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必備】古詩作文3篇

欄目: 高中第三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58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説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古詩作文3篇

古詩作文 篇1

話説又到了背古詩的時候,我對着《舟過安仁》這首詩,抓耳撓腮,一個字也背不進去,於是,在書上畫起了小人。

畫着畫着,不知怎麼會回事,我眼前一黑,就像是被什麼東西吸了進去,頭痛地要暈了過去。我心裏想:糟了,明天恐怕要上頭條了!“某小學生因背古詩而猝死房間,呼籲大家減負……”。

重重地摔了一下,眼前突然看到了藍天。還好,我沒事。只是書桌和語文書都不見了,只有硬硬的木地板。奇怪,我在哪兒?我想站起來,四肢卻柔軟無比,怎麼也起不來。一陣風颳過來,我感覺身體在向天上飛去。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我成了一個紙片小人,四肢被線牽着,掛在一葉小舟上。原來的木地板就是小舟的甲板。

天譴報應啊!我的內心懊惱而絕望:“看你還畫不畫小人了!”

風停了,我又一次跌落在甲板上。這時,船艙裏走出兩個小童,一人身着藍袍,一人身着紅袍,穿得十分古樸,和電視中的古裝劇一樣。

“哥哥,”紅袍小童説,“我劃累了。”

“你先休息一下,我來劃。”只見藍袍小童在船頭,一會兒划着漿,一會兒撐着篙,累得滿頭大汗。紅袍小童坐在甲板上,還大口地喘着氣。

又一陣風颳來了。我又一次飛上了天空,線被扯得緊緊的。

紅袍小童回頭對藍袍小童説:“哥哥,風好大呀!”

説完,紅袍小童突然跳了起來,拍着手,好像明白了什麼,轉頭就匆匆忙忙地鑽進了船艙,又急急忙忙地鑽了出來,手裏拿着一把大傘。

“還沒下雨呢,你就準備給哥哥打傘遮雨了?”

“才不是呢,哥哥,你先把篙放下。”

紅袍小童把長長的篙拖進了船艙。

“你要幹什麼啊?”哥哥不解地問。

“剛才不是看到許多大帆船都跑到前面去了嗎?我們也來做個大帆吧!”

哥哥會心一笑,拿過傘,將傘撐開,高高地舉在空中。

風更猛了,彷彿要滿足弟弟的心願似的。我也被風吹得越來越高,只見下面是棕色的傘,棕色的船,那棕色的小點越來越快地劃過藍色的河面向前駛去。

我突然明白了,那首詩就像一幅畫般閃現在眼前。

又一陣狂風,把我吹得暈頭轉向。轉眼,我回到了書桌前。

“寫吧。”旁邊一位身穿白色長袍的中年人遞過了一隻毛筆,笑眯眯地看着我。不知為什麼,我就是知道他一定是楊萬里。

我毫不猶豫地拿起筆,在宣紙上大筆揮墨……

“好詩!”回頭一看,楊萬里已乘鶴而去,只聽他高詠,“一葉漁舟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撐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眼前一黑,再睜眼時,已經坐在了家裏的書桌邊。

打開的語文書上,小人兒的旁邊正好有三個字:楊萬里。

古詩作文 篇2

古詩是凝固的旋律,是智慧的樂章,是祖先獻給世界的'一份厚禮,更是勞動人民用勤勞和睿智築起的韻律長城。

古詩,文有盡而意深遠,是美的享受; 古人,時有盡而智恆遠,是愛的凝聚。古詩,滲透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即使在新世紀的今天也無處不在。

當你吃飯時,望着桌上香噴噴的飯菜,你可懂得這是“粒粒皆辛苦”的成果;當你熄了燈,仰望滿天繁星閃爍時,你可體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意境; 當你深情撫摸長輩們粗糙大手的時候,你可領悟這是“飽經風霜”的見證; 當你敬仰歲寒三友的風姿時,你可品味“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實真”的感受;當你……

在我們的生活中,古詩到處可見,雖只有寥寥幾行字,卻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靈魂。古往今來,誦讀古詩的人很多,但懂得欣賞、細細品味的人卻不多。用心領會吧!古詩會引領你穿梭在歷史的長河中,暢覽在中華民族的古典文化裏,盡情遨遊在智慧的海洋上,讓你回味無窮……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和品味古詩,來弘揚傳統和古老的文化,讓古詩豐富我們的生活,讓中華民族的瑰寶發揚光大!

點評:作者熟練運用修辭,尤其是排比,增強了文章語言節奏和氣勢。文章語言凝練、豐富,帶領讀者走進了詩歌的美好世界。小作者也倡導大家一起來學習古詩,體會古詩中的中華民族文化靈魂。

古詩作文 篇3

古詩詞,如絢麗繽紛的絲綢、如悠揚婉轉的樂曲。我漫步在古詩詞的長河中,努力讀懂他們。而他們,也陪伴着我,度過漫長歲月。

小時候,我喜歡古詩詞中童真的詩句。如“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筆下的天鵝,白毛紅掌,浮於綠水,倒影相映,白鵝戲水的場面,令我回味無窮;如“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筆下的學童,趁着東風颳起,放起了風箏,他們的歡聲笑語,讓我感到了放風箏時的歡樂;又如“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楊萬里百無聊賴時用泉水去澆芭蕉,驚得兒童誤以為突然下起雨來,詩人無聊時的惡作劇,令我捧腹大笑。小時候的我,努力讀懂古詩詞中的童真。

長大一些後,我又愛上了古詩詞中獨特優美的意境。在春日暖陽中,我踩着鬆軟温暖的土壤,安靜地爬上山坡,享受着“閒上山來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的愜意,更不願打破“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我漫步在煙雨茫茫的西湖旁,感受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體驗着“湖邊多少遊觀者,半在斷橋煙雨間”的朦朧;我登臨泰山之巔,領略着“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的神奇秀麗,體會着岱宗“孰謂方域廣,迴環睥睨前”傲視一切的雄姿。長大一些的我,努力讀懂古詩詞中的意境。

現在,我更喜歡古詩詞中含藴深刻的哲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體會到挫折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失望,同樣也給了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我瞭解到人需要源源不斷地讀書,從書中汲取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明白了要想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實踐;“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我認識到人生短暫,應以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現在的我,努力讀懂古詩詞中的哲理。

我努力讀懂古詩詞,每一次成長,都伴隨着不同的閲讀感受。古詩詞,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如滾滾東逝的江水,雄偉壯麗,正一點點地展開在我的面前。我在古詩詞中成長,在努力讀懂古詩詞時,擔當起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