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第一次生火作文5篇

欄目: 第一次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7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一次生火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次生火作文5篇

第一次生火作文1

快過年了,舅公家又開始蒸饅頭了。我興高采烈的來到鄉下,幫忙生火。

一開始,灶膛裏面的火很小,只有其中幾個小木塊在燃燒,漸漸地,其它的小木塊也燒起來了。火越燒越旺,趁着火勢,我用長長的鐵夾子,將許多很長的木塊塞了進去,連灶口都被堵塞了,只有微微的縫隙,我想:那麼多柴肯定夠它燒了吧,先出去休息一會兒!於是我丟下鐵夾出去玩了起來。

這邊轉轉,看看舅公揉麪,那邊轉轉,看看舅婆包包子。過了好一會兒,我猛地想起來我還要繼續生火,便徑直往裏走去,走到裏面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木塊並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熊熊燃燒,反而已經奄奄一息了。我急忙請教舅公道:“舅公,我放了那麼多柴,怎麼火會越來越小了啊?”

公告訴我:“添柴不是越多越好,中間要留空隙,火才方便燒啊,不然氧氣不能及時供應了。”

“哦!對呀!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我一拍腦門兒回答道。只見舅公用鐵夾子稍稍撥動幾下柴,瞬間就有好幾個小火苗躥了出來。於是我接過舅公手中的鐵夾子,也學着樣兒慢慢的撥動柴火,火變大了,很快又熊熊燃燒起來。終於,火“起死回生”,越燒越旺了。

這次,我來到鄉下生火,不僅學到了知識,獲得了快樂,而且更深的體會到了大人們的辛苦。

第一次生火作文2

我是一個愛勞動的小姑娘,生活在青島的一個小農村,那黃土地就是我美麗的家鄉。農村生活恬靜,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項目,但我卻能到在這份悠閒的日子中找到生活的樂趣,你知道是什麼嗎?告訴你吧,那就是幫媽媽生火,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知道生火是什麼意思嗎?相信在城裏的你一定沒有見過,就讓我告訴你吧!在我們的農村主要靠大鍋做飯,燒炕取暖,田野裏的麥秸、玉米秸和樹枝都是生火的材料,我可是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會生火做飯了哦。記得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對鍋洞裏那一團火苗充滿了好奇,終於有一天,我懇求媽媽叫我生火,媽媽卻笑着對我説:“生火很危險的,你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了再學習好不好?”“不嘛,媽媽我想學,這樣就可以幫你生火做飯,我一定會小心的!”媽媽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終於同意了。

我高興地從門外抱來一捆木柴,按照媽媽的吩咐,放進了鍋洞裏。媽媽開始叫我打打火機,只記得我聽從媽媽的指揮大拇指往下一摁,“呼”的一聲,一股黃黃的火苗冒了出來,可是好像要燒到我的樣子,我害怕極了,“啪”的一聲,扔到了地上。媽媽看到我的窘態,笑了起來,輕輕的拉過我的手説“珍珍,別怕,這點火苗的温度不高,不會燒到你的,勇敢點!”聽了媽媽的話,我頓時又有了信心,拿起打火機,大拇指勇敢地摁了下去,順勢把火苗移到了木柴底下,“譁”的一聲,木柴燒起來了,火苗旺旺的。媽媽看到我成功地生起了火,露出了燦爛的微笑,欣慰地摸了摸我的頭。我繼續往鍋洞裏填木柴,雖然火烤的我熱乎乎的,我依然留在灶台旁,堅守着我神聖的事業。等燒熱了鍋,媽媽開始倒油,準備炸油餅。

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喜滋滋地不斷地往鍋洞裏添柴,這時,媽媽卻大聲喊道:“珍珍,不能再填木柴了,火勢很大,再填鍋可就要被你燒糊了。”我一看鍋裏,確實有一些餡餅糊了,我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只好靜悄悄地守在鍋的旁邊,看着媽媽忙碌的身影,心裏有點酸酸的。我一直以為燒火做飯很簡單,沒想到會有這麼多講究,做一頓飯要這麼辛苦,自己還那麼挑食,要這要那,太不應該了,火紅的火苗映紅了我的臉。

這件事過去了很久很久,但依然留在我的腦海裏,那頓飯吃的很香!

第一次生火作文3

這天早上,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適合外出旅遊,四處遊玩散心。而現在,又正是寒假,不用上學,我約上夥伴,一起到了公園遊玩。

我們帶上了所有燒烤要用的東西,可偏偏忘記帶打火機,這跟拿槍上戰場卻發現沒帶子彈一樣悲催啊!大家都等着捱餓,一下子興致全無。不知哪位同學説了一句:我們可以鑽木取火,用打火石點火啊,歷史書上説,北京人就是這麼做的啊!”

北京人能做到,我們仙桃人肯定也能做到。大家贊同了這一方法,立馬有人爬上樹,折了一些樹枝,還有人在地上尋覓起了打火石。

我拿起了一根粗樹枝,折成了兩截,又拿起另一根細一些的樹枝,雙手握住細樹枝拼命搓着,用細樹枝在粗樹枝上面拼命地鑽了起來。我心裏想着:火啊火,我真誠地召喚你,你就出來吧!就像十萬年前我們的老祖先召喚你一樣!

可是,過去大半晌,別説是火星了,樹枝上連一點點紅光都沒有看見,倒是我的手掌通紅了,幾乎可以着火了。有的同學十分不耐煩:你行不行啊?這都一個多小時了,樹枝都磨沒了!”

啪!”這個同學實在是烏鴉嘴,他的話音剛落,我手中的樹枝就斷了。這下,鑽木取火的方法行不通了,我們只能夠用打火石來取火了。

已經有同學找來了兩塊青色的打火石,他拼命將兩塊石頭來回摩擦,打火石立馬變得很小了,再摩擦一會兒,打火石變成了一團黑色的粉末,又失敗了!我不住地在心中暗想:我們不會與火有仇吧?照着書上的方法做,為什麼就不行呢?難道是我們人類的智商退化了嗎?”

同學們還不放棄,又開始想其它方法,誰也不願意放棄那一頓美味的燒烤啊!有人説,用刀刮石頭,這樣可以取出火種,電影裏看到的。

我拿出小刀,飛速在石頭上磨了起來。我沉下心來,一刻不停地磨着,沒過多少功夫,石頭上蹦出火星。火!我眼睛一亮,馬上把衞生紙湊上去,右手磨得更用力了。石頭噌噌噌”歡快地叫着,似乎也在為我鼓勁。越來越多的火星冒出來了,跟春節放焰火一樣。很快,衞生紙冒出了火苗,我馬上把這珍貴的火種扔進了火炭中。

火升了起來,火苗逐漸竄高,像一朵飛速盛開的花朵,火光映紅了同學們興奮的.臉,我們高興得又唱又跳,真像一羣進化了的北京人。我們架上了燒烤架,烤起了美食。

風吹了一陣又一陣,火越來越旺,味越烤越香,我們快樂地吃起了戰果。

這次無中生火”,使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的成功,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就只能堅持不懈。任何事只要堅持,就可以做好,就金石可鏤。

第一次生火作文4

我家在農村,一到冬天,我們每天早晨都會經歷一件可能城裏人完全不會接觸到的事情,那就是——生爐火,因為我們農村冬天是沒有暖氣的。大家可別覺得生火簡單呀,其實做起來並不簡單呢。

去年寒假的一天,我看見媽媽又很早就起來生火,很心疼媽媽,於是我下決心也來試一試。頭一天睡前定好鬧鈴,這一天早上我早早就起牀,準備生火啦。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首先到屋外的小柴房,準備拿一些細柴火做引子,再順帶抱一些粗柴火。剛到屋外,凜冽的寒風就吹得我呼吸急促,冷風直往衣服裏鑽。我躲在放柴的小角落裏,心想:每到冬天,媽媽天天這樣經風吹,冒雪忙,平時也是風吹雨淋,從沒叫過苦,我今天第一次生火就被寒風給擊敗了?這樣想着,我連忙站起身去拿柴,慌忙中,一不小心,右手手指還被柴刺戳傷了,不過不要緊,趁早生火最重要。我迎着風雪,縮着脖子,鼓起勇氣拿着柴火直奔火爐房。

走進屋內,我用打火機點着了膠皮,放進爐膛,事先放進去的細柴火圍在四周,中間恰好一個小孔隙。燃得正旺的膠皮在中間歡笑着,跳動燃燒的火苗發出歡快的剌剌聲,煙氣也冒了出來。我迅速把開水壺放上去蓋住,免得這煙燻黑了房子。過了一會兒,我把壺提起來一看,哎呀,開水壺把火悶滅了。

我只好重新點燃另一個膠皮做火引子,然後仔細檢查爐膛中間是否通風。這下沒有問題了,只見火越燃越大,火苗也越躥越高,我加上了一些粗柴火,再把開水壺放上去。聽見柴火在爐膛裏燃得噼噼啪啪的,我想這時候一定能把火生旺了。為了保險起見,我打開下面放柴火的進口,看見火勢很猛,我才放心了。

漸漸地,房間裏一股股熱流奔湧開來,變得暖暖的了,與屋外透着寒氣的風聲鮮明照應。我感到很驕傲,等待爸爸媽媽起牀。

不多久,媽媽起牀走進屋裏,看到已經生好的爐火眉開眼笑地説道:“好暖和啊!全是兒子的功勞!”繼而又怪笑起來:“你臉怎麼啦?”我對着鏡子一看,臉上有一道黑印子,原來是用手抹的,自己也不禁被這模樣逗笑了。

第一次生火,有點小波折,可是依然成功了。我可以幫媽媽生火了,真開心。

第一次生火作文5

今年中秋,我們一家回老家看望爺爺。

中秋節,按照習俗,我們要吃一頓團圓飯。以前團圓飯都是媽媽一個人承包。但今年,我突然想幫媽媽的忙,一起去做團圓飯。 我和媽媽走進廚房。媽媽説:“我今天要做紅燒雞!”我聽了,非常興奮,問媽媽:“那我做什麼?”媽媽説:“你去灶台後生火!”這就像一盆水,潑滅了我身所有的希望。 我無可奈何地坐在灶台後。呀!後面可真髒!到處是灰!我從柴火堆裏挑出幾根比較乾淨的草根,放進灶洞裏,又迅速的把手拿出來,生怕把手也燒着。只要你做久了,就會發現, 放草根也是一門術活:你放多了,火就會燒得太旺。只要火一旺,就會燒糊。所以,我覺得掌握火候很重要。“心淳,火再大一點,你的火候太弱,會燒不熟的。”我聽了,立即抓了一把草根放入洞內,洞裏的火立即變更旺了,像一片火海。“心淳,夠了,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真棒!”媽媽表揚我説。我聽了媽媽的誇讚,心裏美滋滋的。也更認真的工作起來。 我的工作做完了,便開始欣賞媽媽的廚藝。媽媽真忙,她一會燒菜,一會兒切菜,一會兒倒油。雞終於做好啦,我嚐了一塊,嗯,真好吃。我説媽媽的手藝好,媽媽竟反誇是我生火的功勞!

我長大了,真的長大了。我可以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