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17年傳家風揚美德徵文

欄目: 初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W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今天,我們不説遠的國法,就來説説近的——説説我們家的家規。小編收集了2017年傳家風揚美德徵文,歡迎閲讀。

2017年傳家風揚美德徵文

  第一篇:傳家風揚美德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看書,但那實在是一個書籍匱乏的時代。家裏只有夜校課本,那種設計非常粗劣的掃盲書,藍色的書頁,配以少量的插圖,以農村的生活場景為主。在那些農閒的日子裏,我們打開堂屋門,讓光線漏進來。母親在門口處縫補衣服,而父親則拿出那本夜校課本,指着上面那些圖片和漢字一個一個地教:“人,口,手。”我則模仿着父親的聲調,用脆嫩的嗓音説道:“人,口,手。”就這樣依葫蘆畫瓢,我在讀幼兒園之前,就學會了三百來個漢字。可惜這些漢字,我只會認,不會寫,這一點曾經讓我非常沮喪。父親安慰我説:“不急不急,我也是隻會認不會寫。但是我小時候家裏窮,根本沒有機會讀書,寫字都是用樹枝在地上劃拉。你們現在條件好了,上學後有老師專門教,可得攢勁讀書啊,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那時農村正處在變革的前夜,作為生產隊長的父親在農村還是較有權威,大隊經常開會學文件,傳達中央的政策。鄉親們分家或者遇上糾紛調解,父親都得出面。有時沒有理由,父親也有人邀請去吃飯,我也經常跟在後面攆路。走在路上,看見不懂的,我就會問父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父親雖説文化不高,僅上過三個月的夜校,好多字都認得到寫不到,但是他走南闖北幾十年,還是足夠我學習的。父親總是傾其所有,把他知道的知識告訴我。在那些很隨便的家宴上,父親和鄉親們談笑風生,一些矛盾往往幾句話就處理好了,接下來大家就天南地北地胡侃,反正吹牛不上税。大人們的談話,有些聽得我目瞪口呆,因為這和幼兒園老師講的很不一樣。有時問父親,父親也支支吾吾地故意岔開話題,總是説等你長大後就知道了。那時我就想,要是我能擁有一些書籍該多好,我可以從書裏尋找答案,再也不用問大人了。

有時我覺得,識字太早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你的求知慾越來越強,可是你卻找不到書籍來看。那時到親戚家走人户,我第一件事就是問他們,有沒有書借給我看一下,可是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否定。那時的農村,剛剛解決温飽,書籍這些金貴的東西,實在是珍稀之物。只有外公,他是我們家族中當時文化最高的,家裏還有少量藏書。外公把他的那本《三國演義》借給了我,這讓我如獲至寶。到小學三年級時,我已經把《三國演義》讀了幾遍,有些故事也能講給大家聽了。在那些沒有通電的`日子,夜晚整個院子裏的人都聚在一起聊天。鄰居中有參加抗美援朝的,有參加中印邊界戰爭的,他們都有講不完的故事,吹噓自己抓住了多少俘虜。我們家沒有人當過兵,父親不甘示弱,就讓我給大家講三國故事。好多故事我都爛熟於心,就模仿廣播裏那些講評書的,繪聲繪色地給大家來幾個段子,往往能博得滿堂喝彩。如此反覆,我的膽子越來越大,一點也不怯場,講故事倒成了我的專長了。

因為讀書,我考上了大學,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因為讀書,我愛上了寫作,成了一名業餘寫手。晴耕雨讀傳家久,如今我也把讀書的好處講給了我的女兒聽,希望書籍給她插上理想的翅膀,讓她飛得更高更遠。

  第二篇:傳家風揚美德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今天,我們不説遠的國法,就來説説近的——説説我們家的家規。

你們知道嗎?在我們家有一條家規的“年齡最大”,那就是吃飯不準看電視。一個原因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對腸胃的消化非常不好,再一個,晚餐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會利用吃飯的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各自講述一下這一天的發生的事情。比如,我會把我在學校裏一天發生的高興的或不高興的事情講給爸爸媽媽聽,有時,我們還會就一件事情來進行討論和分析。爸爸也會説他在公司裏的事情。有時,我們還會互相講一些有趣的笑話,不過,我和爸爸最喜歡在媽媽嚼一口飯的時候講一個噁心的笑話,一看到老媽那想嘔吐的表情我和爸爸就高興。

第二條家規,家裏的東西無論是什麼,都要物歸原位。在哪裏拿的東西,用過之後一定要放回到原位去。有很多次,我拿了東西用過之後,隨手一放,等下次再用時,怎麼也找不到,唉,我親愛的老媽恨不得將我們家挖地三尺來找。媽媽説從小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不然,這些不好的習慣將來就會影響學習和工作的。雖然我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有時真的就會忘記,就因為這條,我可是沒少被老媽訓,有時害得老爸跟着我受牽連。

我們家的第三條家規,不許老爸抽煙,如果被我和老媽發現,就會被罰款,第一次抓到要罰款二十元,第二次抓到罰款四十元以此類推。有時候,爸爸在外面應酬的時候就會抽上一兩根煙,但是,在家裏我就幾乎看不到他抽煙,這擺明是不讓我抓他現行麼!不過,老馬也有失蹄的時候。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玩過之後回家沖涼的時候,我突然在浴室裏發現了一點點的煙灰,我馬上就以離了弦的箭一樣的速度衝到老爸面前,不懷好意的笑着對他説:“老爹,付錢吧。”一開始,我老爸還抵賴説:“我沒有抽煙,你看到的是蚊香的灰。”我説:“你敢確定?”抽煙心虛的老爹就不敢點頭了,最後,老爸乖乖的交了二十元的罰金。嘻嘻,我這條家規不僅能控制住老爸的抽煙次數,還能讓我好好的賺上一筆錢呢!我真是太聰明瞭!其實,不讓老爸抽煙,最重要的一點是吸煙對身體不好,在外面讓不吸煙的人和家裏不吸煙的——我和老媽都被迫吸二手煙。

類似這樣的家規我們家還有很多,家規雖然很難遵守,但是它不僅使家庭生活變得有秩序,也為我們增添了不少家庭的樂趣!

  第三篇:傳家風揚美德

今天我問了媽媽一個幼稚的問題“媽媽什麼美德?”媽媽是這樣回答我的,生活中處處是美德----寬容是美德,忍讓是美德,包容是美德。媽媽説了一堆,我還是一頭霧水—不懂,媽媽終究還是瞭解我的,看着我疑惑的表情明白了我的心思,職能耐心的説“你聽説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嗎”?“聽過啊!”這下我來了興趣,“那就是美德,傳統的家風美德!”“可是咱們家有很多梨啊,不用讓都可以吃的!”我反問媽媽。“那我們就做能做到的啊,聽説過雷鋒叔叔的故事嗎?幫了別人一輩子,自己雖然很辛苦,但覺得非常快樂,我們去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是體現美德的一種!這樣我們能做到,所以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 經過媽媽的引路,我還真的想起來一件經歷的一件事:

大約在前兩週的一個週六的下午:媽媽帶着我和妹妹去逛超市,剛進超市裏面不久,妹妹就鬧着肚子疼,要去廁所,無奈之下,我和媽媽只能陪着妹妹去吧!妹妹進去了,我和媽媽在外面等,旁邊還有幾個人,讓我注意的是有一位坐着輪椅的老奶奶,看起來大概50多歲,一位叔叔在後面扶着輪椅,而且輪椅的旁邊還放着一副枴杖,因為爸爸媽媽都是醫生,我經常在爸爸的科室裏看見這個東西,有時候還淘氣的拿起來玩一會。所以我會知道這個枴杖是老奶奶走路用的,我正沉思着,老奶奶準備摸着枴杖試着站起來,看着很吃力的樣子,這是妹妹從衞生間蹦蹦跳跳的跑出來,“終於解決了,真舒服”説着就要和老奶奶碰個對面,媽媽立刻喊住了妹妹“閨女,別跑,讓奶奶過去”這時站在旁邊的説説不放心的説“自己能行嗎”“行”奶奶回答,一邊試着向前吃力的邁着步,這時,媽媽説,“你們倆去扶着奶奶去衞生間,注意慢點別摔着”“行”我倆一起回答,扶起奶奶慢慢的向前挪着,雖然只有十多步遠,奶奶卻走了好半天,每走一步都很疼的樣子,一個來回我們用了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們出來的時候,媽媽正和叔叔聊着奶奶的病情—奶奶的腿骨折了,剛做完手術半個月,我們把奶奶扶到輪椅上,奶奶熱淚盈眶的連聲道謝,誇我們倆懂事,是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叔叔也是非常感動,不斷的説着謝謝。説着我們就繼續逛去了,媽媽邊走邊問我有什麼感受嗎?我説“媽媽。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媽媽欣慰的説“這就是美德---助人為樂的美德”。

其實,回想起這件事,我才覺得發生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情很多,我也被別人幫助過,比如:我們天放學等媽媽來接我的時候,因為車比較多,維持秩序的警察叔叔的會主動送我過馬路,這也是警察叔叔的美德啊!、

一顆紅紅愛國心,做陽光好少年,文明美德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