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哲理故事

有關哲理的故事

欄目: 哲理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06W

有關哲理的故事1

幾個人合作開了一家店,做着誠實守信的買賣,賺了一筆小錢。此時,賬目都結算好了,每個人都估算着各自的收益。由於在分紅上有了分歧,他們的爭吵聲越來越大,這時,一個鄰居衝進來嚷道:“房子着火了!”

有關哲理的故事

“快,快,搶救房子和貨物!”一個合夥人吼道,“快出去!先不算這些賬了。”“先不算也好,只是我要先把我的那份拿到手。”另一個喊道,“拿不到錢,我決不走出這間屋子!”“我應得二百,賬目上説得清清楚楚!”,又有一個嚷着。其餘的合夥人也都不讓步。這個説:“為什麼?”那個説:“怎麼樣?”還有人説:“那不行,你錯了!”

所有的人都把火災當作兒戲。這些蠢貨沒完沒了地吵,最後,他們憤怒的聲音被濃煙所湮沒。於是,他們的紅利及憤怒,都化成了灰燼。

故事的哲理

原本應聯合起來對付共同危急的合夥人,卻為了一己私利而爭執不休,結果,所有的當事人都走向了毀滅。

有關哲理的故事2

阿爾姆站在百貨公司前,目不暇接地看着琳琅滿目的商品,他身邊有一位紳士模樣的人在悠閒地抽着雪茄。

阿爾姆很有禮貌地説:“您的雪茄很香,應該不便宜吧?”

“3美元一支。”

“好傢伙,您一天要抽多少支呀?”

“10支。”

“天哪!您抽多久啦?”

“40年前就抽上了。”

“什麼?您仔細算算,要是不抽的話,那些錢就足夠買下這幢百貨公司了!”

“那麼説您不抽煙?”

“是的。”

“告訴您,這一幢百貨公司就是我的。”

“啊……”

這是一則故事,當然更是一則笑話。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一輩子省吃儉用,也不能讓你成為富翁。因為真正的財富不是靠積攢,而是靠勞動與創造。

有關哲理的故事3

幾番無情的品頭論足下,李寰宇早已受了傷,但他一想起高中畢業後窩了3年重考班、大學考了第四次還是落榜,他堅持不讓年邁的父親拼了老命一直供他念書,幾經抗爭下,才決定找工作,如今又怎能空手而回?

於是他深吸了一口氣,告訴自己:“不能這麼快就被擊垮,自尊算什麼!”並緊握着顫抖的拳頭,用剩餘的自信堆出最後一句:“我做事一向很靈巧的。”此言一出,讓面試官終於正眼看了他,“那好,就來吧!不過,吧枱是門面,你不適合,先到倉庫搬貨!”就這樣,李寰宇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倉庫小搬運工。

李寰宇還來不及租到房子,就帶着一牀棉被和一個枕頭,借住在朋友租屋處的更衣間裏。但最難熬的是,第一天上工,原本要和他一起在倉庫工作的同學,就因工作太累受不了而無預警地離職了。

由於當時倉庫系統還沒自動化,各餐廳所需的物料、食材全得下單給搬貨工,由他們從倉庫領料,再一一分送到各部門,“你可以想象才進入零下18度的冰庫領完海鮮,下一站就得送貨到高温四五十度的伙房嗎?”李寰宇攤開手上結痂後的舊傷,記憶猶新地描述。

第一天上班,全飯店的搬貨工受不了全走了,只剩下他一人。在忙亂的尖峯時間,他一個人要推着比他還要高的推車吃力前進。好不容易才緩緩地推動這足足有自己體重七八倍重的貨物時,堆在最上層的幾瓶牛奶冷不防地跌落爆開,一陣陣的責備隨之而來,前一天面試他的主管還冷冷地丟出一句:“還説自己夠靈巧!”

這句話着實刺進李寰宇的心,他衝回屏東老家向父親訴苦,孰料卻被狠狠地訓了一頓。老爸嚴正地説:“要你考這麼多次大學,是希望你學會堅持,你既然選擇了工作,做什麼都行,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放棄’……越是看輕你的人,越要證明給他們看!”

到最後,被海罵一頓的李寰宇悻悻然地收起滿心的不平,跟父親要5000元準備租房子,孰料父親卻垮下臉來回絕:“從現在起,你要想辦法解決所有問題!”

跳板哲學二

新人初期,別人不做的,他説:我來!

回到工作崗位後,該補的人沒補、老鳥們的冷眼沒變;不同的是,李寰宇少了一顆怨懟的心,多了一股想證明自己的動力,他暗暗許諾:“40歲要當上總經理!”

首先,面對龐雜工作,他不再像無頭蒼蠅。為了讓效率更快、動線更順,他先將各部門的領料單收齊,再按照送貨動線、貨品體積規劃排序,要先送的後領、容易打翻的先送,不但時間省了一半,還減少了出錯概率。三個月試用期滿的那天,他不僅獲得留任,還得到了“最佳新人獎”。

這讓李寰宇更加積極,一抓到機會就強迫自己成長。有一次,晶華一樓的自助早餐吧,急需一名早班吧枱小弟,同事們都因為凌晨4點就要上班而紛紛走避,他卻立刻舉手説:“我來!”

當時晶華生意很好,吧枱工作特別辛苦,剛好那幾年新飯店一家家地開,許多新人一受挫就會鬧着要跳槽,惟獨李寰宇在被罵時,默默地抄筆記學習。

有關哲理的故事4

勤奮人生

在美國,有一個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裏,幾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剛放亮,就伏在打字機前開始一天的寫作。這個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國際著名小説大師。

斯蒂芬金的經歷十分坎坷,他曾經潦倒得連電話費都交不出,電話公司因此掐斷了他的電話線。後來,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説大師,整天稿約不斷,常常是一部小説還在他的大腦中儲存着,出版社高額的定金就支付給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

大富翁了,可他的人生仍然是在勤奮地創作中度過的。

斯蒂芬金的祕訣很簡單,只有兩個字:勤奮。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時間是例外的,不寫作。這三天是:生日,聖誕節,美國獨立日(國慶節)。勤奮給他帶來的好處是:永不枯竭的靈感。學術大師季羨林老先生曾經説過:“勤奮出靈感。”

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不同。一般的作家在沒有靈感的時候,就去幹別的事,從不逼自己去寫。但斯蒂芬金在沒有什麼可寫的情況下,每天也要堅持寫五千字。

做一個勤奮的人,陽光每一天的第一個親吻,肯定先落在勤奮者的臉頰上。

點評

天才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百分之一的天資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斯蒂芬金之所以能夠成功,與他的勤奮是分不開的。只有勤奮的人才不會恐慌,只有勤奮的人,才能牢牢把握每一次機會。

發散思維

這個例子可能用來闡述天才出於勤奮,只有加倍的努力,加倍的勤奮才能有所作為。還可以用來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恆。

有關哲理的故事5

如何在大學培養青蛙的價值理念:

懷着對大學無知的幻想,揹負着家人沉重的期望,跟隨着現實中“傾文憑學位”之主流,一路跌跌撞撞擠過高考的獨木橋,當疲憊的雙腿支撐自己站在大學校門口時,很多年輕人,未來的大學生,百感交集……有經歷高考磨練後的淡定,甚至麻木,又有被重點高校錄取的釋懷,甚至興奮;有感慨,感慨在曾今的掙扎中流下的汗水和淚水;還有迷茫甚至恐懼,迷茫在新環境中自己的定位,害怕連目標方向都沒有的自己如何以大學生的身份生存下去,更何況很好地生活呢……那一刻,大學夢想、人生目標的達成;自身價值從何達成的疑惑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思緒的各個角落……

而隨時光的推移,也許當初的很多不解與困惑至今仍在我的思想中保留着蛛絲馬跡。但此刻的我再一次回顧那個也曾令被現實灼傷的青澀的自己,心中一些感悟在慢慢撫平着那些糾結的思緒,這種反思的意識或多或少地給予我光亮。讓我逐漸看清我的大學之路,我的人生之旅,我實現人生價值的原點。

不得不承認,世間萬物本身就是矛盾着的,總是在變化發展轉換着的,也許就是那種不定的、矛盾的性質保證了萬物更替輪迴的永恆性。而當我們將看待無限時空的視角彙集於一個點或一條線段時,那便是人本身,個體的人生。外部環境的矛盾性讓個人無法保持除意識、思想、靈魂之外的純粹的自我。我們個體周圍的一切環境在影響我們的同時也在受我們個體的影響。也就是説,我們個體的生命會影響到其他個體生命,我們的一切活動(行為或思想上的)都會對周圍的個體及整個客觀世界產生有形或無形的影響。

縱觀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何來發展,何來進步?歸本溯源是我們人本身的需要,我們人對自身生存成長的需要形成了一種最強大的內動力,促使自身不斷思索探究,以至創造了我們現有的人類文明史。而若把這時空範圍再次縮短、縮小,人的各種活動根植於自身的需要,而當個體彙集成團體,形成整個社會和世界時,對無數個個體需要的追求就轉換為全社會、整個世界針對普遍需要的追求。正是因為個體需要的千差萬別。由個體組成的團體也隨之形成了又不同需求傾向的集團,再具體一點,即持有不同價值觀、代表不同利益、追求不同需要的團體全都套包含於整個社會及世界中。

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個人的力量的確是很小的。回到當下,一個人曾今乃至現在仍保有的困惑、無奈、糾結、迷茫,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個體需求與社會主流需求的矛盾和衝突。既然這種矛盾和衝突是客觀存在的,那我們面臨更迫切更實際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在這種矛盾中保存好自身:先解決了生存,再考慮如何生活,如何發展自身?換言之,即我們如何珍惜自身,這既包括有限的生命,也包括因人而異的天資(天生的內在的本有的能力),然後更好地利用自身,在兩種需求中游刃有餘。這不應該是被動的妥協,相反應該是一種主動的調節和掌控。人的需求在思想維度上是無限的,而自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有限。所謂有限中有無限,即個體需求與社會需求都作用於人總體無限的需求中;所謂無限中存有限,即在人無限的總體需求中,可大概隱射出個體需求與社會需求對人的影響。當然在不同時間,根據不同情況,二者會以此消彼長的狀態不斷變化,促使人本身去權衡。在價值判斷的過程中以自身行動為表現形式來反射對某種需求的傾向,這種傾向也就是我們對需要的滿足和追求。

再着眼於現實的現實,我們不是古代擅長詩詞歌賦的書生門客,也並非常青藤學校中的佼佼者,而是一個普通的學者,僅此而已,既然選擇生存,那麼我們不僅要看清自己,還要明確如何延續和發展自身。

想借用青蛙的特性來強調當下大學生更需要隨機應變、靈活轉換自己的角色以便更好地成長,在成長中養成高品質的核心價值觀。而要更好的生活、學習和薰陶那樣的價值理念,我們首先就需要具有青蛙的兩棲性。青蛙一般分為蛙和蟾蜍,前者擅長游泳,有較好的水性;後者多在陸地活動,陸地性較強。青蛙之所以是特殊的兩棲動物就在於它的低級性。因為高級的兩棲動物已可完全脱離水,在陸地生存繁衍,而青蛙的卵要在水中經變態才能長成,水是它生存成長的必需環境,青蛙的水性是其最本源的屬性。論及大學生的自身發展,青蛙的兩棲性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人的生存和發展是為人本身,我們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首先不能丟棄“自我”,只要活着,就應該主動掌控住自己。在此前提下,再適時地權衡周圍環境、各種外界因素給我們的影響,變通地吸納,隨永恆不定的時間、空間靈活變化,在變化中成長。人生本來就是不定的,不定即人生。做一隻兩棲性的青蛙,我們就能更好地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定位

無論你何去何從,任何選擇都值得尊重。執着於某些學科也不是讀死書,也有一種純粹的學術精神;僅限於拿個文憑也不是庸俗低尚,也有一種務實的情懷……一切的一切都在於那是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定位,加之於上的是各種選擇背後應承擔的責任。既有勇氣選擇。就應有勇氣面對它的一切。也許看遠了,想開了,大學校園裏的得失悲喜就沒那麼容易牽動內心了,學者不是為了大學而活,是為我們的整個人生而活,為每分每秒而活。

目的

我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活着為了什麼?一個真實而充滿真理的回答是:活着為了自己。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同樣不能忘了自己的切實目標,就是在社會中生存下來。活在自己的意識中不能算真正活着,因為我們是客觀於當今社會的一個實體,所以我們還得考慮如何生存。既要在某個環境中生存,就得充分利用人的兩棲性,在不泯滅“自我”的前提下,在不破壞他人“自我”的前提下,尊重大環境的普遍規則,主動的遵循要比被動的服從能保存更多“自我”的空間。

理想

有理想的生命才會有動力維護其生機。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理想,也應有義務尊重他人的理想。而當個人之間的理想有共同點時。已部分人的理想便成為一個集體、整個社會的目標和發展方向。此時,我們便要弄清自己奮鬥的汗水背後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在實現着他人的理想。當然這種自我意識是建立在尊重整個世界的基本道德規範及倫理原則之上的。

踐行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説,大學仍是慷慨包容的,只要不影響正常畢業,我們仍可以選擇逃課去聽更吸引自己的講座;仍可以再課堂上不屑於老師的辛勞而趕別科的作業。當然也可以比別人踏實百倍地投入某一門課的學習;也可以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在各種課外活動中尋求“自我崇拜”的閃光點。我們的大學生活可以只為文憑,可以是人生之路中一段特別的經歷。

境界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稱,去衡量所有事物的價值。個人的價值判斷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素養及個性之上,而社會現存的普遍功利價值觀在不斷侵蝕着個人價值判斷的標準。但我們不需要去妥協,而是機智地調節,拋開隨眾心理的阻礙,我們只是去平衡。要相信,有時個人的力量又是很強大的。要樂觀地看到,大眾化的庸俗價值觀會因更多的個體堅持着純粹的自我價值觀而逐漸褪色。

大學的青蛙

誰説“井底之蛙”沒有大志,也許就是在這樣的小環境中,在它小小的天空下,青蛙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們眼裏的大世界便是那些普遍的道德規範,人文關聯,及中國特有的人際網。我們活着,活在這個大世界裏,就得有一定的陸地性;但我們真正必不可缺的是天生的水性,是我們每個人的小世界,那裏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標準、原則、價值、理想,有我的幸福定義、你的自我意識、他的人生之旅。兩個世界其實並不衝突,尊重大世界的回報便是為我們的小世界開拓更寬廣的空間。

有關哲理的故事6

馬戲團裏,有種怪現象。年幼的小象都是用粗壯的鐵鏈拴着,而成年的大象則用一個普通的鐵鏈拴着。這根普通的鐵鏈實際上根本束縛不了強壯的大象。

可是,為什麼大象能乖乖的受束縛呢?那是因為,從小開始,它就被牢牢地束縛了,無形中它突破不了自己的這個設限。

最可悲的是,一次大火。除了大象,馬戲團裏別的動物和人都逃脱了,只有大象,活活被大火焚燒。

這樣,這個本能掙脱那小小鐵鏈逃命的大象,懷着自己一生的信念(我不可能逃脱這個鐵鏈)而死去。望我們能從中吸取教訓……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自我突破,不要自我設限。不能靠別人來幫你突破。好比即將除殼的小雞,自己突破蛋殼,它能成活,靠別人敲破蛋殼,結果可想而知……

一個人連小河都不敢過的,更不要説要説乘風破浪,橫渡大洋了……

所以,我們要做行動者,不能再做觀望着,要突破自我設限,用於做一名參與者,千萬別做觀望者,要知道“冠軍、勝利者是屬於行動者,屬於參與者。

有關哲理的故事7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説八門語言?

店主説: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哲理故事感悟】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勵志的哲理故事4、鋼玻璃杯的故事

有關哲理的故事8

《牆下》

一男生高中時沉迷網路,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一日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學校盛傳他見鬼了。

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説: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父親捨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擁有了親情,

就擁有了努力向上的動力。

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子女,

希望所有的子女都能知道父母的辛勞。

有關哲理的故事9

《追到》

族中一爺爺輩人,七十多了,竟然在大門外跟幾個五六歲小屁孩坐泥地上打彈珠,還大呼小叫耍賴。被祖奶奶聽到了,拄着枴棍出來就要揍他,他起身就跑。

結果還是被追上,結結實實捱了一棍子,事後他微笑的説:“要不是怕我媽摔倒,她是追不到我的……”

無論多大年紀,

媽媽總是那個最温暖的存在,

總是我們花一輩子去呵護關心的人。

有關哲理的故事10

亞美尼亞大地震,在首府葉裏温,一對埋在屋瓦堆下,長達八天之久的母女,奇蹟般地被救出了。那年僅三歲的幼女,所以能熬過既無食物、又無飲水,而且陰濕寒冷的八天,她是因為躲在母親的懷抱中,而且──她的母親刺破手指,讓孩子吸吮自己的血液,吸取養分,以維持不死。

讀到這段新聞,我的眼眶潮濕了!一對母女緊抱的畫面,在我腦海浮現。那閉着眼、孱弱的,不斷吸吮着母親沁着鮮血手指的孩子,和以她全部的生命、盼望、温暖,護衞幼兒的偉大的母親。

這使我想起多年前讀到的一個報導:

考古學家,在被火山巖漿淹埋的龐貝古城,找到那似乎中空的巖層,鑿出一個孔,灌進石膏,等凝結之後挖出來,竟呈現一個母親緊緊俯身在幼兒身上的石膏像。

於是那一千九百年前,降臨了災難的龐貝,也便在我眼前出現,瞬息掩至的滾滾熔巖,吞噬了不及逃跑的人們。一個母親眼看無路可走,屈身下來,以自己的背、自己的頭,與緊緊環着幼子的四肢,抗拒明知無法抗拒的火般的巖漿。

於是母子都凝固了,凝固在火成巖之間。

那石膏像是什麼?是凝固的、偉大的、永恆的母愛,讓千百年後的人們,憑弔哀傷。

上帝創作的最偉大的東西,不是萬物,不是宇宙,而是愛!我十分不合邏輯,甚至執着地認為,上帝在創造一切之前,先創造了愛,而那愛中最崇高的則是──母愛。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當我等待幼女出生時,在紐約西奈山醫院見過的畫面。哪裏像國內,將初生的幼兒,立刻推進嬰兒房,而是剛剪完臍帶,就交到產婦的手上,叫母親貼胸摟着好幾個鐘頭。

當那些產婦在狂呼猛喊、尖叫掙扎,終於把孩子生下之後,原以為會精疲力竭地被送出來。豈知,當他們摟着嬰兒,被推過我眼前時,那面孔雖然少了血色,卻泛着一種特殊的光輝。

那真是光輝!一種温馨而崇高的光輝,從她們依然留着淚痕的臉上,實實在在地放射出來。那是以自己的半條命換得的小生命啊!看她們緊緊地摟着幼兒,雖不是女人,我卻能探知她們內心的感動

有關哲理的故事11

從前有個名動京城的年輕畫家,他畫技高超,許多達官貴人為了求到他的一幅好畫常常一擲千金。不過,這位畫家卻不是一個貪圖富貴的人,他喜愛自由自在的生活,於是有一天,他帶着行囊雲遊四方去了。

這天,畫家來到了風景如畫的江南名城——揚州,他心想,人們都説揚州城裏人才濟濟,我倒要親眼見識見識。於是他來到鬧市大筆一揮,在紙上畫了一隻黑毛獅子狗。圍觀的人們見畫上的獅子狗栩栩如生,不禁嘖嘖稱奇,更有人激動地掏錢想買畫了。可年輕畫家微微一笑,説:“這畫我是不賣的。不過這畫中藏有一字,若是誰猜出了這個字,我就把畫送給他。”眾人一聽有這等好事,便紛紛猜起謎來。

這時,人羣中走出一個清秀的少年,他不聲不響地將那畫卷起來,夾在腋下,轉身就走。眾人一時驚呆了,畫家也忙上前問:“小娃娃,你還沒猜呢,怎麼就拿走我的畫了呢?”

少年還是不説話,自顧自地往外走,任憑眾人在他耳邊嚷嚷着“你倒是先猜謎呀”。看到這裏,畫家突然笑了起來:“哈哈,有趣的娃娃,果然是猜出了我的謎語啊。”

辦公室外面,有一棵碗口粗的大葉紫薇。

隨着陽春三月漸近尾聲,紫薇樹旁邊的大葉榕新長的葉子已是滿眼翠綠,而那棵紫薇依然枯瘦蕭殺,乾巴巴的枝幹上殘留着數不清乾枯龜裂的果子。辦公室在二樓,兩棵樹的樹冠恰好能夠時不時映入眼簾。強烈的視覺對比常使人產生一種季節的迷惑,也常常讓我懷疑那棵大葉紫薇是否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是否真的被白蟻蛀蝕,在這個盪漾生命綠色的季節裏,以畢剝的形態宣告自己的死亡?

隱約記得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紫薇已經纖細的軀體上已經鋪滿了濃濃的春色。還記得綠色遍身的紫薇不久後就綻放出惹眼的大片大片的紅花,那個熱鬧和愜意常常使我對這株紫薇充滿了難忘的期待。而今年,現在,莫非這株紫薇真的消亡了嗎?

兩天前,和岑老師站在樓道里聊天,還曾經面對着紫薇樹唏噓慨歎了好久。紫薇樹的枯枝就伸展在我們的眼前,看上去已然沒有了任何生命的跡象。岑老師伸手捉住幾根枝椏,稍一用力,樹枝就在清脆聲中斷落在手中。我們細細看去,整個的枝莖中沒有任何的潮濕和水分,更沒有點點綠色。於是我們認為這棵紫薇真的枯死了,我還記得岑老師又弄斷了很多的枯枝,準備用作少年軍校學員們野炊時的引火燃料。

週一回到學校,暮春四月剛剛開始。當鑰匙插入鐵門,準備打開辦公室大門時,眼睛的餘光不經意地瞄了一眼旁邊的紫薇。剎那,我的視線凝固了,身體也為之一顫:那棵兩天前就已斷定枯死的紫薇樹的枝幹上,竟然爬滿了細微嫩綠的新芽。葉芽如此之小,在滿眼枯黃之中顯得如此單薄和寧靜,在灰黑色的果子的遮掩之下,那一點點的綠色竟然勃發出無窮的力量。很長的時間裏,我竟然忘記了開門,學生在我身邊陸續經過不斷問好,我也竟然毫無反應。我似乎又依稀看到大片大片的紅豔豔的紫薇花,似乎又感受到了即將盛開的生命的顏色。

我興奮地把我的發現第一時間告訴了岑老師,感歎着紫薇的生命竟然如此堅強,竟然如此充滿了欺騙。記得那天我還和岑老師商量着紫薇樹的“後事”,討論着該為這片即將空置的土地上種植哪種樹木。而今天,紫薇就以點點的綠色嘲弄了我們的淺薄與悲觀。

也許錯不在我們,也許學校很多的師生如我們一樣,在期待中漸漸麻木,在期待中放棄了希望。難道我們能怪罪那棵依然安靜的紫薇,怪罪它以時間和外表掩飾生命的光輝?

行文至此,我恍然頓悟:也許,這就是生命的欺騙。之所以被矇騙,恰恰是我們充滿了對紫薇樹當下的期待,在於我們太相信表象,太相信自己的經驗和直覺。

每年,我都記得那棵紫薇會綴滿綠葉,會綻放花朵,但卻忘記了具體的時間。於是,春暖花開,滿眼皆綠的時節,眼中就容不下紫薇的枯黃依舊,就斷定它已然死亡。難道,我們對所有的植物,都必須充滿相同的期望?

從折斷的樹枝上,我們沒有窺探到一絲絲活着的證據,於是斷定它已死亡。難道眼見必然為實?難道紫薇就不能以它特有的方式註釋它特別的生命特徵?

我們是否也在以這種眼光審視世間的一切,是否也以此種淺薄和呆板看待我們身邊的一個個生命?

假如孩子並沒有如我們所願的那樣去生活、去學習、去行動,我們是否也在意識中慢慢否定孩子,是否也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草率地添加上一個句號?如果孩子表現出種種不理智、不合常規的所謂“問題行為”,我們是否曾經輕狂地在心中説過:“這人完了!”

是的,生命有很多很多的欺騙,我們所面對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會顯露出太多太多的假象。有時未必是孩子的本意,有時卻又是孩子無意識中對生命的吶喊與對抗。而作為教育者,必須對孩子充滿期待,必須在心中為孩子勾畫美好的生命未來。

可以想見,紫薇樹上淡淡的新綠會逐漸蔓延和傳染,紫薇花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吐露芬芳。而我,依然可以在疲勞和煩悶的時候,感受生命的力量。但我們,一個個在小學從事着平凡工作的普通教師,能否透過生命的`假象,撇去刻意的欺騙和掩飾,永遠充滿期待與希冀地對待一個個勃發內在生命秩序的鮮活生命?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長着一種奇異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尖毛草。尖毛草號稱“草地之王”,是非洲大地上長得最高、最茂盛的毛草之一。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尖毛草最初的生長過程卻極其緩慢,根本看不出有什麼王者的氣象。

當春天來臨時,其它植物開始瘋狂生長,而尖毛草彷彿壓根兒就沒感受到春風召喚似的,始終保持在一寸左右,就像被拋棄的可憐蟲,顯得寂寥而寒磣。眼看春天就要結束了,尖毛草還是那麼不緊不慢地吸收陽光雨露,像一個光吃飯不長個兒的小孩,幾乎看不見有什麼增長,比草原上的許多野草都低矮。正當人們對尖毛草感到無比失望時,情況一下子發生了逆轉。半年後,一場大雨來襲,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拔地而起,每天以一尺半的驚人速度向上猛長,不到一個星期,就長到了一米六七,有的甚至達到了兩米高。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尖毛草就像一堵堵綠色的高牆,成為非洲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剛開始,人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低矮的毛尖草能夠一下子蜕變為“草地之王”?後來,植物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尖毛草之前不是沒有生長,因為它長的不是地面的莖,而是地下的根。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裏,尖毛草的根不斷向周圍和地下擴張,最深的地方竟然達到了二十幾米,它的根系牢牢地鎖住了水分,鎖住了土壤中的營養成分。當蓄積的能量達到成長的需要時,尖毛草就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在短短几天時間內,長到人那麼高。

無獨有偶,在四川地區也生長着一種有趣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毛竹。這種竹子非常高大,它的竿高達二十多米,直徑也達到了二十多釐米。然而,在最初的五年裏,毛竹的生長十分緩慢,堪稱林中“侏儒”。但在第六年雨季來臨時,它卻以每天六尺的速度向上急竄,大約半個月時間,毛竹就能成為林中的身高冠軍,並且風吹不倒。更為奇特的是,當毛竹處於生長期時,周圍的植物都得為它讓行,直到它長大“成人”,其他植物才能吸收到養料。與尖毛草一樣,毛竹也是先發展根系,再發展莖杆,最後,它們都成為了同類中的佼佼者。

原來,無論是植物還是人,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學會隱忍,學會埋頭苦幹,在機遇降臨前,先將自己打造成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劍。所謂功到自然成,當你的努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厚積薄發,一鳴驚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自己推向成功的頂峯。

有關哲理的故事12

有一個人作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羣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彩烈。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盡興。

〔默想〕

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這本是一個需要互相扶持的社會,先主動伸出友誼的手,你會發現原來四周有這麼多的朋友。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更需要和其它的肢體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長。

有關哲理的故事13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稱為“美國之父”。少年時期的富蘭克林曾經去拜訪過一位前輩。那時的他年輕氣盛,目空一切,挺胸抬頭邁着大步,可是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説不出話來。

那位前輩這時才緩緩地走出來,看到富蘭克林這副樣子,認真的對他説:“很疼吧?可是,這卻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大收穫,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須時時刻刻記住低頭。”

在這之前,富蘭克林的確是這樣,心高氣盛,恃才傲物,以為自己是鴻鵠,別人都是燕雀,眼睛總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圍的一切放在眼裏。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門框撞了頭,才發現門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於是,回到家以後,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最大的收穫,並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人生感悟:

“要抒寫自己夢想的人,反而更應該清醒。”很多年輕的朋友們都有着遠大的理想的抱負,但往往也因此變得傲慢起來。而事實上,要想進入一扇門,就必須讓自己的頭比門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頂峯,就必須低下頭彎起腰做好攀登的準備。

有一個小男孩兒,家裏十分貧窮。可是小男孩兒從小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做一個音樂家。事實上,音樂是富貴而高雅家庭的孩子才能愛好得起的才藝,學習音樂所需要的大筆經費,這是他們這種貧困家庭所承受不起的,僅僅是那一架昂貴的鋼琴,都會讓他的愛好和夢想望而止步了。

然而男孩兒並沒有退縮,仍然執着地沉迷於音樂。他先是自己動手,用紙板製作了一個模擬的黑白色的鋼琴鍵盤,然後在那個紙板做的黑白鍵盤上,練習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紙鍵盤當然彈不出任何聲音,男孩兒也自然聽不到鋼琴發出的美妙聲音,但他仍然用心地彈着,彷彿那音樂震耳欲聾。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男孩兒在這樣紙做的鍵盤上勤奮練習到十指都磨破後,居然開始自己作曲來。而漸漸地,有人開始喜歡起他的曲子來,並願意出錢買。

一天,男孩兒用自己賣曲子掙來的錢真的買回了一架鋼琴,那是一架二手鋼琴,破舊不堪,時常發不出聲響,或者跑調,但男孩兒卻如獲至寶。他學着自己修整、調音,沉醉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裏。男孩兒在作曲時常常走火入魔,即使在夢中醒來他突然來了靈感,就是打着手電筒他也要把曲子記錄下來,父母看在眼裏很是不理解。

那一年,男孩兒還不到二十歲,然而他已經開始在德國和世界的樂壇上騰飛了,並最終成為了好萊塢著名的電影音樂的創作人員,在67屆奧斯卡頒獎大會上,以聞名於世的動畫片《獅子王》主題曲榮獲了最佳音樂獎。他就是漢斯﹒齊默爾,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大師,曾經依靠自己在紙板做的鋼琴上練習音樂,終於練出了一項屬於自己的桂冠。

人生感悟:

人生不是休止的,而是在追求的旅途中。命運可以決定你奮鬥過程的勝利或艱辛,但追求的結果一直握在你自己手中。我們每個人,只要有自己真正的愛好和夢想,即使把命運交給一張紙做的黑白琴鍵,也會像齊默爾那樣,能彈響自己的人生樂章。

2008年7月,美國游泳奧運會選拔賽上,24歲的艾力克終於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北京奧運會參賽資格。但是,能否參賽卻成了問題。原來,6月份他在一項檢查中被確診患了睾丸癌。在得到醫生關於癌細胞暫時不會擴散的意見後,艾力克決定參賽。"奧運會是我畢生的追求,我想我可能永遠不會忘記我走上奧運會游泳賽場的那天,不管我還剩多少天可活。奧運夢想高於生命。"

學會運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奧運夢想高於生命。奧林匹克夢想,是很多人畢生的追求!

★家住重慶市大渡口區東風村特2棟的八旬老人陶志明,從58歲起開始參加自學考試。作為一名高齡考生,自學各門課程的難度不言而喻。據陶志明老人回憶説,剛開始他為自己制定的目標是,4年內考完17門課程。3年過去了,他報考的科目居然一門都沒過,但老人從未想過放棄。從第4年起,陶志明老人開始總結學習經驗,當年就有兩門及格,所有課程中最難的一門是《自然科學概論》,他一連考了7次才取得成功。2002年4月,已經77歲的陶志明老人終於拿到了自己苦學18年的大專畢業文憑。

學會運用:沒有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沒有百折不撓的堅韌毅力,再好的夢想也難以實現。

★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有這樣一條規定:教授年滿70歲便要被強迫退休。理由是70高齡已沒有精力和體力做研究或教學工作。1943年,該校的植物學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歲,雖然他熱愛自己的事業,卻不得不對他所留戀的一切説再見。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個夢想,那就是研製出一種特效藥,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如今雖然退休了,他卻不想讓夢想也退休。不久後,德格受聘於雷德里化驗所的製藥廠,作為顧問並擔任獨立研究工作。兩年過去了,他一無所獲。可他仍然不放棄希望,因為心中的夢想仍在向他召喚。通過多次實驗,他終於分離出一種抗生素,這種抗生素可以控制50餘種嚴重病症,這就是著名的金黴素。

學會運用:夢想雖好,圓夢之路卻十分艱辛坎坷。欲使夢想成真,就必須具有圓夢的頑強意志和決心。

★著名童話大師安徒生年少時,曾夢想成為劇作家,為了這個夢想,年輕的他離家隻身去了哥本哈根。無依無靠的他,顛沛流離,但他並未因此而退縮放棄。1835年,他試寫了幾篇童話,很受兒童喜歡,此後他改變了自己最初的夢想,童話大師成了他的新夢想。後來,他寫出了《海的女兒》《醜小鴨》等許多著名童話,成為人們公認的世界童話大師。

學會運用:夢想,有時需要轉彎。一直堅持,或許是死衚衕;可轉個彎堅持,説不定會峯迴路轉。

★許多年前,一個10歲的意大利男孩在那波里的一家工廠做工。他一直想當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師卻説:"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簡直就像是風在吹百葉窗一樣。"回到家裏後,他很傷心,並向他的母親——一位貧窮的農婦哭訴這一切。母親用手摟着他,輕輕地説:"孩子,其實你很有音樂才能。聽一聽吧,你今天的歌聲比起昨天的樂感好多了,媽媽相信你會成為一個出色的歌唱家的……"聽了這些話,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後來,這個孩子成了那個時代著名的歌劇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羅素。

學會運用:面對孩子的夢想,父母應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夢想在孩子心裏生根。明確實現夢想必須付出辛勞和汗水。

有關哲理的故事14

一:與金錢有關的哲理故事

有一則有趣的現代故事,有一鄉下的青年,因為牙齒壞了,來到街市尋找牙醫欲拔掉那顆壞牙。問醫帥説:拔一顆牙齒要多少錢?牙師説:一顆五百元,拔兩顆即八百元。青年想雖得跑一趟街市,只拔一顆浪費時間和金錢,既然拔二顆比較便宜,就拔二顆省得再跑一趟又省錢。所以就拔了二顆牙。本來只一顆牙壞,因貪便宜而拔了二顆,是聰明或不聰明,是便宜還是不便宜呢?

二:與金錢有關的哲理故事

在泰山腳下,來了一個外地人,有一天,他無意中在山腳看到了一個水壇,他在水壇底部發現了一些金粉。但是他不敢拿,怕被人發現,然後他就在本地的一家賓館住下來。等到大年初一,他正好找個去祭拜泰山神的藉口,把那些金粉拿回家來,練出了十兩黃金。以後每年初一他都去那個水壇裏取金粉練黃金。後來,他年紀大了,他最後一次去了賓館,告訴賓館老闆這個密祕。賓館老闆一聽樂了,第二年他就去那兒挖了金粉,練了十兩黃金。老闆想:練十兩黃金太少了,如果把水壇加大,這樣一年後就可以多挖一些金粉,多練一些黃金。於是他就把水壇挖大了很多。但是一年後,當他再次來到水壇時,卻發現水壇底部再也沒有金粉了!

三:與金錢有關的哲理故事

一個貪心者上街去買鞋,心想揀一便宜點的。不料,店主説:“我這裏的鞋一文錢不要,隨你穿走,但有一條件,就是你在三天內不能説話。”

太好了!貪心鬼認為這太上算了,於是揀了一雙鞋不聲不響就回家了。妻子問他多少錢,但他一言不發,再三問,還是不説話。大家聽了,去請醫生,醫生也慌了,認為這是怪病,無法醫。

三天到了,鞋匠來到他家,先與他妻子談了一會兒。然後進屋對貪心鬼説:“時間已到,你可以説話了。”説完便告辭了。那貪心鬼眉飛色舞地對妻子説:“太好了,只是三天不説話,白白得了一雙鞋。”妻子瞪了眼:“什麼?剛才鞋匠説他會治啞巴,已拿走了一百元,可這鞋只值50元啊!”

四:與金錢有關的哲理故事

古代的時候,在山西一城隍廟裏住着一個姓張的奇客,他自稱魔術師,卻極少賣藝,平日放蕩不羈,鄰里叫他為張狂。一日,好事者圍着他糾纏,要他變個戲法讓大夥開心。那張狂便從身上取出一枚銅錢,色青,中有方孔。他把錢側嵌在地上,兩手對空亂劃,似畫符唸咒。一會兒,那錢飛快長大如車輪,圍觀者十分駭異。

張狂説:“眾位,這個錢暫時寄存此處,明日來取。錢中方孔,萬不可伸頸其中,否則必取奇禍。”説完便走了。眾人也都散去。

鄰人某甲,為人鄙俗,心想偷取這枚銅錢。徘徊至夜,悄悄走近用力搬動,卻如蜻蜒撼石柱,不動分毫。忽見方孔中金光灼灼,心知有異,忙伸頸去看,果見其中瓊樓玉宇珠寶無數,且聞燕語鶯歌,有美人翩然。某甲狂喜,便伸手入方孔亂取珠寶,塞滿袋中,並浪言調笑美人。美人亦回眸含笑,某甲魂飛魄散。

正開懷陶醉中,忽見惡漢數名飛奔而至,高呼:“何來無賴,窺人繡閣。”揮鞭痛打,並淋以濁物。某甲痛極欲逃,但覺方孔漸小,頭不可出,腰以下亦如鐵鉗緊箍,進退不能,大駭,只得高聲;呼救。鄰里驚起,執火把圍觀笑謔,無計可出。

天亮後,張狂來,見狀,埋怨某甲説:“爾貪吝成性,為盜小利,貪富貴,好美色,以致鑽穿錢眼,咎由自取,不可活矣!”眾鄰里代為哀求。張狂説:“財富人所欲也,然必以勤勞取之。天地間如武侯八陣圖,廉為生門,勤為活門,貪為死門。某甲誤入死門,行時即所絕。但如有悔心,尚可救。”某甲聞言號啕大哭,涕淚塗面。張狂便取巨筆蘸清水塗錢孔。某甲得出,頸部糜爛,腰間赤痕數匝,慘不忍睹。他暗中以手探取袋中所竊金珠,皆泥石毒蟲,盡棄之。

眾鄰里返視那銅錢,只見它立時縮小如舊,方孔兩側,有“魔窗”二字。張狂納錢於衣袋中,拱手而去,後不知所往。

五:與金錢有關的哲理故事

有一位國王,名叫難陀。他非常貪財,拼命聚斂財寶,希望把財寶帶到他的後世。他心裏想:我要把一國的珍寶都收集到我這兒宋,不能讓外面有一點兒剩餘。他把自己的女兒安置在yin女樓上,吩咐她身邊侍侯她的人説:“要是有人帶着財寶宋求我的女兒,把這個人連同他帶的財寶一起送到我這兒來!”他就是用這樣的辦法聚斂財寶,所有的金錢寶物都進了國王的倉庫,全國上下,就沒有什麼別的地方有財寶了。

在難陀的國中有一個寡婦,只有一個兒子,她對兒子極為疼愛。她兒子看見國王的女兒端莊美麗,容貌非凡,非常愛慕。但是他家裏沒有錢財,沒法和國王的女兒結交。為了這事,他生起病宋,以致相思成疾,氣息奄奄。他母親問他:“你害了什麼病,怎會病成這個模樣?”兒子把內心的情感告訴了母親,説:“我要是不能和國王的女兒交往,必死無疑。”

母親對兒子説:“可是,國內的金錢寶物一無所剩,到哪裏去弄到寶物呢?”她不願意讓兒子生活在痛苦中,想了一會兒,説:“你父親死的時候,嘴裏含有一枚金錢。你要是把墳墓挖開,可以得到那枚錢,就可以用那錢去結交國王的女兒。”

兒子遵照母親的吩咐,去挖開父親的墳,從父親口裏取出那枚金錢。他拿到錢後,來到國王女兒那兒。國王的女兒便把他連同那枚金錢送去見國王。國王見了,説:“國內所有的金錢寶物,除了我的倉庫中,都蕩然無存。你在哪裏弄到這枚金錢?你今天一定是發現了地下的窖藏了吧!”

國王用了種種刑法拷打這寡婦的兒子,要問清楚他是如何得到這枚錢的。寡婦的兒子回答國王説:“我真的不是從地下的窖藏中得到這枚金錢的。我母親告訴我,先父死的時候,口中含着一枚錢。我挖開墳墓,由此得到了這枚錢。”

難陀王派了人去查驗,果然不假,這才相信了。難陀王這時在心裏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寶物,想的是把這些財寶帶到後世。可是那個死了的父親,一枚錢尚且帶不走,何況我這樣多的財寶呢?於是作偈曰:“錢財身外物,慳貪難受益;縱積千萬億,身死帶不去。”

有關哲理的故事15

我一直記着這樣一個場景:兩個孩子在樹蔭下玩,這時,一個孩子好象發現什麼似的,驚道:“咦,光會走呢!這片葉子剛才還在樹蔭裏,現在卻在光裏。”兩個孩子一會兒看看樹蔭,一會兒看看光,好象在探究着什麼。

當我的人生被“樹蔭”籠罩、被陰影籠罩,我就會想起這個場景,想起孩子説的那句話:光會走呢!

不管眼前的陰影多麼濃重,我都能始終保持一顆有“光”的心,相信光正在路上!相信光正向我走來!

Tags: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