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高考素材

有關品德的人物高考素材

欄目: 高考素材 / 發佈於: / 人氣:2.4W

導語:寫作文需要素材,講演需要素材,好的作文,好的演講都是好的素材呈現出來的,素材有了,自信便有了,功夫自然流露於言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作文素材,歡迎閲讀與借鑑,謝謝!

毛澤東敬酒

——敬老尊賢是一種美德

1959 年 6 月 25 日,毛澤東回到離別 30 多年的故鄉韶山後,請韶山老人毛禹珠來吃飯,並特地向他敬酒。毛禹珠老人説:“主席敬酒,豈敢豈敢 ! ”毛澤東接着説:“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周恩來不穿拖鞋接待外賓

——衣着整齊體現對人的尊重

周恩來晚年病得很重,由於工作的需要,他還要經常接待外賓。後來,他病得連腳都腫起來了,原先的皮鞋、布鞋都不能穿,他只能穿着拖鞋走路,可是,有些重要的外事活動,他還是堅持參加。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出於對總理的愛護和關心,對他説:“您就穿着拖鞋接待外賓吧,外賓是能理解您老人家的。”周恩來擺擺手,表示不能同意,他慈祥又嚴肅地説:“不行,要講究禮貌嘛 ! ”他請工作人員為他特製了一雙鞋,在接見外賓時穿。

節儉的銀行家約翰·邦德

——節儉是積累鉅額財富的祕訣之一

匯豐銀行是當今世界上經營最出色的銀行,該銀行去年純收入高達 600 億美元,而且每 1 美元收入的成本僅為 54 美分,連續 5 年的投資回報率超過 20% 。

從 19 世紀初創到今天,匯豐銀行在技術更新上一點也不比其他銀行慢,但有一條重要原則似乎沒有多大改變,那就是節儉。董事長約翰·邦德爵士説:“在倫敦,點亮我們銀行 10 座主要大樓的燈泡一年開銷就是 70 萬美元,所以我每離開房間都會隨手關燈。”這位掌管着 2000 億財富的財神每天上班都堅持乘地鐵,出差也都是坐經濟艙。但該花的錢邦德絕不吝嗇, 2000 年匯豐將投入 20 億美元改進存款技術,讓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可以利用手機、電腦、數碼電視等直接進入自己的匯豐銀行賬號。

愛書不愛錢的錢鍾書

——不為金錢放棄獨立高貴的人格

錢鍾書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他愛書如命,淡泊名利。有一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開價 16 萬美元,邀請他去講學半年,食宿全包,可偕夫人前往,而且該大學只要求他一週授課一次,每次 40 分鐘,半年只講 12 次即可。如此優厚待遇,幾乎令人咋舌,可錢鍾書卻不為所動。法國政府要授予錢鍾書勛章以表彰他“對中法文化交流的貢獻”,也被他堅決推辭了。國外出版商給他稿酬,他不取現金,而是開出一大串書單子,要求對方以實物支付。

《圍城》被拍成電視連續劇後,電視台付給他稿酬,錢鍾書執意不收。國內 18 家電視台聯合拍攝《當代中國文化名人錄》,錢鍾書被列入第一批 36 人之中,他婉言謝絕了。有人告訴他,被拍攝者會有一筆酬金,錢鍾書莞爾一笑,説:“我都姓了一輩子錢,難道還迷信錢嗎?”

海明威的寫作祕訣

——作者風格得益於寫作習慣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海明威,其作品以自然、清新、精煉著稱,對話極為簡潔。有一次,記者問他:“你那簡潔的風格祕訣在哪裏 ?”海明威回答説:“站着寫。”海明威對自己的這種寫作習慣作了解釋:“我站着寫,而且用一隻腳站着。我採用這種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狀態,迫使自己儘可能簡潔地表達我的思想。”

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

——習慣源於事業的需要

19世紀的50~60年代,馬克思主要從事鉅著《資本論》的寫作。為了研究政治經濟學,研究資本主義運行規律,他閲讀了無數的書籍,做了大量的摘記。據統計,他為寫作這部鉅著而讀過和做過摘記的書籍,達1500多種,他寫的筆記本,包括手稿、摘錄、提綱和札記在內,共有100多本。除了政治經濟學有關學科以外,他還研究農藝學、農業化學、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實用工藝學和實用經濟學、代數等。這些研究工作,大部分時間是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裏進行的。它是世界上藏書最多的圖書館之一。每天早晨9點鐘,他準時到達博物館的圖書閲覽室,借出許多書籍,在那裏邊讀邊做摘錄和寫筆記,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才回家。當初,博物館的圖書閲覽室才落成,相當寬敞。他總是坐在第二號桌子的`座位上。由於他埋頭研究資料時,常常情不自禁在座位上用腳來回擦地,經過長年累月的碰擦之後,猶如滴水穿石,新的堅硬的水泥地竟被磨去了一層,從而在那裏留下了他的“遺蹟”。

馬連良常説:“革新要有所本,創作要有所需。”他本人在藝術實踐中確是這樣做的,由於他諳熟傳統,又富於創造,才以柔潤、瀟灑的風格,形成了“馬派”藝術。

愛因斯坦不慕金錢

——不慕金錢是高貴的人生品質

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 36 歲就有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重要科學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 14 個科學巨人之一。電台敬慕他的聲譽,願以每分鐘 1000 美元的報酬約他講話,但他回答説:“我不需要金錢,更不願為了錢浪費時間。”拒絕了電台的聘請,可是他卻同意將 1905 年發表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重抄一遍拍賣,將所得的 600 多萬美元全部捐獻出來,支援反法西斯戰爭。

米開朗琪羅繪成巨幅壁畫

——恆心成就藝術鉅著

1508 年,意大利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接受了為羅馬西斯廷教堂繪屋頂大壁畫的任務。任務相當艱鉅:屋頂高達 20 多米,面積 300 平方米,畫中人物 340 多個。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多少次從腳手架上摔下來,還摔成過重傷。經過 4 年零 3 個月的艱苦努力,終於完成了這幅轟動全意大利的巨幅壁畫,但他的身體已摔成畸形。

我們必須要有恆心

——恆心意味着戰勝一切困難

1867 年 11 月 7 日,居里夫人誕生於波蘭華沙的一箇中學物理教師的家庭。由於生活困難,她從 17 歲起給人當家庭教師。她把得來的工資寄給姐姐,幫助她到巴黎入醫學院讀書。 6 年後,姐姐畢業了,再回過頭來幫助妹妹,使她也能到巴黎深造。她在巴黎大學讀書期間,生活極其清苦。她租了 6 樓的一間小閣樓,夏天又悶又熱,冬季冷得連臉盆裏的水都結了冰。為了節省燈油,她晚上到附近圖書館看書,等圖書館關門後才回去,點起油燈,攻讀到深夜二三點鐘。嚴冬,她把所有的衣服都蓋上,仍不足禦寒。什麼困難都擋不住她的上進心。她當家庭教師時給姐姐的信上寫道:“我們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麼關係 ? 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力 ! 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麼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 !

平凡與不平凡

——堅持不懈就是不平凡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説:“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箇中國人去做,那麼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鑑於此,他表示,堅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齊白石畫畫

——生命不息筆不輟

勤勞是齊白石一輩子藝術生活的特點,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不斷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 70 餘年的畫畫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畫。 27 歲以後,只有兩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喪才擱過筆。他的勤奮是持久有恆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沒睡過早覺,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過早飯,便要畫上幾幅。對藝術真是孜孜不倦。 1957 年他逝世這一年的春夏之際,他的精神有些不濟了,健康情況已大不如以前,還絲毫不服老,頑強地和衰老作鬥爭,畫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這是他一生中畫的最後一幅畫。

愛迪生進入實驗室後

——工作時間不容任何打擾

愛迪生幼年密友奇約恩有一次特地從鄉下趕來探望他。到了愛迪生實驗室門口,他請看門人通報,看門人答道:“主人此刻有要事在身,不便通報,請到會客室等一等 ! ”進了會客室,只見已有一位女客坐在沙發裏埋頭看書。過了半個小時,奇約恩煩躁地問看門人:“可以通報了吧 ? ”看門人道:“對不起,請再等片刻。”這時,那位女客看了看手錶,站起身來,低聲與看門人嘀咕了幾句,沒精打采地走了。又過了一刻鐘,奇約恩氣呼呼地對看門人嚷道:“嗯,到底會不會 ?! 你不要小看我這個鄉下人,我……”話沒説完,看門人問道:“你知道剛才的女客人是誰嗎 ? ”奇約恩説:“我遠道趕到這裏,誰管你們的男客女客 ! ”看門人微微一笑,説:“跟你實説了吧,她是我們主人的太太 ! 今天有事商議已足足等了 3 個小時,主人今天工作沒有完畢,她只得先回家去啦。”原來,愛迪生每天早晨走進實驗室以後,往往忘記了一切。工作沒有完畢,概不會客,即使夫人要見,也只得“打回票”。

魯迅惜時如金

——時間是擠出來的

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很愛惜時間。他一生撰寫和翻譯了 640 萬字,平均每天寫 2000 字,為無產階級文化寶庫留下了極其豐富的遺產。

許廣平在回憶魯迅時説:“他常常一點一滴地積累時間學習。成天東家玩玩,西家坐坐,説長道短,是他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時候來談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説:‘唉,你又來了,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 '”

魯迅把時間當作生命。他説:“節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為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正像他所説的,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他是用跑步的速度度過了自己的一生。魯迅在逝世前不久,還在病牀上寫作。他有一句名言:節省時間,也就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延長了人的生命。

司馬光的“警枕”

——學習要抓緊一切時間

司馬光愛讀書,總是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在他的書房中,除了卧具和圖書,還有一個奇特的枕頭。這個枕頭用圓木做成,光滑渾圓,是司馬光為了約束自己不至於睡得太久而做的。當他睡得太熟或太久時,一翻身,枕頭就會滾動,這樣他就會被驚醒,趕緊又起來繼續看書。為此他還給這個枕頭起名叫“警枕”,以警醒自己節約時間,刻苦學習。

拿破崙吃飯不等人

——守時珍惜別人的時間

拿破崙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他最痛恨不守時的行為。有一次他請幾位將軍吃飯,時間到了那幾位將軍還沒來。拿破崙焦急地在飯桌邊踱了幾個來回,就自己一個人坐下大吃起來。等那些將軍到來之時,他已經吃完了,吩咐傭人收拾餐具。並對將軍們説:“諸位,聚餐時間已過,現在咱們開始研究事情吧 ! ”那幾個將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尷尬得想鑽到地縫裏去。從此,只要是赴拿破崙的約,就再也沒人敢遲到了。