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上善若水的啟示美文摘抄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2.26W

老子在《道德經》中説:“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説,高尚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與世無爭,地位低下而又無怨無悔。所以,水之性最接近於“道”之理。

上善若水的啟示美文摘抄

古代有一則寓言故事:老子在其老師常樅臨終前,向他做最後的請教。常樅張開嘴,示意説,舌頭的存在,是由於它的柔軟;而牙齒都脱落了,是由於它的剛強,這裏麪包含了天下的道理。老子又問老師,以後該向誰去請教?常樅回答:“你以後要以水為師。”説完就閉上了眼睛。從此,老子便悉心體會老師的教誨。於是,中國的歷史上就留下許多關於水的名言。例如:老子的“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江海所以能為百穀之王,以其善下之”等等。

孔子曾求教過老子,留下了“智者樂水”之説。孔子認為:只有智者,才能透視到水在柔靜中藴藏的'剛強;只有智者,才能洞察到水在謙卑中藴藏的偉大;只有智者,才能體會到水在不爭中藴藏的力量。

清代金纓在《格言聯璧》中講:“水,君子也。其性衝,其質白,其味淡。其為用也,可以浣不潔者而使潔。即沸湯者投以油,亦自分別而不相混,誠哉君子也。”

人應如水,我們感悟水的品性,能夠從中發掘和引申出許多有益的道理,綜前人之述,水具有以下特點:

守拙水乃萬物之源,卻始終保持一種平常心態,不僅不張揚,哪裏低往哪裏流,哪裏窪在哪裏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靜,深水靜流。水之所以能形成大江大海,是因為能甘居低下。這啟示人們要彙集眾人的智慧和力量,必須具有謙卑就下的品德。

齊心:水一旦融為一體,就榮辱與共,休慼與共,朝着共同的方向義無反顧地前進。水若團結一心,則威力無比:匯成百川,白浪滔天;蕩古滌今,激濁揚清。這寓意了“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

頑強:水至柔而有骨,執著不懈,可以穿石,令人起敬。九曲黃河,百轉千回,東流入海何曾有一絲動搖!浪擊礁石,粉身碎骨也不退縮,一波一浪前赴後繼,奮勇搏殺,終將礁石撞了個百孔千瘡。崖頭滴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硬是把頑石滴穿,可謂以柔克堅。這啟發人們做事應自強不息,鍥而不捨,持之以恆,水滴石穿。

包容:水具包容性、滲透力、親和力,可以灌田,廣濟天下。它養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壯。它與土地結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與生命結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從不彰顯自己,真水無香。這啟迪人們要有廣闊的胸懷,有容乃大。

博大:大海之所以大,因為清水、濁水都可進來,魚龍蝦蟹有,泥沙草石也有。它沒有選擇誰、抗拒誰,所以大海無不容之量。世界本來很開闊、很寬廣,所以人們的心胸開闊能夠健康長壽。

靈活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執;遇冷成冰,遇熱化汽;杯方水方,杯圓水圓。細膩粗獷,嫵媚奔放。水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因活兒進。千變萬化具有無限生機。這告訴人們處事要審時度勢,機動靈活,具有適應各種環境的應變能力

透明:水本身清澈、明淨,無色晶瑩。惟其透明,大家才以水為鏡,一滴水能照出太陽的光輝,同樣能照出世間善惡美醜。這告誡人們只有心清如水,才能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兩袖清風,無愧天地。

公平:水若被放置在杯中,則無論是在天空,還是在地上,始終會保持着水平狀態,體現出公平。水不汲汲於富貴,不慽慽於貧賤,不論高低,一視同仁。這明示人們,只有具備平常心,無私慾,才能有公平,才會有親和力,心底無私心地寬,若以水為尺,便可裁出事理的長短高低。

上述只是水的部分優秀品格,而不是全部,它暗示我們要進一步探索、歸納總結。不論水有多少值得學習的地方,“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才是真正的“上善”。我們應深刻領會水的靈魂與品格,去做一些有利於社會的事,而不應太計較自己的名利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