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品】觀察日記模板彙總9篇

欄目: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6W

一天將要結束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日記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觀察日記模板彙總9篇

觀察日記 篇1

20xx年 xx月 xx日 晴

今天放學回家,我想觀察泡豆子。

五點鐘,我從廚房拿出了幾顆豆子,放在碗裏,再舀一瓢水,泡起來。過了40分鐘,我出來一看,豆子的表面就像是老奶奶皺巴巴的臉。接着,我仔細地觀察着黃豆,發現有幾粒黃豆在冒氣泡,我想是因為豆子在吸水的緣故吧。又大約過了20分鐘左右,豆子的皮有一點要爆裂的樣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豆子的皮要吸收水分,脹大,然後,再讓豆子吸收水分。第二天早上,豆子全脹大了,差不多有原來的兩倍大,這大概就是豆子沒老沒曬乾之前的綠毛豆了吧。

第二天中午,我又看了一次黃豆,豆子已經漲得像花生米一樣大。我輕輕剝去他的外衣,我驚呆了,黃豆不僅會脹大,還會在水中發芽,我看着那一粒粒黃豆上長了一顆顆黃綠色的芽,心裏甭提多高興了。

第三天,我又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黃豆。泡黃豆的水變得渾濁不清,我把碗搖了一下,水黏黏的凝固在碗壁上。忽然,我聞到一股淡淡的異味。一開始,我以為是豆子的清香,後來,味道越來越重,這時,我才知道是豆子的異味,我立刻把水換掉了。

觀察日記 篇2

我家種着一株夜來香。這株夜來香一到晚上就特別香。我問大人為什麼,可是大人都説不知道。所以我就上網找答案。終於,我找到了關於夜來香的資料。

原來,夜來香的香氣的散發跟濕度有關。濕度越大,它就越香。晚上的濕度比白天的大,所以夜來香在晚上就更香。下雨天的濕度更大,花香也就更濃。我想:如果在它上面灑一些水,會不會更香呢?説幹就幹,我拿起灑水壺往夜來香上一灑。過了一會兒果然更香了,香得我都要暈倒了。

觀察日記 篇3

今年植樹節,我嘗試用一種新栽培方法栽種了一盆愛心草。告訴你們,那可是無土栽培哦!你們一定會問:不用土,你用什麼?水嗎?不,我用是當今最流行陶碳球栽培,它全稱叫“陶碳球負離子植栽”。用陶碳球栽培特點是乾淨清潔,與水接觸後會自然散發負離子淨化空氣,還有水質淨化功能,無菌不長蟲,讓植栽美化更潔淨。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非常誘人呢?

開始栽草啦!我先把綠、白、紅三種顏色陶碳球搭配倒進一個沒有破碎小玻璃容器裏,加水至陶碳球等高,讓陶碳球完全吸收水份,再將愛心草種子均勻地撒在陶碳球上,每天澆水一次,注意水份保濕,接下來,我們就盡情期待着這些小草發芽、長葉吧!

第一天,種子靜靜地躺在陶碳球上,只是覺得體積稍微能變大些,再沒覺得有什麼異樣,我有些心急了。兩天以後,三三兩兩種子開始結伴吐出白白嫩嫩小芽了,我好興奮啊!之後,種子大面積發芽,小芽開始慢慢變綠,到第五天時候,種子已經變成長有兩片葉子小苗了!可以想象出我心情有多激動!

現在,過了半個多月了,我愛心草每天都在成長,心形葉子越長越大,白色根鬚越扎越深,它每天都會帶給我驚喜,帶給我快樂。

觀察日記 篇4

三葉草大家應該很熟悉吧,以前我們校園種滿了三葉草,每當看到三葉草,我總回想起一件讓我啼笑皆非的事:

在上三、四年級的時候,班裏的同學會去摘三葉草喝莖水,我當時並不明白同學在幹什麼,只是覺得三葉草的莖水很好喝,當時我還以為所有的草的草莖都是這個味兒,所以當我在樓下玩的時候,看到樓下的草,二話不説就摘下來嚼草莖,可是瞬間就被我吐了出來,嘴裏只有一個味兒——苦。而旁邊一個應該是上幼兒園的小女孩看到我在嚼草莖,自己也拔起一根草,在那邊嚼,這時她的媽媽勸她:“那個不能吃!”有責備地對我説:“別在她面前吃這種東西,這種東西不能吃,她會學的!”我懵懂的點了點頭。

後來,我跑到三葉草那兒,觀察它,記住了草莖的樣子,卻沒注意到那草是長着三片葉子的。

前幾天,我在路邊發現了三葉草,我好奇的蹲在路邊看三葉草,我還想找四葉草,但那裏的三葉草太少了,找到四葉草的概率太小了。這時,我突然覺得三葉草好熟悉,好像以前在哪兒見過,特別是它的草莖,但我也沒多想,摘下了一株三葉草。

第二天,我告訴季凌江我在路邊發現了幾株三葉草時,她不以為然的説:“三葉草有什麼好奇怪的,以前校園裏長滿了三葉草,我們還拿它的草莖水喝呢。”突然間,我恍然大悟,我想我為什麼會對三葉草會有熟悉感,原來以前喝的草莖水的那種草就是三葉草。

一葉的三葉草是祈求,二葉的三葉草是希望,三葉的三葉草是愛情,而四葉的三葉草就是幸福。

觀察日記 篇5

12月9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的大蒜都長得很高了,我把它們從杯子裏移到了花盆裏的泥土上,不過種在土裏我看不見它們的根,媽媽説:種子種在土裏,種子就有肥料了,就長得壯些了。在我的心裏也有話要説,想不想聽?那就是:媽媽説完後我也學會了一點點知識呢!

觀察日記 篇6

20xx年10月14日 星期天 晴

今天上午我在作文班,老師給我們發了一顆神奇的種子。

老師讓我們先摸了摸,它的表面凹凸不平。老師又讓我們聞了聞,有一股苦苦的味道,好像黃連一樣。最後老師讓我們看了看。它的形狀是橢圓形的,好像一個小西瓜,它的顏色是褐色的,它像一粒花生豆一樣大,它的表皮有許多條紋,好像老奶奶臉上的皺紋。

老師告訴我這顆神奇的種子叫胖大海。

然後老師讓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老師把胖大海放在杯子裏,用熱水把它泡起來,接着胖大海慢慢地升了起來。

胖大海周圍冒着氣泡,它的一端先裂開了,然後兩邊都裂開,裏面露出了細細的毛。

接着胖大海慢慢地變大,水也變成了土黃色。胖大海身上的殘渣落在杯子底下,水也變得更淺了。

泡大了的胖大海像一隻黃色的水母,在水裏游來游去。

老師讓我們聞了聞,味道有一點點苦,老師讓我們喝了一口,我覺得有一點苦,還有一點鹹。

胖大海的功效有很多,比如:潤喉、清肺、排毒的功效,還能治咽喉腫痛和便祕呢!

我喜歡胖大海。

觀察日記 篇7

我家的陽台上,種了幾盆綠蘿。

綠蘿的葉子是心形的,翠綠翠綠,或許有幾片葉子上有一兩塊淡黃色的小斑點。它們綠得十分可愛,在藤蔓上交錯地長着,每一片都綻放出了自然與生命力之美,亮晶晶的,像打了蠟一樣,讓人想到了蝴蝶的小屋。綠蘿的嫩葉,卷在藤蔓頭上,蒙着一層白膜,似乎蟋蟀可以拿它當酒杯。它的藤蘿可以長的很長,從高高的花架上一直到地面,一根根藤蘿從上面垂下來,從遠處看,一盆綠蘿就是一條綠色瀑布。

以前,我總也找不到綠蘿的種子。它怎麼繁衍下去呢?突然,我發現了一個像小蛇一樣的東西,突兀地長在莖上。旁邊還有一粒紅豆大小的棕色嫩頭。這就是它的氣根,一條條地從莖上垂下來,似乎一遇到土,就會發瘋似地鑽下去。

和榕樹一樣,綠蘿也有許多氣根落到地上,直垂進泥土裏。它的枝條,也可以插活。因為氣根會伸入泥土,長成根。你不要小看了那些棕色的根,要是它們全部伸進土中,足夠長出一株巨大的綠蘿了。

觀察日記 篇8

10月1日 星期二 多雲

放國慶長假了,我回到老家,在家旁邊的草叢裏捉了4隻身體比較大的蝸牛,把它們放在飼養瓶裏仔細進行觀察。

我把蝸牛放在瓶子的右壁,我輕輕一碰蝸牛的觸角,沒想到它收了回去...... 蝸牛頭上有2對觸角,長長的觸角上長着一對眼睛,它的眼睛非常小,不留心看還看不見。它的身體上有個小小的氣孔,它從氣孔裏排出來的糞便就像一條蚯蚓長長的細細的,黑乎乎的`。蝸牛殼的缺口處排出了白白的液體,晶瑩透亮的,我頓時傻了眼。蝸牛的貝殼就像一顆小小的螺絲,蝸牛還可以飛崖走壁,在牆壁上也可以活動自如,原來蝸牛是靠腹足行動的。它的嘴巴就在下巴上,幾乎只有一個小小的縫隙。它呼吸的地方正是我剛才説的排糞便的氣孔,長在後半身,其中一隻大蝸牛的殼裂了開來,似乎他的心臟在跳動。沒有了保護他的房子,一定很疼吧!而且他身上有一層透明的液體。

10月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一起牀我就先去觀察那隻破殼的蝸牛,發現皮膚也恢復了一點,還有一隻蝸牛身上產生了一種叫作“黏液”的物體。我給蝸牛們起了名字分別叫作“老大”、“老二”,旁邊還有兩隻小蝸牛分別叫“小小”、“欣欣”。當時,我十分興奮,因為2只小蝸牛漸漸探出頭來了。破殼的蝸牛的身子左扭右扭,似乎要從貝殼裏爬出來。上次,我發現有2只蝸牛在大蝸牛身上動來動去的,這次一動不動,好像是睡着了。上課時老師講過可以把蝸牛放進水裏喚醒它。於是,我用杯子罐來了水,把蝸牛放入水裏,果然用水可以喚醒蝸牛,而且蝸牛在水中還會浮起來,沿瓶子壁向上爬,還不停地探出腦袋呢!

觀察日記 篇9

這是一個陽光名明媚的中午,院牆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這時,杏樹的主人正領着她的孩子走過來。

“爺爺,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臉來天真地問。

“是啊,杏花開了。説着,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的嗎?”

“哪天?今天開的。” 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竺爺爺補充了一句。孩子答不上來了,可是他不明白為什麼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竺爺爺告訴他:“我有用處,明年你可要留心點。”

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這一天,正再書房看書,忽然聽見窗外一個小孩子的聲音:“竺爺爺!竺爺爺!”

是誰喊的這麼急?他趕忙走出書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個孩子。

“什麼事情啊?”

“竺爺爺,杏花開啦!“

“什麼時候?”

“剛才。”

“是第一朵嗎”?

“是。”

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多麼美麗的杏花呀!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

竺可楨爺爺曾不止一次地説:“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詞眼一,也不能使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竺爺爺正是通過常年的精確觀查,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