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熱門】高一作文五篇

欄目: 高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高一作文五篇

高一作文 篇1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承諾以是他們愛情的見證。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天荒地老,這是一場悽美的愛情,但事實上真的值得我們替他們惋惜嗎?

當他們“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的時候,有多少年輕男女只可以背井離鄉?當我們看到“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一幕時,有多少老百姓在田間辛苦的勞作,在各處奔波,苦不堪言。在唐玄宗一心為美色而對朝政漠不關心時,他可曾想過多少百姓因為戰亂從軍打仗,家破人亡。又當唐玄宗面對“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的無奈悲痛時,他可曾有一刻想到過多少人家因戰亂不得不和心愛的人分開呢?他又能明白多少百姓的苦楚呢?

當楊貴妃被殺死後唐玄宗為她做的一切,我們不得不感歎他的用情至深,但對於百姓們和千千萬萬在戰場上的將士們,如果殺死一位貴妃能換來一位明君時,又有何不可呢?犧牲掉一位貴妃可以少死那麼多的生命,少那麼多的家破人亡,也少了那麼多人不用犧牲自己的摯愛,那這貴妃死得其所了。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當唐玄宗在傷心欲絕時,百姓們又何嘗不是對自己遠離家鄉的親人流淚思念呢?不要説他對楊貴妃的情有多深,百姓們的心情他同樣感受不到。日後還有人對他們“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感到惋惜時,請想想當時的百姓們,我只想説:“莫唱當年長恨歌”。

高一作文 篇2

都説建國之後動物不許成精,可偏偏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兩足哺乳類動物,便強行成精還自稱“大仙”。

這些大仙們年齡和能力成正比,其中多為中年人和老年人。大仙們往往高傲中有這一絲低調,通常中年大仙都住在樓房或小平房中。因為他們是仙不是神,就像八仙過海還用船一樣,他們也要吃飯也要生存,於是他們就用微薄的神力來普度眾生以此再賺取微薄的利益。大仙們也有打廣告的習慣,廣告一般為貼牆的小紙片,那紙片一看就應證了佛教中那句:有緣才能相見。

轉眼看向老年大仙,老年大仙因年輕時賺夠了那“微薄的利益”便找到有風有水的好地方再建一別墅。這些老年大仙看似已經隱居其實在很多電視上我們都能看見他們,比如賣假藥的廣告裏拿着藥説好的人們。

他人十月懷胎我偏偏墨跡12個月,出生那天又正好是二爺爺生辰,我這二爺是個官有點錢,於是乎我家眾人一至認為我吉人天相,我奶信佛通過他的緣分我被報到一中年大仙那進一步昇華,就大仙所説我五行土多需木,名字應該叫樹仁,我父母一聽感覺此名似曾相識,怕重名便讓大仙換個名,大仙一聽又叫我樹森,我父母一天這又樹又森太不和邏輯只好取一森當名,我姓陳,從此叫了陳森。

土中有了森林便卻了水,為了彌補缺憾我六歲斷了胳膊,因此打了些激素,都説人體百分之八十都是水,我估計我體內的192斤水夠養活森林了,不知多久我又去拜訪了那位大仙,如今中年大仙已成老年大仙,大仙見我如見故,和藹地問我是説,我不好作答便讓父母去交涉一下,這交涉可了不得大仙指着我驚喜的`説,爾等乃文曲星下凡,但是怎麼的我沒聽因為我知道他説的全是搞笑的,我在學校的排名可是前面人山人海後面唯我獨尊。離開大師這,我一下緣分到了,只見一電線杆子上貼一紙條,寫着測名,算命,挑墳地。。。我不僅為我以後屍骨的存放地擔憂了。

高一作文 篇3

月的遷移帶來晝的更替,翩翩而起的夏日在空氣中更迭舞姿,不緊不慢的舞步,踏碎了世間温存。身着白衣的少年騎着車從濃密的樹蔭中一晃而過,透過光柱的塵埃上下翻飛,短暫登台。

太陽高高掛在某個天際裏,毒辣辣地吞噬着人們最後一絲理智,見面時勉強的笑容中有着好不容易拼湊起的五官,空氣躁動不安,少年姣好的容貌一閃而逝。

對面路邊的冰激凌攤徐徐冒出白氣,有女孩飛快的跑過去,那是整個夏天生命存在過的唯一痕跡。少年指間輕釦車把,恍然如夢。陽光輕勾嘴角,虛妄的看着。

晝在偏離,向着不知名的位置靠近,始終如一的西邊殘陽如血,座座樓房步入熊熊烈火之中,被燃燒殆盡。少年眉間微微一怔,命運的軌跡自前方延伸而來。

月在幾縷薄紗的推搡下越走越近,一路走來破開了不少沉重的空氣,但卻仍是綿薄之力。草叢裏的蟋蟀不知天高地厚地震動着翅膀,讓本就汗流浹背的人們翻來覆去的回憶着心事,而後在天將破曉前終於昏昏睡去。少年轉身下了自行車,眼中濃墨層層薰染開來,嘴角帶着似有似無的笑意看着他們。

夕陽步步緊逼,突然伸出手來,邀請少年。

高一作文 篇4

秋末,又或者冬初。手裏捧着蒼的竹骨簡在池邊鋪開一地。提起裙裾踏入蓮塘,拾起最後未枯的清水蓮。

沒有香味,顫落到了竹簡上……

這沒有香味的東西,何以讓人眷戀?皺了皺眉,和着蓮將竹簡書留在了碎草間。

白衣長衫的男子帶着略微酒氣推開了木門。看着我,輕輕牽起一絲笑,便坐了下來。我在他身旁坐下,為他倒上一盞茶。他一言不發,只一杯接一杯地飲茶。

我是不懂的,既然要解醉,之前喝這麼多做甚麼?他只用他指骨清秀的手覆上我的腦袋,低聲淺笑:“舉杯消愁,愁,更愁。不得已,還是要飲茶解酒!”我晃了晃腦袋,不懂。我猜他還想説,解酒亦解愁,不過是沒聽他親口説過。他笑道:“來,你與我同飲三百杯,不醉不歸!”我吐了吐舌,我才不是酒鬼轉世!

我猜,他只是個百無一用的書生。

粧容豔麗的女子推門而入,並未多看我,只自顧自地徑直往裏走,不忘呵責道:“還喝勞什子茶,家裏都一窮二白了,哪有養閒人的力氣!”我不知道是説我還是這男子,看着他陰了的臉色我便笑了,估計不是説我了。他整了整衣衫便出門而去,我只笑着隨後。他斥了我一聲,淳厚的嗓音高聲道:“懂什麼?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我又是笑,説白話的書生!

我問:“你是誰啊?”

他疑了疑,道:“在下李氏太白,姓李名白。”

李白?我搖了搖頭,不認得,只是好聽罷了。

我又猜,他還是個只懂愁苦的書生。

那日,秋風肅殺,他一襲白衣,風中宛若要離去的謫仙。

劉氏走了,什麼也沒留下,就連同對他的最後一點情也是帶走了。

我拉着他翻飛的袖角,陪着他看這美景。青絲翻飛,亂了他清俊的容顏,只聽他淺聲碎念,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我想,他想説煙起,模糊了這浮生。

只是,他亦沒有説出口罷了。

夜半,他在月下飲酒,我蹲在樹影裏嬉笑着看着他。他説對影成三人,我疑道,難倒發現我了,是説我與他還有他的影麼?想來,又不是,前面他還在邀月呢!

現在,獨有他一個人了。#我又笑,跟他久了,我也愁苦起來了。

那之後多久?陪了他幾多春秋了。他三千青絲褪為白雪銀線,看起來多了幾分哀涼。他倒是不覺察,眉宇依舊風姿肆意。我沒有改變,甚至是身子也是最初的樣子。他不驚訝什麼,依舊當我是那個來路不明的孩子,笑看那一池清水蓮。

天寶十四年,那突來的變亂烽煙四起,一池蓮也枯敗不堪。#説是長安兵變,安大人與史大人共謀逆反,直入長安城。

一襲白衫鎏金鞍,那年他仗劍去了長安。

我説有人道安大人是胡妖女人生的子,他不屑,説胡人不可畏。

最後又如何?他已然倒卧病牀。我罵他是個多找閒事的人。他揮掌在我臉上印下分明的掌痕。他悔着撫了撫我的臉,歎息:“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淚痕。”

我只得撇了撇嘴,轉身不再看他,胡人怎樣,與你何干,自己活着不就好了?

那時,烽火連天燃至長安城,君王派兵之事舉棋不定。他憤然起怒,揮毫在宣紙上疾書,最後噴出一口濃血,倒落案旁。

敵可摧,旄頭滅,屐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無人,漢道昌……

我費力地支起他,輕輕環抱這他。這次,我猜錯了,錯得離譜。

這才是你麼?我看着他,頓了頓。一腔孤勇傲天下。本是個輕狂孤傲的蓮,不該落在這世道。不知道後來,沒有看到結局。我在淚泊中醒來。

還是蓮池邊,依舊秋風寒。

我拾起竹骨清蓮抱在懷中,慌若隔世,淺嗅到竹蓮酒香。果然,這不是沒有香味的東西。

最終,只剩三人。

公元762年,李白飲醉,為捉水中月,失足落入蓮塘。

高一作文 篇5

暑假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參加了舞蹈培訓學校組織的一次夏令營。懷抱着期待的心情,我來到了華東藝校——那個使我既感到温暖、自然,又充滿了希望的地方。

對這個學校的每一個地方,我都很感興趣:每一個老師都對我們很友好;舍友也都相當給力;宿舍裏總是洋溢着我們爽朗的笑聲。

然而,就像面對太過美好的事物,由於其超出自己的意料之外,人總不免會懷疑一樣,對自己身邊的這一切,我也不免有所懷疑:“在隨後的幾天裏,自己是否還能用同樣的心情和態度來迎接課堂?是否還能以同樣的心情和態度來對待同學?是否還能夠擁有一如既往的認真?”我暗下決心,非但要繼續保持原來的心情和態度,還要讓自己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和生活中。

以事實為證,經歷了考驗之後,我做到了。我適應了老師的教學方法,對於每一個舞蹈動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和理解。我用心靈去感受每一個過程,珍惜每一分鐘,因為,時間沒有倒流的機會,即便它流逝緩慢,也將一去不回。只有那些堅定執着的人兒才能用自己的腳步和汗水把時間做成書籤,留存在人生的征程上,使其成為成長的回憶和奮鬥的寫照。

也許,只是因為你的態度與以前不同了,你所有的努力便功虧一簣,業已白費,因為拿破崙曾經擲地有聲地説過這樣一句話,發人深省,蓋言:“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你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

徐明老師説:“標準的降低就是墮落的開始。”對自己的標準降低了,你就將會不知覺地墜落於不斷下沉的深淵——這是多麼危險和殘酷的事實!

也許成就大業,也許一事無成,態度可以代言。蘇格拉説:“人生最良好的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同時他也指出:“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沒有做到,同樣屬於懶惰的範疇。”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所做之事,你也就一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了你自己的人生,亦包括屬於你人生的成敗與成就。

Tags:五篇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