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中考素材

2017關於勤學好問的熱點寫作素材

欄目: 中考素材 / 發佈於: / 人氣:2.47W

導語:2017中考備考正在火熱進行中!同學們在備考的時候,可以收集一些中考作文素材大全,這樣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勤學好問的相關素材,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2017關於勤學好問的熱點寫作素材

一、道理論據:

1、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知,不思則不得也。——晁説之

2、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會毫無用處。——富蘭克林

3、具有創造性獨立思維的人才可能有創造事業。——伯克

二、事實論據:

1、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2、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聖人”,他有弟子三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説:“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

3、魯班發明鋸子。魯班生活在工匠之家,從小好學肯鑽,隨家裏人蔘加建築工程勞動,學會多種手藝。一次,他的手指被草拉破出血,他便研究起茅草,發現茅草邊上有許多鋒利的鋸齒。據此,他發明了鋸子。他還發明瞭曲尺、鑽子、鑿子、鏟子、機關鎖、機動的木馬車和雲梯等工具。兩千多年來,他直被木匠奉為“祖師”。

4、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他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

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

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説道:“老師,我有疑問。”

比羅教授不高興地説:“你提的問題太多了!你是個學生,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老師講,多記筆記,不要胡思亂想,動不動就提問題,影響同學們學習!”“這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動不動就提問題。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麼解釋?”伽利略沒有被比羅教授嚇倒,繼續反問。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搬出了理論根據,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説:“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説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台。

後來,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於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5、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裏,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牀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

6、劉勰佛殿借讀。夜深了,佛殿裏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裏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7、閻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據學家閻若璩小時候是個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負,在母親和老師的鼓勵下,閻若璩憑着勤能補拙的精神,刻苦讀書,付出別人幾倍的努力,趕上了正常的同學,此後,閻若璩仍舊憑着這股好學肯吃苦的精神,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8、顧炎武讀破萬卷書。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點奪走了他的生命。雖然他體弱多病,但是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顧炎武勤奮苦讀,以過人的毅力手抄《資治通鑑》,終於成為一代大學者。

9、歐陽修借閲典籍。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裏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10、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蒐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鉅著《聊齋志異》。

11、賈逵隔籬偷學。賈逵,字景伯,出生於公元30年,東漢人,是有名的經學家、天文學家。他是西漢名家賈誼的九世孫。父親賈徽也是一個大學問家。賈逵深受家庭的影響,從小聰慧過人。為了能夠讀書,賈逵小時候隔着竹籬笆,偷聽老師講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