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初二上冊第五單元作文範文

欄目: 初二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W

為了方便大家的學習,小編今天整理了初二上冊第五單元作文範文,歡迎大家的閲讀。

初二上冊第五單元作文範文

範文一:《説蓮》

蓮花又叫荷花,是一種水生植物。根系生於污泥之中,綠葉浮於水面。夏日,蓮就搖曳於清水、綠葉之間,似九天仙姝,或玉潔冰清,或高貴豔麗。美、妙,清香,使人愛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從心而發,自然而成。

蓮,花中之君子也,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這是宋朝大儒周敦頤先生在《愛蓮説》一文中對蓮花的描寫與評價。如果説這幾句話是先生對蓮的風韻、風骨的描寫與評價,那麼下面這段話則當是對蓮之神韻,蓮之本質最透徹最精闢的描寫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出於污濁而不污濁,長於淤泥而無污垢,生出的是清香,是美麗,這就是蓮。

蓮是美麗的,蓮是高貴的。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傑,都把蓮看做自己嚮往的一種人生境界。把蓮作為自己人生修養的楷模。在污濁的社會,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蓮給了人們多少信心、勇氣,使人們勇於堅守真、善、美,抗擊假醜惡。有多少人像蓮一樣在污濁中,在黑暗中,放出清香、美麗,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縷,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造就一片清涼。

世人愛蓮之美,敬蓮之風雅與氣質,又稱它為出水芙蓉。如果説蓮在俗世生活中為人們所愛。那麼蓮花在東方的佛教中就更為人所稱道。蓮花的完美,超凡脱俗之氣被視為永恆超越的精神象徵。在廟堂的壁畫,雕塑與典籍中,諸佛與大菩薩常常端坐於蓮花之上。在此,蓮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象徵。它寄託着人們對永恆,對未來,對超越而美好世界的渴望與理想。

朋友,或許我們並不是一個佛門的修行者,就如席慕蓉所説:“不能像佛陀般靜坐於蓮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這滾滾凡塵,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快樂啊憂傷啊,是我的擔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們是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幸福美好世界與生活的渴望卻都應一致的,那麼,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象蓮花一樣給世界放出一縷清香,裝點一分美麗。

範文二:《人生如蓮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話,形容的,便是那一朵朵盛開在水中的蓮花。

一朵蓮花經受了生長的苦難獲得的卻是純潔,清廉的情懷,而我們經受過苦難、傷痛、愚昧、仇恨之後,才會得到這種情懷。也許當我們被別人的苦痛牽扯到心底深處的絲痛時,我們的自信之蓮也就在慢慢開啟了。

人生如蓮花,只有真正的經歷過了重重磨難,才能夠得到純潔,清廉的情懷。因為,重重磨難已經讓人明白了許多,而經歷過了這些,明白了這些道理,所以,得到了這種情懷。

人生如蓮花,只有真正的做到了純潔,清廉,才能夠獲得成功,獲得喜愛與敬佩。正是如此,蓮花出了淤泥,才能夠不染;正是這樣,蓮花出了淤泥,才能夠得到人們的喜愛;正是這樣,蓮花出了淤泥,才能夠得到人們的讚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之所以動人,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這種情懷。人生如蓮花,只有擁有了這種精神與情懷,才能夠真正的成功!

藕,蓮花的根源。因為它的蓄積,蓮花才能夠成長得美麗,所以它是厚重的。同時,裏面通達的孔徑,也告訴我們,它的內在還是非常透徹和明瞭的。老子在《道德經》中説水接近於道,那藕算是一個偶合了。它啟迪着我們,告訴我們人生的根本,這個根本是文化,是關於世界、關於人、關於財富的信念。

輸送營養的管道,是細緻的,也是柔軟的,作為重要的連接,它是蓮花這個生命整體的生命線。於我們人來説,它寓意我們的內心,反映着我們的性格。

人生如蓮花,有時候,需要別人的默默付出,才能夠用成長的美麗,而當自己光彩奪目的時候,卻不能夠忘記對自己默默付出的人。

人生如蓮花,之所以精彩,是因為他/她的美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她的情懷;之所以光彩奪目,是因為他/她懂得去感激,去奮鬥!

人生如蓮花,只有如蓮花,才能夠真正的成長,真正的成功。

範文三:《愛蓮説》

蓮,你在古典裏盪漾,滋養着現代的陽光。

幽幽夜幕湖中,月下的蓮,無可比擬!彷彿萬一,只能説是似娟娟的靚女,雖然是照人的明媚豔麗,卻不飛揚妖冶。

流連日月之間,蓮,縱然你嬌顏憔悴。我也會把所有的`愛,都細細編織起來,從古代到現在,從今生到他生,統統給予你一身……

蓮,你的傳統、古典、樸素,你的纏綿、高潔、典雅,無不盪漾我的靈魂。你古樸、端莊的形象,就是永生的黑暗裏,我收集起的陽光。

蓮,你是我靈魂的象徵,你是我偉大的指導者。你的無私奉獻,你的出淤泥而不染,你的中空外直,不蔓不枝,無時無刻沒有激勵着我不斷學習、不斷前進。

蓮,你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為我們點燃星星之火,為我們扼殺心靈的惡魔,為我們指引程,開闊天地。

蓮,我依稀記得:黃昏時節,夕陽落日,朦朧細雨,映日洪湖,黃土大地,農家插秧,漁家喜歸,草蟲亂舞,枯枝喜鵲鳴,花黃柳枝枯。落日黃昏兮,夕陽西下焉,一切明瞭,一切坦然!頌蓮:可謂小荷才露尖尖腳,早有蜻蜓立上頭;正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又有放牛娃別具風味的民歌調子作伴,試問,此畫面何以使人忘懷?實乃和諧!確為典雅。這兒的氣息——回味無窮;這裏的天然造化——無可比擬;這兒的色調——和諧優美。這裏的一切一切,為蓮而生;這裏的一切一切,伴蓮飛舞。

蓮。你的色味,迷人;你的莖葉,可愛;你的花朵,雅緻;你的果實和莖,上上佳品也。你盪漾着古典的氣息,滋養着古典的氣息,滋養着現代的陽光。

望蓮,你的輪廓將永不會在記憶中淹沒;猜蓮,那是你的目光比月色更穿透我的心;畫蓮,但畫不出你正直、高潔的靈魂;論蓮,世人把你歌頌;愛蓮,一陣風,一場夢,如生命般莫測,向心跳般觸摸……

範文四:《蓮花心語》

我是一朵蓮花,徐徐的晚風拂來,吹皺了腳下一池春水,望着那粼粼的柔波,那塵封已久的往事,又一次在心底泛起……

一陣遼遠的雞啼,喚來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公公早早地露出盈盈的笑臉,我和姐妹們從香甜的夢中醒來,愜意地伸着懶腰,呷一口清淳的甘露,一股甜味直入心脾,好爽啊。今天,我可要好好和姐妹們比一比,看看究竟誰最美。

“先生,您打算到哪兒去?”“我還能到哪兒去,這偌大天地,哪裏是我家啊?你就順着江往下劃吧”“好嘞,先生可要站穩了。”“啊,好美的蓮花啊。船家,你把船划過去吧。”“譁——譁——”船漸漸近了,我和夥伴們不由好奇地打量着船頭那位先生,只見他面容清瘦,眉間好似藏着無盡的憂愁,他頭戴一頂高帽,腰懸一柄長劍,潔淨的衣服上佩戴着幽蘭、香艾,好一位高潔的謙謙君子!

他凝神地盯着我們,灼灼的目光漸漸透露着一種堅強,嘴裏喃喃道:“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只聽得我們臉上熱乎乎的,心中有説不出的感動。

調皮的雨水從天而降,我和妹妹們仰起頭,迎接着這幫小調皮,好久都沒享受這麼暢快的淋浴了,真舒服。

“老爺,夫人叫您回去用膳。”“你叫夫人先用,不必等我。”愛蓮亭內,那位周老爺正傻傻地瞧我們呢。

唉!這人真怪,用俸祿挖了一個水池,請來我們眾姐妹落户,將水池取名叫“愛蓮池”,還在旁邊修了一座“愛蓮亭”。每天下班回家,他們都要來到池邊看望我們,有時拿着一本書,有時泡上一杯茶,有時則在亭中寫寫畫畫,總要呆上很久很久。

“老爺,您怎麼還在這哪,飯菜早涼了。一有空就往這跑,難道看蓮花可以看飽肚子不成?”“夫人,你有所不知,這蓮花可是我的最愛。你看,他們立在水池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簡直就是一位‘花中君子’啊。”“什麼君子不君子的,快回去用膳吧,我的老爺。”“小的遵命。”

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我們也不由抿着嘴笑了起來……

這幾天天氣有些鬱悶,池塘裏一絲風也沒有,青蛙也有氣無力地唱着慵懶的調子,小路邊的路燈閃着昏黃的光。

“吱——嘎”小路上出現一個人影,被路燈拉得很長很長,來人漸漸近了,喲,這不是朱先生嗎?他低着頭,揹着手,在昏暗的小路上慢慢地踱着。

我們靜默着,惟恐打斷朱先生的思緒。終於,他停下腳步,凝視着我們,道出了心中的惆悵,

“蓮花啊,你們可知我心中有多苦。物價飛漲,買一包紙煙要幾萬塊錢。我這個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漲,卻漲不過物價,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看着孩子們沒有血色的臉,我的心如刀割一般。下午,抗議‘美國救濟麪粉’的聲明傳到我手裏,我毫不猶豫地簽了名。我深知個人生死事小,民族氣節事大啊。我相信孩子們長大後會理解我的做法,你們説對呢?”

他用探詢的目光注視着我們,我們不由對這位文靜儒雅的朱先生油然而生敬意。

範文五:《江南可採蓮》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每次想起這首詩,腦海裏就會出現採蓮姑娘們嬉笑着採蓮的畫面。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卻能想象得出:滿是荷葉的水塘裏,隱隱約約能看到幾隻小船穿梭其中,採蓮姑娘們甜蜜的笑聲和樸實的歌聲,從那之中傳出來。荷花身上特有的清香縈繞在鼻樑旁,似乎自己也成了“花中君子”,氣質就如“出污泥而不染”一般……蓮,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她以清純脱俗,與世無爭的形象贏得了許多人的青睞的目光。當一滴露珠從蓮的花瓣上滑到花瓣尖兒又調皮地碰到蓮葉上再滾落到水中時,輕輕的一聲“撲通”,給心靈上增加了一種震撼。露珠滑動滾落的聲音,我能聽到,我的心也能聽到,是那樣的輕微,讓人不得不仔細聆聽,然後,忽然會有一種安靜無雜念之感……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江南水鄉的柔美造就了蓮的清爽,雖然我生在江南,也住在江南。卻從未見過真正的“荷塘”,偶爾會發現路邊池塘裏多了幾朵荷花,也偶爾會看見幾個調皮的孩子下水摘幾枝蓮蓬,偷偷的竊笑和逐漸舒展的眉根以及微微上楊的嘴角,讓人想起了什麼,又忘掉了什麼……“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與我無緣,但我能感覺得到;採蓮女的歌聲與我無緣,但我也能想象得出。也許,在現在,真的沒有古代詩人所説是“蓮”之美景,採蓮女的歌聲也離我們遠去,然而,它卻在我們心中久久迴盪……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蓮,在水中成就了她的君子風範,也在水中展示了她的淑女風采,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依舊保持着她一貫的作風——亭亭玉立,遠離紛爭。而我們需要向她學習的,就是靜下心來,合理放鬆……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再次品味這首詩,採蓮似乎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