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實用的散文作文彙編五篇

欄目: 高中第三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散文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散文作文彙編五篇

散文作文 篇1

我喜歡下雨。

那天的銀灰色的天空。越前龍馬。

可是我卻被雨滴從頭澆到心裏,無形的,透明的,迷茫的。我就這樣走下去了嗎?

唯美的文字寫不出來了,你怎麼了?因喜歡紅色而變的粗俗了嗎?

喜歡一種顏色不要理由。也許心裏太冷才會需要温暖。

每個人也是有顏色的。

我站起來,安靜接受温暖。希望只是我一個人接受而已。

然後温暖一下冰冷,真的做到了!

我想淒涼的笑。

幹自己喜歡的事頭腦可以分外清醒。實施驗證那兒,驗證人忘了簽名字。

那給別人欣賞,他們還mada mada done呢。

自大輕狂的我,換來一笑又能引起多少思考呢?

淒涼,哪個世界值得你投入呢?用報復來擺脱所有煩惱。

可你又什麼時候可以做到。

窗外的雨仍小小的下着,大概凌晨了吧,我的屋子永遠亮着。

心情也是有顏色的。

看的那麼多書,被迫放棄一切,但何不是一幕幕悲劇

不喜歡現實中,但卻喜歡想象中和夢幻中影子的浮動

恨自己太軟弱,和四維一樣,別人只看到你的快樂,不明白真正刺傷你心口的撕心裂肺的痛

散文作文 篇2

於車站接到她時,她已經急不可耐了。並非急於見我,只是我遲到了。如照片裏那樣,二十出頭,亭亭玉立,粧容那天特別美,尤其那黛眉,一葉柳。後盤的髮髻,耳朵上的耳環鏈子。美極了。 這是我第一次見她,我們在微信裏“偶爾”聊了一個月。從她手裏接過行李時,她已經很不耐煩了。 今天和她算是訣了。一年認識,卻無奈於她內心的迷茫。我並非她所能愛的男子。第一次於車站那兩眼的觸目,我已覺得她所歡喜的男子,會比我好很多,何人不愛潘安。我剛給她發了段文字:“我會保存我們所有的聊天記錄,包括那句娶你。永遠。”

年前第一次去她家,便覺得她對我的冷漠過甚。她離家出去工作時,給我回了信,説不可能。我們是介紹的。當然她父母那邊也回了信。我本以為就此訣別了。但有幸她不愛刪除網友。我繼續存在於她朋友圈裏。年中有段時間,我有過將她放進黑名單,但恨不成器的我,又把她拉出黑名單。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200公里的距離,成都,鹽亭。網絡成了我們之間的紐帶。我或多或少的在晚上給她發些信息,她不愛説話的性格,決定是不會回我太多的。我開始慌忙的開始研究起撩妹這一學説。網上。書本里到處尋找。通作了番不深不糊塗的研究。在A4紙上寫了很多,技巧,方法。更重要的是對她性格的分析。記得有這一句,用圓圈狠狠地圈起來的:愛遷,需要小心翼翼。 她是個不愛聊天,説話的姑娘。朋友圈也小,除了閨蜜而已。於我猜想裏,她能聊天的男生,可能也少之少。性格和90後眾多女孩子一樣。有自己的性格。在她的話裏是説,她性格不好。我倒覺得沒有什麼。特立獨行,脾氣每個女孩子都應該有,不然我愛她,包容她什麼。

她母親腿腳不好,只能靠輪椅,父親也是上了年齡,於我記憶力。她母親很聰明,父親很實在,甚至少言寡語。她受過太多苦。我聽朋友説過她小時候的故事,她母親不能彎腰,糧食曬地上,需要裝口袋,遷那時還小,又有旁邊鄰居小孩讓去一起玩,最後只有她做這些不該她那個年齡做的活,兩眼淚汪汪。聽到這個故事,講故事的人講的並不動容,我卻覺得無比心酸,更助長了,我想對她好,追她的念想。 我的工作並不好,卻有很多時間給她發信息。從她不理我,到開始她回我信息,然後到她慢慢對我言語回覆多起來。記憶力的不好,已經讓我對那些聊天記錄很模糊了。只記得有一天,下班特早一個人逛馬路,看黃昏。拍了張黃昏照給她,問她喜歡黃昏麼?她説沒時間。話題打開了。那天夜晚,我一直興奮的給她發信息,她聽的多,回覆的少,很多是嗯嗯,或者哦。我待在門前的橋上,來回踱步,和她聊天,一直到深夜。這是我們第一次聊的這麼久。以前給她發信息,她基本不回覆的。 她的不回覆,和哦,嗯嗯,讓我很多話題到了,到此為止,無以繼續的境地。無可奈何,我只能變着話題,去試着打開她的心。不過到此時,我對她也瞭解不足,只知道性格少許。知道她喜歡吃辣的。我甚至問她喜歡海鮮麼。她也至今未回覆我。

“愛情”開始在10來臨了。27下午,她給我發信息:讓我直説。我回復:直説什麼。她説:全部。此時我猶豫了,我知道她想在城裏有房子,一個保障,準確是個家。以前是在成都,現在降低要求,鹽亭我們小縣城也行了。我回復:你晚上吃的什麼?她回覆:飯。她生氣了。28我終於鼓起勇氣對她説:做我女朋友吧,好麼?現在離得太遠,鮮花,浪漫我一定會補上。她回覆:好。後補了句:娶我。我:好,娶你,一定。我們“戀愛了”。 下筆此時,我才明白,這份愛只有我,沒有她。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她於我只是年齡的衝撞,和少許的感動,想依靠。她難動情。歲月的沉澱或許是她性格的原因。 我開始急着看房,給她發照片,讓她選,我本以為世界的美好都給了我。慢慢的,她連我消息,都不回了。我開始追問。很多天她一句話都不理。我們“談了”不到一月。我懂了。給她發了:我説過,無論如何,不一定得到,只要你好,隨時可走。她終於回我了:父母不同意。從此她不再對我説其他任何多餘的話。

她對我的問,我不是她能力想的那樣的人,她回覆的字是:對。 已經習慣這種把愛訴説不完整的感覺了。我心亦麻木,卻想愛,想愛這個不多言語的女子,這個性格需要包容的女子。她也是第一個,讓我娶她的女子。多想對她説句:可不可以愛我一回,一點點。

散文作文 篇3

每年陰曆四月間,正是家鄉槐花盛開時節。

滿山滿野的洋槐樹漲揚得無邊無際,花開起來十分帶勁,帶着一種野性,開得放縱,開得瘋狂,一點都不拘束,滿枝滿丫,團團簇簇,如同趕趟似的,一串比一串美,一串比一串嬌,一串比一串雅,一嘟嚕一嘟嚕,墜得枝頭彎了腰,低得一伸手就能摘到。遠遠看去,如團團白雲堆積梢頭,近看又象珠玉滿枝,一不留神就會流你滿懷。含苞未綻的,呈半月形,白裏透着青,青裏含着白,充分綻開的如同一隻只白色小蝴蝶翩翩起舞,通體潔白,只有花的根部還留有一絲青,白得温馨,醉人心脾,令人留連忘返。槐花的香,是清香,不是那種濃濃豔豔的香,而是幽幽淡淡的香,雖不十分濃烈,卻足以令你的每一個毛吼都張開。林子很大,一眼望不到邊,滿眼花團錦簇。此時的葉牙還未完全張開,只有一樹一樹的白,比梨花的白藏着一份嬌和媚,比李花的白又多了一份素和雅。槐花吃起來分外清香,感興趣的,不妨趁槐花似開未開之際摘些回家,用山泉水一浸,加上佐料和玉米麪一拌,放灶上一蒸,於是灶間便流溢着槐花的清香。這時節,也是天南海北的放蜂人云集家鄉的時候,那五湖四海的方言俚語,那嗡嗡作響成羣結隊的蜜蜂,連家裏的吃飯桌上,都有蜜蜂光顧的身影,整個山村都沉浸在槐花的清香裏。

如今,生活好了,可這些美好的景色卻不見了蹤影,每年的四月也只有記憶深處才會出現那一片“雪海”、那一縷花香……

每每回首過去的歲月,總感到有一絲槐花的清香,温暖着我漸行漸遠的歲月。

散文作文 篇4

當春帶着她特有的新綠,海一樣地漫來時,真能讓人心醉;

當春攜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樣地湧來時,也能讓人斷魂。

春,絕對是一楨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畫布。

新綠、嫩綠、鮮綠、翠綠,滿眼的綠色呀,温柔着我們的視線。還有那星星般閃動的一點點紅、一點點黃、一點點粉、一點點紫呀,也驚喜着我們的目光。

於是,開始在春漫步。

踩在她鬆軟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温牀可以如此地平實。只要季節的老人飄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種子,都可以在這裏孕育,並賦予生命一種變換的姿態。

春,絕對是一幅飽蘸着生命繁華的畫卷。

無論是破土而出的,還是含苞待放的;無論是慢慢舒展的,還是緩緩流淌的;也無論是悄無聲息的.,還是鶯鶯絮語的,只要季節老人把春的帷幕拉開,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裏匯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於是,開始在春漫遊。

披着柔媚的春光,讓略帶甜意的風,從身邊掠過。就會領悟到春的氣息裏,其實包含着一種最令人感動的柔情。也會覺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親,她竟選擇在萬物蕭條的冬的盡頭,將千姿百態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它們踏着那最為柔媚的第一縷春光,相擁而至,把無限的生機帶給人世。

春,也是一拱彰顯着生命神奇的畫廊。

你看,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態,而每一種特定的形態,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無論是高大的,還是弱小的,都要經歷着有生也有死的歷程,也都有稚氣和成熟的時節。無論是引人注目的,還是平淡無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時令軌跡,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間裏,完成一段生命的壯舉。也無論是否有名有分,無論是生在富饒的家園,還是長在貧瘠的沙土,所有的,所有的,所有所有的在春萌生的萬物呀,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盡全部的熱情,譜出一曲生命的頌歌。

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這裏的生命的齊奏,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種神奇的美麗。

散文作文 篇5

“凌晨四點起來,發現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這樣寫道,海棠本來便是日夜開放,為何凌晨四點起來便可以產生到別樣的美感呢?那便是因為白天裏海棠花徹底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埋着頭,或學習,或工作,那近在咫尺的美卻悄然溜遠。而當我們退一步,保留那與海棠花的距離,便會如川端康成一般領略到不一樣的美麗。

距離為何產生美呢?大概是由於距離讓人可以宏觀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離帶來了未知的神祕,引發了人們的美好幻想。

在美國登月之前,中國早已流傳着嫦娥奔月等關於月亮的美麗的傳説。然而,當宇航員帶回來幾塊冰冷的石頭,發回幾幅月球“滿目瘡痍”的圖片,童話、傳説便不復存在了。從此,人們説起月亮,腦海中只會浮現出一個荒涼的大球,而不再有玉兔,廣寒宮與吳剛了。

遠觀月亮,人們產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觀月球,人們得到的卻只有幾塊冰冷的石頭。這便是距離的奇妙作用吧。

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又如何去退出來去體會被忽略的美呢?

人是不可能説突然集體移民月球,在月球遠望家園。然後去感受什麼不同的美麗。此處距離便是心靈的距離。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的心靈總被功名利祿緊緊裹住,以致無法體會身邊的美。所以我們要與功利保持距離。

當我們不再為考試的分數而學習時,我們會發現書本中的知識是如此有趣;當我們放慢上班、上學的腳步時,你會發現街邊蒼翠的大樹多麼富有活力。生活中處處皆詩意。人們缺乏的便是適宜的距離。

當我們的心靈得以解放,保持與外物的距離,我們會發現天空,是給了我翱翔的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載着萬物的大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

讓我們退一步,保持適宜的距離,身邊的美好就會紛紛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