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最後的告別優美文章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2.28W

魯迅:最後的告別》

最後的告別優美文章

1936年10月22日,郁達夫在紀念魯迅的文章中説到魯迅的葬禮,他説:“這不是尋常的喪葬,這也不是沉鬱的悲哀,這正像是大地震要來,或黎明將到時充塞在天地之間的一瞬間的寂靜。”可以説,弄清魯迅去世及下葬的四日裏的事實絕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工作。

最近,看過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的孔海珠的《魯迅:最後的告別》一書,正為我們呈現,或者説努力還原出七十五年前魯迅葬禮的現場。1936年,魯迅病危及去世後發生的一切——病重、病危、病逝、發喪、奔喪、治喪、祭靈、守靈,啟靈、送葬、下葬、葬後——都如同膠片一樣一幀幀地展映在眼前。這其間人們的震驚、悲哀、沉默、鬱悶、迷茫、無助,以至失魂落魄也都活躍在我們的眼前。

在這本書中,回憶性材料、珍藏的圖像、親歷者的採訪共同參與了當年魯迅葬禮的現場呈現。回憶性的文字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幸運的是,各類報刊雜誌上刊載的回憶性文字可謂滿谷滿坑,然而,要知道,材料的豐富,並不等於事實的清晰,也不等於現場的再現,作者在此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蒐羅、剪裁、考訂、佈局和著述。對此,我們不必詳論。

然而,作者不光依賴我們一般人必須依賴的龐雜的回憶文字,她還祭出了家中珍藏的魯迅葬禮圖冊這一“祕密武器”。作者的.父親孔另境擔任當年魯迅葬儀的“幹事”,他珍藏有一本“魯迅葬儀照相冊”,其中收錄了魯迅喪儀全過程的珍貴照相。這些珍藏的照片一方面為我們澄清了諸多事實。另一方面為我們直觀地、形象地展示了魯迅葬儀的情形。

這些照片有助於澄清事實。這裏且舉一例。10月22日下午,在啟靈祭後,青年作家們要將魯迅的靈柩抬出禮堂,然而,這精心安排的抬棺人究竟是誰?共有幾個?位置如何排列?長期以來,我們對這個問題眾説紛紜,莫衷一是。就在這時,作者説,“有一個絕對準確的名單,那就是現場照片”,作為史料的照片價值立顯。從照片上看,抬棺者共十二人,左六右六,前後各一外籍辦事員引導、協助。可是這些人到底是誰,位置如何,還需辨認,幸作者在文化界人脈廣泛,交往深厚,遂分別請靳以的女兒南南指認,周文女兒周七康指認,曹白指認,黃源指認,尤其是黃源的指認很重要,黃源個小,排在巴金、胡風之間,倘非他親自指認,外人很難認出。正是得益於圖片和採訪,作者考出魯迅喪儀中十二位抬棺青年作家的位置和名字。

這些照片有助於呈現現場。正是有了這些照片,寓所的接靈、靈堂的佈置、羣眾的弔唁、送葬的隊伍和墓地的演説……都能直觀形象地為我們所感知。試想,如果沒有靈堂的內景照片,只用諸如有五角紅星的軛形鮮花拱門、花圈、輓聯、遺照、稿本……這樣的筆墨和口舌,我們大概未必能對靈堂的佈置有所印象,然而,只要一張照片在手,就能一目瞭然,“一切都在不言中”,這便是圖像的力量。正是憑藉這一張張雪藏了將盡七十餘年的珍貴圖像,我們才能身臨其境,感受那份悲傷、莊嚴、肅穆和哀榮。

除過文字、圖像之外,作者還利用了她那得天獨厚的文化人脈,對當年參加魯迅葬儀的諸多當事人(諸如賈植芳、夏徵農、周海嬰、陳鯉庭、曹白、孟波等)進行採訪。作者的父親孔另境先生當年就擔任魯迅葬儀的“幹事”,本身就是魯迅葬儀的重要親歷者,我們甚至會疑問,倘沒有魯迅與孔另境當年的交往,沒有孔另境在魯迅葬禮上的參與,今天孔另境的女兒還會有寫一本專論魯迅葬禮的書嗎?

通過對當事人的採訪,作者為我們提供了諸多新鮮的史料。比如,2001年,黃源對作者講了如何用汽車將本沒通知的蕭軍帶去奔喪的情形。2003年,周黎庵告訴作者他通知唐弢魯迅逝世時的情形。2004年,孟波對作者講了當時創作輓歌和印製歌譜傳單的情況。2004年,曹白告訴作者他曾在10月20日寫過一篇紀念魯迅的文章。正是這些深切的回憶、珍藏的照片、珍貴的採訪,為我們呈現出了魯迅逝世以至下葬這揪心的四天(10月19日—22日)裏一張張悲悽的面容,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一幕幕永遠的鏡頭。

曾擔任魯迅葬儀“幹事”的孔另境先生,在家保存着的魯迅先生親自設計的書櫥裏,珍藏着一冊魯迅葬儀全過程相冊,今天,當年“幹事”的長女孔海珠,據此圖冊,寫出一本聚焦魯迅喪儀全過程的著作,這其中的“魯迅緣”可謂是既巧又深。

Tags: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