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母親的手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2.73W

攙扶母親攀登樓梯,母親凸顯骨感的手忽然觸醒了我休眠多年的神經,稍不留神母親已到耄耋高齡。陪伴母親慢慢地向上走,過去的時光和着往事像浪花不停地拍打着心扉,年輕時的母親頻頻浮現在我的眼前。

經典美文:母親的手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是我的童年時光,偏僻貧窮的魯西北農村是我的故鄉。那是個飢腸轆轆的年代,一年到頭糧食不夠吃,多數家庭吃菜吃糠還要靠吃救濟糧。那時候能填飽肚子不捱餓就是很不錯,解決缺糧問題是件最最重要的事。母親帶着哥和我在農村生活,受的那個累吃的那個苦像黑夜裏天空上的繁星,多得數也數不清。土地貧瘠產量低,為多收一點糧食好餬口,辛勤耕作成了別無選擇的唯一出路。於是無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母親多是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田間地頭到處是母親揮汗勞動的場景,阡陌街巷多是母親來去匆匆的身影。搶秋奪麥是最累的時候,父親在外工作,哥體弱我年幼,家裏沒有幫手,所有的重擔都落在母親略顯單薄的肩上。經常累得疲憊不堪,每次下地回家需要恢復一段時間,才能做飯吃飯。有時鄰居家已響起刷鍋洗碗的聲響,我家的煙囱才升起縷縷炊煙。那時勞動一天掙幾個工分,到年底才結算。愁錢,更像一座難於逾越的高山,橫在了母親的面前。有時母親被愁得欲哭無淚、欲説無言。但根植母親心裏,天無絕人之路要好好活下去的堅定信念,支撐、鼓勵母親渡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要強要好不服輸是母親的秉性。為了生活,母親像上足了勁兒的鐘表,整天從早到晚不停地忙碌着。母親的手飽經了風霜,正是這雙手擎起了家的.天,使日子有了盼頭充滿希望。

家裏井井有條,穿衣得體乾淨是母親生活的信條。為解決全家的穿,母親親手種棉花,紡線織布,裁衣縫衫。時過數十年,往事如煙,但母親紡線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有一年寒冬的夜晚,天下着小雪,北風吹得窗户紙呼噠呼噠不停地響,生不起煤爐只燒土炕的屋裏冷冷的。晚飯後我早早地鑽進了被窩,母親卻坐在炕頭“吱嗡嗡、吱嗡嗡”紡起了棉線。開始我睡不着,一會歪頭凝視母親紡線,一會翹首欣賞牆上母親紡線的投影。只見母親右手有規律地搖着紡車,左手拿着棉絮有節奏地伸展。投影一動一動,像是在舞蹈,又像是指揮唱歌。紡車不停地旋轉,棉絮一點一點地被紡成又長又細的紗線,又慢慢地纏成線穗。母親利落美好的形象印在了我幼小的心靈。紡線的聲音像催眠曲,伴我進入了夢鄉。儘管農田裏的活那麼累,儘管家裏的事那麼多,母親要強要好的天性,成了生活不竭的動力。靠雙手不僅解決了全家的吃和穿,還在我兒時穿的鞋上刺上虎頭,衣衫上繡着花。母親年輕時勤勞加靈巧的雙手,把單調貧乏的生活打扮。如今母親年逾八旬,手雖有些微顫亦不如從前那樣靈巧,但還是閒不住,動動這擦擦那,把傢什擺放得井井有條,把家裏拾掇得乾乾淨淨。

母親的心慈,母親的手“軟”。母親的手捧出的是無私的愛,傳遞的是淳樸的情。我的記憶中尋覓不到捱打的蹤影,母親用感化和包容教導我成長。有一次天色已黑,別人家的煙囱已升起裊裊的炊煙,母親忙農活還沒有回家,自己就試着做飯,燒啊燒,時間不短了就不見冒熱氣。正在納悶,箅子被烤焦的味道從鍋蓋下冒了出來,原來忘記往鍋里加水了。掀開鍋蓋一看,鍋底已經被燒得發紅。正當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時母親踏進了廚房,見狀頓時着了急,當問清原委後高舉的手又慢慢地放了下來。沒事,以後注意點!語氣裏帶着埋怨也含着鼓勵。還有一次是摳粘在糖罐壁上的糖吃,不小心弄壞了糖罐。自己琢磨着糖罐是家裏比較好的器皿,母親知道肯定心疼,這一回捱打是板上釘釘了。母親回家後自己主動如實坦白了弄壞糖罐的經過,母親聽後手連舉都沒舉,只是瞪了我一眼。我不曉得母親當時怎麼想的,現在回想起來母親是多麼的開明。母親含辛茹苦拉扯大哥和我,還親手餵養大兩個孫子。如今雖已高齡,還時常撫摸着重孫的頭、拉着重孫的手,噓寒問暖。

我孩提時母親的手有力又温暖,現在母親的手少了柔性多了骨感。剛學步時伸着雙手急盼母親領,離開手後很少主動牽母親的手。很多時候是朋友握手,夫妻牽手,都為了前面的路好走。顧不上牽母親(父親)的手,許多人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要提醒的是,別忘了自己年幼的時候,更別忘了自己也有老的時候。

漫漫人生路,需要手牽手。當父母年老的像孩童需要攙扶的時候,做兒女的你是伸手還是袖手?

Tags:美文 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