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有關毅力的名人故事(精選7篇)

欄目: 名人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了解過名人故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毅力的名人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毅力的名人故事(精選7篇)

毅力的名人故事 篇1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着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着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裏偷讀。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毅力的名人故事 篇2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於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於,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於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着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衞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裏,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裏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着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囊螢照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有趣的故事,你一定會明白。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牀,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牀,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牀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牀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張三丰創太極》

張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實,號三豐,又號元元子,因不修邊幅,又名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時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關於他的傳奇故事當時曾經廣泛流傳於民間,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們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吧?太極拳最大的特點就是柔中帶剛!你知道張三丰到底怎麼創造的太極拳嗎?

毅力的名人故事 篇3

顧炎武勤於攻讀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學者,他學識淵博,在經學、史學、音韻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的造詣,是當之無愧的一大名儒。顧炎武從小就勤奮學習,對待學問非常認真。長大後,每當外出旅行時,他都用馬或騾子馱着沉甸甸的書,真正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遊歷中,顧炎武還非常重視第一手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如果他走到某地,發現那裏的地理、風俗等情況與自己以往知道的不同,就會打開相關的書本進行核對、校正。顧炎武就這樣手不釋卷,刻苦攻讀,終於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顧炎武憑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眾多學術領域成就非凡,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

毅力的名人故事 篇4

就在貝多芬一心準備投身音樂大幹一場時,命運向他露出了猙獰的面孔。

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就發現自己的聽力急劇下降,對於一位風華正茂,躊躇滿志的鋼琴家和音樂家來説,聽力的衰退不啻於世界末日。但貝多芬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並説出了那句傳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屈服。”當時的貝多芬還愛戀着一位叫朱麗葉塔的姑娘,著名的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獻給她的。

然而幼稚風流的朱麗葉塔辜負了貝多芬的一番情意,後來竟與一位男爵訂了婚。耳聾的治癒日漸渺茫,又痛失心儀已久的戀人,這雙重的打擊使頑強的貝多芬支持不住了。

1802年他寫下了一封絕筆信,即現在被稱之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書》。在信中他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內心深處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誤解貝多芬的人,如果仔細總結了他的遺囑,都能發現其中真實的原因,從而原諒他的種種缺點。不過他還是重新振作了起來,他那堅強的個性不可能屈服於命運擺佈。

還是那篇遺囑中,貝多芬説道:“是藝術,就只是藝術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覺得我是不能離開這個世界的。他比從前更加發奮和努力。“一切休息都沒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還有什麼休息。……”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裏,他創作出了一系列優秀的作品,特別是1824年完成的第九交響樂,成為他全部作品之冠。

毅力的名人故事 篇5

儘管威爾瑪·魯道夫因小兒麻痺症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痺,一隻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

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痺,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着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着別人走路。11歲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鐵鞋脱掉,打赤腳跟着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

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脱鐵鞋。脱掉鐵鞋之後,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一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項目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

她獲得田納西州州立大學運動獎學金,進入大學就讀並且再度受訓,順利入選美國羅馬奧運會代表隊,共獲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項比賽金牌,都是以極大差距領先對手。因為她的跑步姿態輕盈美妙,步伐協調,被意大利人譽為“黑羚羊”。

1962年她退出田徑比賽,開始教師生涯和教練職業,在20世紀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用於培養年輕運動員。1994年11月12日,這位“黑羚羊”因腦癌病逝,享年54歲。1983年,她入選美國奧運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國體育獎。

2004年7月14日,美國郵政為她發行一枚紀念郵票。這枚郵票面值為0.23美元,一版20枚,發行量為1億枚,這是美國郵政的《傑出美國人物》系列郵票2004年版郵票,也是這個系列的第5枚郵票。

毅力的名人故事 篇6

面對那麼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許你會自慚形穢地説:“我這麼笨,怎麼可能成才呢?”,“我太平凡了,根本不是成為偉大偉人的料!”下面我就給你講述一個老師、校長都認為他很笨的人的成才故事。這個人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個當年被校長認為“幹什麼都不會有作為”的笨學生,經過艱苦的努力,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創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現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1879年3月14日,一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一個叫烏爾姆的小城。父母為他起了一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看着他那可愛的模樣,父母對他寄託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沒過多久,父母就開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説話了,已經三歲的愛因斯坦才“咿呀”學語。後來,愛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兩歲的瑪伽已經能和鄰居交談了,愛因斯坦説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 看着舉止遲鈍的愛因斯坦,父母開始憂慮。他們擔心他的智能是否會不及常人。直到10歲時,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學。可是,在學校裏,愛因斯坦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嘲笑,大家都稱他為“笨傢伙”。學校要求學生上下課都按軍事口令進行,由於愛因斯坦的反應遲鈍,經常被教師呵斥、罰站。

有的老師甚至指着他的鼻子罵:“這鬼東西真笨,什麼課程也跟不上!” 一次工藝課上,老師從學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張做得很不像樣的木凳對大家説:“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鬨堂大笑中,愛因斯坦紅着臉站起來説:“我想,這種凳子是有的!”説着,他從課桌裏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凳子,説:“這是我前兩次做的,交給您的是第三次做的,雖然還不行,卻比這兩個強得多!”一口氣講了這麼多話,愛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驚。老師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裏不知説什麼好。在譏諷和侮辱中,愛因斯坦慢慢地長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盧伊特波爾德中學。在中學裏,他喜愛上了數學課,卻對其餘那些脱離實際和生活的課不感興趣。孤獨的.他開始在書籍中尋找寄託,尋找精神力量。就這樣,愛因斯坦在書中結識了阿基米德、牛頓、笛卡爾、歌德、莫扎特……書籍和知識為他開拓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視野開闊了,愛因斯坦頭腦裏思考的問題也就多了。一天,他對經常輔導他數學的舅舅説:“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間裏振動着的電磁波呢?”舅舅用異樣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許久,目光中既有讚許,又有擔憂。因為他知道,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同一般,將會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動。此後,愛因斯坦一直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着。

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報考瑞士蘇黎士大學。可是,他卻失敗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後的他沒有氣餒,參加了中學補習。一年以後,他獲得了中學補習合格證書,並且考入了蘇黎士綜合工業大學。這時的他,已經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課外閲讀和實驗室裏。教授們看見他讀和學習無關書、做和考分無關的試驗,非常不滿和生氣,認為他“不務正業”。愛因斯坦大學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危機爆發,由於他是猶太人血統,又沒有關係,沒有錢,所以只好失業在家。為了生活,他只好到處張貼廣告,靠講授物理獲得每小時3法郎的生活費。這段失業的時間,給了愛在斯坦很大的幫助。在授課過程中,他對傳統物理學進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對傳統學術觀點的猛烈衝擊。經過高度緊張興奮的五個星期的奮鬥,愛因斯坦寫出了9000字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由此產生。可以説,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次決定性的、偉大的宣言,是物理學向前邁進的又一里程碑。

儘管還有許多人對此表示反對,甚至還有人在報上發表批評文章,但是,愛因斯坦畢竟還是得到了社會和學術界的重視。在短短的時間裏,竟然有15所大學給他授予了博士證書,法國、德國、美國、波蘭等許多國家的著名大學也想聘請他做教授。當年被人們稱為“笨蛋”,“笨東西”,認為無法成才的愛因斯坦,終於成了全世界公認的、當代最傑出的聰明人物。由“醜小鵝”變為“白天鵝”,這説明了什麼呢?我想,愛因斯坦的話是最好的答案。當許多年輕人纏住他,要他説出成功的祕訣時,他信筆寫下了一個公式:A=x+y+z,並解釋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奮,y表示正確的方法,那麼z呢,則表示務必少説空話。”

許多年來,愛因斯坦的這個神奇的成功等式一直被人們傳頌着。從愛因斯坦的奮鬥歷程中,我們不難看出,正是勤奮、正確的方法和少説空話使愛因斯坦由笨頭笨腦變為巨人的。可見,一個人不聰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泄自己的氣。只要你肯為你的目標付出艱辛的勞動,並配合正確的方法,就一定會得到成功女神的酬勞。許多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在童年時代、少年時代並不一定能顯出鋒芒畢露的優勢,相反,他們卻太平凡,甚至顯出遲鈍、愚笨的樣子,常常要被周圍的人嘲笑、譏諷。如果因為自己笨就灰心喪氣,不再努力,那不是將自己潛在的才華、能力都扼殺在搖籃中了嗎?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每一個人在生命的長河中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星座。如果你覺得自己笨,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尋找到你自己的星座。正如愛因斯坦對別的事物遲鈍,卻對物理和數學特別喜愛一樣,當你找到自己的星座時,你定會放射出與眾不同的異彩。試試看,儘快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毅力的名人故事 篇7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捨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造詣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峯,被人們譽為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説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閲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閲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他練習書法甚至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饃饃蘸着墨汁吃起來,還覺得很有滋味。當家人發現時,他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和刻苦精神都很受世人讚許。傳説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鑑是好朋友。稀鑑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鑑對王導説,他想在王導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眩

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牀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

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鑑回稟説:“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牀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稀鑑聽後,高興地説:“東牀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羲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牀快婿”,從此 "東牀"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雖然下半段完全是在説東牀快婿的典故,不過大家仍然可以知道,我主要想説的是王羲之的決心和毅力。

決心和毅力是必須要培養的!有些孩子無論做什麼事,不用家長多説,自己就做了。有的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説過就改了。而有些孩子卻是屢禁不止、屢教不改。差別為什麼會這麼大呢?就是因為上面的兩個心作祟。

先看看古人是怎麼説的:

世間無難事,只要有心人。意思是:對於有決心的人來説,世界上沒有困難的事情。出自(清)王有光《吳下諺聯》。

事無三不成。意思是:事情不經過多次努力難以取得成功。出自《西遊記》第八十三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體都在正常運行,君子應該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鬆勁。出自《易經乾傳乾》。

心堅石也穿。意思是:意志堅定可以把石頭穿通。比喻只要有決心,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出自(唐)封特卿《離別難》。

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是:只要時間長功夫到家,鐵棍也能磨成繡花針。出自(明)曹學掛《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古語如此之多!誰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怎麼培養孩子的這兩個心呢?

1、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老是在孩子面前做些半途而廢的事情,或者是遇到困難就降低標準。

2、對孩子千萬不要用兩個標準,只要孩子選擇了就要讓孩子堅持,不要孩子一吃力了,一哭鬧了,一不想練習了,就輕易地讓孩子放棄,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3、對一件事要充分考慮困難,要制定好可行的計劃,定好計劃後就要持續下去,不能因為任何事而改變。

呵呵,理解不深不敢多説了,只是提醒大家注意培養孩子的決心知耐心還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