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好文

關於求知的作文

欄目: 好文 / 發佈於: / 人氣:3.3W

每個人都有求知的權利,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關於求知的作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關於求知的作文

篇一:求知

求知慾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一個人從出生起就開始了學習,學走路、學吃飯、學説話……求知慾讓人不斷去追求自身的完善、去探測自然的奧祕,它是一個人不斷向上的動力源泉。

但我們看中國當下的教育,説嚴重點,它抑制甚至摧毀求知慾。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上,每天都會被灌輸一堆不知所云的知識,然後就不停地做題。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安逸享樂的本性,那麼中國的學生為何還能老老實實地做這些不知所云的題目呢?因為考試、因為分數,因為它們將關係到今後的人生。所以中國的教育亦被稱作“應試教育”,而我愛將其稱作“硬式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是生硬的,被強行灌入一些冰冷機械的知識,當然無法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沒有求知慾望的學習是很可怕的:老師上課時講重要的知識點,下面所有人都埋頭做好筆記,卻沒有人會好奇地問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因為他們知道考試不考這些。沒有學習的熱情,考試分數再漂亮,也只是冰冷的數字,學生的內心也是枯寂的。

遙想孔子當年收徒授書,全然不是如今的教育模式,他因材施教,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開展教育。這就是個性化教育,我們可以看到它是自由的、變通的,不像應試教育那樣僵硬和死板。它會讓學習者學到自己想學的,因而能最大化地激發學生求知慾,讓一個人能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更進一步。孔子的弟子中雖有驚才豔豔者,但更多的是普通人,他們也願意隨孔子學習,這就是孔子的成功之處:取人之所長,培養出好學品質。

如果將個性化教育應用於課堂教學中,那麼課堂會變得活躍自由。不過,這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既要能慧眼識人,發掘學生的個性特長;又要能不厭其煩,向不同的學生教授不同層面的知識。這其實是很難實現的,如果真要這麼做,那麼老師就要博學,課堂也要小班化,甚至考試的體制也要改變。這一切,目前確實難以做到。

此路不通,只好另闢蹊徑。在一個地方,可以較輕易地做到個性化教育,那就是家庭。父母是最瞭解我們的人,他們也有足夠的耐心。唯一的問題是,他們可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我相信,再過一兩代後,中國的家庭教育會遠比現在的好。到那時,學生就能在學校學到基礎的知識,在家庭中能學到更豐富和個性化的知識,兩者相輔相成,既保證了人生未來,又讓人充滿求知慾,保留了人味,豈不是一舉兩得?

還有一種個性化教育,那就是自我教育。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四處求教無門的困難得以解決了,只要你識字,你就能在互聯網上學到自己要學的。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是為了自己求知而學習,當然,它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它需要你有極強的求知慾,能耐得住苦讀的寂寞。

總體而言,個性化教育作為一種能激發求知慾的教育方式,是很好的,但要實現它還很困難。默默祝願中國未來的教育,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個性;少一些考試,多一些人道。還記得寶萊塢的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主人公質問台下的學生:“你們看到這個詞時有沒有一點激動?為了能學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識而歡欣鼓舞?沒有,你們只是在競爭,在瘋狂地比賽!”印度的教育和中國的教育有一點相似,只求考試考到好分數,而非求知。這確實到了非改不可的低不了!

期望將來有一天,中國能實現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揣着好奇之心,在求知之路上不斷邁進,茁壯成長!

篇二:求知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在演講之前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傳説在一片海域中,有着一個半人半妖的美女,她每天都用自己的歌聲誘惑航海者,就算見多識廣的水手們也無法抵禦那美妙的歌聲,最終命喪黃泉。當普爾密斯經過這片海域時,他用棉花等物塞住了水手的耳朵,並吩咐水手們把他綁到欄杆上,無論自己如何懇求,都不能把他鬆開,就這樣當普爾密斯聽到哪美妙的歌聲是因無法動,最終走過了那片令人生危的海域。這個故事看起來荒藐無語,但是它確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求知的航道中不也一樣嗎,你能像普爾密斯一樣抵禦可以毀滅自己前程的歌聲嗎?你竟然選擇了求知問學,那麼你能做到心無旁騖嗎?

“心無旁騖似明鏡,無風何處起漣漪”這句話暗帶禪機,唐代高僧惠能曾説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與此意相和,而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想要求知問學,那麼就要做到心無旁騖。那麼什麼是心無旁騖呢?心無旁騖主要用於形容人的一種精神狀態。心中沒有另外的雜念。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出處於冰心的《談信紙信封》她在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在寫信的時候,喜歡在一張白紙上,或者只帶着道道的紙上,不受約束地,心無旁騖地抒寫下去的”。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大家怎樣運用,運用的方法仍在書本之外,它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得到,不可專門挑剔辯駁,但也不可輕易相信,學習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適應這個社會,求知的目的不在於吹噓炫耀,而是應該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早在古代孔子曾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而這句話告訴我們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沒錯興趣的確是最好的老師,你如果對求知充滿了興趣那麼你一定會做到心無旁騖。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雙慧眼,在這個大千世界,你是選擇安逸享受還是奮力拼搏。你竟然選擇了求知問學,那麼你就要做到心無旁騖。

篇三:求知

進入了初中,一切都變了。家長們不斷訴説着初中的恐怖之處:成堆的作業,緊張的學習壓力,一次次的排名……我楞是被嚇得想再讀一遍小學。更是講了一門最難學的生物,據説要背的昏天黑地。

記得那是星期三,上第一節生物課。我當時就想:這生物這麼難學,又是背又是做題目的,真暈啊!我趴在桌子上等待老師來上課。

歐陽老師走入了教室,和同學們説完了入學寄語後。歐陽老師説:“在上課之前,我們將有一個‘生物知識樹’,大家可以來展示生物知識。”聽到這兒我來勁了,我平常非常喜歡讀科普書籍。在這之後我常常上台展示,就這樣我對生物的牴觸感漸漸沒了,甚至喜歡了這門學科,也不覺的乏味了。

在生物課上大家充滿了活力,同學們都積極舉手發言,有的問問題,有的答問題,更有同學質疑老師提出了新問題……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在學習“細菌”和“真菌”中,歐陽老師讓我們去桃李園採集真菌和細菌。我們組拿着棉籤在桃李園中搜尋着,這時一位同學發現了桃樹上樹幹上一團團晶瑩剔透的東西,我們用手輕輕地碰了碰,軟軟的,粘乎乎的,可愛極了。

“我們在這坨東西上採集菌落吧!”組長提議道。

“好,也問問歐陽老師這坨黃粑巴是什麼?”

於是我們一個人小心翼翼地舉着那根棉籤,一個人用紙包裹着那坨桃樹分泌物回到了教室。

教室裏,歐陽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桃油,它是桃樹用來殺菌的。大家對這桃油很感興趣,有同學還特意上網查了資料。過了一星期,我們拿回了培養皿,觀察着裏面的東西,但裏面什麼也沒有,只有一些稀疏的細菌菌落,並沒有真菌菌落,果真可以殺菌呢。就這樣桃油的模樣、作用在我腦中銘記下來,久久不會忘記。

在生本課堂中,我們正在探索中求知,在發現中求知。

篇四:求知

伴隨着一縷縷金色的曙光,我和同學、老師們腳步匆匆地行走在清晨略顯寂靜的校園裏,熙熙攘攘、動靜交互,這一切在晨陽的沐浴下顯得金燦燦、歡快明媚,讓人賞心悦目。每到此時,我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這是我心中聖潔的求知殿堂——淇濱中學。

淇濱中學坐落在河南省北部的一個有山有水、景色宜人的'城市——鶴壁。在高大綠樹和纏綿灌木的掩映下,排列整齊、清一色的紅色建築,寬闊而平坦的操場,鮮花綠地中曲折的幽靜小路,伴隨着朗朗的讀書聲……既優雅寧靜,又充滿活力。學校共分教學、辦公、娛樂、生活和實驗五大部分。從學校大門看去,首先進入視線的是一面迎風飄揚的紅旗和主教學樓頂四個鎦金大字——淇濱中學,旗杆下有一個圓型的花壇,四周是户外集會做操用的廣場。教學區分為南、北樓,中間一條走廊連接,呈工字型。這裏是我們學生的天地,課時45分鐘——寧靜素雅,課間10分鐘——活躍熱鬧。東北方向的辦公區,老師們嚴肅的進進出出,相比中部的教學區就顯得莊重、寧靜多了。東南方向娛樂區內,四百米長的塑膠跑道、6個籃球場、20多個乒乓球枱。平日經常能看到同學們的矯健身姿,最熱鬧的是每年一次的校運會,揮汗如雨的運動健兒,同學老師們此起彼伏的加油聲,總能讓人感到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南部生活區的學生公寓樓、餐廳是師生生活休息和用餐地方。最後是西面的實驗區,登上逸夫實驗樓,向下眺望,能看到花木組成的八個大字——我愛中華,我愛淇濱;再往東,還可以看到一個笑臉,我想:寓意應該是讓我們快快樂樂每一天吧。

説過了校園的美,我想再説説老師和同學。淇濱中學雖然建校時間不長,但卻是省級重點學校,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骨幹教師,他(她)熱愛教育事業,朝氣蓬勃、敬業愛崗,他(她)耐心細緻,寓教寓樂、因材施教,他(她)們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正是因為如此,淇濱中學每年的升學率在全市遙遙領先、穩居第一,同學和老師們都為自己是淇濱中學的一員而感到無比的自豪。淇濱中學十六個字的校訓、學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勵志、刻苦、博學、自主,時刻昭示着我們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有過的榮耀,我們要堅持一直努力,為自己的未來拼搏,為母校增光添彩!

又是一個春天到了,春姑娘打開她那五彩的化粧盒,給迎春花擦上了燦燦的黃,給桃花塗上了淡淡的粉,為爬牆草重新抹上了茵茵的菁,校園裏的一切又一次被賦予了新的生機。我輕輕地漫步在校園,嗅到的是春天的芬芳氣息;同學們三五成羣的在樹下讀書、討論,到處是一派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景象。校園裏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讓我感到親切、感到難忘。再次回眸自己進入中學的每一天、每一步,都是那麼堅定和自信,因為,我在這裏努力過!奮鬥過!

我愛淇濱,我愛母校——因為,她是我心中聖潔的求知殿堂,我要和她一起成長!

篇五:求知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閲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覆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隻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鋭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去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篇六:求知

適應了今日社會的繁華,忘記了往日社會的淳樸;經歷了今日社會的和平,丟失往日社會的簡單;體會了今日社會的競爭,缺失了往日社會的快樂。追求太多的完美,我是一個不完美的小孩,缺少一點點愛。

不完美的小孩,想要一個童年。我曾奢望去看一看遊樂場,坐一次雲霄飛車;我曾奢望看一看大海,觀一次潮起潮落;我也曾希望手裏多一個棒棒糖,體會糖果給我的快樂;也曾希望多一個限量版的機器貓,雖然我不知道什麼是機器貓,可是同桌告訴我,擁有他,可以擁有一個童年。我只想要一個童年。

不完美的小孩,一直很“完美”。媽媽一直告誡我,要我做一個完美的小孩。她説:你只有一直完美,才可以比其他人更優秀。是嗎?我雖然心有疑問,卻沒有問出為什麼。所以我一直被各種補習班包圍,一直被各科習題環繞,一直拿着滿分的考卷。媽媽沒有問過我累不累,她心中的我一直很完美。也許我真的很完美。

不完美的小孩,還是不完美。我以為我可以一直完美,一直拿着滿分的考卷,雖然九十八分沒什麼,真的沒什麼,我還是第一名。同桌剛剛過及格線而已,我比他多了好多分呢!我看見他媽媽獎勵他一個吻,真好,原來成績差也可以得到父母的愛。可是媽媽為什麼打我?因為我沒有考一百分嗎?因為我不再完美了嗎?我真的不懂,大人的世界。

當時光不再飛逝,陽光不再閃耀,雨露不再甘甜,你能否給我一個擁抱?媽媽。我是一個不完美的小孩,缺少一點點不是因為完美才得到的愛。

篇七:求知

今日的太陽雖沒有往日的酷暑難擋。但是我們仍肩負着不同的使命,擁有不同的感動。我們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在嶺南師範學院法政學院老師的帶領下,肩負着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增強自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在遂溪新友小學,我們蒲公英服務隊開展為期十天的義務暑期三下鄉。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蒲公英在繼續堅持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增強自信的宗旨下,大力傳播科學技術和現代文明,宣傳和弘揚科學精神,在服務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提高自身素質,實現全面發展,增長才幹,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結合法政學院與音樂學院的專業特色,不僅僅教育同學們書本上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們的良好的學習能力與興趣,為他們以後豐富知識提供一些幫助。相信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實實在在地為當地教育事業出點力,為當地教師和孩子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希望我們的實際行動引起社會各界對當地民族教育事業的廣泛關注。

三下鄉為的是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更好的適應以後的社會,為以後踏足社會鋪就一條道路。只有真正的偷入其中去,才能夠領略到當中的道理。在活動中每一位同學都互助、互愛。在一個和諧的氣氛中開展活動。無論活動的前後,大家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一種良好的心態,一種開心的心情。。。。。。對突發事件能夠保持冷靜,以平常心對待!為使我們隊員能夠保持良好的聯繫,隊長給我們每個人發了通訊錄,還有外出實現報隊長批准。

這次三下鄉活動主要由支教組、新聞組、調研組、後勤組、文娛組共同組成,這樣的分組更有利於活動順利和有效的開展。作為支教組的一員,我也頗感驕傲。教師是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有幸自己能夠如此快的站在這個崗位上體會做一名教師的滋味。當我第一次踏上講台,沉着地看着台下一雙雙期待求知的眼神,彷彿又出現了自己當年讀小學的那一幕幕。。。。。。我們上課的形式多樣改變了他們老師的一些傳統的教育模式。根據具體情況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思想道德、自然與科學、第二課堂等等的課程。我這次主要是負責上音樂課合唱課和舞蹈課的課程,並且兼任一二三年級的班主任。

作為班主任,我需要做的事情是保證他們在學校的安全和學習。從這裏,我懂得了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既要思考孩子們對着節課內容的掌握;還要考慮如何讓他們對你這節課感興趣;(即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並且還要將課堂氣氛搞好,不能太沉悶,要不然每個人都會昏昏欲睡,那就沒什麼效果了;而且還要搞好課堂紀律。。。。。。對於同樣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情況,要隨機應變,還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瞭解每位同學的性格。還有就是和其他的科任老師商量應該怎樣上好每一節課,上什麼內容等等。作為班主任,你還應該時刻關注孩子們的狀況,有誰沒有來學校都要有記錄,還要打電話通知家長。。。。。。

作為一名普通隊員,我從其他隊員身上學會了要做個熱心、負責的人。在這兩天裏也感受到了這裏學生們的熱情,她們的笑容也深深的感染了我們,我們也會用我們的知識染化他們。就今天來説一二三年級的學生還是比較乖的,我們兩個班主任説的話也會聽,問問題的時候也很積極的回答,玩遊戲的時候更不用説了,一個個很興奮,雖然很興奮高興但他們還是會在自己的位置上,所以我們班主任也不用多説。所以我希望會在這未來的幾天裏與他們友好相處!

篇八:求知

蘇格拉底説過:“世界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珍寶,那就是知識;世界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罪惡,那就是無知。”這是對知識的一種評價。也有人説:“口袋裏有錢不如腦袋裏有知識。”這是對知識的認可,同時也説明知識的重要性。所以我要求知,要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自呱呱墜地的那一瞬間,求知的瞳孔便放飛彩虹的希望,去尋求一些未知的東西。在成長的歲月裏,我度過童年,開始走上求學路。在漫長的求學路上,我遇到過許許多多的挫折和坎坷,曾想過放棄,可當我想過孟子説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皮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惡性,增益其所不能”時,我的身體裏又充滿了無限動力,讓我奮發前行。

隨着時間的流逝、知識的增長,我對知識和學習有了另一番見解。有人説:“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命的明燈,”沒有知識的頭腦,如同沒有蠟燭的燈籠”,“知識就是力量。”我認為知識是精神養料,它可以豐富人們的思想;知識是一種涵養,它可以提高人們的品質;知識是前進的動力,是開啟未知世界的鑰匙。所以我們要用有限的時間去吸取更多的養料,來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如果一個人沒有精神食糧,他會成為什麼呢?是一棵植物,還是……我不會去想,所以我要堅持求學的道路,不管受多少的苦、多少的傷也無所謂,或許就如羅曼·羅蘭所説的那樣,累累的創傷,就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因為在每個人創傷上面都標誌着前進的一步。生活體現了知識的重要性,而知識又是在生活中產生的,知識和生活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用知識來豐富我們的世界。

漫漫求學路,需要有信心,需要耐心,要紮紮實實、腳踏實地的去拼搏,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