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華】觀察植物日記作文彙編六篇

欄目: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1W

一天將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植物日記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觀察植物日記作文彙編六篇

觀察植物日記作文 篇1

今天中午,我把王老師發給我的一小勺綠豆放進裝着清水的碟子裏泡濕。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去看綠豆,發現綠豆比之前放在水裏的時候,變得更圓更鼓了。綠豆圓鼓鼓的,像個胖娃娃,可是還沒長芽。 20xx年9月1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種子終於發出新芽了,像個頑皮的孩子,掙脱了綠色的外袍,長出了白嫩嫩的小芽。

事不宜遲,我馬上把盆底有洞的花盆裝滿泥土,然後放綠豆在上面,再在綠豆的上面撒了點泥土。最後用花灑澆了水。看着它,盼它天天長大。

20xx年9月20日 星期四 陰 我那五歲的表弟就要來了,我害怕表弟會把我的綠豆折斷,正準備把綠豆芽放到牀底下,媽媽笑着對我説:傻孩子,植物生長是不可以離開陽光、空氣、水分和養料的,要不你把它放在表弟拿不到的地方。嗯!説做就做,我把綠豆芽放在陽台上。我仔細觀察,發現小芽的兩片豆瓣上長出了兩片嫩綠的葉子,莖的頭部從淡紅色變成淡綠色,從淡綠色變成了深綠色。我還看到了一顆綠豆懶洋洋地躺在土壤裏,好像還不願意脱掉舊衣裳。這時,我的心非常着急。 20xx年9月2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拿着花灑去澆水。我又驚又喜,驚的是我發現那顆小綠豆破土而出,奮力向上生長,好像追趕着同伴。那些葉子像一塊塊小小的碧玉,好看極了。一陣風吹過,綠豆芽在風的吹拂下輕輕舞動,好看極了。喜的是我體驗了綠豆的生長過程。在觀察綠豆的生長過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善於觀察,就會有所收穫。

觀察植物日記作文 篇2

篇一:綠豆芽

今天,綠豆幾乎全部發芽了!綠豆種子的左右兩瓣分開,芽從兩邊蔓延而出。像銀針似的彎彎曲曲的芽露出嫩黃的身子,他們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些還交叉在一起,兩根芽像繩子一般纏繞起來,橫七豎八的躺在一起。餐巾紙杯子中的綠豆芽有1.6釐米,水杯子中的有1釐米,沙土杯子中的芽有2.3釐米。我又給他們澆了一些水,他們似乎像逐日的夸父,怎麼也喝不夠似的,貪婪地吸取着水分,整顆豆都變得胖乎乎的,像一個可愛的胖小子。

水杯子中的豆子也發芽了不知是不是營養不夠,顯得略有纖細,不過有1.5釐米長了沙土中的豆子有3釐米長了,而餐巾紙中的豆子長得更快,差不多有4釐米長了,不知為什麼,餐巾紙杯子中的豆子和沙土杯子中的豆子都變紅了,像是披上了一層紫紅色的紗衣,不過還是沙土杯子中的豆芽鮮豔一些,美麗極了。三隻杯子中的豆子都長出了新葉,綠油油的可愛極了,新葉約莫有1釐米長。嫩嫩的,綠綠的,像一把剪刀,還有幾滴晶瑩的露珠在上面滾動,不過子葉有些萎縮。餐巾紙中的子葉比水中的略綠,舒展的也自然些餐巾紙杯子中的豆子更紅了。而水杯子中的豆子也有一點淺紅,3個杯子中的豆子都長出了白嫩的根鬚。餐巾紙杯子中的豆子長到了7釐米,而水中的豆子只有5釐米,沙土杯子中的豆子有9釐米,根鬚是餐巾紙杯子中的豆子最長,有5釐米,其他兩隻杯子裏的豆子只有3釐米左右。

篇二:我家的蟹爪蘭

説起蟹爪蘭,我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我家就養着一盆。

蟹爪蘭,顧名思義就是葉子像小螃蟹爪子的蘭花。它的主幹粗壯,表皮粗燥,上面抽出幾根細一點的莖,從莖上長出三四個分支。就這樣不斷地分叉。每個叉都是由一節一節的“小蟹爪”組成的。小蟹爪的相貌並不出眾,那暗暗的綠色,好像蒙着一層厚厚的灰。每個“小蟹爪”的頂端都長着又細又短的黃褐色絨毛。它們的“新爪”一個接着一個地從絨毛裏冒出來。

蟹爪蘭只在冬天開花。沒花的時候,它的樣子一點也不漂亮,甚至有點難看,但在冬天就大不一樣了。粉紅色的花苞迫不及待地從絨毛裏鑽出來。又過了幾天,向着陽光的花苞全都開了,把花枝都壓得彎下了腰。再過幾天,蟹爪蘭的花開滿了枝頭,把葉子都蓋住了,像個花燈籠。它的花分上、中、下三層,每一層的花瓣都往外翻。一根花瓣管從最下層花的中央一直接到最頂層的花芯。掀開上面的花瓣,還能看到從裏面伸出的雌蕊和雄蕊呢!

我特別喜歡蟹爪蘭,因為它不僅生命力頑強,而且有在冬天盛開的堅強意志。

篇三:我種的植物

上個學期。科學老師讓我們養植物,並我們把自己養的植物帶到班級。讓同學們互相參觀。

我把我的植物拿到了班級,原以為在整個班級裏應該是我的同學長的最高、最大、最茂盛的。可是,我的想法是錯的,因為,我一到了班級就驚奇的.發現:我的植物居然是長的最低、最少、最稀少的這是為什麼呢?於是,我就偷偷地觀察他們到底是怎樣養植物,能白色顆粒植物長得那麼高、大、好。這時,一個同學正在給植物捉蟲,並且放下白色顆粒回家,我便很城懇地向那一位同學要了一些白色顆粒回家,讓媽媽幫我看一下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回到家後,我馬上給媽媽看,媽媽説:“這是一種化肥,能讓植物比原來長得更好、更茁壯。”我想:我養這一個植物既沒有給它捉蟲,也沒有給它施肥,更沒有好好關心它,植物才會長成這樣的。通過這一件事,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仔細,要做到最好,必須多動腦,勤動手。

觀察植物日記作文 篇3

以往,我一直從書上看到植物的生長和太陽有着十分重要的關係。我心想書上説的是真的嗎?於是,我做了個實驗。

我從我們家的頂樓上搬來了兩盆翠綠的植物,放到了我的書房裏去。我把其中一盆植物按照書上説的放在了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另一盆植物卻被我放在了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好了,我開始的任務就完成了,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就只需要觀察這兩盆植物的變化了。

觀察開始了,第一天,我發現這兩盆植物沒有任何的變化。第二天,我去看這兩盆植物,仍然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第三天,我又仔仔細細地將兩盆植物觀察,對比了一下,我發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的那一盆植物似乎長高了一點點,而且顏色也好象變得更加翠綠了。但是被我放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的那一盆植物,不但沒有長高,它的葉片好象也有一點略微發黃。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裏,我沒有去觀察那兩盆植物的變化。直到第七天,我才又去觀察這兩盆植物的變化,我驚奇的發現,被我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的那一盆植物,明顯比我才把它放在這裏時長高了許多,但被我放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那一盆植物,卻已經完全枯萎了,葉片也發黃了。後來,我還懷疑是不是植物不同的原因,又找來了兩盆一模一樣的植物,可結果還是和上次完全一樣的。

正當我怎麼也想不通這到底是為什麼時,我們家的“百事通”爸爸向我走了過來,並問我:“兒子呀,看你愁眉苦臉的樣子,肯定是又遇到什麼難題了?給我説來聽聽,讓我來幫你解決。”我向爸爸説清我遇到的是什麼難題之後,爸爸對我説:“哦,原來是這樣,這簡單,你應該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吧?‘光合作用’是與植物生長有着緊密聯繫的,可必須要有‘太陽能’來作為植物‘光合作用’的‘動力’,沒有了太陽,那就沒有了‘太陽能’,所以人們才説植物的生長沒有了太陽是絕對不行的。”“哦,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啊!”我點了點頭向爸爸説道。

在這一次實驗中,我又增長了一些知識。自然界裏還有許多神奇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所以,我們人類還要多瞭解自然界才行呀!

觀察植物日記作文 篇4

媽媽給我買了含羞草的種子,星期天一早,我就將它種到花盆裏。

每天早晨,我起牀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去看它有沒有發芽。直到第五天,它終於破土而出了。它穿着一身的綠裝,露出了嫩嫩的芽,像一雙小手一樣,急切地去擁抱陽光。

又過了幾天,它的根越長越高,葉子也越來越茂盛了,我好奇的摸了摸,但是它一點反應也沒有,我感覺有點沮喪。但我並沒有放棄,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盆含羞草,所以我經常給它澆水,在我的精心呵護下,它終於一天天的不斷長大了。

突然有一天,我驚奇地發現,它上面長了一些奇怪的東西,一根莖的旁邊長了很多嫩綠的小葉子。我用手輕輕地碰了它,它就像一個含羞的小姑娘,用葉子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真的太神奇了。媽媽告訴我,這是含羞草害怕受到傷害,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原來植物的世界也是這麼奇妙啊!

觀察植物日記作文 篇5

多植物觀察日記

今天,我們小隊觀察了許多植物,觀察得可認真了!

我觀察的第一種植物像根大葱,它們半邊是紅色的,下半邊是綠色的,我奇怪的是它相連的兩片葉子中間有一個黃色東西,上面居然有一個黑點,這是什麼東西呢?我想可能是另一些葉子生長出來的地方吧!

第二種植物是一種綠色的仙人掌,它是在一個仙人掌上再長一個小仙人掌,這種仙人掌可不一般,一碰它就會縮,再慢慢恢復原狀,真像一個膽小鬼。

第三種植物是一種草,草長得很像樹一樣壯大,葉子的邊上是白色的,有刺,葉子的中央是綠油油的,這一根小草刺得我好痛。窗外的秋風微微吹來,那種草在風中擺動,像是和我招手。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了許多植物的祕密。

觀察植物日記作文 篇6

一進門,迎面撲來一陣淡淡的清香,我向它走去,你猜這是什麼?對了,這就是我喜愛的水仙花。

水仙花的花朵很小,但莖很長,葉子是細長形的,而它的根最有特點了,別的植物的根大多數都長在土裏,是看不見的,但是水仙花的根是泡在水裏的,看得一清二楚。

現在是寒冷的冬天,我常常把水仙花放到暖氣旁邊,幾天後,水仙花就有半米高了,可是我覺得高也不是很好,因為這樣容易折斷。

一天晚上,我來到陽台上,發現幾天沒給水仙花換水了,原來清清的水現在已經變成黑泥湯了,水仙花的莖也彎了,於是,我趕緊給它換水,並且找來一根小棍,把小棍一頭立在盤子裏,另一頭支撐着水仙花的莖。過了幾天,我想去看看水仙花的“病”好了沒有,我把小棍拿開,水仙花一動不動,又變的挺拔了。

我喜愛水仙花,聽姐姐説它還有個美名叫“凌波仙子”,我覺得挺形象的,一點也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