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端午節初中作文

欄目: 初中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5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初中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精】端午節初中作文

端午節初中作文1

每逢端午佳節那天,大家都包粽子吃。聽説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瞭解,很長時間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被其他人殺害了並且扔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裏,大家知曉了,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很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裏,如此魚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陰曆5月初五,善良的大家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佳節,以示哀悼。

知曉粽子是如何包得嗎?讓我來對你説吧。第一把新鮮又綠油油的粽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着粽葉,右手輕輕地勺起糯米,並加上綠豆、蜜棗、葡萄乾、排骨、花生米,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後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早已傳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嚐嚐,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即使你不吃,聞一聞,都會讓人垂涎欲滴,並且那香味直往心裏鑽。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後,大家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來觀看激烈的賽龍舟。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前方,整裝待發。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衝。兩岸的大家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聲喊着:加油,加油。那簡直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大家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着傳統的習慣,大家把早已籌備好的艾葉、菖莆、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説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將來,不會生痱子。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佳節,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佳節,那肯定一飽會眼福和口福!

端午節初中作文2

屈原投江的故事,據説就是因為古時候有一個皇帝非常喜歡屈原,而其中有一個大臣忌妒他,那一個大臣就向皇帝一直説屈原的壞話,讓皇帝把屈原開除,屈原因此過度傷心,農曆五月五日中午在汨羅江投江自殺。屈原投江的故事從古自今流傳着,也有悠久的歷史了,這個故事在我心中,也一直給我深刻的印象。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也就就是農曆五月四日,我和媽媽一邊包粽子,一邊談天,包着包着,也到晚上了。親戚朋友全都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享受着天倫之樂。玩累了,大家就決定留下來住一晚。第二天,也就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今天的行程,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終於有個結論了,中午先去看龍舟比賽、下午去溪邊玩水、晚上再去吃當地小吃。爸爸説:“既然已經決定好了,那就二話不説,快走吧!”,就這樣,開始了一天的行程。早上我們開了一小時的車,到的時候剛好中午十二點,我們就坐在湖邊看龍舟比賽,我聽到畫龍舟的人喊着“加油!”“加油!”非常賣力。我要感謝畫龍舟的人給我們看這麼精彩、好看的龍舟比賽。接下來該去一探究竟溪邊的景物到底長的怎麼樣子?到了溪邊,果然就是景觀優美、碧水縈迴。這裏讓我們身心放鬆,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表姐用石頭打起“水漂兒”,有趣極了!玩着玩着,到晚上了。我們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嚕”“咕嚕”的叫着。當一桌豐盛好吃的菜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着、吃完以後,我們一起逛夜市、買東西,最後一起拍照,為今天,今年的端午節留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這次的端午節讓我非常開心,希望下次也能像這次端午節一樣快樂。

端午節初中作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流傳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這一天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粽子也是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人們紛紛將用荷葉包裹米飯做成的粽子投進江河裏,魚蛟蝦蟹們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遺體了。人們漸漸地也養成在每年的端午節就以此來紀念屈原的習慣。

流傳至今,賽龍舟已成為民間流行的競技運動,而粽子更是走進千家萬户成為大家愛吃的美食。從我出生至今,在我們鎮江,吃粽子的習俗是最常見的。每年過節前,婆婆早早地就開始忙着包粽子了。婆婆包的粽子各種各樣,有三角粽、四角粽、筆桿粽。口味也是相當豐富,有鮮肉粽、蛋黃粽、紅豆粽……而每當這時,我就會乖乖地坐在婆婆旁邊,一邊看她包粽子,一邊心急地等待第一鍋粽子出爐,迫不及待地嘗上一個。奶奶也會買回來菖蒲插在門上説是可以避邪。每家老人還會為孩子們用紅、黃、藍、黑、白五色絲線編織鴨蛋網。在裏面放上鹹鴨蛋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再用五色絲線編成手繩,稱為“長命縷”,我們這叫“百腳繩”。

於是,過節這天的中午12點太陽當空時,我們小孩子就會被大人推到門外,掛着蛋網,戴着手繩。在太陽下暴曬,説是可以避邪,長命。我們就一邊曬太陽,一邊説起老人教我們的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初中作文4

6月12日,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人們比賽賽龍舟,掛艾葉驅蟲祛病,會做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令人開心。

媽媽單位發了兩張提貨券,可以獲得兩箱粽子。有蜜棗的、八寶的、菠蘿的、豬肉的。早上,我吃了一了個蜜棗的和八寶的粽子,美味極了,讓我的味蕾享受了一次奇妙的味覺旅行。

中午,外婆邀請我和媽媽去她家吃飯。在外婆家,我和表哥、表弟一起玩了“憤怒的小鳥”,打通了許多困難的關卡,還品嚐了外婆自己包的花生、葡萄乾餡的粽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大家在電視上看到了包粽子比賽。

只見,一個個的參賽選手迅速地從盆裏抓出米和豆,倒在用粽葉捲成的筒裏,倒出多餘的部分,再把筒口封住,用細線捆緊,整個包粽子的過程,僅有15秒!

甚至有的參賽選手用了5分鐘就包30個粽子!

我還在電視上看了賽龍舟比賽。十隊龍舟排在湖面,等待着裁判的一聲令下。“預備-開始”!

裁判打響了發令槍。龍舟上的選手拼命搖槳,眾多龍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對手超過了的自己。隨着第一艘龍舟衝過終點線,觀眾們頓時發出驚歎,“真是迅速”。我聽到周圍觀看的羣眾熱烈的吶喊聲,喊聲過後,觀眾們又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既有趣又充實。端午節馬上就要過去,在濃濃的粽香中,讓我們大家期待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初中作文5

鼠年的端午節,我到棠下溪觀看了“天河農信杯”龍舟賽。這場競賽雖然規模不大,卻很有中國傳統的龍舟競渡的韻味。

一來到棠下溪,只見溪的兩側,人頭攢動,鑼鼓喧天,紅旗招展,觀者如潮。參賽隊伍早已準備就緒,一艘艘仿龍造型的龍舟,一字排開。每艘龍舟上有20多名划槳手,一名擊鼓指揮員。舟上各插有一面帥旗,每隊着裝不同,色彩繽紛;隊友個個精神抖擻,陣勢宏大,場面極為壯觀。

競賽就要開始了。隊友們屏住呼吸,跪在舟板上,全神貫注地等待出發的那一刻。隨着發令員一聲令下,健兒們手舉漿落,奮力划槳擊水,各艘龍舟如箭離弦,此時舟上的擊鼓聲,溪邊人羣的吶喊聲、助威聲匯成一片,羣情激昂,各隊龍爭虎鬥進入白熱化。此刻,一幅具有濃濃鄉情的龍舟競渡的風俗畫卷呈現在眼前。你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

我國龍舟競渡的起源,流傳最廣的是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説。傳説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楚人划船拯救,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卻無所獲。從此,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日,楚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都到江上划龍舟。於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習俗便這樣流傳下來了。

由於龍舟賽具有濃厚的娛樂性和激烈的競爭性,而且也體現了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所以如今已成為一種體育競技活動,流傳很廣。今年舉辦的2008年北京第29屆奧運會上,龍舟賽已經被確定為表演項目了呢!

端午節初中作文6

賽龍舟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我端午節有一次去民族文化村看到了賽龍舟。每條龍舟上都有許多名選手,也有許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正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不久,只看見一個人一吹口哨,所有的龍舟快速向前面行駛,每條龍舟上面都有一個選手在前面敲鼓,為後邊的選手加油鼓勁,別的選手們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向前划着龍舟。我看見每條龍舟顏色都各有區別,龍舟的相同之處是都像一條龍一樣,有龍頭,有龍尾,真是漂亮極了!

有一條龍舟是深紅色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圖案。

有一條龍舟是天藍色的,上面也有許多美麗的圖案,一隻只美麗的白天鵝雕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條龍舟是棕色的,這條龍舟真是與眾不同,別的龍舟都有一條條花紋來裝扮自己,而這條龍舟一點花紋都沒有,只是一條普普通通的龍舟。這條龍舟用木頭做成。還有一條龍舟是橙黃色的,這條龍舟是用一個個小小的點做成的花紋,這小點很精緻,也非常美麗!

一開始,那條深紅色的龍舟遙遙領先。排在第二的是那條橙黃色的龍舟。但是後來那條棕色的龍舟,不知怎麼了,好像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帶着棕色龍舟,棕色龍舟上的選手們奮力地划着龍舟,劃到了第一名,不過雖然他們的龍舟已經到了第一名,但他們依然不驕傲,快速地划着龍舟。

別的龍舟怎麼樣也追不上棕色龍舟。最後,棕色的龍舟衝到了終點。第二個衝到終點的是那條天藍色的龍舟,第三是深紅色龍舟,第四是橙黃色龍舟。這就是精彩的賽龍舟!

我非常喜歡我國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端午節初中作文7

又是一年端午節,人們為了紀念跳下汨羅江的屈原,便有了包粽子的習俗。端午節在我們家可是大事,每年這時候,我們都會包粽子,吃粽子。

婆婆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幾乎大部分的粽子都是她一手包辦的。只見她那佈滿老繭乾枯的手像白鴿似的上下翻飛,無比靈動。她一手拿着修長的粽葉翻折兩下,一個狀似漏斗的東西就成型了。婆婆抄起勺子,先舀半勺粳米與糯米,大約到粽子的三分之一,接着用大拇指挖一個淺淺的洞——就像下蛋的海龜在海灘上掘出的坑,再用勺子把鹹蛋黃、豆沙填入坑中,最後用“沙子”封頂。包完餡,再用細線將粽子捆住,打個結,就上鍋蒸了。

掀開鍋蓋,一股白色的水汽撲面而來——就如同舞台上的煙幕,朦朦朧朧,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讓人迫不及待地想掀起這神祕面紗。終於待白霧散盡,一個個綠油油、嫩生生的粽子出現在人們眼前,使人頓生憐惜之情。

我在旁看得垂涎欲滴,也顧不得燙手,拿起一個就想吃。這個粽子體態修長,是位活脱脱的美女。我輕手輕腳地解開這位綠衣窈窕美人的衣帶,生怕驚擾了她。沒有了衣帶的束縛,輕紗似的綠衣頓時敞開了一點兒,粽子美人香肩半露,白嫩的肌膚迷了人眼,晃了人心。剝開綠紗衣,美人兒潔白無瑕的胴體頓時毫無遮掩地呈現在眼前。她純潔,好似月光下那着一襲白衣的姑娘。我不禁一口咬下——清水粽,內裏什麼餡也沒有,沒有一絲雜味,只有那透明純潔的心。

端午節,因屈原、因粽子,成為一個令人感動的節日。

端午節初中作文8

  隨想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今天,我就來講説説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認為是為了紀念自殺後,被吳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總之,類似的傳説五花八門,但最權威的説法是紀念屈原説了。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重慶來説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説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早已踮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在網上查了查,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民族傳統節日還有春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等,並且知道了這些節日的來歷和紀念方式。我為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初中作文9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傳説中,是古代人為了紀念英雄屈原,所創造了這個節日,至今還在流傳。到了端午節,人們吃粽子、煮雞蛋,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有些地方的人還賽龍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快樂無比。

今天就是端午節,不少人家都在門前掛上柳枝、葫蘆,大街上到處都是賣五彩繩的小攤,有許多孩子也都戴着五彩繩。我看見許多人都手裏都拿着粽子、雞蛋,我們家裏也不例外,今天爸爸買了幾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剝開粽子皮吃一口,忽然,媽媽冷不丁的抓住我的手説:“洗手了嗎?不洗手就想吃,沒門。”沒辦法,我只好不情願去洗手,洗完手,我馬上夾起一口粽子往我的嘴裏送去。啊,真香啊,香黏可口,而且非常潤滑,有一種説不出來的味道,回味無窮。饞嘴的我吃了兩個大粽子,打着飽嗝,舒服極了。

晚上吃過飯後,媽媽帶我去溜達,看見許多小孩都戴着五彩繩,我也很想要,求媽媽給我買一個,正好旁邊有個買五彩繩的小攤兒,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上面有許多水晶一樣的小球球,還有一些小鈴鐺,甩起來叮叮噹噹得,我很喜歡。

媽媽和我又買了一個葫蘆,還在路邊等的樹上撅了一根柳枝,我不解的問媽媽:“為什麼要掛葫蘆呢?”媽媽説:“葫蘆能辟邪,把它掛在門前可以保平安。”“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天晚上,我睡得很甜,好像門前的葫蘆真的能保我一生平安是的。

這次的端午節我過得真開心,希望下一次端午節還可以這麼快樂。

端午節初中作文10

清晨,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從廚房慢悠悠的飄了出來——端午節到了!

“真好吃。”吃着美味的肉粽,就像一瞬間穿越到了《舌尖上的中國》。先是顏色偏黃的糯米,鹹鹹的,咬開了那一層糯米之後就是風味十足的肉餡了,彷彿每一塊肉上面都包含這暖暖的親情。而棗粽乾脆把糯米的顏色、味道都給變了甜甜的,吃下一口更是甜蜜可口。還有我最討厭的茶葉蛋,但是今天我就破天荒的吃了一口,我才意外的發現以前連碰都不碰一下茶葉蛋如此美味,然後就被我風捲殘雲般的吃光了。大拇指還不由自主的翹了起來。

我去河邊散步,卻意外的邂逅了龍舟大賽。每一棒都響徹雲霄,一句句使人熱血沸騰鼓號,龍舟爭先恐後的駛向終點。端午節,一種人們值得歡慶的節日。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恰巧也是我小表弟抓週的好日子。今天好多親戚都來到舅舅家來給我表弟童童過周,他今天認識了許多生面孔,這也意味着新的生命與新的開端。我祝他在未來日子裏蓬勃向上。

抓週當然要辦宴會嘍!我們作為表弟的親屬當然要上前線嘍!媽媽負責收份子,爸爸負責記名單。我的任務就是把啤酒和飲料發放到每張酒桌上。

在一陣忙碌之後宴會就正式開始了,大人們有説有笑,小朋友們玩的不意樂乎,而我是個例外。我又開始了我的“忙碌”——吃,我左夾右夾,這桌菜70%進了我的肚子。還有人問:“咦!這桌的羊排和烤火雞呢,我怎麼一塊還沒吃到就沒有了。”我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這次特別盛大的宴會就在我們的歡笑聲中結果了。

端午節初中作文11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説是為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名。我們組成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我們懷着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只見李奶奶拿兩片粽葉捲成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着卷好的粽葉,右手放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着粽子繞兩圈,一用力,繩子斷。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過來。比賽結束,李奶奶本來包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一地,所以只能算包六個粽子。最後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初中作文12

又到一年端午,與新年、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所謂“傳統”,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等人文與自然文化有關,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到了今天端午好像僅剩一天假期和一個粽子,唯有是和家人團聚的節日環境。

每年端午節不久前,就開始籌備,提前泡好黃綠的粽葉、乳白的江米和酒紅的大棗。端午的前一天,晚飯後長輩和爸爸媽媽開始包粽子,我時不時還去湊一湊熱鬧,包幾個不成形的粽子。端午節當天,外婆非常早起來煮粽子和雞蛋,每次香甜的粽子從熱氣騰騰的鍋中出來,外婆總會先把1、個粽子剝好放在碗裏,撒上白糖,讓我1、個品嚐,一家子圍坐在一塊,吃粽子,頂雞蛋,其樂融融,享受着天倫之樂。

這兩年,天天過着“兩點一線”的生活,作業要寫到9、十點,週末也滿滿地,就極少去長輩家。端牛節前一天姥燒就煮好粽子,給大家送過來,每次都説:“學習挺累的,休息別起太早了,多睡一會兒。”天天就像粽子一樣被緊緊地裹在學習、成績這部分“粽葉”之中,擠得滿滿的,毫無一點空隙,還要被高温蒸熟。節日的氛圍有點淡,複習才是這個端午節最為要緊的事情,粽子反倒成了配角,不過還是感謝有如此一個節日讓一大夥人聚在一塊,洋溢着暖暖的親情。

端年節這種傳統節日真的的意義日漸讓人淡忘,不止是節日的環境,更是傳統的丟失。端午節先被韓國申遺,這不僅應該只對文化的歸屬進行爭論,更要檢討國人因為什麼對端午節的忽略。期望今年端午,大夥可以放下工作、放下學業,真的和親人團聚,感受傳文化。

端午節初中作文13

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和爸爸媽媽到鄉下爺爺家過。

早上時,我們大家就一起去集市買艾草,據説他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我們大家把買來的艾草放在門口,掛在窗户上,整個村子在這一天都洋溢在艾草的清香中。從空中看去,就像一個綠色的海洋,漂亮極了。

到了正午的十二點時,家裏的長輩就要給晚輩掛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色繩也有各種各樣的類型:長命繩、避邪繩、快樂繩……戴了它,你就會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到了下午兩點,孩子們身上都有着“濃郁”的汗臭喂。所以家長總是要給孩子們泡洗澡水洗澡。這洗澡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餘種草泡成的水,洗了這種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了。

晚飯時,餐桌上的菜也各有予以:魚代表年年有餘,豆腐代表清清白白,湯圓代表團圓……

到了晚上,是我們大家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因為父母要帶我們大家出來買香包。集市上的香包形態各異,有的香包是圓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還有一些我們大家叫都叫不出是什麼形狀的。香包也有些大小不一的,大的比臉盆還大,小的卻只有指甲蓋那麼大。奶奶告訴我,香包的寓意是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向暴力的香囊有時是好吃的糖果,有時是小小的豆豆,有時是一些好玩的玩具。

一天過去了,這別具特色的端午節可真令人難忘啊!

端午節初中作文14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我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是,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們全家都在忙着包粽子。我看見奶奶把粽子捥成一個漏斗形狀,把糯米填進粽子裏。多了,刨出來一點,少了,再填進去一點,好像她的手是稱,能稱住粽子的標準重量。做完後再塞一個蜜棗或一些臘肉進去,白的米,綠的葉,紅的棗真好看。奶奶將粽子包裹好,用一根細線嫻熟的綁緊,放在白色的盤子上。一個、兩個、三個……太陽漸漸上升,盤子中的粽子放了一層又一層。奶奶見我口水快流出來了,微笑着説:“小饞貓,快去煮幾個粽子來吃吧!”我迫不及待的從盤子中拿出了五個大大的粽子。我把它們小心翼翼的放進鍋裏,耐心的等待着。過了好久,粽子終於熟了,我把它們放在盤子上端了出去。“來,吃粽子了!”我興奮的喊道。爸爸用剪刀把線剪斷,把粽子遞給我。我小心翼翼的脱下它的綠衣裳,還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嚐。“真好吃!”我一邊説,一邊為奶奶豎起了一個大拇指。奶奶笑着對我説了一個端午節歌謠:“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粘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吃完後,我隨爸爸去街上買艾葉。街上好不熱鬧,尤其是賣粽子那兒,圍了一羣人去買粽子。我高高興興地把艾葉交給奶奶,奶奶把它做成了一個香包掛在我脖子上。爸爸説:“艾葉香包是求平安的,它還可以驅趕毒蛇呢!”我看了看,讓奶奶多做幾個掛在屋裏,奶奶笑着點點頭。

啊,我喜歡今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初中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粽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後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四根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別給我戴在手腕和腳脖上。還特意囑咐我説:“要愛惜,等戴上後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裏,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通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粽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後又熟練地摺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五絲線捆紮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媽媽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裏,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粽子放到盤子裏,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着盤子聞了又聞,着急的等待着粽子降温。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裏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極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鬍子。粽子吃完了,爸爸説:“端午節是有説道的,就這個名稱就五花八門,夏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媽媽説:“除了吃粽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我想,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這個端午節不僅僅吃到了粽子,還增長了不少見識。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Tags:初中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