月,温暖而美好。可在喧鬧的城市間,這般的清明已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街頭、路旁不斷燃燒的香紙與股股濃煙之後的灰燼。焚紙祭祀是一種向已故親人寄託哀思亙古流傳的傳統,可時至今日,卻有了別味在其中。

近些年來,因清明掃墓引發的火災時有發生,燒傷甚至損害不在少數。大家在祭祖掃墓卻不注意防火,一個煙頭、一串鞭炮往往就引發一場山火……即便是一個“僥倖”的火星,也足以把乾燥的草木迅速引燃。

然而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總有那麼一些人做着平凡而偉大的工作:消防員為了羣眾生命財產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險一天要爬很多的山路,通宵撲救山火,臉被烤得通紅,累癱在地,有些地方,消防員撲滅明火後不敢撤離,連夜執守,環衞工人艱難的打掃殘餘的灰燼,聞着空氣中瀰漫的煙味,清除地上一處處灰黑的印記……

在我看來,清明時節,追憶故人,沉痛的心情皆可理解,但表達的方式不一定僅是焚紙這種增加地球大氣負擔的方式。在追求綠色、文明發展的今天,用清理墳前雜草、植樹、送一束鮮花、一句寄語等文明方式緬懷先人,同樣能表達我們無盡的思念,不僅讓追思更悠遠,而且還可以守住我們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當然,我們不能全然否定,畢竟這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可現實與傳統的關係是繼承和發揚的關係,我們不能只繼承不發揚。所以,在當今文明時代,清明節更多的應該做到文明過節,在表達自己的哀悼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文明。

歲月靜好,皆因有人負重前行。無論是在硝煙中犧牲的戰士,還是在火光之中逆行的消防員,是你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平安!

希望那些逝去的人們能感知到親人的哀思,那些生者更要多關愛、呵護身邊還在的親人。願人心也能清,明。

文明清明,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不僅綠在環境,更重要的是綠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