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老家的變化

欄目: 小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7W

科技人文發展使家鄉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家的變化作文,歡迎閲讀。
 

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老家的變化

第一篇:老家的變化

今年寒假,我又回到了老家。記得上一次會老家的時候是2008年。兩年過去了,老家發生了不少的變化,下面我給大家説一下吧。

先講講事物上的變化吧。我和媽媽一下火車,先去了嬸嬸家,見到了嬸嬸家新買了一輛小汽車,方便極了。可能是這兩年經濟發展的比較快的緣故。然後,去我小姨家,小姨家現在搬進了居民樓,原來他們是在自己蓋的房子裏的。姥姥家的變化最大了,因為搬遷,現在已經搬到了另外的地方(新家),新家比原來的家要整齊漂亮的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姥姥以前的家,因為每次上山時都可以邊爬邊玩,讓我感覺是一種極大的樂趣,可現在回姥姥家都是坐車去,沒有山可爬了。

好了,再講講我的親人的變化吧,我的嬸嬸好像變胖了,我的'妹妹變大了,懂事了,不會再輕易地哭了。

我的老家變化挺大的吧,不過,也有一些沒多大變化的哦,比如我二姨家的房子還是三層樓,姐姐還和我一起玩,一起鬧,哥哥照樣還跟我打架。我的姥姥、姥爺也沒啥變化,還是和原來一樣愛我!

我愛老家的一切!

第二篇:老家的變化

那次放暑假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姥姥家玩。我和媽媽下了火車,就坐了一輛出租車到了姥姥家。在路上,我看到了那凹凸不平、滿目淒涼的街道和古老破舊的瓦房。到了姥姥家,就下起了雨。姥姥説家裏沒鹽了,必須去買一袋鹽,我也想去,就和姥爺一起去街道買鹽。由於村子裏沒有超市,我們只好去更遠的地方買鹽。在路上,有一輛電動車跑了過去,弄的我滿身都是泥。回到姥姥家,我一照鏡子,簡直就是一個“泥人”。

這回,我們全家人又回了一次老家。

在路上,我看到了川流不息的汽車,粉牆紅瓦的樓房,平坦的街道用柏油鋪面。我非常驚訝。到了姥姥家,屋頂上面有太陽能熱水器,門上有漂亮的圖案。進了姥姥家,我就先洗了一個熱水澡。姥姥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傢俱都非常漂亮。卧室的桌子上有鈴鐺花的圖案,客廳裏的沙發是棕色的,坐起來很軟,顏色也很樸素,廚房的牆上還粘上了漂亮的'鼻子,顯得既美觀又温馨。我發現以前的台式電視機不見了,就問姥爺在哪兒,姥爺説:“那個大電視佔地方,我們就買了一個液晶超薄電視。而且咱們老家超市也多了呢!”

老家有了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心裏也美滋滋的,買什麼都方便,應有盡有。

第三篇:老家的變化

“雄關道漫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是啊,我們中國已變得越來越繁榮富強,她已經從落後貧窮邁向了科技人文發展的先進。

今天,我有幸拜讀了《歷史的選擇》一書中“全民齊心奔小康”這一章節,它用一個真實形象的小故事,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多彩的雲南景洪市曼弄楓村村民生活的畫卷。章節裏講述了村民們在村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科技種田、開拓市場的動人故事。故事中,村民們都富裕起來了,這條致富之路,不就是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我們鋪設的嗎?“跟巖毛,奔小康,日子如花永飄香。”這是不僅村民們的.心聲,更是對黨的讚歌,這不正是黨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後的努力成果嗎?

其實,自從改革開放中“三個代表”思想提出以來,不僅是曼弄楓村,還有許多小城鎮夜正悄然發生變化……

還記得我的老家校椅,那兒曾是一個貧困的小鎮。前不久,我和爸爸回了老家一趟。一到小鎮裏,我發現了垃圾沒有亂堆亂放,街道也變得寬闊平坦,這兒再不是那個髒亂的校椅。一邁進家門,立即感受到了老家一派新氣象:發黃的牆壁披上了雪白的外套,水泥地板沾上了光滑的瓷磚,19吋的黑白電視變成了34吋的彩色平板液晶電視,嶄新的空調代替了陳舊的電風扇,每間房間還都有電腦呢!伯父樂呵呵地對我説:“我們家能變成這樣,全是拖了黨的福啊!黨的政策好,咱農民也能過上好日子!”聽了伯父的話,我真為我們國家能出台這樣的好政策而自豪!

我不知用怎樣的言語來讚頌我們偉大的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更發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進步、文化更繁榮、社會更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了,這一切,不都歸功於我們的黨嗎?

讀完了《歷史的選擇》,我放下書本,閉上眼睛,掩卷長思,竟出現了一朵常開不敗的牡丹,出現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出現了祖國美好未來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