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地域作文 > 開封作文

開封美食初一作文

欄目: 開封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6W

我的家鄉是七朝古都開封。在這裏你也可以找到很多的美食,小編收集了開封美食作文,歡迎閲讀。
 

開封美食初一作文

第一篇:開封美食

都吃過灌湯包吧,天津的狗不理,南方的蟹黃包,遠近聞名,但是你有沒有吃過開封的灌湯包呢。俗活説,來到開封,不吃開封的灌湯包等於白來。這回放假終於有機會可以去吃灌湯包了。

好不容易來到了灌湯包的賣出,我們點了2籠灌湯包,因為媽媽想讓我長長見識。叫我去看看怎樣做。只見廚師拿出五花肉剁碎,放進盆子裏,拿出水一點一點的攪拌,直到快變成肉湯為止,加入一些調料等,醒肉。開始揉麪了,廚師拿起麪糰摔,摔倒麪筋鬥了為止,然後開始揪小疙瘩,擀成麪皮,包好餡,下過煮5分粥,就可以了。

終於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個包子,接着盤子,先咬開皮一股鮮嫩而不膩的湯汁從中溢出,哇,滿滿的一兜湯啊,我明白為什麼廚師要加那麼多水了。我把肉連同皮一下子吞進了口中。嗝,我打了個飽嗝,這樣鮮美灌湯包誰不愛吃呢?

我愛開封的包子,只因為她那鮮美的湯與不膩的肉。

第二篇:開封美食

我們開封的春節和中華民族的春節都是一樣的。都是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到次年的正月十六結束。

初八、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説的臘八節。臘八節源於宋朝都城開封的臘八節,從開封流傳至全國,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臘八節那天大家都知道、《八寶飯》簡稱為八寶粥.、那天家家户户都吃的、因為臘八節那天是少不了的.美食。

臘月二十三祭神、就是大家所説的祭灶了。祭灶來源於夏。在《禮、月令》中稱為神農炎帝、火神融為灶神。祭灶那天都是要吃灶糖的、開封人俗稱為“麻糖”、這東西又甜又黏。小孩子們都很喜歡吃,到了六點還要放鞭炮歡迎灶王爺。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過去開封冬季比較寒冷、又因物資遺缺,蔬菜品種較少,創造了豆腐。成為春節期間主要的素食。我們把豆腐分為很多吃法,比如:炸豆腐、拌豆腐、炒豆腐等等。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到了大年三十也稱為“除夕”人們都要到回家吃過年飯。這頓飯是一年到頭的最豐盛的一頓、一大家人坐在一張很大的桌子上又吃又笑的。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把年飯搬到飯店裏吃了。在飯店裏也省事了,也可以吃到在家吃不到的山珍海味。

正月初七吃麪繭,正月初七稱為“送窮日”又稱“送晦日”。這個節日來源於北宋時期,窮人將面繭撒在野外,供鳥獸們享用,以祈禱消災送窮。富俗人家都烙薄餅一千張,有手掌那麼大、薄如蠶繭、他們稱為千張。他們把千張送行人。他們也是為了積德.、藉以消災送窮。

正月十五吃扁、正月十六吃圓,也是就元宵節也有人稱為“小年”。正月十五吃餃子、正月十六吃元宵。也就產生了,十五吃扁、十六是圓的説法。十六吃元宵的含義就是一年到頭較圓滿之意了。

正月十六過完,也就表明春節就結束了.、大家都要開始新的一年到來,各種都要忙於自己的事情了。

第三篇:開封美食

我的家鄉是七朝古都開封。因為是古城的緣故,所以城市的建設,人們的思想,就沒有沿海城市這麼開放、開通。但長年累月的歷史積澱、人文內涵,卻是極為豐富。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這裏有保持着宋,元、明時代建築風格與規模的古城牆,宋皇宮建築遺址龍亭,高聳入雲的鐵塔,包龍圖打坐的開封府,水滸傳所描寫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大相國寺,李白、杜甫、高適揮毫《梁園吟》的禹王台等等。歷史遺蹟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引得遊人如織,為家鄉旅遊事業的繁榮做着貢獻。

雖然人文景觀令人驚歎,但是最能讓遊客讚歎不已,流連忘返的還是家鄉的小吃。且不説早就聞名遐邇的“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像菊花”的小籠包子;展開雙翅像飛翔的蝴蝶的鍋貼;晶瑩剔透,周身流油的桶子雞;用木錘千錘萬打的花生糕;譽滿全球的沙瓤蜜甜的汴梁大西瓜。就單説家鄉的小吃,就可以讓你垂涎欲滴,去吃上一個月都不會重樣的。

早餐的集市上,吃客雲集,只是湯類就有,胡辣湯(葷的,素的,白的三種),豆沫、八寶粥、豆腐腦、豆漿、綠豆麪糊塗、麪筋穗甜湯、四味菜、羊肉湯、羊雙腸、雞血湯、鴨血粉絲湯等等十幾種一字擺開,任君挑選。主食就更多了,雙批油條、單批油條、槓子油條、江米小油條、肉菜角、素菜角、肉包子、素包子、炸糖糕、炸三角、雞蛋煎餅、雞蛋灌餅、香菜煎餅、荊芥煎餅、煎餅果子、羊肉炕饃……真的太多太多了。

到了晚上,家鄉小吃的街市那叫一個壯觀,綿延上千米的大街上,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幾百家小吃攤點兩邊擺開來。老闆在殷勤的招呼聲中,向你展示着眼前色、香、味、型俱佳的、特色飯菜。更有絕招的老闆,把自己的小吃分成小塊或者盛入小碗請你免費品嚐。此時你不用費心挑選,不用費心查看,只要看一眼那家攤點後面桌子邊吃飯的人數,就能斷定那家的最好吃,有的攤點,想吃還要排隊等候呢。

叫上一盤炒涼粉,一盤板羊肉,一盤醬牛肉,兩盤涼拌小菜,一碗黃燜魚,四個黃燦燦上面撒滿芝麻的大燒餅,再來四碗手擀麪條,你們一行四人,不足百元,保證吃的心滿意足,酣暢淋漓。

民以食為天,家鄉的小吃,吃出了日子的紅火,吃出了生活的真諦,吃出了人生的快樂。前段時間,女兒提前一個月由深圳回家鄉待產,家鄉吃的營養,吃的滋潤,讓女兒生了一個八斤重的胖小子。更讓我感到驚奇驚喜的是,這胖小子從產房一抱出來,我接到懷中摟着,低頭一看,小傢伙的小手在嘴裏放着,吸吮着,發出“吱,吱”的聲響,哈哈,好一個小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