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三年級觀察日記模板10篇

欄目: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8W

一天就要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這也意味着,又要開始寫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觀察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觀察日記模板10篇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1

我家的陽台上有許多花,仙人球、吊蘭、文竹等。我最喜歡文竹。

文竹的幹是一節一節的往上長,好像一個人在慢慢地往上爬。葉子的形狀非常特別,像松樹的刺一樣長長的,但是又沒有那麼粗,要比松樹的葉子細得多,也比仙人球的葉子小得多。葉子一片一片,一層一層,毛茸茸的,讓人忍不住想去摸摸它。

文竹的花小小的,雪白雪白的,中心有幾根又小又細的小棒,在小棒的上面有一個金黃色的小圓球。一朵朵花爭相開放,好像在開一場晚會,熱鬧極了,我常常會看上好長時間。

文竹青青的葉子,雪白的花,筆直的幹,惹人喜愛。家裏如果擺上一盆,會讓家變得更加温馨。陽光下的文竹綠意盎然,我看着心情會變得舒暢起來。我真希望它生出更多的文竹寶寶來。

我喜歡文竹,喜歡它獨特的葉子,你喜歡嗎?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2

1.我發現這隻烏龜還是比較活潑好動的,它喜歡把自己翻着身漏出淡黃的肚皮,四腳朝天的樣子調皮又好笑,過了一會兒然後又使勁拼命的想翻身爬行,我家本來有兩隻烏龜,可那兩隻烏龜的性格截然不同,一隻文靜一隻就是我現在養的愛折騰,經常東跑西跑,害我經常花功夫找它,這就是我們家的兩隻小烏龜。

2.早晨我看了看烏龜醒來了沒有,我偷偷跑到邊上靜靜地觀察,發現大烏龜和小烏龜交頭接耳,似乎是在説悄悄話,不讓我聽見,我拿來四顆龜糧,它們毫不客氣的一口吞了下去。小烏龜喜歡東爬爬西爬爬,活動很靈敏。它們不喜歡待在盆子裏,總是把脖子伸的高高的,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它心底在想,我不想當井底之龜,於是我把它們放出來爬行了十五分鐘。

3.小烏龜使勁的伸出脖子想逃離這個魔穴,它踩在老烏龜背上,我踩、我踩、我爬爬爬,,老烏龜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然後心裏一陣冷笑,逃?還是省省力氣吧,在這裏有吃有喝多幸福,小烏龜終於還是乖乖屈服了,遵命,我都聽你的。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3

姥姥家有一盆仙人球,它圓圓的、胖胖的像一個綠色的皮球,它身上長滿了淡綠色的刺,又堅又硬,在仙人球的頂端,長着淡黃色的小絨毛。

仙人球生長在沙漠裏,它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姥姥有時把仙人球放在院子裏,讓它接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有時候姥姥一兩個月忘了給仙人球澆水,它依然堅強地活着,還是一片翠綠。

仙人球可以吸收室內有害氣體,它還可以淨化環境,是個“環保小衞士”呢。我要學習仙人球堅強的性格,我喜歡仙人球。美麗的雲彩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4

一身黑亮的盔甲,兩根細長的觸角,湊成了黑色的小生靈——螞蟻。

今天我在放學的途中走着,忽然下起了雨,我趕緊往回家的路上跑。跑着跑着,我突然看到了小螞蟻們,我想看它們怎樣應付雨下得非常大的時候,便蹲下來仔細地看了起來。這個龐大的隊伍與雨水混雜在一起,它們拼命的前進着,還保持着有條不紊的隊形,真是一個個頑強的生命啊!有一隻螞蟻被隊伍落在了後面,晃晃悠悠向前走,被水灌過的那隻落在後面的螞蟻,它已經奄奄一息了,不得不停下來稍作休息。過了一會兒,它也沒有起來,可能是因為被雨水淹死了吧。再看看那羣寵大的隊伍,雖然犧牲了不少同胞們,但是它們還是保持有條不紊的隊形,真是不知道該怎樣誇獎它們了。過了好久,它們才走得沒影兒了。

我回家後,去電腦上查了為什麼螞蟻下雨時要搬家?啟示是什麼?螞蟻能夠預感温度,温度過大時,為了安全,所以要搬到高處住。啟示是學會危險到來前自保,懂得放棄,敢於去尋找新環境並適應它——哦,原來如此,今天不僅觀察螞蟻寫了作文,還知道了很多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5

10月23日 星期二 天氣晴

星期天上午,我蹲在門口吃飯,幾粒米掉在地上,我低頭一看,一隻“偵察兵”螞蟻急急匆匆地來到米粒旁邊,那樣子好像是一個三月滴水未盡的餓漢,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麪包——想將食物全搬走,可心有餘而力不足,它使出全身力氣,卻只搬的動一粒米。“唉,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語道,螞蟻“吃”心未死,它又緊抱米粒,一晃身子,將米粒挪動一下,可就像一個人要搬走一座山一樣,毫無希望,它只好悻悻而去。

“唉,畢竟是隻螞蟻!”我替它惋惜,“要是它力氣大,那……”我剛要起身回家,情況出現了,剛才的螞蟻捲土重來,身後還跟着大隊人馬,一陣瞠目結舌後,我平靜了:螞蟻力量太小,多來十個也無用的!我譏諷着這些小生靈,覺得它們搬走米粒是痴心妄想。只見它們有的聚氣凝神,緊抱米粒;有的二蟻連手,奮力拼搏;有的發起蠻勁,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象是返鄉歸國似的移向蟻穴。

聽了我的敍述,你還覺得螞蟻力量小嗎?有時,人的力量可能比螞蟻還小,有時,螞蟻的力量可能比人的力量還大!這就是“人心散,搬米難;人心齊,泰山移” !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6

10月31日,星期五,晴

我家養了兩條魚,一條金魚,一條恐龍魚。我負責養恐龍魚,因為我更喜歡它。

今天,我放學後就去魚店給它買了一包紅蟲,因為我已經很久沒給它餵食了。紅蟲一放到水裏就馬上散開了,等到紅蟲掉到它身邊,它就一口咬住,把它吃掉。它從不主動覓食,總是守株待兔。它飯量不大,一次只吃10條左右,但是長得很快。剛買來時它才13釐米長,1.5釐米寬,現在都15釐米長,2釐米寬了!

11月1日,星期六,晴

今天早上我又跑去觀察,發現昨天散開的紅蟲全都合成了一個球。這個球游到恐龍魚的嘴邊,恐龍魚就把它吃掉了。吃完以後,它就悠閒地在水裏游來游去。

11月2日,星期日,晴

今天中午我來到漁缸前一看,發現昨天被恐龍魚吃剩的魚蟲變成了一個餅,浮游在水草旁邊。一旁的恐龍則靜靜地躺在魚缸中,呼吸都變得很緩慢,它應該是吃飽了。

11月3日,星期一,晴

今天放學後,我又來到魚缸邊,發現昨天的紅蟲全都和水草混到一起了,魚缸裏的青苔比昨天多了一些,金色的恐龍魚顯得更加漂亮了。紅紅的眼睛象紅寶石一樣閃閃發光,8個船帆似的背鰭高高地挺起,威風凜凜,這我想到了古代的恐龍。

11月4日,星期二,晴

傍晚,我準備給魚缸換水。

我先請媽媽幫忙把魚缸搬到水龍頭下面,再打開水龍頭,讓魚缸裏的水不斷湧出。這時候,只見恐龍魚拼命游到,好像很怕水流。青苔衝乾淨後,我們把魚缸的水倒掉,恐龍魚也跟着遊了出來。我想把它抓回魚缸,可是它的身體太滑了,怎麼抓也抓不住。後來,我只好請外公幫我把它抓回魚缸。

換上晾好的水後,恐龍魚開心地游來游去。它那子彈形的鈍頭,流線形的身體像潛水艇般在水中滑行。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7

11月15日 星期日 晴

我有一羣好朋友,它們長着圓圓的腦袋,芝麻粒一樣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和白白的身體,可愛極了!大家猜猜它們是誰?哈哈,我告訴你們吧,它們是我的好朋友:蠶寶寶。

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非常可愛,但是它們跟我一樣非常貪吃,每次我一把桑葉放進飼養箱裏,它們迫不及待就扭動着身子爬過來,貪吃的嘴巴一拱一拱的,幾分鐘嫩綠的桑葉就被蠶寶寶全都消滅了。肥懶蟲們睡覺的時候,喜歡把身體縮成一團,碰一下,它們就會拼命掙扎,蠶寶寶真有趣!

不過有一天我打開飼養箱一看,裏面變出了許多小白球。我問爸爸:“蠶為什麼會到白色球裏去呢?”爸爸説:“原來它們已經在吐絲了,所有的蠶以後都會這樣的,而且它們在吐絲時,你千萬不要用手去碰它們。“

養蠶中我發現了蠶非常怕光,它們爬過的地方都有痕跡,成長中會蜕皮,餵食的桑葉上不能有水珠,成蟲最後吐絲的時候脖子一扭一扭的,而且它們身體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黃。哈哈,這就是我的蠶寶寶。

但是想養好蠶可不是那麼容易,每天晚上都要清理飼養箱,每天都要給餵食物。每天放學後都去小區裏給它們摘桑葉,清理食物和飼養箱、擦乾桑葉上的水珠,等等。

最有意義的是蠶的全身都是寶。蠶絲可以製成蠶絲被、手帕、衣服等,殭蠶是常用的中藥,可退熱、化痰。而蠶的`大便即蠶砂可清熱明目,製成枕頭給嬰兒用最好了。“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就是蠶一生的寫照,也形容了一個人為了一項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蠶,真偉大呀!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的任務是觀察螞蟻。

我來到我家樓下的一棵樹下,發現一些螞蟻,它們的身體是黑色的,有六隻細小的腳,觸角是細細長長的,真好看。

它們走路非常快,為什麼會走得這麼快呢?我想,因為螞蟻的腳很多,所以才走得快吧。

有兩隻螞蟻跑到一起,觸角互相碰碰,好像在説:“你好”呢!我想看看螞蟻們是怎麼合作搬運東西的,因此,我把我手中的餅乾扔一塊,一隻螞蟻看到,它試探性的用觸角往餅乾上摸索,好像在鑑定一樣,過幾分鐘後它就離開去叫別的螞蟻來。一羣螞蟻就過來搬,可是怎麼搬都搬不動,他又回去呼喚朋友一起來抬,終於抬回家。在我們眼裏,餅乾很小,在螞蟻眼裏它卻是一個龐然大物。但是,螞蟻們很團結,齊心協力地把餅乾搬回家。螞蟻始終在忙忙碌碌地奔跑着,不休息,他們很勤勞。

螞蟻真像羣活潑可愛的小精靈。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9

今天,我要觀察大蒜,看一下它是怎樣生根發芽的。

我拿來一頭圓形乳白色的大蒜,剝去它的外衣,拿來一個小塑料杯子,裝滿水,把大蒜放進去,一瓣一瓣大蒜喝足了水就像寶寶喝飽了奶一樣,開始呼呼大睡,看着它的樣子,我期待它早點生根發芽。

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10

我家陽台的魚池裏養了幾條金魚,每當我感到寂寞的時候,就趴在魚池邊一邊喂金魚一邊仔細觀察。

魚池裏的的金魚很美麗、很可愛。其中的一對金魚渾身黑色,鼓着一對晶瑩透亮的大眼睛,薄紗一樣的尾巴,遊起來扭來扭去的,那樣子十分惹人愛。而另一對金魚呢,渾身紅紅的,長着一對圓溜溜的眼睛,身子扁扁的,尾巴也像薄紗一樣。它們的尾巴到底有什麼用呢?突然,我的腦海產生了這個疑問。於是,我馬上跑到書櫃前,把關於這類知識的書都查了一遍,終於在《十萬個為什麼》上找到了答案。原來魚的尾巴是用來調節方向。

金魚吃食的時候很有趣。我把一些麪包渣扔到魚池裏,麪包渣一直往下沉。那兩條黑色金魚眼看着食物就要到嘴巴了,可還是呆立不動,乾等着食物送到口。就在這時候,另兩條紅色的金魚迅速游過來,互相碰撞着,想方設法不讓對方吃。最後,食物被強勢的紅金魚吞下肚子,那兩條笨拙的黑金魚只有眼巴巴的份了。看着看着,我突然從金魚的身上明白到一個道理:做事一定要把握機會,主動出擊,才會贏。

觀察金魚不但給我帶來知識,還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愛我家的金魚。

Tags:模板 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