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八婺好家風徵文1000字

欄目: 高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6W

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小編收集了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八婺好家風徵文,歡迎閲讀。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八婺好家風徵文1000字

第一篇: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八婺好家風

中國是一個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新一代的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作為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應該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和戰士為維護祖國的尊嚴和獲得祖國的榮譽為後人做出了榜樣,有多少共產黨員為國捐軀,然而有許多人面對物質的誘惑賣國求榮。我們時刻要重視祖國的利益。還要奮發圖強。一個集體、一個強大的國家要處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立志奮發的精神。俗話説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一個人只要有堅強的信念,什麼事都能成功。很多成功人士的以前是失敗的,他們經過了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美德。不要被金錢和物質所迷惑,不要被甜言蜜語動搖。我們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很少人能注意他們。吃剩的菜和飯,他們不是選擇倒掉,而是選擇繼續把剩菜剩飯吃完;破舊不堪的衣服,一般的人們都會選擇扔掉,他們會用針細密地縫起來,因此,你會看到他們的衣服上有一個個補丁。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取長補短、勇於創新的民族。中國文化遺產格外豐富,這與古代人民的勤學好問是離不開的。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顏真卿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無不述説着勤學的重要。弘揚美德還要敬重長輩,有禮貌,誠實守信。對人彬彬有禮表達了自己對別人的'尊重。在現在的社會中,文明禮貌和文明教養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在生活中一定要誠實守信,有了誠實,你就有了朋友,有了堅強,臉上就洋溢着笑容;沒了誠實,你就有了敵人,有了灰心,臉上就愁眉苦臉的。當你在同學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向父母表達你的孝心的時候;當你向長輩和老師彬彬有禮問好的時候;當你懂得“堅持就是勝利”的時候;當你學會“寬容對待他人”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是在弘揚中華美德嗎?

2014年,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的時候,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推出一個調查節目“家風是什麼?”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2012年國慶前期央視推出的“幸福是什麼?”電視台的記者奔赴各個地方採訪了很多工作者。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有些人的回答讓人感到無奈。“家風”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沒有那麼清晰了。“幸福”是經常會用到的,“家風”就很難回答。經過思考,很多普通老百姓回答:“家風是中國傳統,不能忘。”“做人要誠實、厚道。”“別出去打人。”家風是家庭遵守的規則、道德。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甚至數代人的日積月累和長年品行的沉澱才能形成。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很多新的東西浮現在人類的腦海裏,很多舊的思想漸漸淡去。家風對現在的家庭來説已經變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風被遺忘。現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幾家人會談論家風?親朋好友都是討論如何賺錢、怎樣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重提家風,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這是一種良好文化的迴歸,是一種智慧的挖掘。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擁有家風意識,一個家庭的品德是高尚、純潔的,這個社會一定是和諧的!

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家園而自豪!

第二篇: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八婺好家風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曾以系列報道形式播出了持續很多天的專題節目《家風是什麼》,讓“家風”這個離我們有些遙遠的詞語瞬間成為被大家討論的熱點。家風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來,卻又隱隱想起什麼,也許是看到的一部電視劇,也許是讀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是要堅持的一種品質,也許就是一句掛在耳邊的不經意的教導。

每個行業都有行風行規,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也有着歷久傳承的家風。家風是什麼呢?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規範,也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文化滋養,或者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或者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這是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有形的傳承。家風一般通過家規、家訓等有形的行為遵守,形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無形的道德精神氛圍。自古以來,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傳承,很多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泱泱華夏文明中,很多經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風傳承的影子,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如《國語》、《論語》等許多典籍中都藴含家風家教精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更是成為家教典範。

不同的家庭氛圍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處事之道。有的家訓處事公道,積德行善;有的則自私自利,背信忘義。因此,家風的純正與否直接影響着整個社會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家風對後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後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後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裏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但隨着時代的進步,家風傳承內容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補充外延,做到與時代同歌,與發展共舞。特別是要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順接,要延伸至我們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去,使得諸如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等要素增添到家風家教中,為這些好的倡導增添一份遵守與執行力,同時也使美好家風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千載傳承。

第三篇: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八婺好家風

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範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説,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薰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我們祖祖輩輩都以“孝”為家風的核心。我國古代人就十分孝順,比如《三字經》中的黃香,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可母親已經不能生還了,於是他決定把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愛全部都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天的天氣十分冷,晚上睡覺時,黃香就先躺在父親的被中,等被窩熱後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窩裏。這就是著名的“香九齡,能温席。”這個故事讓我初步認識到了孝,而讓我深刻理解的孝是從爸爸身上學到的……

記得小時候,家裏條件非常不好,爸爸媽媽只能背井離鄉到很遠很遠的黑龍江打工謀得一份工作。為了賺錢,他們每天四點多就要起牀,晚上幾乎六七點才能回家。後來我姥姥和姥爺因為和我大舅媽在家鄉鬧彆扭,無奈之下來到了爸爸媽媽的身邊。

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每次爸爸媽媽買點好吃的,一定會讓我和弟弟將姥姥姥爺叫過來,一家六口人吃的其樂融融。可是偶然一次吃排骨到時候我發現,爸爸媽媽幾乎都不夾排骨,他們一直給姥姥姥爺夾排骨,讓我和弟弟多吃點,我就主動的給他們都夾了塊排骨,好奇地問“你們怎麼不吃啊?”他們竟然又夾回來了,並擺擺手説不喜歡吃。年幼無知的我想着,很好吃啊,你們竟然不喜歡吃?現在想想當年的我多麼無知,家境不好的爸爸媽媽能買多少排骨,他們只能以這樣的藉口來讓我們多吃點。平時的點點滴滴都表現了父母對姥姥姥爺的愛。

“一個小小的關懷對父母來説是一份大大的愛”這句話在我心底裏紮下了根,從小的薰陶也讓我學會了孝。我不善言語,也不會對父母説什麼甜言蜜語,只是吃完飯後洗洗碗筷,睡完覺後疊疊被子,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現在的'我只有父母,以後的父母只有我們,現在用成績報答他們,以後用愛報答他們,讓他們過上簡單而又幸福的生活。

誠信也是父母教給我的另一樣重要的品質。記得四年級的期末考試,偶然去老師辦公室知道成績後感覺很害怕,因為考到了班級的第十名,這樣一直在前三名的我不敢和父母説,怕讓他們失望,也怕他們不高興。我想着能拖一天就是一天,等到家長會的時候他們會知道的。我去同學家聊到了這個問題,阿姨説幫我保密。可是,幾天後我們一起去逛街,媽媽聊到成績阿姨説漏嘴了,媽媽當時沒有説什麼。可是回了家就打了我一巴掌,這是我有印象以來第一次被打,因為我一直都是一個很聽話的女生。當時媽媽真的很生氣,嚴厲地説:“考不好媽媽不怪你,可是你不應該瞞着媽媽,這麼長時間就我自己一個人被矇在鼓裏,我最討厭別人騙我”。是啊!我怎麼能瞞着最愛我的媽媽呢?她一定失望極了。所以從那以後有什麼事我一定會及時和媽媽説,也不再想偷點巧去騙別人。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家風對於以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展的結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濃縮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細胞,社會和諧進步的脊樑,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和基礎。眾多的家庭需要創建家風的魂魄去支撐,去走出家庭家族曇花一現的輝煌,走出“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生活怪圈。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