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初二關於五一桂林旅遊感受作文

欄目: 初二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5W

  五一是個小長假,我們開始了一次旅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一桂林旅遊感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二關於五一桂林旅遊感受作文

【五一桂林旅遊感受作文1】

傳説皇帝騎着大象去桂林巡邏,大象突然病倒了,沒藥治病,桂林的人們就幫大象治好了病,大象非常感謝人們,就不回朝廷了,皇帝見了,就一刀刺死了大象,過了一百多年,大象就變成了石頭。所以叫做象鼻山。

今天是五月二日,我們正坐着大巴去廣州,有爸爸,媽媽,還有我,還有爸爸媽媽的同事,女兒.我叫她姐姐,我們到了廣州,提前吃晚飯,吃了晚飯後,我感覺夠飽了,咱們就去飛機場,去到飛機場之後,我看到飛機場是多麼的壯觀啊!很快,我們上飛機了,我坐在飛機上,感覺很害怕,很緊張,也很開心!一會兒,飛機起飛了,我就更害怕,更緊張.媽媽説 沒什麼緊張,害怕的,有什麼,不就是坐飛機嗎!當它是在坐車.我聽了媽媽的話,全身很快放鬆了,爸爸説 不怕的,不會怎麼樣.到了桂林的飛機場,咱們都把行李帶下了飛機,到了飛機場,我們跟着導遊走出了飛機場,然後又來了一個導遊,我叫她王狗肉,狗肉就是帶表朋友的意思,桂林叫小姐怎麼稱呼呢?就叫啊妹,那叫先生怎麼稱呼呢?那就叫啊哥,導遊説 桂林的啊妹看到大肚皮,帶眼鏡的啊哥們,就要小心了!爸爸説 我們都是大肚皮,導遊説 啊妹不管你有沒有結婚,看上就走過去搶走。

到了環球大酒店,咱們就睡了!五月二日就這樣過了!到了五月三日,咱們早上吃自助餐,吃完早餐就去第一個景點,是疊彩山,就是登山,我感覺很累,因為昨天沒睡好,所以很累!一會兒,又去了第二個景點,是象鼻山,傳説皇帝騎着大象去桂林巡邏,大象突然病倒了,沒藥治病,桂林的人們就幫大象治好了病,大象非常感謝人們,就不回朝廷了,皇帝見了,就一刀刺死了大象,過了一百多年,大象就變成了石頭.所以叫做象鼻山.

然後我們又去吃晚飯,吃完咱們就睡了,五月四日,我們今天又去七星公園,七星公園是怎麼來的?就是有七座山,連在一起,所以把它稱為(七星公園),裏面人山人海,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熱熱鬧鬧,我們走到前面,有一個天然空調,是個大洞,我們進去了,裏面真涼快!我們出來,再往前面走,我們又看到了熊貓,真可愛,不過很遺憾,它在睡覺到了最後一天,我們就去最後一個景點(銀子巖),裏面很寬闊,不過空氣不好,不過還是挺好玩的.

我的五一節就這樣過了!

【五一桂林旅遊感受作文2】

七星公園位於灕江東岸,佔地面積600畝,是桂林市最大、遊客最盛的綜合性公園。因七星山的七座山峯猶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墜地,因而得名。公園內還有“北斗七星”、“駝峯赤霞”、“月牙虹影”等勝景。

七星山位於灕江東岸,距市中心1公里,由普陀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4峯與月牙山玉衡、開陽、瑤光3峯組成。普陀月牙,一東一西,相互連屬,其分佈猶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因此而來。

七星巖在七星公園普陀山腹,又稱棲霞洞、碧虛巖等,七星巖之名起於宋代。如今已是桂林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七星公園因山而得名,它薈集了山、水、洞、石、庭園、林木、文物等精華,主要景觀有花橋、駝峯、普陀山、七星巖、月牙山以及桂海碑林等,是人們的必遊之地。

風景區內主要旅遊景點:

花橋是桂林最古老的橋,始建於宋代嘉熙年間。它位於公園正門,橫跨在小東江和靈劍溪匯流處之上,全長135米。橋面有風雨長廊,橋亭覆綠色琉璃瓦,橋身為磐石,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每年春夏,花開爛漫,繁花似錦,橋兩岸遍植桃花、翠竹,小橋掩隱於“滿溪流水半溪花”之中,花橋因此而得名。現橋是1965年依原式重修的四孔橋,青石所砌。橋下,四個半圓的橋孔與其在水中的倒影形成四個玉盤,狀如滿月,正如“四輪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詩句中所頌的“花橋虹影”之美景。

普陀山是七星公園的主體。由七星山西北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峯組成。海拔265米,因山上供奉觀音菩薩,俗稱之為普陀。普陀山景觀豐富,巖洞、亭閣很多。其中七星巖最為著名,亭閣則以棲霞亭、碧虛亭一組構築尤為別緻。山的西麓有元風洞,盛夏酷暑,此處卻涼風習習,從這裏沿桂花林蔭道北行不遠是普陀門,入門上山。山上有普陀石林、普陀樓、觀音洞、玄武閣等多處景觀。直至天磯峯上的摘星亭,登亭極目四望,便可觀賞到宋代大詩人劉克莊所寫的“千峯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壯麗景色。

普陀山文物古蹟甚多,僅石刻就有200多件,最珍貴的有唐代顏真卿的“逍遙樓”、宋代范成大的《碧虛鳴》、明代的“龜蛇合一”浮雕。

七星巖又名棲霞洞、碧虛巖,位於普陀山西側山腰。在漫長的歲月裏,雨水不斷滲入,溶解石灰石,並在洞內結晶,於是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鐘乳、石柱、石筍、石幔、石花等,並有許多瑰麗奇絕、妙趣橫生的景緻,被譽為“神仙洞府”。七星巖雄偉深邃,景緻壯觀,洞分三層,整個遊程814米。現供遊覽的是中層,分為6個洞天,最寬處43米,最高處27米,洞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從隋、唐時代起,七星巖就已經成為旅遊勝地,留下了許多詩文和題刻,明代畫家張文熙稱之為“第一洞天”,並刻於石壁上,成為遊人入洞觀賞到的第一個景觀。

月牙山位於普陀山南面,由七星山南面七座山峯組成,因山腰有一月牙巖石,遠眺如一彎新月而得名。月牙山有月牙樓,此地的素食有百年曆史,尼姑面最為著名。沿山麓小道西南而行,可上到伴月亭,由此觀看花橋倒映於清澈的小東江中,極富詩意。再向前不遠即可達月牙巖和襟江閣。順山勢南下便進入龍隱洞。洞頂上有條天然蜿蜒的龍形石槽,洞口書有“破壁而飛”四個大字,傳説此處為矯龍騰空而去所留下的“神龍遺蹟”,古人由此而留下“飛騰不知幾千載,至今點點龍鱗開”的詩句。

桂海碑林龍隱洞以及附近龍隱巖內碑刻如對,以至於“壁元完石”,故稱桂海碑林。碑林共有石刻220多件,內容涉及經濟、軍事、文化、民俗等,形式多樣,有詩、文、歌、賦、對聯、圖象等,書體有楷、草、隸、篆等,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書法藝術欣賞價值。

駱駝山(駝峯山)位於普陀山後,其狀酷似一隻蹲在地上的駱駝。又因其像一隻古代的酒壺,又稱它作壺山。明代末年有江南名士隱居於此,遍種桃花。每年春天,桃花繁盛,花開如紅霞一片,彷彿給駱駝山披上赤霞,景色極其優美,古人稱之為“駝峯赤霞”的景觀,是桂林十大景之一。1998年7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山旁的盆景藝苑內與中國民間人士舉行環保座談會後,在駱駝山前的草坪上,發表了環保演説,並一邊手搖一把桂林的摺扇一邊説,並詼諧地稱之為“節能空調”。

“華夏之光”廣場位於普陀山與月牙山之間,總面積13520平方米。它有兩件大型藝術品:一是華夏之光石雕壁畫,全長106米,高5米,由100多個石雕組合而成,集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科學技術等先進成果為一圖,反映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之精華;二是世紀寶鼎,其高4.6米,四足舉鼎,立於圓形的花崗巖台座內,象徵着國泰民安。大鼎重達24噸,是用整塊曲石雕刻而成。這兩件藝術品構成七星公園的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