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名人的故事作文合集5篇

欄目: 名人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7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人的故事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1

史蒂夫·喬布斯這個人物大家一定知道吧!他是個大名鼎鼎的人——蘋果公司的總裁。

他的一生有許多輝煌的成就:蘋果手機一至四代,蘋果電腦七種款式……讓人羨慕不已。喬布斯從小就愛研究電器,時間久了,他就能修好各種電器,如:收音機、電扇等。鄰居和家人都很欣賞他,把他稱為小工程師。有一次,爸爸的車壞了,喬布斯跟着爸爸去修車,爸爸看了看發動機,搖搖頭説:唉,徹底壞了!喬布斯説不一定呢!便三下兩下把車修好了。爸爸高興地把他抱起來,不停地誇他是好樣的。

後來,喬布斯長大了,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便到電話工廠學習生產電話。一個星期不到,他就出徙了,因為他已經學會了製造電話。但他卻覺得這樣的電話不夠完美:一:體積大;二:傳音效果不好。喬布斯便從廠裏帶了一部電話回家,廢寢忘食地研究。一年後,他終於製造出了體積小、傳音清晰的電話。大家都説這是世上最好的電話。喬布斯想:這種電話工功能不多,而且必須接電線,如果能有一種功能多、便於攜帶的電話就好了!他又花費了半年時間,發明了便於攜帶、功能多的電話,是世界上第一部移動手機。這種電話用充電器充電,能隨身攜帶,可以照相、發短信、聽廣播等十種功能,有一位富翁還想用一百萬美元換這部手機。不久,他成立了蘋果公司,把這種手機投入生產,立刻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喬布斯還發明瞭更好的手機、電腦。

可惜的是,他於20xx年逝世。雖然他已經不在人世,但他勇於創新的精神永存在人們心中!從現在開始,我要認真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像喬布斯一樣改變世界的人!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2

著名作家畢淑敏曾寫過題為《精神的三間小屋》的文章。她認為在現代生活中,人要為自己的精神修建3間小屋,第一間盛放愛和恨,第二間盛放事業,第三間用於安放自己。畢淑敏用3間小屋作為自己的精神空間,你有自己的精神空間嗎?你的`精神空間是怎麼樣的呢?

提示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人要有自我。要有精神自由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3

麥哲倫1480年生於葡萄牙北部的一個破落的騎士家庭。10歲左右進入王宮服役,充當王后的侍從。16歲時進入葡萄牙國家航海事務廳,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務的各項工作。

那時哥倫布已經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達伽馬也從印度返航並帶回了巨大的東方財富。懷着對東方財富和遠洋探險的嚮往,麥哲倫1505年參加了海外遠征隊,從此開始了遠洋探航的生涯。在這次遠征印度、馬六甲、馬來羣島的過程中,為了與阿拉伯人爭奪貿易地盤、取得亞洲南部海洋的霸權,遠征隊與阿拉伯商人和沿途的居民打過幾仗,麥哲倫因而也三度負傷。

麥哲倫傷愈後,在返回葡萄牙的途中船隻觸礁。在大家心灰意冷之際,麥哲倫挺身而出,帶領倖存的海員克服重重的困難,直到得到援救。由於這次事件,麥哲倫被提升為船長,被留在了印度。此後,麥哲倫在印度和東南亞一帶參加了殖民戰爭,並在這一帶進行了探索和遊歷。

他從實地瞭解到在東南亞羣島的東面是一片汪洋大海。他堅信地球是圓形的,並猜測在這片大海的東面,肯定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次環球探航。1513年麥哲倫回到葡萄牙。他一再請求國王允許他組織船隊進行環球探險,然而國王卻不理睬他,絕望的麥哲倫只好在1517年離開祖國,投奔西班牙塞維利亞城的要塞司令。要塞司令非常欣賞他的才能和魄力,不僅把女兒嫁給他,還向西班牙國王舉薦了他。麥哲倫的環球航行的計劃得到西班牙國王的批准,與他簽署了遠洋探航協定。

按照協定,麥哲倫被任命為探險隊的首領,所率船隊的船隻由國家提供,航海費用由國家負擔。探險過程發現的任何土地,全部歸國王所有,麥哲倫充任總督,新發現的土地的全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歸麥哲倫所有。為了監督麥哲倫,國王又派了皇室成員作為船隊的副手。

1519年9月,麥哲倫率領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隻組成的浩浩蕩蕩的船隊,從西班牙塞維利亞城的港口出發,開始了環球遠洋探航。

經過兩個多月的海洋飄泊船隊,越過大西洋來到巴西海岸。船隊沿海岸向南繼續航行,在第二年一月來到了一個寬闊的大海灣。

“海峽找到了!”“海峽找到了!”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4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寫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讀韓愈其人是從讀韓愈其文開始的,因為中學課本上就有他的《師説》、《進學解》。課外閲讀,各種選本上韓文也隨處可見。他的許多警句,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我們的行為。

但由文而讀其人卻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韓公祠,祠依山臨水而建,氣勢雄偉。祠後有山曰韓山,洞前有水名韓江。當地人説此皆因韓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韓愈一介書生,怎麼會在這天涯海角霸得一塊山水,享千秋之禮呢?

原來有這樣一段故事。唐代有個憲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導下國內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規模的迎佛骨活動,就是將據稱是佛祖的一塊骨迎到長安,修路蓋廟,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勞民傷財,一場鬧劇。韓愈對這件事有看法,他當過監察御史,有隨時向上面提出誠實意見的習慣。這種官職的第一素質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見獲死罪都在所不辭。所謂“文死諫,武死戰”。韓愈在上書前思想好一番鬥爭,最後還是大義戰勝了私心,終於實現了勇敢的“一遞”,誰知奏摺一遞,就惹來了大禍;而大禍又引來了一連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後名。

韓愈是個文章家,寫奏摺自然比一般為官者也要講究些。於理、於情都特別動人,文字鏗鏘有力。他説那所謂佛骨不過是一塊髒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羣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並説:這佛如果真的有靈,有什麼禍殃,就讓他來找我吧(“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和獻身精神。但是,這正應了我們現時説的,立場不同,感情不同這句話。韓愈越是肝腦塗地陳利害表忠心,憲宗就越覺得他是在抗龍顏,揭龍鱗,大逆不道。於是,大喝一聲把他趕出京城,貶到八千里外的海邊潮州去當地方小官。

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為這不同於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順,比之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他們不過是登山無路,韓愈是已登山頂,又一下子被推到無底深淵,其心情之壞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趕出長安,年僅12歲的小女兒也慘死在驛道旁。韓愈自己也覺得實在活得沒有什麼意思了。他在過藍關時寫了那首著名的詩。我向來覺得韓愈文好,詩卻一般,只有這首,胸中塊壘,筆底波濤,確是不一樣: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作文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5

秦海璐9歲時,因為爸媽下海經商,乏人照料,被狠心地“扔”進全託京劇戲校。

戲校苦哇。為了出一個“苗子”,基本採用“打為主,吼為輔”的訓練方式。尤其秦海璐學的刀馬旦——唱、念、做、打、舞、翻,樣樣得練好。承受的苦、累、痛,難以忍受,無法形容。

別的孩子週末,回家偎在父母懷裏、撒嬌、盡享呵護。秦海璐像只被遺棄的小鳥“無枝可依”。父母常常忙得幾個月沒空來看她。她心裏漲滿了委屈,用淚水抵抗、發泄。可是哭完了,沒人心疼,一切還得照舊。於是,開始擰巴、較勁兒,玩命練功,老師讓停也不停。就這樣,將近7年的戲校生活,練就了她極強的心理承受力,且深諳:在這個世上,任何人都依靠不了,所有的苦、累和痛,只能自己化解。

17歲,秦海璐戲校畢業,進入北京中戲。身處奼紫嫣紅,俊男美女之中,長相平平的她,既不自卑,也沒壓力。“因為7年的苦,都熬過來了,這算得了什麼呢?”何況,她堅定的、唯一的目標:拿張大學文憑,回家做白領,找一個好老公。班裏的同學,有的想家想得淚汪汪,有的因拍廣告、演戲,找不着感覺痛苦而哭。她沒心沒肺,悠哉淡定,兀自打發日子。直到大四。

那年,學校認定她是“能演戲的幾個裏最會演戲的一個”,讓她參加電影《榴蓮飄飄》的拍攝,她不幹。“不想拍電影,只想當白領。”班主任“激將”説,你如果不試試,拿了中戲文憑就去當白領。人家會説,秦海璐不行。她一想,可不是,姐們兒不成名可以,但不能讓別人説幹這行不行,才改的行。不料,她這一“觸電”,捧回了最佳新人、最佳女主角兩個大獎。

都以為她會“乘風而上”,她卻躲貓貓般匿跡三年,圓她的白領夢去了。輿論譁然,有説她自覺長相對不住觀眾,改行了,有説她受不住刻薄的言論,隱退了……各種“浮雲”,她全然不顧,我行我素,心裏竊笑:姐用實力證明過了,姐行!姐很行!你們愛咋説咋説。與姐無關。

然而,做演員是她命定的天職和強項,兜兜轉轉幾年,她還是被“旋”進演藝圈,且不急不躁,憑着豐厚的底藴和紮實的功底,聲名鵲起,成為觀眾喜愛、褒讚和欣賞的實力派演員。

在電影《愛情呼叫轉移》裏,12個走馬燈似的相親女,唯獨她演的那個,讓人印象深刻。媒體問她緣由,她説,喜劇也得認真演,而不是刻意去討好、甚至胳肢觀眾,但也不能一水順的認真。除了感覺,還得動腦子。掌握好發力點,收放自如。這是從小在戲台上的基礎和累積。在舞台上,射燈跟着你轉,你必須找到自己的節奏。開始,鑼鼓點控制你,等你一點點有了節奏感之後,鑼鼓點開始跟着你。這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是一個演員成長、磨鍊、積澱、成熟的過程。所以,吃的苦,永遠是人生的基礎。非但演戲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綜觀演藝界,學戲出來的跟沒有學過戲而當紅的,截然不同。”學戲出來的,特別紮實,特別沉穩,不浮躁,懂得收斂低調。譬如何賽飛、徐帆、袁泉,不論生活、演戲,工作,還是為人處世,特樸實嚴謹,很少會出一些幺蛾子的事兒。因為,京劇傳統的優良風格和謙謹意識,隨着那些“苦”,日積月累,浸潤到骨髓裏去了,約束規範着人的言行、修為。

秦海璐出演話劇《四世同堂》裏的大赤包。四川媒體評論她:“身材苗條,知性嫵媚……”她莞爾:這都是“他們”對我的評價。跟我沒關係。在我這個小小的圈子裏,也許我有那麼點兒知性。但出了這個圈子,比我有學問的人多了去了。所以別當回事兒。

多年來,她堅守原則:“演員是個‘感知’很強的職業。來不及感知生活,陀螺似的從一個劇組到另一個劇組,我不幹!”這就是她的基礎,風格、底藴。作文

Tags: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