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自由作文

關於自由作文

欄目: 自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2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自由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自由作文

關於自由作文1

餘心言老作家的《游泳的不自由》一文主要寫的是一個男孩學游泳的感悟,讀第一遍後我沒有讀懂,再讀幾遍,覺得越看越有意思。文章通過學游泳這件事,講述了“自由”和“不自由”的關係,深入淺出,讓我受益匪淺。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話雖是這麼説,但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不自由”。魚在水,鳥上天,看上去都很“自由”,其實都有“不自由”——魚兒受環境侷限,只能在水中暢遊;鳥兒也只能在低空中翱翔,飛不出大氣層。“自由”與“不自由”是相對的,是相互關聯的,如果想“自由”,必須要“不自由”,只有做到“不自由”,才能達到理想狀態的“自由”。

每項事物都是侷限於“自由”與“不自由”兩者之間。比如齊天大聖孫悟空,他雖然法力無邊,自由自在,可是還有閻王爺管着他的生死。他學有所成後,大鬧天宮,卻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他被唐僧救出後,頭上便有了一個“金箍”,如果不聽命令,唐僧便會念“緊箍咒”。於是,他明白之前的“自由”是任性而為,不是好事,要追尋更大的“自由”,必須專心向佛,才能修成正果。最後,孫悟空作了鬥戰勝佛,“金箍”自動脱落了,從此他擁有真正的“自由”,變得更加強大,但此時的他已經懂得如何運用“自由”,限制自己的個性了。

生活環境給予我們很多“不自由”,但是隻要有毅力和決心,通過自身努力便能獲得更多的“自由”。比如先天聾盲的海倫·凱勒,她看不見光,便用鼻子呼吸陽光;她聽不見雨聲,便用手指捕捉風向;她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便勤奮刻苦學會讀書寫字。她雖然有身處黑暗的“不自由”,卻通過不懈奮鬥從黑暗中得到了“自由”,成為聞名世界的女作家。再比如天才物理學家霍金,年輕時患了運動神經元疾病,全身除了三個手指頭外都不能運動,但他沒有怨天尤人,反而突破身體的極限,完成了《時間簡史》等鉅著,為人類作出了突出貢獻,實現了思想的“自由”。

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將面對“自由”和“不自由”兩種選擇,就像文中的小男孩,沒學游泳時身子總往水下沉,還會嗆水,處處“不自由”。學會後,男孩能感受到游泳的“自由”,但同時發現,縱使自己會許多樣式,也要按照一定姿式來,才能遊好,越是亂撲騰,越遊不好,想遊好,就不能隨心所欲。所以,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知識和客觀規律,我們才能逐漸擺脱“不自由”的束縛,實現真正的“自由”。

關於自由作文2

我對於家禽類的動物都沒有什麼興趣,而天真頑皮的弟弟卻花自己一天的零花錢買了一隻鴨子回家。

一回家他就為他喜愛的小鴨子忙個不停,一會兒是興奮的從陽台拿來一紙箱子來給小鴨做牀,一會兒又是給小鴨喂水餵飯。一直都需要被照顧的弟弟像是瞬間長大了。而我對那隻小鴨子只是遠遠地看了一眼便再也沒有管過他了。因為我發現它的身上有一股難聞的味道。

早上,爸媽出去了,弟弟也去樓下和夥伴們玩,唯獨我留在家裏寫數學題,陽台上小鴨的叫聲,不絕於耳。不知怎地,我忽然來了興趣,走到小紙箱旁邊蹲了下來,看着箱內不停叫喚的小鴨。為什麼一直叫喚着呢?我歪着腦袋,有點不明白......突然想起了什麼,我連忙跑到廚房拿了根白菜葉,又返回來將它遞到小鴨的嘴邊,而箱內的小鴨好像沒看到似的,忘我的抬着頭,仰望着窗外的藍天,身子一次次往前傾,時而還張開羽翼未滿的翅膀撲騰幾下,卻被有限的空間止住了步伐,但似乎並不放棄,邁動着雙腳,抬頭仰望,一圈圈“跑”着,一聲聲地叫着。

不知為何,突然一陣心酸。我似乎聽懂了小鴨的叫聲:“外面一定很大吧,大到我可以自由地玩耍;外面一定很美吧,美得可以讓我陶醉其中。”從它的眼裏,我好像看到了淚水。是錯覺麼?呵,原來紙箱也可以是鐵牢,牢內關了這隻渴望自由的小鴨。聽那聲聲叫喚,我的心好像被人活生生地撕下一道口子,風吹過,涼絲絲的,又劇烈地疼痛,想開口説些什麼,卻只是空白。垂下眼簾,淚不自覺地落下來。

此時,響起了敲門聲。我站起身開門,弟弟興奮地走到箱子旁。“小鴨被你嚇到了。”我説。“是嗎?”弟弟看了眼箱內的小鴨子,“姐姐,我想讓小鴨子出來走走。”我的心顫了一下,默默地點了點頭。“讓它出來吧。”弟弟歡快地把小鴨抓了出來放在地上。

看着快樂“飛奔”的小鴨,看着興奮跟隨的弟弟,想起他剛才的話:姐姐,我想讓小鴨子出來走走......

是否,他也是和我同樣的心情?是否,也為被禁錮自由的小鴨感到難過?可惜我也沒有答案。

關於自由作文3

我在記憶的長河邊踽踽而行,看洪流奔湧而下,濺起朵朵浪花,綻放着我往昔的自由。初春的第一抹新綠上閃耀着我的自由。

曾幾何時,依稀記起與夥伴們柳樹下折柳編花的趣意。春風和熙,懶洋洋地將一絲絲温暖輕撒於我們每個人的身上,臉上,頭髮上。柳樹下,我和夥伴們談笑着,編織着,幻想着歡聲笑語洋溢於耳畔間,周圍的空氣似乎也如同這聲音靈動起來了,欣欣然地傳播着我們的自由。初春的第一抹新綠下閃耀着我自有的爍光,我在童年的搖籃裏編織着七彩的夢。

盛夏的瓜地上充溢着我的自由。憶及往昔,瓜地偷瓜圖依然是我記憶猶新。烈日當空,火辣辣地將一束束陽光直射於人們的每一寸皮膚,令人汗流浹背。正值午休,相邀好友,一同前往瓜地。翠綠翠綠的西瓜令我們垂涎欲滴,確知四周無人後,我們三下五除二地把能夠着的西瓜一一解決。遼闊的田野下,我們抱着戰利品幸福地奔跑,在樹下的請涼亭中享用我們的果實,飄溢的瓜香敍寫着我們的自由。盛夏的西瓜上充溢着我自由的香氣,我在童年的歡笑中咀嚼着自由的味道。盛秋的第一篇楓葉繼續着我的自由,回望童年,楓葉成為我和夥伴們自由的代名詞。天高雲淡,大雁南飛,樹林間隱約傳來盈盈的笑聲,温文爾雅的秋風追溯着它。楓樹下我們一片片地者,一片片地寫,一片,兩片,三片飄飛的楓葉上劃過我們自由的痕跡,敍寫我們自由的文字。深秋的第一片楓葉上飄灑着我自由的術語,我在童年的樹葉上觀摩自由的姿態。隆冬的第一場大雪飄灑着我的自由。

仰望星辰,紛紛揚揚的白雪勾起我孩提時的記憶。白雪皚皚,呼嘯的寒風像一把刀嗖嗖地刮過每個人的臉,但我們這羣孩子卻興致頗高,甚是興奮。大學中,我們用哆嗦的小手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扔雪球,純真無暇的雪若天使般傳遞着我們的幸福與自由,勾勒出我們自由的模樣。隆冬的第一場大雪飄灑着我自由的風姿,我在童年的夢幻中遙望自由的輪廓。那一段自由的日子,美好而又難忘,人生中又有多少這樣美好的時光呢?那我們何不珍惜時日,珍惜每分美妙,去追逐人生命中那一束自由的光芒呢?

關於自由作文4

是人,總會嚮往自由。當前緊張激烈的競爭使人不堪重負,人類追求自由的“慾望”更加強烈。

打開一扇自由的窗户,呼吸自由的空氣,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讓自由的心飛翔起來,感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由,讓心靈感受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自負與舒適。

自由並非可望而不可及,其實自由無處不在。走出家門,在院子裏做想做的事,“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悠然自得又何曾不是一種自由?

暢想自由,自由無處不在,自由的思緒可以帶你暢遊於自由的天空下,帶你感受江南温婉妖嬈的氣息。自由的天空下,你可以感受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舒適與安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然而多少次,在自由的天空裏,我看到是夕陽的餘輝展現着最後的光芒。嚮往自由,自由的思緒帶你暢遊於天空。

暢遊於自由的天空下,無論是風清雲淡,還是煙雨濛濛,自由的氣息總是會瀰漫在你周圍。暢遊於自由的天空,你會感受到“大江東去浪淘盡”是何等地壯觀,自由奔騰的長江水是多麼地令人羨慕。此時你不會再拘泥於心中未了的瑣事,因為自由完全佔據了整個心靈,直達心靈深入。

“久在樊隴裏,復得返自然。”陶淵明的田園生活也許是最值得他驕傲的。何必羨慕他人,自由也在你的身旁,只要你懂得暢遊於自由的天空裏,像一隻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不必再受世俗困擾。自由的快感會讓你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世外桃源裏,就像陶淵明所寫的那樣,但這絕非虛幻。

何必再承受“情到深處人孤獨”的淒涼,何必再遭受“木秀於林中風必摧之”的悲慘。敞開自由的心胸,欣賞“東邊日出西邊雨”,欣賞“竹外桃花三兩枝”,欣賞“一枝紅杏出牆來。”暢遊於自由的天空,你能感受到杜甫是怎樣“一覽眾山小”,能體會到曹操是怎樣的橫槊賦詩,自由的氣息遍佈於大江南北,自由不會找你,而你必須去尋找自由。生活中並不缺少自由,只是缺少發現自由的眼睛。發現自由,自由便會帶你遨翔於自由的天空中。

自由並不是那麼遙遠,只要願意,自由隨時能夠帶你遨翔太空。

關於自由作文5

當自由的微風輕柔拂過,我們自然心曠神怡;當自由如狂風恣肆刮過,我們難免深陷災難。

自由,關鍵在於適度。

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顯現它存在的真正意義。

曾經有一所學校在學生們的強烈要求下,讓學生們體驗一個月“完全自由”的生活,沒有作業,沒有監督,沒有管教,讓學生們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於是,有夜不歸宿行蹤不定的,有打架鬥毆住進醫院的,也有違法亂紀而被拘留的……這個月的自由體驗,讓許多人認識到:自由,關鍵在於適度。可見,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讓人們真正擁有,才能顯現它存在的真正意義。

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愈加美好。

當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微風輕柔地拂過,我們感到心曠神怡;當陽光温柔地灑在我們身上,自然無比舒服;當秋葉似蝴蝶翩翩,飛舞於林間,自然無限美麗;當冬雪輕盈飄落,整個世界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但是,我們須知這都是在適度自由的範圍內,我們才能感受到四季的美麗,我們才能體會到自由的深意。適度自由,讓我們的生活更富有詩意。

而過度的自由,則可能釀成災難。

行星自由地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則相安無事;而若過度自由地運行,不守規則,則一定會釀成相互碰撞的災難。如果小草在莊稼地過度自由地生長,就會成為有害的雜草,就會讓莊稼顆粒無收;如果夏天雨水過度自由地降落,堤壩就會因承載不了太多水量而決堤,田地就會因承受不了太多水分而成澇;如果冬雪過度自由地飄落,冰封世界,那麼就會中斷交通,影響各項事業的順利發展。總之,過度自由,讓我們得不到真正的自由,而只會深陷災難。

自由,關鍵在於適度。

因為有適度的自由,風箏才能在線軸的牽引下平穩地飛翔;

因為有適度的自由,溪澗才能在山谷的約束中自在地流尚;

因為有適度的自由,我們才能在法律的保障下幸福地生活。

適度的自由,為我們的生活撐起一方蔚藍的天空。我希望自由似和煦的微風,似淙淙的溪流,因為只有適度的自由,才能讓我們真正地擁有。

關於自由作文6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能做成啦啦啦,啦啦啦,我是開心的小慈善家兔八哥蹦蹦跳跳的正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有個聲音打斷了它高亢的歌聲。

救命呀,救命呀誰呀?這是,叫得這麼悽慘。

兔八哥停下了腳步,四下裏尋找。沒有呀,八哥正納悶呢,誰呀開這種玩笑!

救命呀,救命呀又是一聲,緊跟着聲音兔八哥才發現叫喚着要救命的小傢伙被關在籠子裏的小小鳥,他的好朋友。

定睛過去,這才叫兔八哥毛骨悚然:籠子裏的小鳥妹妹傷痕累累,腳丫子還在流血,正被一個鞋把子樣臉的怪物提着往前走呢。媽呀,這可怎麼辦?兔八哥急得直跺腳。心想,這壞蛋也太沒有人性了吧,弱小的小鳥妹都不放過,我要替小鳥討回公道!

救命呀,救命呀小鳥妹妹用它僅有力氣哀求着。

噓兔八哥示意它不要吭氣,會有辦法的。它用微弱的力氣點點頭。

有了,兔八哥的小夥伴們着朝這邊走過來,兔八哥揮揮手,並指着前面的大漢手裏面的籠子,用手語示意他們過來幫忙,這下可有好戲了。心想,走着瞧你這個鞋把子臉。

兔八哥跟熊老大 羊大姐他們很快的商榷了一下,就開始了他們的救援行動。

這時再看過去的時候,小鳥妹妹已經奄奄一息了。

嗨!妹妹。嗨!小鳥妹妹。醒醒。羊大姐小聲的跟在鞋把子怪物的屁股後面。

水我要喝水,水小鳥妹妹的生命危在旦夕。

快!熊老大,你的水壺他們拿着水壺朝着小鳥妹妹撒過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給你唱首歌吧看着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小鳥 妹妹。

團結就是力量阿美阿前一顆葡萄樹他們就這樣輪唱着。

慢慢的小鳥妹妹睜開了眼睛謝謝你們

突然,鞋把子怪物停下了腳步。轉身用他惡毒的眼睛等着他們,好像要整個吞下去他們一樣。可嚇壞這些精靈們了。

還是兔八哥聰明。哎,這是誰的錢,哎 這是誰丟的錢?這一吼,鞋把子怪物丟下鳥籠轉身就追。

兔八哥他們趕緊拿起籠子就往會跑。以後的事就很開心了,小鳥妹妹得救了。在夥伴們的幫助下鳥妹妹很快就康復了。

他們又開心快樂的在一起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他們自由了。

關於自由作文7

自由是我都向往自由。自由也是我們任何人都希望得到的。限制是我們都厭惡的。可是自由、限制是同時存在的,他們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終於可以上學了,我可以獲得自由了。我在也不用擔心母親那沒完沒了的嘮叨了,我也不用去看父親那嚴肅的表情了。我可以在學校盡情的玩了,可以躺在牀上呼呼的睡大覺了,可以不在煮飯刷碗了反正是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因為我不用擔心母親的那嘮叨的嘴在我的身邊大吵大鬧,也不用擔心父親那雙大手落在我我的身上。可是我錯了。

到了學校,我的夢破碎了。在學校,要按時起牀,按時丄課,按時下課,按時交老師佈置的課後作業,什麼多是按時的,不按時就要受到懲罰。就連吃頓早、中餐都喲時間限制。上課時間內要解個大、小手都要向老師舉手打報告,要老師同意後才能快步跑向廁所。老師不同意自己還得憋到下課。我沒了自由,就連在家有的,在這裏都沒有了。為什麼?學校不是給人自由的嗎?在家父母親就給我講裏要想有自由就到學校去。為什麼我倒了學校我反而沒了自由,有的教師遇事就給老師打報告。為什麼?我不斷的問我自己。

隨着我的成長,我給我自己找到了到答案,那就是我是自己的角色決定了我的自由。我也知道了一個人是有自由的,而且是非常的多。但是因為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物,還有裏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你所得到得自由是不相同的。因為在你得到自由的時候,你就受到你它的限制。即使你國家主席你也不例外。就如老師那樣,他能回家不給自己的還講題,去睡覺。而當有學生問道他的時候,他教師廢寢忘食的都要為你解答。因為他是老師。他的角色決定了他的自由。

歌德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於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是的。我們在獲得自由的時候就受到了限制。不管他是男還是女,不管他是乞丐還是國家主席,也不管他是卑鄙還是高尚,只要他要自由,他就受到了限制。不管他是誰。

關於自由作文8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我靜靜地走在一望無際的荒漠上,一步一步,直到落日的餘輝從我的臉上一點一點的退去。我停了下來,坐在篝火旁,抬頭仰望天空,稀疏的星辰零零點點地掛在那裏,彷彿它們本應該就在那裏。而我,卻明白自由是一種孤寂,一種對生命的頓悟。

清晨,我掛着一壺壺水出發。一陣微風吹過,天氣有些許的涼意,我裹緊衣服向前緩慢地走着。突然,大地紅光萬丈,似那滴血的牡丹。微光一點一點變成紅光,而我靜靜佇立在原地,如虔誠的信徒,莊嚴注視着。接着紅光剎那暗淡。我不想它消失,於是我向着紅光的方向奔跑着,可是它還是消失了。

太陽一點一點露出真容,天氣也暖和起來,我卻停了下來,在腦海裏尋找着那一抹紅。

對啊,太陽本就該在那裏,那紅光只不過是一個陪襯罷了。

我又開始慢慢地前進,不知道我要去哪。可是我再也找不到如清晨那般的喜悦。環境只有我細微的呼吸聲,陷入了一種孤寂,我不正是體會着自由所帶給我的一切嗎?無拘無束,無所顧忌,沒有對事物的期許,或許真正期許的還是那抹紅吧!

我很開心,我可以一個人靜靜地體悟我所喜歡的。我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品味我所經歷的。我,起碼是自由的。

陶淵明本嚮往自然,卻從官,終忍受不住自然的誘惑,回來享受自然。

而我呢?是不是我的自由就經歷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洗禮而漸漸安靜下來呢?所以,我的自由是孤獨的。但是,我喜歡。

沙漠上無不是單調的重複着一個顏色。偶爾我眼前出現幾株植物,他們同樣是靜靜的呆在這裏,與我一樣,孤獨的堅持他們的自由,堅持他們所向往的。

沙漠的落日不比海上的落日那樣動人,卻有着另外一番味道。

它襯着一切,彷彿是一個完美的背景,默默地付出着。“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我本應該是孤寂的嗎?還是我向往的自由於我而言只是一種奢求?

大夢驚醒,夜已深了,我應該在哪?我可以為自由付出嗎?這樣的代價太大了。我喜歡的我卻無法得到,只有倚在牀邊,搖頭苦笑罷了。

關於自由作文9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格高,若為自由故,一切皆可拋。

自由,這個千古命題,多少人探討;自由,這個終極需求,無數人追逐。

從方圓的角度講,內圓外方認為,內圓能夠包容萬物,各種矛盾的東西在內心都能夠融合或和諧相處,外方可以堅持自己的思想,實現自己的抱負。這固然不失是一種自由,可以效仿。反之,外圓內方又如何呢?

也許有些人會從外表處世圓滑,為達到自己的內心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去看,從而大加批判,或者認為這樣的人雖聰明但這樣的活着卻很累很不自由,從而不去欣賞。毫無疑問,他們可以舉出很多的例證加以説明。

但是,我認為,外圓中的圓,應該是一種變,一種通達,因此,它需要的是從心所欲,內方是一種恆,一種守一,它堅持的是不逾距。

再看一個成語,處變不驚,處變是一種外圓的體現,不驚是因為內心有方。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自由,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由。從心所欲,不是説什麼事情都可以為所欲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發泄自己的慾望;不逾距,不能人云亦云,自由是要受到法律、道德和社會隱藏規則的約束。從心所欲,一種超脱也是世俗的思維,世俗終將成為一種超脱的理念;不逾距,是一種自我、自然和社會的通融。

孔子説,人到七十方能從心所欲,不逾距。但是,等到七十才能透徹的話,或者到了七十都對自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的話,那太晚了。人生苦短,我們可以從小就樹立這種自由的信念,培育對它的修養,並不斷的實踐這個信念,昇華這個修養,在少年、青年或者中年就感受自由的真諦。對於這一點,我比較同意于丹教授關於解讀《論語》之人生之道的觀點。

翹首現代,在以加速度運轉的社會中,面對紛繁複雜的關係和事情,人們不免帶有一些浮躁的心理和功利的思想,被世俗所困,以至於不自由的活着。然而,我們需要的不是浮躁,浮躁根本無濟於事,相反,我們有理由不更早的領悟自由嗎?用內心的信念和修養去點醒我們矇昧的眼睛和酸楚的心靈。把自由的內涵涵蓋在心中,把自由的外延延伸於行動。

Tags: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