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2016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

欄目: 高考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6W

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年輕人要出頭,不妨就給他們個機會吧,小編收集了2016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歡迎閲讀。
 

2016江蘇高考滿分作文精選

於無聲處聽驚雷

《莊子·齊物論》裏風吹萬竅,聲音各異,有嗚咽聲,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動聽的沉吟,"吹萬不同",可風一停,就沒了聲音,死氣沉沉.這自由的風來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説話,別人無話可説處,你依然有話要説,也許是個性的彰顯,也許是人來瘋,也許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裝的質疑,又或者,是創新意識的靈光一現.有多少張牙舞爪的另類,也就有多少"老魚跳波瘦蛟舞"的詩意,斷不可少了這份自由.

別人無話可説,或許後知後覺,不及你聰明.或許是大家畏懼權威,如童話故事裏看皇帝的新裝,心知肚明,不願發聲,裝糊塗.我們這個民族,似乎尤為喜歡沉默為金、韜光養晦.按阿城説法,大概老莊孔孟中的哲學,都是老人做的哲學,我們後人講究少年老成,與此有關.那麼,若為真理而發問,乃至質疑,這種個性的彰顯,就是不畏權威,是"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的執着.但是,若一味為問而問,為説而説,彰顯個性,便成了張揚個性,是叛逆,是青春荷爾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標新立異.這樣的人,如今多了去,網絡上隨處可見暴跳如雷的鍵盤俠.許多講座提問環節,多有怪異的問題,言之無物,不知所云,卻賺足了眼球.

可我們不會因噎廢食,依然寬以待之,由他們各抒己見,因為,不把渠道堵死,才會有精彩之語,才有創新之見.

而創新之人,有時也是彰顯個性之人.創新意識,有時也閃現在愣頭青的張揚裏.今日之彰顯,是他日的獨樹一幟;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説:"凡是偉大的,都是叛逆的."

就像黃遵憲寫詩:"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他的創新,難免遭人譏諷,可他不在乎.昔日義玄禪師,別人講的他不這樣講,越發顯得他是野狐禪,被罵得掃地出門,好不悽慘.正所謂"一路行遍天下,無人識得,盡皆起謗".後開臨濟一宗,法脈延續最久.當年馬雲四處遊説,描繪網絡購物的願景,也四處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歪瓜裂棗的笑話.一以貫之不易,獨闢蹊徑真難.他們的個性、叛逆,是創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類罷了.

所以,呼喚創新,不妨從尊重個性,甚至尊重一個偏見開始.錢鍾書在《論偏見》裏説,假如我們不能懷挾偏見,隨時隨地必須得客觀公平、正經嚴肅,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廳,沒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裏照鏡子還得做出攝影機頭前的姿態.羅素也説"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時刻保持一種姿態真讓人膩味.《紅樓夢》裏晴雯被攆出賈府,王夫人回賈母似有若無的疑問時,説:"有本事的人難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創新和個性,總是如影隨形.那麼,何必繃着個臉呢?

可是,我們看見多少中規中矩的標準,扼殺了個性,也扼殺了創新.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説: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多少有稜角的後生被磨得合乎所謂的規矩,少有創見,沒有創新,察言觀色,人云亦云.龔自珍詩説"不拘一格降人才",這詩現在依舊不會過時.有人曾批評如今的年輕人暮氣沉沉,沒有朝氣,批評得對,可是,什麼環境促使年輕人特有的蓬勃朝氣日漸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則,未來的年輕人依舊暮氣沉沉.

《一代宗師》有句台詞我很喜歡.八卦掌掌門人年事已高,承諾退隱,説:"年輕人要出頭,總要給他個機會不是?"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年輕人要出頭,不妨就給他們個機會吧,彰顯個性,鋭意創新,由他們造反為王去.

我言秋日勝春朝

無意中翻到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幾點水紋,幾抹殘雲.一扁舟,一釣叟,除此之外,滿卷皆虛空.

這叫留白,是中國水墨畫中盪開的濃重一筆.全卷只有幾處重點物像是細心勾勒的,其餘只是略作鋪陳,甚至不沾半點墨.全卷意藴於是從二維紙面伸展成了無限.

留白是與前人的叫板.南宋馬遠與夏圭,人稱馬一角、夏半邊,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畫師,大多是事無鉅細,皆一一列舉下來.怕是遠處草叢中幾塊石子、幾塊污穢的牛糞,前人也會一絲不苟的記錄下來,裝裱以登大雅之堂.佈滿畫紙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藍天,枯藤怪石,強烈的視覺衝擊,餵飽了千年來中國人的`審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圖》,一千多人物,雕樑畫棟,飛橋屋檐,美、大氣.但馬遠與夏圭,偏不愛這耗盡精力、體力的活兒.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詳盡的山水,再走這條路,恐怕歷史上只會多兩個無名的山水畫師,卻少了"馬一角""夏半邊"!

古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樂觀與通達,也是個性與創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懷古,似乎一到秋天,日曆一撕下,人的心境也會轉涼,儘管那炎熱與夏天並無二致."前人之述備矣!"秋,承載了太多的悲傷情懷,有"天涼好個秋",也有"物換星移幾度秋""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只有這一聲啼鳴,喚起了後世對秋的審美."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鶴不同於以往,成了欣欣向榮的象徵,成了最美的秋詞.

這便是"唱反調""叫板"之美.有些話,別人也説過,我便不必再附庸風雅;只有別人無話可説時,才是我的主場,我的黃金時代.

國學大師陳寅恪不正是這樣的人嗎?面對一個妓女,他不似別人一樣心懷芥蒂,以別樣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況下口述了百萬字鉅著《柳如是別傳》.這是個性與創新,也是對人性的敬重.

同樣,韓幹,那個畫馬的宮廷畫師,親身入馬廄,與馬兒共同生活,不聽從老師的勸誡,才成就了《照夜白》.韓幹的馬,大多腰體肥圓,怒目圓睜,沒了以往畫師的瘦馬,病不啦唧的.魯迅先生的話猶在身邊縈繞,"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於雜草叢生處闢蹊徑,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莊大道上流於平庸,才能成為為人記住的開路人,才能成為有個性的個體,才能成為馬遠、夏圭、陳寅恪和韓幹……

只願在不斷流淌的長河中,儘管洪流碾過,巨山平偃而下,我卻依舊能聽到"我言秋日勝春朝"抑或更響亮、更不同於他的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