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好文

我也追星作文4篇

欄目: 好文 / 發佈於: / 人氣:2.9W

篇一:我也追“星”

我也追星作文4篇

“星”,不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是指明星。當然,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尊敬的名人。這些名人,可能是偉人、學者、專家……或者也可能是影視明星、體育明星等等。那麼你最崇拜、最喜愛的人物是誰呢?

我最崇拜、最喜愛的人物不是劉德華,不是成龍,也不是姚明。而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貝多芬出生於1770年,他從小熱愛音樂,然而,在他馬上就要成功的時候,卻被醫生診斷出使聽衰減弱,甚至可以使耳朵變聾的病。

1798年貝多芬聽覺漸衰,1820年後兩耳失聰,失去了聽覺,再也聽不見大自然的聲音了。但就在兩耳失聰後,他還仍繼續堅持創作。然而,在這段安靜的時間裏,貝多芬創造出了令世界都感到歎為觀止的音樂。當然,最具代表性的那就是《田園交響曲》和《命運交響曲》。

當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擊着你的心扉時,你也許會想起了貝多芬——這位遭受到命運承重打擊時的音樂巨人。他曾經説過:“我將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並不能是我完全屈服。”就是在耳聾的這段時間中,創造出了響遇世界的音樂。就是在耳聾中,雖然會給貝多芬帶來交流的障礙,也是他常被人誤解,社會交流受到極大的約束,他自己也認為自己連一棵大樹都比不上,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但是,耳聾的貝多芬遠離社會中的喧囂和紛爭,獲取心靈的淨化和安寧。這何嘗又不是一件好事呢!

羅曼·羅蘭曾經説過:”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但他想創造出歡樂給世界,貝多芬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我們要學習貝多芬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貝多芬的遭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你失去一些東西的時候,同時你也會收穫一些東西。

篇二:我也追“星”

你,不負父望,終成一代史家,了結父親遺願;你,忍辱負重,顧全大局,不負世人所託;你,歷經艱險,遭遇萬阻,終成世作之《史記》。你,就是司馬遷,我心中永遠的“星”。

你,為了編着《史記》,足跡遍佈全國,櫵夫那兒有你的疑問,農夫那兒有你的困惑,百姓那兒有你的不解,你幾乎問遍了當事人;在汨羅江尋找屈原的影子,屈原的抱負學識令人肅然起敬;你,來到曲阜參觀了孔廟,於是你的書中又多了儒學的氛圍。你,為了着書歷經不幸與艱辛。你為了繼續編寫《史記》,堅毅地忍受了不應輕於一死,哪怕是忍辱苟活也要完成。於是在他人的蜚言淫語中繼續堅持了下來。

公元前93年,你終於完成了《史記》,這是我國第一部通史,是你在冤辱與痛苦中完成的。歷經16年,字字血淚交橫,是你用生命寫成的。在《史記》中,你嚴厲鞭笞劉邦、劉徹等封建統治者,揭露黑暗的社會現實,揭露統治者的萬般罪惡,你把漢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計地索求長生不老之藥的行為和盤托出。不顧封建統治階級的迫害;但你也同樣讚賞屈原、藺相如等具有高尚愛國思想和高尚品格與修養的英雄人物,歌頌了為抗x暴不惜犧牲性命的刺客以及見義勇為的大俠,推崇儒家文學及其修養,也十分同情生活在黑暗中的貧苦的百姓,為他們在《史記》中伸冤,鳴不平。在當時的封建年代,你的這種進步的歷史觀是十分值得後人學習的。

縱觀古今,上自黃帝,下至武帝,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你批判自己的文章,把覺得不通之處經常記下來,與大家共同商討,你曾經為了八個字與智囊們爭議了一夜,每個字你都親自推敲,嚴肅對待。全書包括本記、裘書、世家和列傳共130篇,526500千五百字,這驚人的天文數字足以見證你對文學不絲毫馬虎,嚴肅認真的良好態度。這也同樣值得我們深深學習。

司馬遷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人格以及偉大的《史記》,都將在“星”空下閃爍着不平凡耀眼的光輝。司馬遷,你是我心中永遠不滅的“星”。

篇三:我也追“星”

近年來,‘追星’一族實力迅速壯大。如果你不認識周杰倫。許嵩,那你就是文盲;若你沒聽説過‘花樣男子’、‘東方神起’,那你就落伍啦。三個字‘YOU OUT啦’!

當然本人是不會落伍的,在跟隨大部隊唱着‘看見什麼吃什麼’的同時,也不忘堅持擁護中國古典文化。中國的古典文化如一湧流不止的瀑布,此實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古往今來能夠寫出如此意境的空吧也只有李太白一人吧!

我追李白,追他的豪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人生總有消除不了的憂愁,於是李白他要歸隱山林,自由瀟灑,毫無拘束的生活着。他敢想敢説敢做,如今的我們又有多少人具有這種品質呢?都説90後做事很灑脱,可我們知道那只是毫無安全感的任性,與李白相比,卻是過之而不及呀!

我追李白,追他的堅持樂觀。‘長風波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當理想與現實的痛苦交織於李白的心中時,他選擇了相信,相信會有希望能夠來臨。這句是曾令我為之着迷,在我失望迷惘時,它教會了我灑脱,有了自己堅持的信仰。

李白的千古名句數不勝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伴隨我們長大;‘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讓我們思起舊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全詩’讓我們有了一股信心,從中體會到無窮的哲理

李白,他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詩仙,還是我們思想天空的一顆璀璨明星。他照亮了我們的思想,引導我們走向深邃悠遠的古典文化之路。

李白,我永遠都追你!

篇四:我也追“星”

或許是學校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許是朋友交往的枯燥與煩悶;也或許是同學之間的互為影響。我迷上了追“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幾天來,我瞭解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聞一多,蜚聲樂壇的音樂大師貝多芬,鞠躬盡瘁的兩彈之父鄧稼先,博學睿智熱情奔放的福樓拜和虛心使學的三國名將呂蒙。在這麼多的名人中,我尤其愛音樂巨人——貝多芬。

貝多芬,他是一位聞名世界的音樂家,他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也許是因為耳疾過早地降臨到他的頭上,他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這對於一個對音樂有着極大興趣的人,應該是多麼大的打擊!然而,貝多芬沒有向上天屈服,他頑強地抗爭着命運。他勇於直麪人生的極度苦悶並將他的音樂融入與命運的不屈鬥爭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顆英雄心的表現,他那深邃的眼睛更是流露出了他的光明前程。關於他的相貌,隱約中記得“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髮,蓋在他的臉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有一種凝重而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禁閉的嘴,襯着略帶方形的下頜,整個描繪出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

貝多芬,他雖沒有別人所擁有的那份英俊,但他卻擁有世間無價的才華;他雖沒有別人所擁有的那份温和,但他卻擁有音樂上的偉大成就。

我喜歡貝多芬,是因為他身上有一種敢於同命運抗爭的拼搏精神。那種精神穿越了時空,穿越了宇宙,穿越了無人能及的境界

我喜歡貝多芬,看重的是他的漫漫人生。他能從逆境中迎難而上,面對種種困難他卻不懂得後退,我敬畏他這種精神。這正驗證了中國那句古老的名言“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我敬佩貝多芬,敬佩他的才華橫溢,敬佩他的獨特之明,但我並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別人,而失去自己。因為孟子曾説:“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放眼貝多芬的人生,他的身上散發出一種味道。是知識,連貫我的全身;是力量,鼓舞我的勇氣;是氣魄,融會於我的心胸!

貝多芬,我所追之“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