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名著讀後感作文600字集合五篇

欄目: 五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5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著讀後感作文600字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著讀後感作文600字集合五篇

名著讀後感作文600字 篇1

我讀的《史記》,是節選自司馬遷《史記》中的一些人物故事的白話本。這本書只節選了30篇史記中的故事。古人説過“一葉而知秋”,讀《史記》我完全可以領略《史記》的歷史、文化的精深。

仰望夜晚的蒼穹幽深而遙遠,繁星閃爍,又使多少人沉醉其中,迷戀、憧憬,感慨萬千。《史記》猶如這深邃的夜空一樣給人思考、哲理,前車之鑑的警醒。

走進《史記》一個個帝王將相,士族文人的音容笑貌、談笑風生躍然紙上。跟隨他們的腳步,我目睹了他們在那個時代留下的串串印記。有的人聖德,有的殘暴,有的英武,有的昏庸,······帝堯禪讓開啟聖德,商紂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無不揭露其有多殘暴,周厲王防民之口,讓百姓道路以目的暴虐無道,周幽王為搏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昏庸,項羽劉邦的楚漢相爭的風起雲湧的治國策的較量,廉頗藺相如將相和的美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鮮明的人物成為古今文學典範。這也許就是母親説的幾千年來我們中國人厚重的文化底藴,是我們的文化樹的根基。只有這如此豐厚的根基,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讀史使人明智”説的一點也不假。“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讓我們這些後輩明白:身處絕境拼死一搏的能量有多麼巨大!我們要多思考、多實踐。每一個故事,讓我們讀過之後,都是一種啟迪;每一個故事我們領會之後,都將變成我們的一種智慧!

我讀了至少五遍《史記》才敢拿起筆寫這篇讀後感,因為他的厚重、智慧、仁德,不容許我褻瀆!

名著讀後感作文600字 篇2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大家一定看過。它講的是一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一次航海冒險中,流落到一座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他到了島上怎樣定居,怎樣安排生活,怎樣捕獵,又如何從野人手中救出‘‘星期五’’最後怎樣獲救迴歸祖國的故事。

人的一生也許要經歷很多磨難,但是,我們不面對這些困難該怎麼解決?也許,有爸爸媽媽會替我們承擔,要是有一天父母不在我們身邊了,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困難呢?是選擇勇敢的面對,還是膽小的退縮,我們何曾想過這些,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罷了。遇到困難的時候,或許我們會痛苦、會煩惱,但是我們不能像困難低頭,我們要學會自力更生,從失望中燃起新的火苗,只要堅強努力,就一定會戰勝困難。就好比魯濱遜,他在荒島上,一個憑着堅強的毅力頑強的生活着,與惡劣環境、兇猛野獸作鬥爭,並通過辛勤的勞動開闢新的生活。

人的一生不都是幸運的,不是一生都是完美的,不是不會犯錯誤的,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我們去發現,去拼搏,去創造。我們要學習魯賓遜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勇氣。

如果我是魯濱遜,流落荒島,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能像魯濱遜那樣鎮定下來嗎?不!我不會,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只會十分慌張,不知道所措,不會考慮自己的處境,也不會自救。

如果我是魯濱遜,當我發現野人到來時,我會像魯濱遜那樣,勇敢的'站起來,與野人作鬥爭嗎?不,我不會。我會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每天祈禱他們別來找我。

看到窗前的那些樹,油然生起敬佩之情。突然一陣大風,把樹吹歪了腰,有些都被吹到了。可過不久,一棵樹緩緩立起來,挺直了腰板,好直好直,直的發亮,直的耀眼……

名著讀後感作文600字 篇3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團相互鬥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説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再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為名著!值得一讀啊。

名著讀後感作文600字 篇4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的大作。在這個暑假中我有幸讀到了這本書。

《海底兩萬裏》的主要內容是1866年法國出現了一隻大“海怪”。有不少船隻被這隻“海怪”撞翻。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和他忠實的僕人孔塞伊加入了一艘驅逐艦,準備消滅“海怪”。其實這“海怪”並非真的“海怪”,是一艘由尼摩艇長帶領着的構造精密的潛水艇“鸚鵡螺號。後來,阿羅納克斯、孔賽伊與他在驅逐艦上認識的朋友內德?蘭德,被鸚鵡螺號腐儒,在海底中度過了驚險刺激的十個月,最終他們不辭而別,將自己知道的海洋知識公佈於世。我佩服作者凡爾納先生知識淵博、敍述嚴謹。他的世界地理知識根本不能用言語來表達,他對動力學、生物學、地質學、海洋氣候、,把握得都非常讓人想都不敢想,讓大家感覺作者不光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而且是博學家。並且能把各門學問融會貫通,集中展現在讀者面前,體現在這部作品中,令這部科幻作品更加合乎邏輯。不過,潛艇的艇長尼摩始終是個謎,既聰明、博學,又對人類社會中的種種醜惡表示出厭惡、憎恨,對貧困階層的人們表示出同情、幫助,希望有超脱於世俗社會的世界存在。他肯定在現實世界中遭遇了或者説目睹了殘忍、不公正,但是他到底是誰?到底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他如此憎恨人類?作者直到最後也沒有正面揭示,成為一個令人思考的懸念。

作品中的“我”執着於科學研究探索,捕鯨手內德?蘭德,勇敢無畏、渴望自由、本領高強。僕人孔塞伊則極其忠誠。這些主要人物合情合理地出現在每一個情境中,從而使這次海底遠行在讀者眼中變得活靈活現。也令人體味到現實世界中人們性情的豐富多樣性。

名著讀後感作文600字 篇5

媽媽不止一遍地告訴我,“我國四大名著,作為一名中國人是一定要讀的!”可每次看着書櫃裏那厚厚的書和密密的字,實在提不起興趣去讀。寒假裏媽媽陪我到書店買回一本少年兒童版的《三國演義》,還定了用一週時間讀完另加一篇讀後感的任務。

看完第一回《劉關張桃園結義》後,就已被書中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不再需要媽媽的監督了,只用了三天時間一本書已經翻過了最後一頁。書看完了,但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卻久久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寧死也不忍心拋棄百姓的劉備,足智多謀、鞠躬盡粹的諸葛亮,英勇善戰的關羽,英勇剛正的張飛,樂不思蜀的劉蟬……

最讓我佩服和喜歡的還是諸葛亮了。在《空城計》這一章節中,當曹兵15萬大軍兵臨城下,而城裏只有兩千多名士兵,如何抵擋的過?情況萬名緊急,但聰明機智的諸葛亮情急之下計謀就來了:他大開城門,讓僅有的士兵都裝扮成老百姓的樣子,在城門口悠閒地掃地,而他本人則登上城牆,平靜地彈起琴來。曹軍被城裏人們的若無其事和諸葛亮的輕鬆悠閒給鎮住了,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還以為城中會有很多大軍,生怕士兵會打出來,便迅速地帶領軍*向北撤退了……諸葛亮擦去額頭的冷汗,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個空城計嚇退敵軍15萬大軍!諸葛亮心裏十萬火急,還要裝作輕鬆悠閒地彈琴,不被敵軍看出破綻,這需要何等的膽識和冷靜啊!

在草船借箭這一回中,上通天文,下識地理的他在大霧中指揮船隻駛往曹軍水營,沒花東吳一分錢,就神奇地拿到了十幾萬支箭。他識破周瑜的想要暗害他的陰謀詭計,巧妙地與之周旋,最後安全脱身……最令人佩服的是,滿腹才華、聰明過人的他對劉備卻是忠心耿耿,最後也因勞累過度而逝世在出征途中……

書中的一個個英雄故事更是不用説的精彩了,我只後悔書看得太遲了。看來,媽媽説要讀一讀中國四大名著的話真是有道理呀,以後我一定要爭取把它們都讀完,怎麼樣?我這篇可以算作《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