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好文

曾國藩是哪個朝代的

欄目: 好文 / 發佈於: / 人氣:2.58W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倍受爭議的政治人物,他的家族也因些倍受關注。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曾國藩的一些相關資料,歡迎大家來了解。

曾國藩是哪個朝代的

曾國藩(晚清)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號滌生,原名子城,派名傳豫,清湘鄉縣荷葉塘(今雙峯荷葉鄉)人。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3月1日,時髮腳麻之症,舌蹇不能語。1872年(同治11年)3月12日,午後散步署西花圃,突發腳麻,曾紀澤扶掖回書房,端坐三刻逝世享年62歲。是月,清廷聞訃,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諡文正。6月25日,靈柩運抵長沙。7月19日,葬於長沙南門外之金盆嶺。次年12月13日,改葬於善化縣(今望城縣)湘西平塘伏龍山。與夫人歐陽氏合葬。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説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政治生涯

秀才時期

曾國藩,字伯函,號滌生。1811年出生於湖南省雙峯縣井字鎮荷葉塘的一個豪門地主家庭。祖輩以農為主,生活較為寬裕。祖父曾玉屏雖少文化,但閲歷豐富;父親曾麟書身為塾師秀才,滿腹經綸,作為長子長孫的曾國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輩的愛撫,他們望子成龍心切,便早早地對曾國藩進行封建倫理教育了。曾國藩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並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為優等,可見他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並與歐陽滄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階。

從政簡況

曾國藩28歲考中進士,從此之後,他踏上了一步一階的仕途之路,併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就是沿着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從文才上看,曾國藩的仕途暢通是與他好學有關,他學習孜孜不倦,苦讀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參加朝考進入庶常館學習後,“日以讀書為業”。勤於求救,不恥下問,博覽歷史,重視理學,還讀了大量的詩詞古文,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官吏中如此勤奮好學者實不多見。由於他博覽羣書,涉獵文獻,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獨特觀點:如要統治者“內聖外王”,要自如地運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

政治理念

曾國藩推崇程朱理學,認為程朱理學正統於孔孟之道,後君臣應以習之。尤其他曾主張或奏明皇上,提出治理天下之辦法,涉及吏治與廉潔,選材與用材,物質與財用,兵力與兵法等。他應詔陳述政治主張説:“今日所當講求者,惟在用人,人才不乏,欲作用而激揚之,則賴皇上之妙用,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廢。臣觀今日京官辦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習俗相沿,但求苟安,無過不肯振作起來,將一遇困難,國家必有乏才之患。”要想使官員振作起來,又須皇上以身作則。他從理論乃至實踐上都極力標榜封建倫理道德,來維護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從武將上説,他本不具備先決條件,然而正是由於他的步步青雲,得到了皇上與同僚們的青睞,他感皇恩,謝皇意,甘為保主子盡心盡力,表現在為建湘軍嘔心嚦血,精心操勞練出了一支戰鬥力賽過綠營的正規軍,為鎮壓太平天國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清王朝西拼東殺,征戰畢生,直至卒死在兩江總督的寶座上。

曾國藩典故

身體小談曾國藩出生時,祖父曾經夢到有一隻巨蟒纏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認為曾國藩是巨蟒轉世,曾國藩出生後家中的一棵死梧桐樹竟然重新煥發出了生命,讓其祖父更加相信巨蟒轉世這一夢語。而湊巧的是曾國藩患有類似“牛皮癬”一類的皮膚病,(有一説“火蟒蘚”),渾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鱗片一樣的癬,所以曾國藩也相信了巨蟒轉世這一夢語。曾國藩還有一個奇怪的愛好——愛吃雞,卻最又怕雞毛。當時緊急公文,在信封口處往往要粘上雞毛,俗稱雞毛信、雞毛令箭。每當曾國藩看到這種信,總是毛骨悚然,如見蛇蠍,必須要別人幫他取掉雞毛,他才敢拆讀。古時候曾有這樣的説法:“焚燒雞毛,毒蛇聞氣就死了,龍蛇之類,也畏懼這種氣味。”曾國藩對雞毛害怕到這種程度,難免也被人理解為蟒蛇轉世。[11]在嶽麓書院學習時因為怕別人看到身上的鱗片,所以夏天燥熱時還穿戴整齊地讀書,讓先生大加讚賞。

愛好:抽紙煙、下圍棋

審案局裏的“曾剃頭”

曾國藩,人們都叫他“曾剃頭”,但這不是因為他殺太平軍而獲得的外號,而是因為他在長沙開審案局,殺了太多的所謂湖南“土匪”而得到的`外號。殺錯的人有沒有呢?有。當時長沙的知府叫蒼景恬,他寫了一份回憶錄,裏面就記載曾國藩的審案局,就因一個案子,就錯殺了至少4個人。那是一個冤案,但是曾國藩把好人殺了,把壞人了。

審雞蛋案

一天,天氣晴朗,年幼的曾國藩從學校回到了家裏。剛放下書包,其父就焦急地説:“我明明煮了五個雞蛋,怎麼只有四個?”於是就把曾國藩叫來,對他説:“煮熟的雞蛋是分給你們吃的,現在少了一個,不知是哪個偷吃了,快幫你母親查一查。”曾國藩思索了一下,答到:“這個很容易,我有辦法查出來。”説罷,曾國藩端出一個臉盆,倒了幾杯茶,把家裏的人都喊攏來,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裏,他站在旁邊觀察,結果有一個傭人吐出的茶水裏夾有雞蛋黃粉。曾國藩的父親高興極了,覺得兒子聰明,將來能當官審案子。

“千年死一個”

富厚堂,是曾國藩的故居。大門口懸掛着“毅勇侯第”四個金色大字。“侯府”建於清同治年間,是曾國藩委託其弟在家營造的。據説建房的時候,曾國藩兄弟對匠工師傅款待很好,而對一般徒弟則有所刻薄。新屋建成的時候要誦“上梁文”,砌工老師傅盡讚美語,操着荷葉土音為之頌曰:“兩江總督太細喱,要到京裏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