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經典教學隨筆:家長對孩子的四種無效批評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77W

批評在實施中需要非常注意語言藝術的運用,一旦語言或方法使用不當,不僅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

經典教學隨筆:家長對孩子的四種無效批評

批評情緒化

一旦孩子出現過失,家長雷霆震怒,情緒激動,如狂風暴雨的説教之詞撲面而來,將內心不滿傾倒而出,忽視了孩子的感受,也忽視了這種宣泄的有效性。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理解和接受正確的`建議,以在之後的行動中糾正。對其過失的分析和評價應該是理性的。家長態度上嚴肅可以理解,但變成情緒的“發泄”就顯得不夠理性了。而且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客觀的評價問題本身並提出解決辦法比過激的宣泄更有教育效果。

批評氾濫化

基於孩子當下的錯誤,又將其以前的過失統統數落一遍,這會讓孩子覺得他在父母面前永遠無法翻身。這種把“陳年老帳”重提的做法由於牽扯的太多,沖淡了當前主題,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視,失去了批評本身的效用。因此有針對性是首要的,

另外孩子犯了錯誤,也不一定隨即進行批評,父母如能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進行批評、教育,會更容易達到預期目的,收到較好效果。如:放學後單獨與孩子談談,在與孩子一塊回家的路上聊聊,單獨打電話與孩子説説等。如果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地訓斥、指責,只會挫傷孩子自尊心,引起他的反感,甚至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批評簡單化

這類情況很多,就是家長對現象做做批評,而不着重説明孩子過錯在哪裏,也不分析過錯的原因,更沒有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當孩子出現賴牀的現象後,一邊催促一邊數落。這種泛泛批評最終只能被孩子當作背景噪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並沒有起到批評的作用。

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語言要簡明扼要,切忌反覆嘮叨。雷同的講話內容,對孩子缺乏有效性,使其心生厭煩。除了特別重要的事情可以重複一下,一般的事情家長只需要説一遍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沒有解決方法,索性不要用語言批評。而用冷處理,促使孩子自我反省,也能起到促使其自動改進的效果。

批評嚴重化

是將孩子的過錯與其人格混為一談。當孩子出現過失後,家長用簡單地否定、粗暴地訓斥、諷刺來對待孩子。如“你真是笨,一輩子沒有出息”,“現在就學會撒謊,長大後不知道成什麼樣子”。這類方式,就是將孩子的一件錯事進而否定整個人。最易傷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變得對任何事情都無所謂,甚至自暴自棄,不思進取。

總之,從利於孩子發展的觀點看,家長應多用恰如其分的賞識和表揚,少批評和懲罰。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家長切記不宜懲罰批評:一是孩子能力不及的事情;二是事實真相還沒弄清楚時;三是因缺乏經驗而導致的過失;四是孩子已經認錯,並已經嘗試用行動來補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