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推薦】讀書感受作文錦集七篇

欄目: 高中第一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感受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讀書感受作文錦集七篇

讀書感受作文 篇1

要是你問我讀書的滋味如何,我會説:“讀書就像一串百味的冰糖葫蘆,有很多很多的味道——甜,酸,苦,辣……”下面我帶你來品嚐品嚐吧!

我已經數不清我在一邊看書一邊陶醉時媽叫了聲十幾遍後,抬頭看見媽媽瞪着老大的眼睛,我趕忙嬉皮笑臉地給她倒水賠罪 。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弟弟纏着我講故事,但我一邊回味着剛看的書的內容,一邊隨心所欲地為他講主人公用一杆槍打死帳篷裏的一隻狗時,弟弟憤憤地拂袖而去······雖然説這“蘋果汁”有時會使我格外難堪,但是它的酸楚中帶着甜味,真是“酸裏面帶着甜啊”。

在書店裏,在書架前,隨手抽出一本<<安徒生童話>>,你一定會被裏面的曲折動人的故事所吸引,被優美的詞句所陶醉。請翻開<<魯賓遜漂流記>>,為魯賓遜的故事出奇吧!千 萬別驚奇過度了,來本<<西遊記>>吧,唐僧師徒那有趣,離奇的旅行一定會使你忘記過去的驚奇,重新歡笑起來······一天到晚你在書海中遨遊,獲得了知識,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你説不是嗎?

這種苦味兒就像餐桌上的苦瓜,每次上桌都是那麼令我望而生畏,但每次上桌我都第一個搶着吃,從古到今,讀書就是件苦事,只要從茫茫的歷史長河中隨便捧起水;就能找到無數的苦讀書的先例。可是我們這些現代人也好不了多少。許多讀書者不是都加入“四眼一族”了嗎?還有慈祥而又嚴厲的老師,家長們——我們的擔子重啊。

書本身就是一隻只辣椒,即使你回味無窮又使你看到自己因羞愧的地方。看《中彩那天》,我才知道誠信的重要美好。看完《母愛如山》,我才知道平時的所作所為會讓父母如此傷心……

書是全世界最好,最受歡迎的“大辣椒”。讀書的 百味冰糖葫蘆我只請你品賞了一點,其它的部分你再慢慢體會……怎麼樣味道好吧?

讀書感受作文 篇2

書,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培養了我的學習興趣,還豐富了我的想象力,拓展了我的思維。所以,我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

一句名言説得好,“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是快樂的,是幸福的。可有人卻認為讀書是痛苦的、枯燥無味的。而我卻認為讀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樂趣。讀書是一種享受。就像高爾基説過的一句話:“我讀的書愈多……我就覺得生活俞光明俞有意義。”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書籍是寂寞時的朋友;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得的思想之船。

小時候,我就與美麗的白雪公主、可愛的七個小矮人、善良的牧鵝公主、法力無邊的金魚……交上了朋友,然後告訴小夥伴們,安徒生和格林講給我的一個個神祕有趣的童話故事,享受着他們羨慕的目光。在那個現實與想象分不清的年齡,童話教會了我去愛他人,愛世界。走出天真爛漫的童話時代,一篇篇生動優美、清新質樸的美文如磁鐵般吸引了我。看着它們,我領略了別人不一樣的生活,足不出户卻可以縱觀世界。讀書給我帶來無盡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如何熱愛他人,熱愛生命!如果你認真讀書,便會走出自己的心靈,進入另一個心靈中,與另一個心靈溝通、交談。那時,你就不會感到讀書是枯燥的,而是快樂的。如果把知識比喻成一座寶藏,那麼讀書就是通往這座寶藏的路線圖。在無窮無盡的書籍中,我將繼續讀書的故事,體會讀書的樂趣,積累長輩的智慧,收穫智慧帶給我的財富。

書,是人們無聲的老師,知心的朋友,它一直默默啟示着人。讀書可以陶冶情操,豐富知識,開闊心扉。“一個人可以無師自通,但不可能無書自通。”

讀書感受作文 篇3

學了這一單元,我好像變成了一顆小苗,書是一滴水,給了我滋潤我營養,讓我茁壯成長。

在這一單元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好詞佳句、作文方法、讀書方法……這些知識自然是這四篇課文告訴我的。《走遍天下書為侶》課文告訴我們書應該反反覆覆地讀,因為每讀一遍都會發現新的知識,發現以前自己忽略的東西。《竊讀記》這篇文章講述了林海音小的時候,酷愛看書,腿已經站麻了,站酸了,也是繼續看書。《我的“生長果”》告訴了我們在一個個小小的光榮裏,作者悟出了兩個道理,一個作文要寫出真情實感,還有一個道理是作文要寫得別出心裁,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這些作者可以放棄自己的娛樂時間,去讀書,才成為學者,我應該向他們學習。

他們這些讀書精神使我更加喜愛看書了,書會使我們快樂,書會使我們美麗,書還會使我們情趣高雅,使我視野開闊,使我們思想深邃。

書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大幫手,我們應該多看書,讓我們的肚子裏全是墨水。顏真卿的一句話説得好“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可不要到老了的時候才想要讀書,到了那時你可就來不及了。書是“長生果”,書是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書籍是全世界人民的營養品,書裝載了人們靈魂的全部美麗。

你喜歡看書嗎?你和書是一對朋友嗎?書帶給你快樂嗎?你不是一個小書迷就應該喜愛看書哦!

讀書感受作文 篇4

一直以來,在我的記憶中,爸爸不上班的時候總是捧着一本書或雜紙,津津有味地讀着。翻開爸爸讀過的書,總是能看見許多我看不懂的圈圈點點勾勾劃劃。一本嶄新的書到了爸爸手中,用不了多久就變了樣,爸爸會讓這本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媽媽每天忙完家務後,也常常讀自己喜歡的文章,有精彩的還要讀給我們聽聽。

爸爸經常教導我要多讀書並且讀好書。每當我讀書的時候,媽媽也總是提醒我不但要學習作者的觀點和主要內容,還要在好的`詞語、段落部分劃線,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想法等等,她説只有這樣才能算是真正讀懂並欣賞一本好書。現在我也像爸爸媽媽一樣十分喜歡讀書,書成了我快樂成長的營養品。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知心姐姐推薦的《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這本書就像一束明亮的陽光照亮了我的幼小的心靈,讓我看到一個不同而奇妙的世界。同時也為爸爸媽媽打開了一扇正確教育我成長的大門,我看到他們讀這本書時沉思的眼神。這本書用一個個生動的事例,把像我們我們這樣的青少年成長中很容易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現象,並提供了很多很好的途徑幫助父母認識我們青少年的心理變化,正確引導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讓我們感受成長帶來的快樂。書中有一段話我和爸爸媽媽都非常喜歡:

宇宙中,有一個世界,叫心靈的世界;

人生中,有一種成長,叫心靈的成長;

成長中,有一種財富,叫心靈的財富;

書是生活的調味劑,是斑斕生活的必不可少的那縷陽光,是智慧的結晶,是大千世界的縮影。和爸爹媽媽共同閲讀一本好書或是好文章,不但讓我和爸爸媽媽之間架起了一座互相溝通交流的橋樑,增進了我與爸爸媽媽的感情,而且也為我的健康成長點了一盞指路明燈,讓我總是能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書,我生活的一份子!

讀書感受作文 篇5

莎士比亞曾説:“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從很小就開始看書,不過只是看一點很幼稚的書。我本來是一個很喜歡看書的孩子。特別是《安徒生童話》之類的一些故事書,但是我隨着年齡的增長,認識的朋友也越來越多,玩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便漸漸開始喜歡上了玩,不怎麼喜歡看書了。

但媽媽又經常叫我看書,比如:《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本來我很不理解媽媽,但是後來我漸漸明白了:如果我不多讀點書,腦袋裏就不會有知識,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就比如説吧,我上次半期考試。因為平時沒讀什麼書,做題時沒用上一些好的名言警句,還有寫作文的時候沒運用到一寫恰當的好詞好句,因此沒加上那2分。通過那次的考試,我明白了:如果你不多讀點書,腦袋裏就不會有一寫好詞好句,那樣就不會靈活的運用,導致扣分或該加分的題沒加上。

所以我現在每天都會按時的按一定量來看一看課外書了。同學們,這就是我讀書的感受,現在我知道了,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不然腦袋裏就不會有知識,考試就不會得高分。

所以,我建議大家要多讀一些對我們學習有幫助的書,不要每天只知道做完作業就完,也要恰當的看一些課外書,這樣既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習,又能增長我們的知識。兩全其美。

讀書感受作文 篇6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是莎士比亞説的。書與我們密不可分,它像陽光,帶給我們温暖與希望:它像大海,讓我們自由遨遊;它像我們的良師益友,教我們學習知識。書更是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樂趣,讓我們開心快樂!

小時候,我還不識字時,便看書中的插圖,一打開,我立即就被五彩斑斕的圖畫吸引住了,只要一看圖我就能大致明白一些意思了。識了字,我便更能體會漢字中藴藏的祕密,明白圖畫中所不能表達出來感情。在讀書時我會微笑,會為醜小鴨變成天鵝而開心微笑;我會大笑,會為皇帝新衣中的皇帝太笨連衣服都不知道穿沒穿就大搖大擺的走上街而捧腹大笑……五彩斑斕的書正向我展現了一個又一個迷人的世界,無數動聽的故事讓我分辨了人的真、善、美以及假、醜、惡、真愛與仇恨……到了十歲後,讀的書比以前更深奧了一點,有科學、語文、科幻?當讀到語文類時,我明白許多人生智慧;當讀到各種小説時,我會浮想聯翩,幻想自己是其中某個人開始驚心動魄的大冒險?每一次我都很開心,因為書不僅帶給我無盡的知識,更帶來了無限的歡樂與美好的開心時光!

書讓我學會了如何笑對一切,讓我理解了革命先烈對生命的價值,讓我知道了尊嚴的寶貴,對人寬容的態度,書伴我茁壯成長,快樂地去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盡享讀書的樂趣!

讀書感受作文 篇7

昨天在網上訂購的《隨想錄》,心中不勝喜悦。

不知為何?每次看到有一本新書時,我總有一種説不出的高興,有時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那麼高興。翻開目錄,呵,150篇文章收納其中,一共有5集,厚厚一本書有662頁,我不覺嚇了一跳。

看了一下,巴金老爺爺的“我在寫作中不斷探索,在探索中逐漸認識自己”令我頗有感觸。寫作如同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人生道路。不斷地寫作,在寫作中瞭解自己,解剖自己。

寫作的意義不一定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以後,俗話説“後車之覆,前車之鑑”。也是把每天的愉快和不愉快都記錄下來,等到以後再翻來看看,或許會十分懷念。歲月荏苒,一過就是12年,拿出小學中的日記來看,總會一笑,那每天一行兩行的短語,並沒有因為簡短而失了真性,我似乎仍能回憶起從前的往事。最近學的《往事依依》講得是多麼好,是啊,往事依依,可能你曾經難忘的事過了歲月的折磨,佈滿了灰塵,再也不記得了,可寫過,便記錄了下來,彷彿撣去灰塵,重見了天日。我也希望我的文章可以訂成一本書,現在當然不太會實現,我只是希望,如果真能,就拿這篇文章作為總序好了。

寫作也是一種感情的發泄,好似哭一場,鬧一場,瘋一場。把心中所想所感一字不差地寫下來,一次性,暢快,使人悶在肚中的情感宣泄出來。你會覺得心曠神怡。有時哭、鬧、瘋確實能發泄,但似乎不太合理,讓周圍的人覺得你有病一樣,那就寫出來吧。待到以後看,説不定會有另一種不同的感覺,不必在意表達的形式。因為那只是你的文章,雖然不僅僅屬於你的,但那就是你,真實的你,內心深處的你。可能是一個你熟知的形象,也可能是一個你從未知曉的樣子。

生活中總會有人對你的成就、成績指指點點的,但那又怎樣,你就是你,為什麼要為了別人而改變你自己,文章只是你的,你覺得好,就一定好。別人的指責請拋在腦後。你可以我行我素,因為那只是你的文章。巴金老爺爺的文章也曾被別人所指責過,可他並沒有因為別人的評論而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