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優美段落

有關概括語段中心的三種方法

欄目: 優美段落 / 發佈於: / 人氣:2.17W

近幾年高考語文試題一直沒有間斷過對語段中心概括的考察,對語段中心概括的考察,實質上是考察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如何來概括語段中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有關概括語段中心的三種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直接摘取法。即摘取語段的中心句作為語段中心,這種方法適合於結構形式為總分式或偏正式的語段。例如下面這個語段:

論證在發現真理的思維活動中起着重要作用。英國的威廉·哈維關於血液循環的理論就是通過論證發現的。從前醫學界一直認為,血液通過心臟動脈遍流全身以後就消耗淨盡,然後又由身體產生新的血液。哈維認為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他總結了前人有關的研究成果,對血液循環作出了科學的論證。這個論證的要點是:在半個小時內,通過心臟的血液量已經等於人體的全部血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人體不可能產生這麼多血液。所以,只有認為血液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循環流動,才能解釋這種現象。六十年以後,另一位科學家勒父·哈克通過顯微鏡觀察,證實了威廉·哈維的理論是正確的。

從上面這個語段的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係來看,全段的中心句是這一語段的首句,作為論據的威廉·哈維和勒父·哈克這兩個材料都是為了論證這個中心的,因此,這個語段的中心就是:論證在發現真理的思維活動中起着重要作用。

再如下面這個語段:

科學的規律是鐵面無私的,只允許人們遵守,不容違反。沒有精細、嚴格的科學精神和良好的科學工作習慣,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學成就。只有“精”字當先,“嚴”字當頭,精密地推理論證,精細地測量計算,精確地搞好試驗,才能在科學規律面前獲得“自由”。科學研究中,在同一現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為然,或視而不見;細心的人則抓住不放,以此為追求新發現的端倪。這粗心與細心,差距如天上地下。德國化學家維勒在研究一種鋁礦石時,漫不經心,失掉了發現“釩”的機會。瑞典化學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頭不放,精心研究,終於發現了“釩”。德國化學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時粗心大意,淺嘗輒止,與新元素“溴”失之交臂。法國科學家波拉德破除常規,細緻鑽研,成了“溴”的發現者。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説:“科學是嚴肅的、嚴格的、嚴密的,是不允許馬虎的,所以科學技術工作者必須首先有良好的工作習慣,要有條理。”這句話應當成為科技人員的座右銘。

不難發現,這個語段有例證法,對比論證法和引證法,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在科學研究中,必須具有精細、嚴格的科學精神和良好的科學工作習慣這一主旨。因此,這個語段的中心就是第二句:沒有精細、嚴格的科學精神和良好的科學工作習慣,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學成就。

二、概括法。運用摘取法來概括中心比較簡單,因為語段的層次清晰,主旨鮮明,而有些語段中心不夠明確,干擾的信息點較多,層次不清晰,這就需要我們對語段作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再作歸納概括。例如下面這個語段:

不過,還是讓我們儘量樂觀一些,承認人類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假定靠了技術的奇異力量,糧食的產量會增加10倍;假如我們能夠從海洋中開採出金屬,在撒哈拉沙漠上豎起油井,南極洲發現煤礦;假定我們能夠學會利用太陽能和熱核能,那麼,情況又將怎樣呢?如果人類繼續以現在的速度增長而不加限制,則各種科學技術發明也不會使我們擺脱困境。

這個語段干擾的信息點較多,中心不夠鮮明,但只要我們作全面分析,便很容易發現,這個語段運用假設的説法,強調要控制人口增長。因此,它的中心可以概括為:人類智慧雖無止境,但必須控制人口增長。

三、分總法。即先分層概括,再作總體歸納。這種方法適合於結構形式為並列式的語段,因為這種語段雖然沒有明顯的中心句,但並列的各層內容都是圍繞某一中心來論述,運用分總法來概括中心,既全面,又準確。例如下面這個語段:

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遊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佔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一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遊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草原,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

這個語段沒有明顯的中心句,但層次清晰。整個語段由四個複句構成,前三個複句為一個層次,説明陰山以南的沃野對於遊牧民族來説,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最後一個複句為一個層次,説明陰山以南的沃野對於漢族來説,地理位置很重要。綜合以上兩個層次的意思,就可以概括出這一語段的`中心,即:陰山以南的沃野對於遊牧民族和漢族來説,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再例如92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的第(29)小題,要求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不超過26個字),此題看似困難,實際上如果運用分總法來概括,就很容易全面、準確地解答出來。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是這樣的:

宋代湧現了更多的竹畫家。蘇東坡就是一位畫竹的藝術大師。他畫竹氣魄極大,“從地起一直至頂”,線條和筆力都很強勁。元代文人畫興起後,畫竹更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雲林的畫,大都是修竹數竿,意境蕭疏,具有獨特的風格。明代竹畫家蜂起。王紱畫竹名馳天下,邵二泉題他的《墨竹》詩説:“……”,道出了他畫竹的高超技藝。徐渭(字文長)創畫雪竹的方法,所畫極為精絕。有人評論説:“徐文長先生畫雪竹,純以明代瘦筆破筆燥筆斷筆為之,絕不類竹;然後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間葉上,罔非積雪,竹之全體在隱約間矣。”

這個語段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干擾的信息點更多,如果運用概括法來歸納中心且不超過二十六個字,實屬不易。但只要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的話,不難發現,這一語段從時代上分為三個部分,即宋、元、明。層次清晰,結構上表現為並列關係,這樣我們不妨先分層概括其中心:

一層:宋代畫家多,畫竹氣魄極大。

二層:元代畫竹盛行,風格獨特。

三層:明代竹畫家蜂起,技藝高超。

然後,我們再“去同存異”,將三個層次的內容歸納、合併,就很容易地概括出這一複雜語段的大意:舉例説明宋元明三代竹畫家蜂起,技藝高超,風格獨特。

以上是概括語段中心的三種方法。誠然,方法遠不止這幾種。本文的宗旨在於幫助同學們拓寬思路,並熟練掌握一些解題技巧,從而縮短答題時間,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Tags:概括 語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