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實用】高三作文七篇

欄目: 高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3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高三作文七篇

高三作文 篇1

昨天晚上也有在問自己,那是真的喜歡嗎?是真的喜歡他這個人嗎?最後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在想,可能是因為我過於痴迷研究他的星座,然後才會對他產生那種錯覺吧。

其實相處下下來,如果一開始自己就沒有去研究他的星座的話,就單純的直接從他這個人去認識他的話,他確實是不適合和我在一起,我們確實分開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只要我知放下之前的那一些研究,那些錯覺。

我們都會變得越來越好,然後卻遇見更好的人。到時候再遇見的話,其實也沒有必要惋惜什麼的,往昔身邊的人不是彼此,不是這個編好了的,對方不用覺得對方變好了,是自己的損失,其實這是人生必經之路吧,可能真的就是緣分的問題。

你看到的時候可以想的特別清楚,可以特別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但是有時候還是會覺得可能到時候還是會後悔吧,有時候反問自己説如果放在這個整個長段生來看自己會後悔嗎?自己單還是會模糊的,就會偶爾會覺得可能真的會後悔吧,畢竟遇到了一個自己那麼喜歡的人,最後還是被自己親手弄丟的,自己也沒有勇氣去挽回,所以這才叫後悔吧。

就覺得自己沒有去爭取這一段,自己真的在乎的感情才會後悔,但又覺得其實沒有必要去爭取回來,因為最後都會重蹈覆轍,最後還是避免不了受傷害,難道就要一直陷進這裏面嗎?我們應該去尋找更好的。

高三作文 篇2

母親是個十分節儉的人,不愛打扮,不愛購物,不愛美食,除了喜歡打打麻將牌,可能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攢錢了吧。

我小時候,中國的貧富差距並不大,家裏的日子和多數家庭一樣。那時的母親就如課文中描述的楷模一樣,猶記得她的襪子,破了補,再破打上補丁繼續穿,母親常説的一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初中時學校宣傳母親節,鼓勵買花送給母親,我便給母親買了一支黃色的康乃馨。那時一支花的價格,可以買不少別的東西。送給母親時,我並未收到預期驚喜或感動,當得知價格時,母親反映則是問我為什麼要花錢買這麼不實用的東西?

那時我的很失望或許還有些傷感,之後的很多年我不敢給母親買什麼,直到工作後,才逐漸有所改善。

後來,我也曾做過與母親如出一轍的事情而不知,直到很久以後對方的告知和朋友客觀的分析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無心之言傷害了愛我的人。也發現,兒時父母的言行是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而雙方卻都不自知。

我想,無論我們的身份是父母或者是孩子,是愛人還是朋友,都要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或許一句無心之言,或是一個無心的舉動,都會對一些人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高三作文 篇3

對於秋,我總有種不可名狀的感覺,有些莫名的驚喜和淡淡的憂傷。這似乎是一種極美好的感覺,就像古詩一樣,帶給人絲絲惆悵,卻叫人愛不釋手。我對於秋的感覺就像對於古詩的愛慕,我稱呼這種情愫為“慕秋”。

當太陽把它對地球的焦點從北邊移到南邊的時候,儘管還有些炎熱,卻不及盛夏那般火熱。學校裏的青草葉尖開始泛黃,黑夜也被拉得愈來愈長,住宿的同學已換上了厚實的被單,太陽也升起得愈來愈晚。而我總會盯着這些景象很久,才知秋天已經悄無聲息地來了。

受夠了盛夏的炎熱,我尤其喜歡初秋的爽朗。清晨,空氣攜帶着絲絲涼意,輕觸臉龐,有着説不盡的舒爽。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散發着微弱的光芒,全然沒有了夏季時的盛氣凌人,現在它更像是一個羞澀的少女,紅着臉,無比温柔。路旁牽牛花附在即將枯萎的草叢上開得正盛,晶瑩的露珠躺在花瓣上,給蕭條的秋天增了幾分盎然。

爽朗的秋也正是這樣,即便站在陽光下也不會讓人覺得燥熱,或是站在陰涼處也不會覺得陰冷。太陽升起一段時間後,我喜歡站在樹下,任陽光透過樹葉灑下點點光亮。微風吹來,陽光隨着樹葉的飄動忽而一閃一閃的,映照着我的面龐,彷彿透過了時光,映照着我的整個青春,瞬間定格成了一幅永不褪色的畫卷。

我最喜歡的還是十月金秋。桂樹是秋的使者,精心準備了一年桂香,只為在秋天盛開。一朵朵桂花,細小精巧,像一隻只小精靈,任意揮灑自己的一抹馨香歡慶金秋,迎接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這一抹抹的馨香纏綿悱惻,綿延至遠方,總會讓人忍不住駐足細聞,再細看。

秋日的夜晚很寂靜,再灑上綿綿的細雨,看着雨絲在燈光下輕輕飄落,千條萬條閃着瑩光,在空中輕舞,落在臉龐,停在指尖,清清涼涼,安安靜靜,彷彿夜晚的靜寂只是秋的舞台,而我有幸成為觀眾。我再也説不清楚這種感覺,再也形容不出來,只是呆呆地看着。

我對秋的愛慕,大概也就是這樣了。

高三作文 篇4

踢着步子,踩過喧鬧的大街,雙手深深地埋在袋子裏。昂首,讓天空正對疲憊的眼,一瞬間,微風拂過,淚水肆意飛揚。

入耳聲聲,海鷗吱喳的嘶鳴聲,一如既往的高亢有力,那一絲絲清涼的海風吹進我乾澀的雙脣,苦澀,鹹濕。

突然游來一朵淡淡的雲,輕輕地飄着,遮住了窺視的陽光,映照在路邊高樓的落地窗上,炫目得繁華。

空蕩蕩的。

沒有別的,只有孤寂的我和清冷的我的心,緩緩地晃盪在某個幽靜的午後,臉上看不到表情,只有沉澱的歲月,憂傷、狂亂。眼微閉,無神,冷漠得宛若白首的滄桑。

踢踢踏踏,那是風跳着曼妙的華爾茲掠過我敞開的衣襟,帶起我蹣跚的步履,踉踉蹌蹌地磕磕碰碰,而後逃之夭夭,不知所蹤。只留下一陣空洞而凌亂的'笑,和驚魂未定的我劇烈起伏的胸膛。

大口地喘着氣,放開瞳孔,一直透過湛藍的玻璃,看到這個城市背後無盡的繁華。那虛偽動盪的氣息不安地焦躁着,動盪着,隔着窗炙烤着心靈,盪漾在胸膛裏,一陣一陣的心悸。

在一個寂寞的午後,氣若游絲地爬行在蜿蜒的海邊,公路上高杆燈下的我,形單影隻。再也沒有了浮躁,也沒有了喧鬧,那一瞬間,天空的光帶着雲的影灑在乾涸的心靈,滌盪着內心隱晦的黑暗。轉過了浮華的輪迴,沒有了所知所謂。那一瞬間的我,蒼白若此,了無遮攔。

匍匐在無盡的聖光裏,抬起頭,透過滿眼的晶瑩,看到——海風飛舞,背後是希望。

高三作文 篇5

我們都在每天的忙碌中試圖扼住命運的咽喉,永不言棄。殊不知,有時需要放棄。

生活中,腳踩荊棘,手持利刃,在困厄中匍匐前行的人不乏少數。這種飛蛾撲火、鳳凰涅槃式的行為雖是可歌可泣,但結局並不總是令人滿意,何不放下利刃,另尋出路?

“放棄”是一種明智。北宋詞壇上熠熠生輝的那一筆是柳永放棄官場名利後用摯深至情抒寫的。他放棄官場名利是明智的。倘若他一心只追求功名利祿,高官厚爵,他還能站在北宋詞殿的聖堂,還能為後人所銘記嗎?亞聖在魚與熊掌、生與義的抉擇中毅然地屹立在仁義的偉岸上。倘若他沒有放棄“生”與“熊掌”,我們還能看到這顆中華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嗎?所以,“放棄”是一種明智。

“放棄”意味着一種責任。面對國家的風風雨雨,淚血紛飛,無數仁人志士放棄了當前所擁有的事物,毅然挺身而出。他們中有放棄個人得失的大丈夫荊軻,有放棄官爵誓死不降的蘇武,有放棄小家投身革命火海的黃花崗烈士。他們都因心中沉重的責任而放棄,都想用自己渺小的身軀來點亮黎明的那片曙光,都想用柔弱的光芒來普照眾生……也許,他們離我們太遠,無法感受到他們強烈的光芒,那就看看現今——因心繫農村教育而放棄舒適城市生活的農村教師。李桂林、陸建芬,他們燭照深山,只為那一雙雙求知的雙眼和內心沉重的責任,他們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温暖的家,來到偏遠山村,用雙手修築了愛的階梯、希望的橋樑。“放棄”並不意味着失敗。當我們在生活的航行中觸礁時,也許會義無反顧地繼續前行,哪怕被堅硬的礁石撞個頭破血流,哪怕前進的道路上風雨侵襲,電閃雷鳴。卻不知,放棄佈滿風雨的路,也許迎接你的將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壯麗豪邁。伊辛巴耶娃曾是一名體操運動員,後來她放棄了體操,可“放棄”並不意味着失敗,她開始拿起夢想的長杆讓自己搖曳在無比絢麗的人生頂端;擁有天使般微笑的奧黛麗赫本曾經是個芭蕾舞者,後來她放棄了芭蕾舞,可“放棄”並不意味着失敗,她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精湛的演技與高貴的氣質讓她達到了事業的頂峯。因為“放棄”,他們收穫了另一段精彩。

讓我們用明智的眼、責任的心,在人生中學會放棄,在放棄中追尋新的機會,在放棄中獲得新的收穫,在放棄中感悟人生真諦!

高三作文 篇6

高三,我們在自己心中安一扇門,將自己反鎖,然後把鑰匙吞掉,靜靜地在房間中等待涅盤……

高三與單人房

有一扇鋼鐵窗,很多紙張,經常在傍晚十分看見有燈光,另外被獨自隔開的地方,那裏就是高三。以前總是對大家描述的慘淡高三不以為然,認為高三到底還是學習的另一個階段,除此與生活沒有什麼兩樣。而如今,我真的成為了高三學子,才明白那裏雖然聚集着有相同夢想的人,但卻是一間單人房。

高考,除了自己努力以外,沒有人可以幫忙,因此,當我們各自進入了“單人房”後,我們為自己打了一把鎖,鎖住了自己與高三。

高三作文 篇7

我很懷念在故鄉的那段童年時光,在眾多有關故鄉的記憶裏,牆不止一次地出現,也許是因為它那厚重的歷史感,又或許,是牆,承載了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

今年的春節回到故鄉,還是不忘和過去一樣買上各種各樣的花炮以供過年時的娛樂,而我最喜歡的方式便是把鞭炮塞到牆縫中去燃放,總是覺得很刺激,可當我環顧四周的高樓大廈,卻發現這樣的牆早已無處可尋時,童年時的記憶使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過去每逢過年,總要閤家一起來到鄉下的爺爺家,爺爺家在一個養魚場裏,每家每户都有屬於自己的魚塘和田地,那裏也便成為了我童年時的樂土。爺爺的房子很普通,紅色的磚牆,青色的瓦頂,是典型的農村建築。我對那紅磚牆可是情有獨鍾,不僅僅是喜歡把炮塞到牆縫裏,還經常用粉筆在那牆上寫寫畫畫。或是圍着牆壁仔細觀察,看上面有沒有趴着蝸牛或稀奇古怪的小蟲兒;就連每次照相我都要緊貼着那面牆,藉助牆壁來擺出各種造型。那時的我總覺得這牆能給我安全,給我温暖。

在爺爺房子的不遠處還有一面牆,周圍沒有任何東西,牆體已經殘缺不堪,更引人注目的是,在牆的缺口處,有一大塊被燻黑的痕跡。聽老人們説,那是打仗時被炮彈打的,看着這被炮火和歲月共同洗禮的牆,我的心中便會肅然起敬。

後來,那裏要拆遷了,爺爺奶奶便不得不搬到城裏去住,自那以後,我便再也沒有去過那裏。今年我再次回到老房子那兒想去尋找一些過往記憶,可我能尋到的,只有一片片雜草叢生的廢墟。我來到原先老屋的位置,隨手撿起了一塊紅磚,彷彿仍然能看到我那稚嫩的筆跡;看到老屋在清晨薄霧中好似仙山瓊閣;看到夕陽下紅磚牆那温暖的身影;看那面古牆依然屹立在風雨之中。

隨後我來到了位於城中的三面老城牆下,抬頭間驀然發現一面牆上曾經的一棵小樹苗現在竟已經變得粗壯,好似黃山鬆一般頑強地紮根於巖石之中,繼而我又想起了有關這城牆的各種傳説,心中頓感神祕。

我街在故鄉的街道上,不禁感歎這些年所發生的變化,儘管那自然樸素的美早已經湮沒在城市繁華中,但故鄉的魂卻依然留存。我愛這故鄉的牆,更愛這故鄉,愛這故鄉的堅韌與堅守,愛這故鄉的淳樸與豁達,這份愛,銘心刻骨,這份愛,深入靈魂。

我更願意將那份記憶與熱愛永遠地封存在故鄉的牆中,但誰又知道,那故鄉的牆連同故鄉,正離我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