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中考素材

有關七夕節的來歷

欄目: 中考素材 / 發佈於: / 人氣:2.96W

七夕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也被我們稱為中國情人節,據説在這一天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會在鵲橋相會,牛郎和織女的愛情讓很多人有着對愛情的嚮往。

有關七夕節的來歷

2014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中國情人節”,那2014七夕是哪天呢?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2014年的七夕節是:2014年8月2日。

七夕起源於什麼時候

七夕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還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的簡介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温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説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説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節起源於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相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曆7月7日,又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民間的少女們希望能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説,一直流傳民間。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麪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漢朝七夕

在漢朝,婦女把一種小型蜘蛛(古稱果子)放在一個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巧拙之徵.到唐朝時,則將蜘蛛放在瓜上.而到了宋元時期,則視水中針影占拙巧,細長則巧,散則拙。

如今七夕

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七夕節的別稱:

節日別稱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粧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七夕節的習俗:七姐會

姑娘們湊錢集資組成“七姐會”,七夕前三四個月,“七姐會”就開始籌備過節所需要的用品。姑娘們用彩紙、米粒、芝麻、瓜籽等材料製作成微型花朵、器皿、人物等各種精美細緻的小工藝品。到了農曆六月,還將谷種、綠豆放入瓷碗浸泡發芽,製作成作“拜仙禾”和“拜神菜”,供“擺七娘”用。

 七夕節的習俗:擺七娘

七月初六晚上,姑娘們各自在家門前或廳堂中擺設八仙桌,插上香燭,點起最好的檀香,將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配上古董珍玩、鮮花時果和胭脂紅粉一起擺設陳列,供人蔘觀欣賞,這就是“擺七娘”。

七夕節的習俗:睇七娘

從七月初六開始一連三晚,本地或四鄉羣眾便前往姑娘們家裏參觀姑娘們的手藝,名曰:“睇七娘”。哪家“睇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體面。香霧繚繞中,男士們認真窺視各位姑娘的一舉一動,有中意的便在日後託媒人去説親。

 七夕節的習俗:拜仙

初六至初七一連兩晚,姑娘們靚粧豔服,焚香點燭,遙對星空跪拜,這便是“迎仙”。自三至五更,連拜七次,向織女祈求幸福美滿,稱為“拜仙”。

 七夕節的習俗:乞巧

拜仙后,姑娘們手執綵線登上繡樓,對着月光將絲線穿過針孔,名曰:“乞巧”。連穿七枚孔者叫得巧,否則叫輸巧。少女們在稀星朗月下,穿針引線暗卜未來。

 七夕祝福語

1.七夕如期而至,不早不晚;七夕就在當下,不遠不近;七夕鵲橋相會,不離不棄;七夕就是愛你,不管時光,不問流年。親愛的,七夕快樂。

2.一輩子多久,天知道;人生路多長,地知道;比翼鳥飛多高,雲知道;連理枝靠多緊,風知道;愛你有多深,我知道;祝福有多真,你知道。七夕快樂!

3.七夕喜鵲叫,好運身邊繞:一喜事業暢;二喜錢滿倉;三喜前途亮;四喜身體棒;五喜愛情長;六喜福滿堂;七喜心情爽!七夕送七喜,七喜保吉祥!

4.七夕到,送你一支七色花:紅色是吉利,藍色是如意,綠色是順利,黃色是幸運,橙色是甜美,粉色是快樂,紫色是幸福。願你愛情甜蜜,擁有七彩人生。

5.七夕之夜,七時七分整,據説在這浪漫的時刻,收到這條祝福短信的人,將收穫千年不渝的愛情!轉發的人因傳播愛有功,將永受愛神眷顧!一生幸福!

6.值此七夕佳節到來之際,我謹代表月老先生祝天下有情人、無情人、痴情人、薄情人、豪情人、寡情人、多情人、真情人七夕節快樂,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7.七夕情人節快到了,送你三個情人:一個説要陪你終生,一個説要伴你左右,還有一個想常駐你心中!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健康”“平安”“快樂”!

8.這年頭聚會,喜鵲搭橋,不牢靠;若搭公交,冒熱泡;乘坐高鐵,總遲到;坐上輪船,海中掉;聚會不是最好,問候最為周到,七夕將到,思前想後還是發條信息祝福最好,祝七夕快樂來擁抱,愛情甜蜜直到老!

9.七夕將至,送你一棵愛情樹,願你用甜蜜來灌溉,用快樂來施肥,讓幸福的枝丫結滿開心如意、快樂美麗、吉祥歡喜、好運相依。預祝七夕快樂。

10.每一年都有一次七夕節,每一次都有一個我,每一個我都有一份思念,每一份思念都有一個你,今年的七夕節,我的祝福早提前,親愛的,七夕快樂!

11.喜歡一個人,是看到了TA的優點;愛一個人,是包容了TA的缺點。喜歡,是一種心情;愛,是一種感情。七夕佳節就要到了,凡收到短信的人,都會讓:喜歡你的人更喜歡你,愛你的人更愛你。預祝七夕快樂!

12.流星落了,那是天哭了;雨水下了,那是思念漲潮了;月亮升了,那是情誼珍藏了;人間的喜鵲飛了,那是七夕就要到了。我的祝福趕在七月初七之前,趕在鵲橋相會前,只是為了提前對你説一聲七夕快樂!

13.在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是一場傷心;在對的時間遇上錯的人,是一聲歎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是一生幸福。我想我是幸福的,親愛的,預祝七夕快樂!

14.我羨慕太陽,他能看見你燦爛的笑容,我羨慕月亮,她能注視你安祥地入睡,我羨慕自己,至少能在七夕到來之際,發條信息告訴你:親愛的,我想你。

15.愛情的數學,沒有奇偶交替,只有成雙成對;愛情的力學,沒有正負相抵,只有萬有引力;愛情的語法,沒有第三人稱,只有我和你。七夕節,真愛最無敵!

 七夕愛情詩:《寄內四首》 梁啟超

一縷柔情不自支,西風南雁別卿時。年華錦瑟蹉跎甚,又見荼蘼花滿枝。

月上簾櫳院落虛,香羅帳掩舊流蘇。東風昨夜無聊賴,故作輕寒逗玉櫥。

三年兩度客京華,纖手扶攜上月槎。今日關河怨搖落,千城殘照動悲笳。

萍絮池塘乳燕飛,蠻箋細展寫烏絲。殷勤寄與臨安去,陌上花開莫緩歸。

 七夕節的詩詞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粧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Tags:七夕節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